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

上传人:hh****0 文档编号:20139540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 西南财经大学建校55周年暨校友总会领导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金秋十月,光华校园花团锦簇、彩旗飘扬。在我们迎接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日子里,喜逢西南财经大学建校55周年暨校友总会成立。在此,我谨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和行政,代表新成立的西南财大校友总会,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纷至而归的海内外校友致以热忱的谢意!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校庆问候! 母校生日,学子朝贺。广大校友在百忙中回归母校,共襄盛典,共享荣光。今天,英才俊秀,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汇聚一堂,此时此刻,母校哺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情

2、、学友纯真之谊,都汇聚在这片曾经谋取知识、挥洒青春的地方,校园处处激荡着久别重逢的喜悦、抚今忆昔的感慨。 西南财大的55年是可歌可贺的55年,是引以为豪的55年!55年前的1952年10月11日,西南地区17所院校、系科,以成华大学为校址,合并组建“四川财经学院”,学校开始了“海纳百川,名师荟萃”的第一次创业;29年前的1978年春天,历经“*”磨难之后,学校揭开了“凤凰涅槃,蝶变新生”的第二次创业;7年前的2000年初,学校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又迈向了“喜迎挑战,扬帆远航”的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55年风雨沧桑,55载春华秋实。这一步步走来,虽艰辛曲折,却又豪情满怀。西南财大这部一波三折、辉煌

3、壮丽的创业画卷,是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曲折前进的历程。 回顾学校曲折奋斗的55年,阅读前辈和校友们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们的胸中充盈激情: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始终站在中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变革的前列,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建校之初,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多所院校、系科的经济管理精英汇聚,汲取各方之长,成为高等财经教育名校,为新中国的财经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南财大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特别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进入

4、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的三步重大跨越,学校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家队”。成功地展开新校区建设、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屡创佳绩,等等,这一系列重要成就,使学校保持和巩固了位于全国财经类院校的领头地位。 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的领导下,历经师生员工55年的奋斗进取,学校已成为国家高等经济管理教育的重要学府,已建设成为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研究基地,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繁荣做出了突出贡

5、献,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5年办学历程证明:“经世济民、孜孜以求”,这就是西南财大精神,它是学校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坚韧奋起,顺境中抢抓机遇、开拓超越的力量源泉! 55年来,学校历届党政领导和历代师生员工共同缔造了光华校园厚重的办学历史,共同营造了令世人敬重的学术传统,协力书写了西南财大曲折而又壮丽的创业史诗。学校的创业先师及经济管理学前辈们,历经沧桑、艰苦创业,躬耕于经济管理学科,淡泊明志、严谨治学,关爱培育学生成长;满腔热忱、甘为人梯,精心指导青年教师;深入实践、咨询策划,为经济建设献力,展示了经济管理学家的社会价值和人格魅力。如今,学校一大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风

6、华正茂、肩负重任、硕果累累。“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西南财大信念,是许多来校考察、访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称赞学校“有正气、有魅力、有朝气”的精神底蕴之所在。这种杰出的大学精神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广大师生执着研究经济、关切民生的不竭动力。正所谓:上下求索,铸经世济民之魂;励精图强,担匡时报国之任。 今天,在我们庆祝学校55周年之时,我要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深切缅怀彭迪先、张韶方、叶兆麒、王叔云和已经故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员工,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记于史册。同时,我们要亲切地祝福历届校领导、全体教师、员工和老同志们身体健康、事业进

7、步,深切感激你们为学校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光华校园这片热土上奋斗、奉献过的所有人! 与此同时,我要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深切感激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四川省领导,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怀和支持;深切感谢金融、工商企业、高等学校及社会各界朋友对学校发展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所有为西南财大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3万名各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历届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勤于实践、善于开拓创新而蜚声社会各界。历届校友,无论今天是两鬓斑白的管理干部、行长、董事长、教授,还是年富力强的企业员工、主管、经理、学者,都以“经世济民”之抱负,以脚踏实地

8、之精神,投身入财经及其他各个行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为单位、地区、行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十几万名校友犹如满天璀璨的星辰,在我国大江南北,在海内外,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不仅为母校教育事业赢得了声誉,而且显示了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可贵的社会价值。 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为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才华的全体校友,向海内外所有西南财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亲爱的校友们:每个毕业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经历,有难以忘怀的成长之路。你们难忘当年在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林荫道求知攻读的情境,难忘在银行、工厂、农村、商店实习调研的感悟,难忘在成长历程中那一桩桩动情的故事。千里之行,始于母校。

9、攻读大学的时光,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奠定人生事业的基石。10多万名校友共同书写了我校厚重而绚丽的人才培养史,这是学校永远珍藏的财富。 母校是校友温馨的家园。一日为师,终生难忘;一朝同窗,终生为友。校友与同学、与母校老师之间结成的这种天然的感情纽带,是大学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西南财大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报国情怀,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品质,我们心意相通,友谊长存。母校为校友们加油打气,为校友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而在校友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曲折,母校老师和同学又总是伸出友爱之手,给校友以关爱和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基于共同追求而凝结起来的这种真挚情怀,是维系大学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10、也是大学与校友之间紧密相联、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根源。 今天,经过将近2年的筹备,学校全体校友之家-西南财经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成立了。这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校友是由学校生产、向社会输送的国家人才精品,西南财大十多万名校友具有母校赋予的厚实的理论积淀、踏实刻苦的作风和不懈进取的气度。我校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校友是富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的依靠力量。 校友是学校的公共关系资源。校友是母校的名片,是母校在社会公众中最直观的形象品牌,我校历届校友是一支优秀的社会群体,为母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同样,学校的名声越响,校友们的事业越兴旺。 校友是学校的育人资源

11、。广大校友的奋斗精神、工作业绩和人生感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校友是学校不在编的教师,对学校教学改革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校友是学校的信息资源。校友是母校师生获取最新的社会经济信息、课题,并与之进行合作研究的重要渠道;同时,校友的建言献策,积极地推进了母校的改革与发展。 校友是在校学生的就业资源。广大校友帮助解决了众多历届毕业生就业,为他们构筑起了事业发展的平台,这是学校及在校学生不可替代的可贵资源。 校友是学校的建设资源。校友取得成就,直接增值了学校的无形资产,同时,校友总不忘回报母校,向母校捐赠,为母校建设添砖加

12、瓦,为学校发展增加了资金投入。 校友资源也是校友自身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财大校友之间相知相识,有着共同的精神传承和事业追求,有共同的求学背景和文化背景,校友之间一直在相互沟通、相互携助彼此事业的成功。 在此,我要代表全校师生,诚挚感谢多年来广大校友以各种方式对母校的关心、支持和激励,诚挚感激在这次校庆期间,校友单位与学校签署的各类合作协议,以及校友本人及其单位给予学校的可贵的捐赠,我们将铭记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学校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校友会的作用,充分开发校友本身的人才资源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文化、信息、财力、物力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13、、科学研究及校园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聚集校友力量,共谋学校发展,已成为学校当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西南财经大学校友总会正是基于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加强全体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谊与团结,鼓励校友在各自的事业中开拓奋进,共同为母校的兴盛做出贡献的宗旨而建立起来的互动平台。校友会的主要任务:一是汇聚校友力量,切实搭建好感情联络、信息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进一步为校友服务,为校友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母校服务;建立、完善和开发各类“校友资源库”,以各种形式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二是开展校友之间以及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各类联谊活动;三是编辑出

14、版校友通讯、建设专门网站等,及时向海内外校友通报母校近况,展示校友风采,提升校友的社会价值,同时交流各地校友会动态;四是开展报效国家,报效母校,促进校友进步的其他各项活动。 学校校友总会殷切期望,已经成立的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贵州、新疆、云南、重庆、山东、海南、山西、厦门、浙江等省、市校友会,四川绵阳、南充、自贡、内江、宜宾、德阳、攀枝花、凉山、巴中、雅安等省内校友会,以及 MBA校友会、北美洲校友会、光华、成华校友会等,能进一步发挥凝聚校友、共谋母校与校友发展的作用,同时积极支持和帮助尚在筹建之中的相关地区建立校友会。力争用2-3年时间精心构建起富有西南财大特色的、卓有成效的二级校友会网

15、络。 校友是社会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校友工作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校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学校着力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友工作的局面。我们相信,校友总会一定会在广大校友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建立起科学的校友工作机制和健全的校友工作网络,在校友与母校之间构建起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校友和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出色的业绩。 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大学是人类历史上为数很少能够在几百、上千年绵延不衰、事业长青的社会组织。人生五十而知天命,而对于大学来说,55岁依然年轻,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征程路漫漫。面对人民的期望,西南财大要继承和发扬半个多世纪

16、的优良传统,朝着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聚焦社会经济前沿,为国家金融、经济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积极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力;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切实确立科学发展观,加紧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紧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更大幅度地提升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水平。实现母校建设发展的这一宏伟目标,是历代财大人的梦想,任重而道远。所有西南财大人一定会负重前行而无惧,喜结硕果而不骄,孜孜以求、勇于创新、齐心协力地攀登上更加辉煌的新台阶! 亲

17、爱的校友们,今日难逢相聚,我们感叹母校和同学今非昔比的进步;明日又挥手分别,我们又将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挥洒辛勤的汗水,成就明日更加炫丽的业绩。风云际会,岁月如歌;大学泱泱,山高水长。昔我往矣,校园依依;师者恩、学友情,绵绵无绝期。千山万水,阻隔不了光华学子对母校的眷恋与关切;长亭之外,割不断同窗学友的祝福与共勉。母校将永远牵挂着你们,关注着你们,期待着你们,永远以你们的进步和成就而自豪! 我们大家都记得,1939年,上海光华大学师生迁移成都,为祝愿抗战胜利在校园所栽培的V字型“光华铁树”,至今近70年,它依然雄姿勃发、苍翠挺立。今天,它何尝不是西南财大人追求胜利、追求卓越、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象征!这颗铁树默默地见证了半个多世纪财大人用心血汗水浇铸起的历史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教育、激励和启迪后来者,母校必将薪火永继,再铸辉煌! 在这全校2万多名师生、13万名校友共同庆贺55周年校庆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员工、全体校友工作、学习、生活愉快,家庭幸福美满! 恭祝大家一生追求,一生成就,一生健康! 谢谢大家! 西南财经校庆及校友会讲话 校友会讲话 校友会讲话稿 校友会讲话稿 校友会讲话稿 校友会讲话稿 校友会成立大会讲话 某届校友会讲话稿 校友会分会某年会讲话稿 校庆年校友会系列活动(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