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

上传人:hh****3 文档编号:20138676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钢琴教学随笔 钢琴教学随笔 图图钢琴城网站约我写点儿关于钢琴教学的东西,真是让我陷入了深思。能说的话题一大堆,但是从哪儿开始?用什么顺序?想想教学生(各式各样的学生)也二十多年了,但是让我系统地写一本关于钢琴教学法的书那是绝对不敢的,因为越教才越发现其实教学中有很多问题,而且是越教问题就越多。当然我说的这个“问题”是“有关教学方法的疑问”的意思,不是学生越学弹得越糟,当然这种现象偶然也发生过,也让我为此陷入过沉思好了废话少说了,我想我就采取一种“随笔”的方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样或许给我、给大家都可以带来一种半消遣、半思考的“绿色”阅读经历吧! 一、关于“基本功” 说到“基本功”,

2、我想大家的潜意识中就会出现几个少林寺的和尚,踢腿、站木桩、提水,青筋爆裂、大汗淋漓,或者少年戏子被师傅折磨得死去活来但镜头一转,出现了若干年后少年长大成人,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角儿”的情景,或略有变奏,大体如此。我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基本功”的理解。它基本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对身体某种能力的训练;二是为了得到这种身体能力而需要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具体到钢琴学习上,就是手指基本功,或者“技术”,当然还有附加的“毅力”。 这种传统中国式的对“基本功”的理解,无疑也反映在中国青少年钢琴家的成长和演奏中,我的美国的老师米考夫斯基教授在听过大量国内的专业附中学生后总结了一句话,他说:“我发现中国学生的

3、演奏风格有两大特点要么是炫技的,要么是严肃的。”我听了觉得一语中的,真是总结得太精辟了。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与我们对“基本功”这件事的理解有关。 中国钢琴教学的“基本功”训练以技术训练为主,甚至以技术训练为本,许多老师给学生留曲子都是以“学生能不能弹”作为衡量标准。所谓能不能弹,就是技术上他(她)是不是“应付得了”,或者“够得到够不到”。如果技术上可以“应付”或“够得到”的,就留,够不到的,就过些日子再留(这还是比较理智的老师)。而这个技术的标准,再具体化一些,就是速度、力度和准确性。说白了,就是能弹快、弹响和没有错音。以这种对“基本功”或“技术”的理解为教学基

4、本思路的老师,会多多少少地把莫扎特或海顿的奏鸣曲当作是跨向贝多芬奏鸣曲的进阶性曲目,而贝多芬奏鸣曲一类的曲目又成为最终通往李斯特技巧型作品的进阶性曲目。而且中国老师给奏鸣曲喜欢按乐章给,往往第一乐章弹完了就跳到第三乐章了,因为“快一些所以难一些”,而第二乐章往往被跳过去了,因为速度慢,太“容易”了,“没什么可练的”。这样一来,莫扎特和海顿的奏鸣曲或类似作品在整个小学、中学阶段只学习寥寥几首,慢板乐章弹得更少,因为“都能弹第三乐章了,还弹第二乐章干吗?”“都能弹贝多芬奏鸣曲了还弹莫扎特奏鸣曲干吗?”这种教学思路也就使许多中国学生在曲目学习和演奏风格中形成了向浪漫主义倾斜的“偏科”现象。而也就是这

5、种教学和学习的思想,使得中国学生的演奏风格普遍很“炫技”。 而中国学生的演奏风格“严肃”这个问题,也有它的必然性,一是中国人一向把西方古典音乐称为“严肃音乐”,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这种叫法是从哪儿来的,而更主要的就是学生们把通过毅力苦练技术时的感觉,或者说把练琴时心里所体验的“痛苦”的感受带到了音乐里面,他们的音乐,往往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学琴所经历的痛苦感觉,而不是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更丰富的情感内容。任何音乐的表达当然需要有技术功底,但是没有生活、没有“练技术”之外的生活感受的话,演奏者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只是漂亮的手指和苍白的音符。缺乏生活感受、缺乏文化素养和人文及自然体验的中国小琴童们,弹奏出来的音

6、乐当然就只有“严肃”和“痛苦”了。 这种音乐表达中片面的“炫技”和“严肃”,也许是源于我们对“基本功”的理解,其实我并不认为这种对基本功的理解是错误的,技巧的训练和毅力的培养当然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全部,对我来说,“基本功”还包括读谱能力、聆听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最重要的文化素养,这也是基本功的一部分啊! 钢琴学习对我来说学的是脑、心、手三位一体的整体配合,而不仅仅是以手的发展速度为基础的技术型训练。(对不起,实在忍不住了,容我吐槽一句:那个是体育好么!)所谓脑,是知识、信息的认识与存储量,包括读谱、乐理,也包括与音乐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如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以

7、及美术、舞蹈、文学、诗歌、戏剧、电影等与音乐有关的其他艺术门类,还有心理学、哲学及数学等与音乐有关的其他学科。当然这么多知识与信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吃成个胖子”的,而是长期的、不断的积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知识给我们、给孩子们带来的思考,有了思考,人才会自主地进步。读谱、乐理和作曲家生平等音乐知识作为基本功的一部分很重要,但是它们实际上还是更广泛的“文化基本功”中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都认为李斯特是钢琴技巧之神,许多琴童们为了能够弹奏他的作品每天也是五六个小时地练琴,甚至不只是练技术。咱们看一看心中的“技巧之神”,在他大约二十岁时给朋友的信中写的他每天的安排:“我的头脑和我的手指就像两个着了魔

8、的鬼魂一样工作着,荷马、圣经、柏拉图、洛克、拜伦、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贝多芬、巴赫、胡梅尔、莫扎特及韦伯等,都包围着我。我研习他们,思考他们,疯狂地吞噬着他们,除去这些,我(每天)练习四到五个小时的手指练习,三度、六度、八度、震音、轮指、华彩及音阶,等等。啊!如果我不变成疯子的话,终有一天你会看到我成为一位艺术家!”这就是我们的“技巧之神”年轻时的言行,请问,咱们中间,谁做到了? 这些知识与信息,不管音乐与否,不但给人带来思考,还给人带来心灵的感受,而有了感受,才有表达。音乐表达的不光是思想,更多的是感情。感情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心”。心要有东西感受,会感受,才有东西表达,并且才会表达。李

9、斯特在信中写到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思想,也带来感受。感受当然不只从书中得到,也从音乐中和生活中获取。具体到钢琴教学和演奏中,一首曲子不但要弹得准确、精湛,还要弹得“好听”、感人。 要想把曲子弹得有心、好听、感人,我们就会发现音乐表现所需的技术就不仅仅是手指的快、强和准确这么简单了,我们会发现,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度均匀地演奏,或者根据作品的需要,有速度、力度和音值长短的伸缩地演奏,还有不同声部有不同声音层次地演奏,歌唱性地演奏,踏板和手的配合等源自于音乐表现的技术上的要求,就都是技术基本功要求的一部分了。我们惯有的思维定式是:有了技术才可能有音乐的表述。其实这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这种思维主要

10、是针对学习的初级阶段的,不论是大到整个学琴过程的初级阶段,还是小到每一首曲子从不熟到熟的学习初级阶段,都是如此。如果手指不会动或者弹不熟,当然表现不了音乐的内涵了,但是当学习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无论整个学琴的过程还是每一首曲子的学习,都需要用音乐的表达来带动技术的提高。具体地说,每当学生的曲子已经弹熟,但是音乐表现上遇到瓶颈,这就往往是技术能力限制了音乐的表达。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往往会让学生过曲子,但是过的时候不用在意技术上的任何失误、不足和失控,而是注意聆听内心的音乐的声音。换句话说,要努力抓住内心的音乐要求,为了心中理想的音乐,手上哪怕“混”都可以,这样忘我地弹几遍后,学生就会发现他们手中

11、技术的差距在哪儿了,他们也因此找到了技术需要提高的具体方向,有了心灵指导的技术才是丰富的、高品位的、有意义的技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弹琴的技术能力不是赛马而是马术。 我个人认为,脑、心、手三方面在学琴的一开始就相对平衡发展了,从专业角度讲,长大了才有可能成为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家,而不是只有商业价值的匠人。哪怕不走专业道路,脑、心、手平衡发展的琴童长大了才会真正在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层面上以学琴的经历长期受益。这件事当然并不十分容易做到,因为脑、心、手的发展这三件事中往往只有手的发展是最具象、最容易被看到。所以,脑和心的发展需要点儿智慧和信念,也就是需要点儿脑,需要点儿心。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不但用了手,而且也用了点儿脑和心,你们看,我并没有老生常谈地说:“基本功很重要,但是文化和生活也很重要!”那样说大家看完了就又忘了。于是我说:“基本功是什么?基本功不但是技巧,还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我这样一说大家就觉得做得还不够了,就重视了。这是什么?这是我心理学学得好! 好了,大家赶紧回去练基本功吧!(待续) 钢琴教学随笔 随笔我喜欢弹钢琴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用书 钢琴教学设计 钢琴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