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的人物形象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0137111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中的人物形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试论边城中的人物及关系内容摘要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生活在“边城”的小人物形象。翠翠的天真、 老船夫的善良、顺顺的慷慨、天保的豁达和傩送的聪慧。他们世世代代生于边城,长于边城,在边城过 着和平宁静的生活。他们是一群善良的人,这里人心皆真、人性皆善、人情皆美。正如汪曾祺在又读 边城中所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温暖”的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的确, 善良并没有给这群善良的人们带来幸福,相反,这些人无一幸免“善良”的捉弄,无一不为“善良”付 出代价。在边城里,他们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翠翠与傩送美丽而凄婉的爱情,老船夫中年丧 女,又带着未了的心愿在暴风雨之夜猝然长

2、逝,顺顺中年丧子和对老船夫的误会、猜疑,天保的英年早 逝。这一个个“善”的毁灭的悲剧无一不直指人心,令人心颤。关键词 善良 误会 悲剧读完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我不由得被小说中人物命运深深感染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掩卷沉思,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就生活在我的身边,对于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以及 杨马兵等人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的人性是相通的。他们原始平静 的生活方式,淳朴宁静的人生形式,善良豁达的性格特征加之青山秀水的自然风光,古朴浓烈的民风民 俗,无一不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有时,我真的羡慕他们真善美的“边城”小镇,渴望他们世外 桃源般的生活,希

3、望我能融入他们的喜怒哀乐,希望我能生活在碧咀溪边,白塔下,和翠翠一起守护着 那渡船,任凭岁月慢慢老去当梦想还原于现实,我为这些人物的善良而震颤,为人物的命运而歌哭。下面我就边城里面的人物及关系谈一谈我的理解。一、翠翠翠翠是不幸的,从出生就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抚,翠翠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疼她、爱她、娇她、 惯她的爷爷。“女孩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 了暧昧关系”,她的父亲茶峒军人既不愿违背军人的职责,又不愿毁去做军人的选择,“一同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阻拦”,她的母亲待腹中小孩生下后,到溪水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这样,翠 翠的父母双双殉情,乘鹤而去

4、,留下了孤苦无依的翠翠,翠翠在祖父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的居然长大 成人。可以说,翠翠是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同时,翠翠又是大自然的女儿,“翠 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 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翠翠随 祖父渐渐长大,她同祖父、黄狗一起守着渡船,过着无为而又平静的生活。在风和日丽无人过渡时,翠 翠便同祖父一起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以前的战争故事;或把小竹做成竖 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在有人过渡时,翠翠总是争着下船,替祖

5、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 流刷在行,从不误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翠翠的生活就像是那小溪的流水,一直向前,没有大风大浪, 没有太多的波澜。但翠翠的内心是无忧无虑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仿佛这种平静的生活将永远继续 下去。慢慢的翠翠长大了,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姑娘了。于是,在过渡新娘 子花轿的时候,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 着走,站在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或采一把野花缚 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随着年龄的渐增,翠翠开始有自己的心事了。而且少女的心事是朦胧的, 不可捉摸的,这就使翠翠

6、心灵里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翠翠开始编织她爱情的花环,开始品尝 孤独的滋味,开始体验那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无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与忧郁。”黄昏来时,翠翠 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那杂乱的声音有些几薄薄 的凄凉。”于是,翠翠开始了一场与傩送之间尚未真正开始而又仓促结束的朦胧的爱情历程,也正是这场无始无终的爱情最终导致了她爱情的悲剧。“悲剧的开头常常是喜剧”(莎士比亚)又一次在翠翠身上 得到验证。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萌生阶段。翠翠端午节 在城里看龙舟初遇傩送,他邀请她到他家去等爷爷,翠翠误以为要她到有

7、女人唱歌的楼上去,心中以为 受到侮辱,就轻声地骂他,“悖时砍脑袋的!”傩送不但不恼她,还打发家里的伙计举火把送她回家,当 翠翠知道送自己的人正是傩送派来的时候,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 说什么,默默地随着那火把走去,“回家后,翠翠虽对祖父没有去接自己有点埋怨,”但另一件事,属于 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对于今天发生的一切,在翠翠的内心掀起了波澜,这种 体验对她来说是复杂的、微妙的、甜蜜的。她怀中像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七上八下,就这样爱情 的种子在一个十三四岁少女的心里朦朦胧胧的萌芽、生长。第二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醒阶段。两年 后的端午节,翠翠

8、又与爷爷进城看龙舟,她从祖父与喽啰长年的谈话中得知二老正在下游六百里外青浪 滩过端午节,在回家的途中,翠翠恍惚如梦的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下青浪滩呢?”表示她的爱 情意识已完全觉醒。在摆渡送傩送时,见傩送正盯着自己看,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很自负的拉 着那条横缆,翠翠面对自己所喜欢的人,故意“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羞,表现出她对爱情的自觉、 自矜与自尊。第三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之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天保 也爱上她,她对天保托媒求亲,出于对爱情的专一,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心里老想着送鸭子的傩送, 早将天保求亲的事忘掉了,傩送上山为她唱歌传情,她虽在睡梦中不知道

9、歌的内容,但她在梦中感到身 体随着美妙的歌声漂浮起来,飞窜到悬崖半腰去,去采摘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追寻着甜蜜、幸福的爱情。然 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忽然遇到严重挫折,天保命断辰刚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逝,使她一夜之间长 成大人。她痛苦悲伤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顺顺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一位名分即不安妥,到一个 生人家去不好。翠翠终于从失去爷爷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毅然接过爷爷没有完成的使命,像爷爷一样守 住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坚强的一面。翠翠唯一的亲人爷爷走了,只留下了孤苦无依的翠翠,翠翠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我们善良人祈祷 着好人好梦,好人一生平安,好心有好报。但现实

10、往往是残酷的,善良人的愿望常会如肥皂泡一样破裂。 作者也似乎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在不确定中,给了一个不能兑现,却也聊以给 人安慰的幻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读到这里,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泪水 模糊了双眼,我仿佛看到了翠翠正在渡船上摆渡着来往的人们,微风吹动着她那飘逸的秀发,脸上的微 笑再也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孤独与憔悴。我不禁担心没有爷爷爱的阳光,翠翠还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吗?翠 翠的命运,是否也会像后边的白塔,有一天会坍塌呢?纵观翠翠生命的轨迹,我们不得不承认翠翠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她稚嫩柔弱的双肩上承载着太 多的悲剧,那么造成翠翠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

11、主要有两点:一是性格的悲剧。俗话说得好“性格 决定命运”,这句话在翠翠身上也有所体现。翠翠的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但总体上她可以归入林黛玉 一类中去:善良懦弱、娇羞矜持。对于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是去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而是把它深埋在心 里。不让它表现出来。有时甚至表现出相反的方面,一切等待别人来安排,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常会在 不自觉中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翠翠的这种性格在她的爱情悲剧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她与傩 送那段朦胧的爱情历程中,其实翠翠有很多机会对傩送表白,但都被她在欲说还羞中当面错过了。这样, 她也就与自己一生的幸福失之交臂。殊不知,人生中的很多机会就像那人参树上的人参果一样,一旦从

12、手中滑落,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二是命运的悲剧,翠翠命运的悲剧只要表现在爱情中的不凑巧。这不禁 使我想起古希腊悲剧俄低浦斯王剧中人物俄低浦斯王那无可逃避的悲剧命运,让人想来心有余悸。 我多么希望它只是一个荒诞的戏剧神话,但有时现实与神话又是那样的巧合。在翠翠的爱情故事中,翠 翠温柔而多情,傩送勇敢而俊逸,英雄配美人,他们两人本来是天生的一对。实际上,他们两个也确实 是两情相悦,一见钟情,从第一次见面,两个人都给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这样 的爱情如果顺利的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经典爱情是很容易变成现实的。但事情是那么的不凑 巧,命运好像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天保和傩送兄弟两个同

13、时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遭拒绝后下 辰州恰好被淹死。傩送在“对溪高崖上唱了大半夜歌。”但翠翠恰好睡着了。傩送因哥哥死去,又得良有错吗?难道善良人就应该承受命运的不幸与痛苦吗?这真是命运的不公平啊!翠翠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唯一的女性形象,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这个倾注作者“爱”与“美”的理 想的艺术形象寄托了沈从文人生的理想和人生的悲哀。有人说,作家的任何作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写自 己,写自己人生的经历,写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边城中翠翠。那么翠翠就会折射出 作者自己的影子。正如沈从文在老伴永远等文章中说过,翠翠是由“绒绒铺的小女孩,”青岛崂 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身边新妇”(邵夫人张

14、兆和)三个原型会成的,但决不是简单的合成,而 是经过作者初恋情感和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与汪曾祺说的边城是一个 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相一致的,翠翠的天真、善良代表了作者理想中人性美。作者想 通过这样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与当时恶劣、堕落的现实人性相对照。把翠翠作为一个标本来重 塑民族性格。医治当时民族性格的堕落。但同时作者又是清醒地,他意识到翠翠的天真、善良的美好人 性是不堪一击的,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是没有她的立锥之地的,所以,作者不得不把翠翠做了悲剧性 的处理,借以引起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其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表现了一 种人生

15、。二、老船夫老船夫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他与翠翠,黄狗住在碧咀溪畔,相依为命。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撑 着木船,在碧咀溪为来往过客摆渡,由于“渡头为公家所有,故渡船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 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仍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 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从这一细节处,老船夫的固执倔强可见一斑。他不仅拒收 过客的钱财,而且慷慨大方,善待乡亲。他托人到城里买来茶叶和草烟,茶叶放在大缸里,用开水泡好 给过路人解渴,烟草则挂在自己腰带边,需要皆慷慨奉赠。有时,在渡口遇到熟人,常请到家里喝酒, 有时在城里别人想尝他的酒,他就把酒

16、葫芦递上让人喝个够。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 只是静静的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把摆渡当成自己的天职,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因此,他也众人的尊重, 他“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许多商人送他的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 他想买肉人家却不愿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卖肉的明白他那种性情,到他称 肉时总选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尽量加多。就这样,老船夫爱上这个职业,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 他是又喊必应,无人过渡时,晒晒太阳,追追黄狗,吹吹竖笛,将将故事,生活的平凡而宁静。知足而 快乐。尽管日子有些单调重复,但老船夫并不感到多么寂寞,似乎生活中并不缺少

17、什么。在老船夫平静如水的生活中,他有一个大的心事就是一个做爷爷的责任,把翠翠带大,使她得 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老船夫在抚养翠翠长大以后,他以苦命的女儿为鉴,最大的心愿是让翠翠自由幸福 的爱情。为此他遵循苗族婚恋习俗,让翠翠的婚事由自己作主,谁能够为她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使翠 翠动心,就当她的夫婿。他自觉已经垂老,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唯一丢不下的是孙女的婚事,于是把 此事迫切地摆在垂暮生命的历程上操心操劳。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或“车路”求爱的 途径,引来天保家正式向他提亲,老船夫满心想成全这对婚姻,但在他身上没有一点封建家长的影子, 他充分考虑翠翠的内心感受,尊重翠翠的意见。“这是你

18、自己的事,你自己想想,自己来说,愿意就成 了,不愿意也好。”尽管翠翠什么也没有说,他很快明白了翠翠的心已另有所属,这时,他的“眼中业 已酿了一汪眼泪”。他知道自己的好心办成了坏事,但老船夫不罢休、不气馁,在明白翠翠心中有傩送 之后,又为翠翠和傩送的联姻劳碌奔波。于是老船夫亲自进城去找傩送,由于天保的意外遇难,因此他 受到了顺顺父子的冷遇,讨了个没趣,碰壁而归。回家后,他没有把事情告诉翠翠,害怕会伤翠翠的自 尊心,独自忍气吞声,郁闷忧愁,终于在一个暴风雨之后,带着自己未遂的心愿,留下孤单的翠翠,猝 然离世。老船夫的一生是平凡、平淡的,没什么大起大落:老船夫是善良的,以自己一颗善心对待周围的一 切

19、。他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三斗米,七百钱”足以维持它祖孙二人清贫的生活。从 表面看来,老船夫的生活如一首动听的抒情乐曲,听来一切和谐悦耳,似乎没有什么忧伤的调子。但如 果我们拨开美丽温柔的生活面纱,不难窥见在老船夫和平宁静的生活背后,有着难以抹去得寂寞和“淡 淡的凄凉”事实上,老船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审视,他一生的命运是一个彻头彻 尾的悲剧。我认为老船夫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家庭的悲剧。他唯一的女儿为情而香消玉殒,留 下一个孤雏-翠翠,他含辛茹苦是翠翠长大成人,而这其中的甘苦是别人难以想象的。翠翠长大后,他 一心想让翠翠避免他她母亲的悲剧,得到幸福的爱情,尽

20、管他为此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受够了别人的 白眼,但直到他与世长辞,也未能如愿。他极力避免的最终也没有逃脱,悲剧再一次降临到这个本来就 命运多舛的家庭,降临到翠翠头上。二是性格的悲剧。虽然善良淳朴是老船夫性格的主要部分,但其中 也夹杂着木讷、犹疑、和自卑,而后者好像是育人的善良的天性相随相生的。他的木讷、犹疑是她失去 了许多像顺顺父子沟通表白的机会,他的自卑心理主要来自他贫穷的生活,使他不能像王团总那样用“碾 坊”来陪嫁翠翠,他在与傩送父子的交往中,总是想处处维护一个穷人的自尊,善良的尊严,所以他在 面对傩送时,总是及其王团总想将女儿和“碾坊”许给傩送这件事,说话时显得财少气短,唯唯诺诺。 心里

21、想说的话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以致顺顺富足对他产生误解,使他没有在瞑目之前了却自己的心事。老船夫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在沈从文的笔下,老船夫作为一个至善至美的生命个体,一 方面表现出作者所追求的人性美、人情美。另一方面,作者通过这个善良人的悲剧,传达出作者内心的 隐痛和对人性的思考。正如沈从文说的,我要表 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 式。三、船总顺顺顺顺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曾在前清的营伍里混过日子,革命时又在著名的陆军四十九标做过什长, 和他一起混过事的,有升官发财的,也有丢掉脑袋的,他却因有点腿疯痛,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积蓄买 了一条白木船。不久,他又交了桃花运,掏了

22、一个小寡妇,由于运气好,他有了几只船,又有了两个儿 子,真是时来运转。尽管顺顺事业爱情十分顺利,但他是一个大方洒脱之人,“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 又能济人之急”,故凡因船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士兵,游学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 的莫不尽力帮助。顺顺不仅乐善好施,而且教子有方,他让他们兄弟两个“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 新的地方去生活”,“学的做人的勇气和义气”。教育的结果是他两个儿子“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 人,不骄惰,不浮华”。顺顺的性格虽然豁达开朗,但天保的死“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向前到父子心中”。因此当老船夫找 他撮合傩送和翠翠的婚事时,尽管她心里什么都明白,但他故意装作什么都不

23、明白,推委老船夫。在顺 顺的心里一直认为天保的死“与着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虽老船夫每次进城,顺顺都和以前一样热情 款待,但他和老船夫的内心已有了一层无形的隔膜。老船夫死后,顺顺带着一个人“抗一口袋米,一坛酒,火腿猪肉”,并安慰翠翠“不要愁,一切有 我”。他亲自参加了老船夫的葬礼,还想把翠翠接回家里去住,可见对于老船夫的死,顺顺也感到非常 的难过,并且进了作为一个老朋友应尽的义务。顺顺正直率真,乐于助人,慷慨大方,也是作者美好人性的代表。但他身上也具有悲剧色彩,他中 年丧子,尤其是善良人误会的悲剧,即顺顺对老船夫的误会。翠翠的婚姻之所以从开始的喜剧演变成最 后的悲剧,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

24、良人之间的误会、猜疑,这也正揭示了一个人人都难以逃脱的 平实的悲剧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翠翠与傩送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被阻隔在这人与人之间的“空白”中。这发生在善良人之间的、弥天盖地无处不在无以逃避的悲剧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唯其平 实,才使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细细品来,催人泪下,尽管作者总是在温柔的诉说,试图冲淡它。四、天保和傩送天保和傩送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 里出身的年轻人所能做的事,他们无一不做,作去无一不精”。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傩送 “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以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天保和傩送都是端午节

25、赛龙舟,捉鸭子的好手,他们两个又都喜欢上翠翠。天保走的是“车路”, 托媒人求亲,不料却被翠翠拒绝。天保的事被傩送知道后,傩送也告诉了哥哥自己的心事。这事情在茶 峒人并不稀奇,茶峒人有句俗话“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 可到的。”他们二人并没有按茶峒人的规矩来一次流血的挣扎,也没有作“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 子爱与仇对面时做出的可笑行为”。于是兄弟二人决定“走马路”和平竞争。傩送明白他哥哥的性情, 代表了茶峒人粗鲁爽直的一面,弄得好掏出心来给人也很慷慨作去,弄不好,亲舅舅也必是一是一,二 是二,也明白他不能得到翠翠的烦恼。为了竞争的公平,傩送想出了主意,他知道

26、哥哥不善唱歌,轮到 哥哥时仍有几自己代替,两个凭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但哥哥不想让哥哥帮忙,这时哥哥已意识到自 己失败的命运了。傩送在高崖上为翠翠唱了半夜的歌,不巧的是翠翠睡着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傩送再 也没有来唱歌。傩送见翠翠没有理会自己,于是因奶爱生恨,逐渐对翠翠祖孙二人产生误会了。天保和傩送兄弟两个与翠翠的爱情都以悲剧而告终。天保爱情受挫后,驾油船下辰州,掉到茨滩淹 死了,傩送出北河下辰州走了六百里,结果连可怜哥哥的尸骨也没找到。天保短暂的生命就像流星一样 从夜幕中划过,留在人们心中的只有那凄美的弧线和不尽的叹惋。似乎爱情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它可 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善良的人

27、们只能为天保的英年早逝洒下一掬同情的眼泪,说句“这 是天意”,还能做些什么呢?傩送由于得不到翠翠的理会,船总又试图答应王团总女儿的婚事,同他爸 爸吵了一架,坐船下桃园去了。天保傩送他们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继承了父亲的正直、豁达、能干,理所当然地应得到属于自己 的爱情,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事实上,他们无一幸免悲剧的发生。悲剧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我们真不 忍心再责怪这对善良朴实的兄弟,傩送爱情的悲剧与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有类似之处,追求 的不可得,不要得又被强加,这是怎样的人生的辛酸阿!难道这一切正如一首歌里所唱“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命运,命中已注定,无情无爱此生又何必”吗?敢问苍天,难道不

28、幸就是善良人的代名词吗? 如果真是如此,我真的无话可说,欲哭无泪。最后,我只想让我们所有善良人对傩送说一句话“傩送, 你快回来吧,翠翠的爱在为你守候!”让我们共同祈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写到这里,物品不能自已,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深爱着边城里的每一个人物。在我写作 这篇论文期间,我始终被他们的善良感动着,为他们的命运叹息着。我仿佛来到那古老的湘西小城。感 受到了老船夫的善良,翠翠的天真,顺顺的慷慨,天保的豁达和傩送的聪慧,倾心的与他们交流,聆听 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得到生命的真谛。突然,我好像对人生、对生命、对命运有了一种顿悟:我不再埋 怨命运的不公: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生死离别,它们像朵朵浪花组成人生的长河,绽放生 命真是的精彩。参考文献:1边城沈从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 月第1 版张连义,论贾平凹的忧患意识一一以浮躁、废都、高老庄、怀念狼为例J;南都学坛;2004 年3丁福文,追寻中的理想世界一一沈从文“回归自然”思想辨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年S1期刘风景,法学工匠的角色定位一一倡导注重细节的法学模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戴福祥,现代龙舟运动发展的文化审视从边城中真实的赛龙舟出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11 年 1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