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的作用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0134663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航天飞机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航天飞机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航天飞机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航天飞机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飞机的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航天飞机的作用阅读精选(1):航天飞机的用途航天飞机是一种借助外挂助推器垂直起飞、自身能够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 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能够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 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 三大部分组成。它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 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 计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 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 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带给空气 刹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带给升力。航

2、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 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比例较低。 设计者期望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 天器的性质。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 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 出太空带给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航天飞机除了能够在天地间运载人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 人乘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超多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 它能够把

3、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 器,如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能够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 实验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阅读精选(2):航天飞机带来的益处航天飞机对于人类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航天飞机向太空运送了许多至关 重要的硬件设备,其中包括:哈勃望远镜,航天飞机多次维修并升级哈勃望远镜, 确保科学家能够观测到前所未见的宇宙景象。投资1000 亿美元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成为太空环境下一个复合式平台,它的成 功建造离不开航天飞机。数百个太空实验为科学家带给太空环境的新洞察视野,所 进行的太空实验涉及生物、医学、物理以及材料科学领域。除了科学

4、实验之外,航天飞机还首次帮忙人类在地球家园之外建造了一个太空 立足点,一些分析师称,这是具有重大科学里程碑好处的事件。美国宇航局太空操 作主管比尔-格斯藤麦尔(BillGerstenmaier)在6月2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透 过航天飞机,我们能够抵达太空环境,并回到地面,透过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 我们掌握了如何在太空环境中生活,以及如何在太空环境下进行科学实验。”史密森尼现代人类太空飞行馆馆长瓦莱丽-尼尔(ValerieNeal)说:“总而言 之,我认为这是人类在太空探索的卓越时代!我们拥有野心勃勃的太空飞行计划, 并且我们在该领域已获得了成功!”阅读精选(3):航天飞机的作用有哪些?1

5、 能够当载人飞船用,把人送入太空,而且能够重复使用,费用比载人飞船小 的多,有书上说是载人飞船的二十分之一。并且载人数量大。2 能够运货,充当空间站的流动送货车。3 能够当运载火箭,将卫星放在其货舱中,飞到指定轨道后释放卫星。4 流动空间实验室,作用和空间站一样,但是费用小,使用灵活。5 培养航天员。简单介绍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 1972 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 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 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

6、出一架创 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 18日, 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 Haise)和富勒 顿(GFuller 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 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最后出此刻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 程碑。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 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能够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 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 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

7、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 到 50 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 复使用 20 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 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 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 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 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 3 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 家等)和4 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 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

8、,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 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 100 次。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 100 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 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 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 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带给空气煞 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带给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 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酬载比例较低。设计者 期望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

9、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 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过这种交通工具。但由于苏联瓦解,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接收 后,受限于没有足够经费维持运作使得整个太空计划停摆,因此目前全世界仅有美 国的航天飞机机队能够实际使用并执行任务。1981 年 4 月 12 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 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W Young)和克里平 (Robert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 56米,翼展约 24 米,起飞重量约 2040吨,起飞总推力 达 2800 吨,最大有效载荷 29.5 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 37.2 米,大体上与

10、一 架 DC9 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 8 名宇航员,飞行时间 7 至 30 天, 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 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 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 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从1981 年至 1993 年底,美国一共有 5 架航天飞机进行了 59次飞行,其中哥 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 进号 5 次。每次载宇航员 2 至 8 名,飞行时间从 2 天到 14天。在 12 年中,已有 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

11、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 在太空施放卫星50 多颗,载 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 3个宇宙探测器,1 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Y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 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航天飞机除可在天地间运载人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人乘 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超多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它能 够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器,如 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能够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实验 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

12、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 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 德(SallyK 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 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SBluford)送上太 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 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 年 4 月 6 日挑战者号上天 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 年 10 月 5 日参加挑战者号飞 行的莎丽文(Kathryn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

13、的女宇航员。1985 年 1 月 24 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 年 4 月 29 日,第一位 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 月 26 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 年 5 月 7 日 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 月 31 日 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 月 12 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 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1988 年 11 月 15 日莫斯科时间清晨 6 时整,前苏

14、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 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 分钟后进入距地面 250 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 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 3 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 9 时 25 分安全返航,准确降 落在离发射地点 12 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 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 36 米,高 16 米,翼展 24 米,机身直径 5.6 米,起飞重 量 105 吨,回到后着陆重量为 82 吨。它有一个长 18.3 米,直径 4.7 米的大型货 舱,能将 30 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 20 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

15、积 70 立方 米的乘员座舱,可乘 10 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 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 1981 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 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 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 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 万一着陆失败,还能够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 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

16、飞机那样 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 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 50 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 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 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 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 10 次发射升空后,因助 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 7 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

17、12 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 3 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 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遇难宇航员为斯科比、史密斯、麦克奈尔、杰维斯、鬼冢(夏威夷出生,日 裔)、朱迪恩雷斯尼克(女)、麦考利芙(女教师)。美国东部时间当日上午 11 时 39 分 12 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 尼迪航空中心 10 英里上空,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 空爆炸。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飞行因而暂停了 3 年,“星球大战”计划也遭受严重挫 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7 宇航员罹难美国当地时间 2003 年 2 月 1 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

18、亚号航天飞机 在结束了为期 16 天的太空任务之后,回到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 解体坠毁。美东时间上午九 9 点(北京时间 22:00),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 16 分 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 了数条白色的轨迹。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没有立即宣布包括一名以色列宇航员在内的全体船员已经遇 难,但是肯尼迪机场此刻已经降下半旗。目前在德州地区寻找哥伦比亚号残骸的工 作仍在继续,航空航天局已经向民众发出警告,不要接触任何碎片,因为在航天飞 机引擎上覆有毒性极强的化学涂料。哥伦比亚号进行紧急着陆的航空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航天局的发言人凯勒-赫 尔

19、林向 CNN 表示:“在当时的状况下,恐怕哥伦比亚号根本没有选取的机会。”事发之后,布什总统立即结束了戴维营的短暂休假,回到了白宫,密切关注事 态的进一步发展。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现有的四架航天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此次的意外事件使 人们回想起了 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战者号的失事,当时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联邦调查局发言人安吉拉-贝尔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此次事件与恐怖 分子有关。哥伦比亚号发生意外时的飞行高度为 203,000英尺,时速为 12,500 英里。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凯瑟琳-沃森向全国公共广播网表示:“目前所有的飞行 控制器都在努力寻找能够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数据

20、。”但在被问及是否能够 有宇航员幸存时沃森流下了眼泪。此次在哥伦比亚号上遇难的七名宇航员分别是:里克-赫兹本德、威廉-麦克库 尔、麦克尔-安德森、大卫-布朗、凯尔帕娜-乔拉、劳里尔-克拉克以及以色列人伊 兰-拉蒙。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此次事件对于两国政府、两国人民以及遇难宇航员的 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杯具。”目击者:巨大爆炸声“哥伦比亚”号解体后,可能带有有毒物质的碎片散布在得克萨斯州东部约 190 公里长的狭长地带。一条 160 公里长的烟雾和金属微粒带还悬在该州和路易斯 安那州广漠土地的.上空。坠落的碎片也击穿德克萨斯州多间房屋屋顶,并且引起 居民区火灾,至少27 人受伤。按原计划,哥

21、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美国东部时间 2003年 2月 1 日9 时16 分 (北京时间 2 月 1 日 22 时 16分)着陆。但是在 9 时左右,地面控制中心突然与航天 飞机失去联系。同时,德克萨斯北部的居民向警方称,他们听到一声音巨大的爆炸 声。当地进行直播的美国当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道亮光,紧随其后的是浓浓的黑烟 划破碧空万里。中央社报道说,失去联络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超多的残骸散落在达拉斯、 沃斯堡(达福)地区,并延伸到东德州,甚至残骸散落到东边的路易斯安那州。但截 至目前为止,尚未传出有人、车或房舍遭残骸砸伤、损毁的消息。由于事先预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在上午八时飞过北德州上空,因此有许

22、多人 在周末起个大早,就为了目睹航天飞机的飞越,而居住在布兰诺市(Plano)的柯林 汉夫妇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们指出,他们看到航天飞机从天空的西方飞入视野,之 后看到火焰以及航天飞机主体旁有四个物体,原先他们以为航天飞机就是这样,直 到看了电视报道才明白出事了。在艾迪逊市(Addison)宠物医院工作的林维尔(ChrisLinville)表示,他正好看 到航天飞机起火,似乎是引擎之类的地方出了问题。但究竟是怎样会这样,他完全 不了解。今年六十岁住在卡罗顿市(Carrollton)的费罗利特,形容他听到的声音就像是 汽车撞上了房屋一样。而在航天飞机碎片散落最集中的纳可杜契斯市(Nacogdoch

23、es),有许多的航天 飞机机件与金属片散落在整个市区,据该市警察局发言人稣维尔表示,纳可道奇斯 市已成立了紧急运作中心,派人处理这些残骸。他呼吁民众,千万不要碰触这些可 能内含剧毒的残骸。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已进行飞行任务二十八次,原预订美国东 岸时间上午九时十六分(德州为八时十六分),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在降 落前约十五分钟与太空总署最后一次通讯后,即失去联络。机上有七名乘员,其中 四人为第一次飞行,包括一名首次参与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以色列航天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联络时的飞行高度是二十万七千英尺,飞行速度十八 倍音速,因此若在高处解体,航天飞机碎片势必分散十分广阔。

24、根据CCTV10探索*发现报道,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是:外挂燃料箱 隔热泡沫脱落,尽管这块泡沫仅仅 0.77千克,还是在哥伦比亚左翼防热瓦上砸了 个小洞,哥伦比亚号带着这个洞在太空飞行了 16天后,在降落时与大气层摩擦的 巨大热量透过这个洞进入机体,引起爆炸。哥伦比亚号是承载科研项目最多的航天飞机,其中还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一个 项目:蚕在太空中吐丝结茧。展望美国航天飞机所有的使命即将结束,美国宣布将在2010前将其所有的航天飞 机退役。仍在研制中的航天飞机的下一代将是空天飞机,它将不再使用液氧或液氢 作为燃料,不再象航天飞机一样使用火箭垂直起飞,而是像普通飞机一样从跑道上 水平起飞,它以液氟做燃

25、料,能自由出入大气层。美国航天飞机26年来的历史瞬间自从1981年首次发射至今,美国的航天飞机26年来已创造了众多历史纪录, 航天飞机发射已成为美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下面是曾引起新闻 轰动的历史瞬间:-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 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潜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 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1984 年 2 月 3 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 7 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 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

26、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 现的画面。-1984 年 10 月 5 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 7 名宇航员升空,其中 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 宇航员。-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战者”号在升空 73 秒后爆炸,7 名宇航员全部罹 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1988 年 9 月 28 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 32 个月后升空,5 名宇 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 轨。-1990 年 4 月 24 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

27、轨道, 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1992年9月12 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 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1995 年 6 月 27 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 “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 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1996 年 11 月 19 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 423 小时 53 分钟,创造了 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1998年10月29 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 伦是曾搭乘“水星”飞

28、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 人”。-1999年7月23 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 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2003 年 2 月 1 日,“哥伦比亚”号在回到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 名宇航 员全部罹难。-2005 年 8 月 9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 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 14 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2006 年 17 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此 次发现号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