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20131893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一、认识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具有传 染性的一类疾病.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 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 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2。 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温病,另有一类特殊病源“异气、“病气 、“尸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门户是口鼻, 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 病者,初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 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共酿之气,尸虫载道,必然之势”

2、(构成瘟 疫流行条件)。医学心悟论疫“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 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 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 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 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一时期“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 一论述),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二、防疫措施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 传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 治疗,提高疗效。2.早期隔离病人。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 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书“

3、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 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 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 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经宿,虫 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 生.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 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高温方法灭菌防疫。6。对易 感人群的防疫措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或乍寒 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腹,宜增则增,宜节则节, 略为加意”,重视个人防护,预防疾病.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我 国早已采取措

4、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草(1643年)记“种痘医 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张氏医通(1695年)载“种痘说”: 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四法;种痘新书(1741年) 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种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 一定问题,但这一创举,启示了后人将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球 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 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范例.三、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法则有: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 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阶段呈规 律性。每一个

5、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 期、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于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 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 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六 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 下三焦辨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 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 病发病期中“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阳明病、卫气营血辨 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热不寒,

6、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 为主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 轻型、重型、再感染、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 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复等进行辨治.2。针对瘟疫、 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病、专方、 专药治疗。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效、 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黄”,葛 根黄苓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于病毒性 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

7、染病等有 效.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病 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 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 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治法 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传染病外,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 开窍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熨灸、敷贴、榻洗”等适宜技 术治疗瘟疫传染病。四、展望最近,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 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 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 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 已有之”、“经验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 应有所创新发挥,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 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 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 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