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0130506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讲解(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矿井防治水知识讲座第一课时:矿井防治水的目的与意义矿井防治水的目的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少矿井正常涌水,降低煤 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 理的回收。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产生矿井水害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为此,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规定:“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 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煤矿防治水工作,是建立在弄清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若矿区(井)水文 地质条件不清,防治水工作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达不到预期效果。煤矿在建设 之前,虽分阶段(普查、详查、精查)进行了勘探,提出了地质报告,但由于受

2、 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所获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还 有,遗留问题较多,给煤矿建设发展带来不良后果,造成淹井、停建等被动局面。 为了消灭水灾事故的发生,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摸清矿井水 文地质条件,就显得非常必要。矿井防治水的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为了防止治水工 程零打碎敲,取不到良好效果,应在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按照 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防治与井下防治、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 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防治。防治水规划是指矿区整体性防治水工程,规模大,工期长,需根据实际情况 区分轻、重、

3、缓、急,分期分批逐年进行施工。其内容应包括:编制防水规划的 必要性和完成规划项目的可能性;矿区(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及存在问题和查(查 清水文地质条件)、防(地面防洪、泄洪、内涝区排洪、井下防排水设施、防水 煤岩柱、超前钻探等)、疏(疏放降压)、截(切断或减少补给量)、堵(注浆封 堵突水点)等工程项目及工程量、劳动组织、工期、预期效果;所需设备和主要 材料及工程费用概数等。因此,煤矿安全规程第252条规定:“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 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矿井年度防治水计划,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编

4、制,防治水规划中的重点工程, 由施工部门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向局长和总工程师汇报、审查,报省煤炭局批准 后,由矿长或负责施工部门组织实施。其主要内空包括年度计划内采掘地区的分 布情况;水文地质概况,预测可能透水的地段和分水平、分煤层涌水量的预计; 防治水工程项目及工程量(如疏通防洪沟,充填与导水裂隙带相通的地表裂缝, 整铺河底);检查维护输电线路,井下排水设备,防水闸门;清挖水仓、水沟, 制订探放水工程计划;提出所需材料及备用工具等。矿井防水是利用各种工程设施防止矿井大量涌水,特别是防止发生灾害性突 水事故。主要措施有:减少井充水水源或渗入矿井的水量,疏放降压对矿井有威 胁的地下水,阻止水进入井

5、巷;充分利用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筑必要的工 程,减少或防止发生突水事件。矿井防水分为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两种。作业:1、矿井防治水的目的?矿井防治水的目的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少矿井正常涌水,降低煤 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 理的回收。2、矿井防治水的方针?矿井防治水的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3、什么是矿井防治水规划?防治水规划是指矿区整体性防治水工程,规模大,工期长,需根据实际情况 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逐年进行施工。第二课时:地面防水地面防水是指在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涌 入工业广场或渗入

6、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以大气降 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尤为重要。(一)地面防水方法1. 河流改道矿区范围内有常年性河流流过且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接触,河水渗漏量 大,是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属该情况可在河流进入矿区的 上游地段筑水坝,将原河流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若因地形条件不 允许改道,而河流又很弯曲,可在井田范围内将河道截弯取直,缩短河道流经矿 区的长度,减少河水下渗量。2. 铺整河底矿区有季节性河流、冲沟、渠道,当水流沿河或沟底裂缝渗入井下时,则可 在渗漏地段用黏土、料石、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制止或减少河水渗漏。 如四川南桐

7、煤矿长兴岩出露地表且沟谷发育,通过铺整河底、修筑人工河床,雨 季涌水量减少了 30%50%。3. 填堵通道矿区范围内,因采掘活动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等,经查明是矿井进水 通道时,应用黏土或水泥填堵,对较大的溶洞或塌陷裂缝,下部填碎石、上部盖 以黏土分层夯实,且略高出地面,以防积水。4. 挖沟排(截)洪地处山麓或山前平原区的矿井,因山洪或潜水流入井下,构成水害隐患或增 大矿井排水量,可在井田上方垂直来水方向沿地形等高线布置排洪沟、渠拦截洪 水和浅层地下水,并通过安全地段引出矿区。5 排除积水有些矿区开采后引起地表沉降与塌陷,长年积水,且随开采面积增大,塌陷 区范围越广,积水越多,此时可将积水

8、排掉,造地复田,消除稳患。上述这些方法,从施工角度都是可行的,但采取何种方法应视矿区具体条件 而定,可以采用单一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防治。(二)地面防水工程应具备的资料煤矿安全规程第254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 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 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规程指出了进行地面防水工程 设计时必需具备的资料,其目的是使防治水工程设计更切合实际,工程真正起到应有作用。在执行这条规定时可参考下列内容:(1)矿区及附近的地形条件,地面河流、沟渠和有关水利工程的分布;(2)圈定受水面积和低洼地带,查清煤、岩层

9、露头和地表塌陷裂缝、塌陷坑 的分布范围;(3)掌握当地上游地区历年降雨量、暴雨强度及其周期性的资料;(4)调查地表水流向和水位,以及河流决口、分流后的水流情况;测量河床、 沟渠的纵坡度、横断面,观察河床粗糙度,计算河床与沟渠的疏水能力;(5)测量河流洪痕高程,调查发生日期、涨落经历时间,确定最大洪峰流量 和最高洪水位。(6)在工业广场和河床通过煤层露头、透水岩层、塌陷区上下游设站观测变 化,确定河床漏失段和漏失量。将上述收集资料标在地形地质图上,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疏、防、排等 相结合的防洪措施。(三)防止地面水侵入工业场地和矿井的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5、256、257条的规定是针对井口、

10、工业广场和矿井 免受洪水侵入面制定的安全措施。执行时,可分如下几种情况:1. 井口和工业场地建筑物防泄洪井口(包括风井)及主要建筑物(配电所、绞车房)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 年最高洪水位,低于者必须加高于洪水位之上或修筑堤坝防洪;位于山区时还必 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坡面汇水地区应修建防洪堤坝或截水沟; 内涝区和洪水季节有河水倒流现象的矿区与工业场地,应在泄洪总沟的出口处建 立水闸,设置排洪站,以备河水倒灌时落闸、向外排水;严禁将矸石、炉灰、垃 圾等杂物弃于山洪、河流能冲刷地段,以免淤塞河床、沟渠造成洪水泛滥。2. 露头带截洪防渗留够并严禁开采煤层露头防水煤柱,以减少大气降水或地表水

11、沿煤层露头带 渗入矿井;在露头带以外,垂直来水方向修筑拦洪沟拦截洪水,并根据地形条件 将水引出防护区。3. 经过塌陷区或透水岩层的河流、沟渠的处理漏水渠道、河床应及时堵漏。位于塌陷区的,则在塌陷稳定后的地段,采用 整铺河底的方法防漏;河底与导水裂隙带相通的河流,整铺河底无效时,可根据 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将河床局部改道。作业:1、为什么要进行地面防治水?地面防水是指在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涌入工业广场或渗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以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尤为重要。2、地面防治水的方法是什么?河流改道,铺整河底,填堵

12、通道,挖沟排(截)洪,排除积水。第三课时:井下探放水“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6、接近有水的灌漿区时;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一)老窑水探放原则及程序1、老窑积水数量的多少、矿井现在排水能力、老窑水的动力补给量、水质和 疏放后可能解放煤炭的资源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安全、

13、经济、合理为原则。 对老窑水探放,视具体情况还可细分为以下几种:(1)积极探放。老窑区不位于河流或重要建筑物之下,排放老窑水不会过分 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下尚有大量矿产资源急待开采时,应积极探放,以 彻底解除隐伏水患。(2)先堵后探放。老窑区为强含水层或因其他水源水所淹没且出水点动力补 给量大,应先堵住出水点后再进行探放水。(3)先降压后探放。对以静储存量为主,水量大、水压高的老窑积水区,应 先从顶、底板岩层打穿层放水孔,待水压下降后,再沿煤层打探水钻孔。(4)先隔离后探放。老空水量较大,水质差(酸性大),或为避免长期负担排 水费用,则应留设煤(岩)柱与生产区隔离,待到矿井生产后期再作处

14、理。2、探放水程序老窑水探放一般是在正式探水前,对小窑或老窑积水区进行调查,圈定采空 区范围,确定积水边界,随后划定探水线,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掘进超前距 离。完成上述内容后进行探水和整理探水资料,随后确定掘进距离,通知开拓单 位掘进,然后再探水。依此类推,循环进行,直到揭露老窑区,放尽积水为止。(二)小窑、老窑积水边界与探水线的确定1、积水边界与探水线的确定将调查所得小窑、老窑分布资料,经物探及钻探核定后,划定积水范围,圈 定积水边界线,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窑的最深下山划定。2、探水线的确定沿积水线水平外推60150m距离划一条线即为探水线(上山掘进时为顺层的 斜距)。此数值视积水边界

15、线的可靠程度、水压力大小、煤的坚硬程度等因素来确 定。当掘进巷道至此线时,开始探水。3、警戒线由探水线再平行外推50150m (在上山掘进时指倾斜距离)即为警戒线。当 巷道掘进至此线后,应警惕积水威胁,注意掘进时工作面水情变化,如发现有透(突)水征兆,提前探放水。总的说来,当巷道到达警戒线时要注意迎头有无异常变化,如发现有透水征 兆,应提前探放水;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掘进,到达探水线时作为正式探水起点。作业:1、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4)、接近

16、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6)、接近有水的灌漿区时;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2、井下探放水的原则?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3、老窑探放水的原则?老窑积水数量的多少、矿井现在排水能力、老窑水的动力补给量、水质和疏 放后可能解放煤炭的资源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4、老窑探放水的程序?(1)积极探放。老窑区不位于河流或重要建筑物之下,排放老窑水不会过分 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下尚有大量矿产资源急待开采时,应积极探放,以 彻底解除隐伏水患。(2)先堵后探放。老窑区为强含水

17、层或因其他水源水所淹没且出水点动力补 给量大,应先堵住出水点后再进行探放水。(3)先降压后探放。对以静储存量为主,水量大、水压高的老窑积水区,应 先从顶、底板岩层打穿层放水孔,待水压下降后,再沿煤层打探水钻孔。(4)先隔离后探放。老空水量较大,水质差(酸性大),或为避免长期负担排 水费用,则应留设煤(岩)柱与生产区隔离,待到矿井生产后期再作处理。第四课时:断层带探放水据统计,矿井突水事故中有90%以上是位于断裂带或其附近。因此,当采掘 工作面将要揭露或接近含水的断裂构造时,都必须进行探水,防止突水事故发生。1、断层探放水原则与探查内容(1)断层探放水原则。凡遇下列情况都必须探水:错误!未找到引

18、用源。采 掘工作面前方或附近有导水断层存在,但具体位置不清或控制不严时。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采掘工作面前方或附近,预测有断层存在,但具体位置和含(导) 水性不清,有可能突水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掘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与 承受水压都处于临界状态,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断层赋存情况不清,一旦遇到 就可能突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巷道揭露或穿越断层无突水征兆,但隔水层 厚度及实际水压接近临界状态,工作面回采时可能突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井巷工程在浅部穿越断层时已证实不含(导)水,但深部有可能突水时。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根据井巷工程和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的特殊要求,必须查明断层时。 错误!未找到

19、引用源。采掘工作面接近推断导水断层100m时,或距已知含(导) 水断层60m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区内小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距离缩短 时,或采区内构造不清、含水层水压大于23 Mpa时。(2)断层水探查的主要内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位置、落差、 走向、倾向、倾角,断裂带宽度、充填物和充填程度,断层的导水性与富水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两盘断裂带裂隙、岩溶发育情况、两盘对接部位 的岩层及其富水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煤层与强含水层的实际间距(即 隔水层的实际厚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探水孔不同深度处的水压、 水量、冲洗液消耗量,确定或判断底板水在隔水层中的导

20、升高度。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通过放水试验和连通试验查明断层导水性、富水性以及通过断层的侧向 补给水量,为安全采掘和制定矿井防治水措施提供实际资料与理论依据。2、断层探放水方法断层探水方法与探老窑水方法相仿,但探水钻孔孔数要比探老窑水少,一般 为三个孔,钻孔布置方式按探查目的不同略有差异。(1)探查工作面前方已知或预测含(导)水断层。一般先布置巷道掘进前方 1号孔,尽可能一钻打透断层,然后再打2号、3号孔,以确定断层走向、倾向、 倾角和断层的落差及两盘的对接关系。其中至少有一个孔打在断层与含水层交面 线附近。(2)隔水岩柱处于临界状态时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探查。沿巷道掘进方向打 三个孔,尽量打深

21、,争取一次打透断层,否则就必须留足超前距,边探边掘直至 探明断层的确切情况,再决定具体的防水措施。(3)巷道实见断层,在采动影响后有无突水危险性的探查。一般应向下盘预 计采动影响带内打1号孔,探明断层带的含(导)水和水压、水量等情况。若有 水,采后就很可能突水;若无水,则还应向预计采动带以下打2号孔,然后根据 具体条件,分析突水的可能性和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3、断层水的预防和处理根据断层水文地质性质和通过断层导水水源的不同,断层突水及其造成的危 害程度也不一样,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也就不同。(1)断层带不含(导)水。水源为孔隙、裂隙含水层时,一般没有突水危险, 掘进巷道可以直接通过,回采时可以不留

22、防水煤柱,但需加强支护防止塌落冒顶; 若水源为冲积层、薄层岩溶含水层及其他水体时,掘进巷道可以通过,但必须先 打孔疏放其储存量,证实水压、水量不大时、再过断层带,并加强支护。回采时 一般可以不留煤柱。(2)断层带弱含(导)水,有可能突水的断裂带。若水源为孔隙、裂隙含 水层时,一般情况下,掘进巷道时可以通过,需加强支护,防止冒顶。如水压、 水量较大时,应先打孔疏水降压,然后再过断层,并加强支护。回采时可以不留 防水煤柱,但应留防冒顶煤柱;若水源为冲积层、薄层岩溶含水层及其他水体 时,巷道掘进时需超前探水,把水压降到安全值以下,再接近或穿过断层带。回 采时如隔水岩柱不足,应留设防水煤柱;若水源为厚

23、层强岩溶水或大型地表水 体时,巷道掘进必须进行超前探水,无水时要作压水检查,有水时应封孔绕行或 预注浆通过。回采时必须留设断层防水煤柱,水压大于安全值时应疏水降压。(3)富含水或导水性强、突水可能大的断层。若水源为孔隙、裂隙含水 层时,巷道掘进必须穿过断层时应超前探水、放水,把水压降至安全值以下,并 加强巷道支护,保护围岩的稳定性。回采前疏水降压至安全值以下,并留设防塌 煤柱,以防止沿断层产生冒顶;若水源为冲积层、薄层岩溶含水层时,巷道掘 进要超前探水,钻孔无水时,用手镐掘进或放小炮通过,但需进行特殊支护,防 止滞后出水。水压、水量较大时,应预注浆通过断层或留防水煤柱。回采时应按 规定留设防水

24、煤柱;若水源为厚层强含水层或大型地表水体时,巷道掘进必须 进行超前探水,并留设防水煤柱,不得接近和通过。若必须通过时,应打探查构 造和含水层勘探孔,待查明条件后绕行或预注浆过断层带。回采时探明断层位置, 留足防水煤柱,必要时暂缓开采。作业:1、断层探放水的原则?凡遇下列情况都必须探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掘工作面前方或附近有导 水断层存在,但具体位置不清或控制不严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掘工作面 前方或附近,预测有断层存在,但具体位置和含(导)水性不清,有可能突水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掘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与承受水压都处于临界状态, 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断层赋存情况不清,一旦遇到就可

25、能突水。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巷道揭露或穿越断层无突水征兆,但隔水层厚度及实际水压接近临界状 态,工作面回采时可能突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井巷工程在浅部穿越断层时 已证实不含(导)水,但深部有可能突水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根据井巷工 程和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的特殊要求,必须查明断层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采 掘工作面接近推断导水断层100m时,或距已知含(导)水断层60m时。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采区内小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距离缩短时,或采区内构造不清、 含水层水压大于2一3 Mpa时。2、断层水探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断层水探查的主要内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位置、落差、走向、 倾向、

26、倾角,断裂带宽度、充填物和充填程度,断层的导水性与富水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两盘断裂带裂隙、岩溶发育情况、两盘对接部位的岩层 及其富水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煤层与强含水层的实际间距(即隔水层 的实际厚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明断层探水孔不同深度处的水压、水量、 冲洗液消耗量,确定或判断底板水在隔水层中的导升高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通过放水试验和连通试验查明断层导水性、富水性以及通过断层的侧向补给水量, 为安全采掘和制定矿井防治水措施提供实际资料与理论依据。第五课时:探水钻孔的布置在了解探水钻孔布置时,要明确主要探水参数的意义。1、探放水的主要参数(1)超前距。探水时从探

27、水线开始向前方打钻孔,一次打透积水的情况少见, 常是探水一掘进一再探水一再掘进,循环进行。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 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该距离称超前距(见图2-5-1)。(2)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许掘 进距离。(3)帮距。帮距是指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老窑积水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 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应与超 前距相同,超前距一般采用30m,在薄煤层中可缩短,但不得小于8m,也可用下 式计算:a = 0. 5ALV3I/KP251式中:a超前距,m;A安全系数,一般取2-5;L巷道跨度(取宽度、高度大值),m;P

28、水头压力,Mpa;Kp煤的抗张强度,Mpa。(4)钻孔密度(孔间距)。它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 距,不超过3m,以免漏掉老窑巷道。2、探放水孔布置方式探水钻孔的布置方式和巷道类型、煤层厚度与产状有关,情况不同时,布置 方式也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探水钻孔的布置从平面上看,主要有扇形和半扇形 两种。(1)扇形布置。巷道处于三面受水威胁的地区,进行搜索性探放老窑水,其 探水钻孔多按扇形布置(见图2-5-2)。探水钻孔之间的平面夹角,一般在7 15,使巷道前进方向及左右两侧需要保护的煤层空间均有钻孔控制。(2)半扇形布置。对于积水肯定在巷道一侧的探水地区,探水钻孔可呈半扇 形布置(

29、见图2-5-3)。半扇形的钻孔向巷道一侧撒开,使巷道一侧需要保护范围 内的煤层空间有钻孔控制。安全外围线T15帮距_允许掘进距离超前距 J图253半扇形探水钻孔3、探水与掘进的配合(1)双巷掘进交叉探水。因积水区在上方,上山巷道三面受水威胁,一般应 双巷掘进。其中一条适当超前探水、泄水;另一条随后,用来安全撤人。双巷之 间每隔3050m掘一联络巷,并设挡水墙,以便在其中一条上山出水时,水不会 窜到另一条上山中去。(2)双巷掘进单巷超前探水。在倾斜煤层中掘进平巷时,一般是用上方巷道 超前探水,探水钻孔布置成扇形,下方巷道为泄水巷,两巷之间每隔3050m掘 一联络巷。(3)平巷与上山配合探水。在煤

30、层内,准备采煤工作面时,平巷(上风道) 应先探水,掘到位置后,然后再施工开切眼,这样既减少开切眼掘进危险性,又 减少开切眼掘进时的探水工作量。(4)隔离式探水。在水量大、水压强、煤层松软和节理发育的情况下,直接 探水很不安全,需要采取隔离式探水。如开掘石门时,在石门中预先探放水或在 巷道迎头砌隔水墙,在墙外探水。此外,当相邻煤层间距大于20m时,还可采用隔层打孔的方法,探放另一煤层的老窑水。作业:1、名词解释: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钻孔密度。超前距: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该距离称超前 距。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许掘进距离。 帮距

31、。帮距是指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老窑积水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 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钻孔密度(孔间距)。它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 不超过3m,以免漏掉老窑巷道。第六课时:探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一)探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288条规定,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其目的是为保持探水地点巷道的稳定性。水压大时,避免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 还可以在立柱上固定套管,防止被水冲击,扩大水情。(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

32、,必须配备与探 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钻眼透水后,使水沿水沟流走或排走,防止水流冲 动浮煤和支架发生堵塞,改变水流路线而引起其他灾害。(3)“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遇到水情紧急,便于及时报告矿 井调度室,尽快米取相应措施。(4)“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 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这时所谓主要探水孔,是指有目的地探水, 即明知前方有积水,在探放时,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测定探水地点的坐标与 标高,确定钻孔的方位、角度、深度;负责探放水员,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要求 施工,这样易于达到设计要求,顺利地将水放出。(二)探放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33、在水压较大积水区探放水作业时,常遇到因水压高使孔口管和煤(岩) 壁鼓出,乃至溃水造成水害并伴有伤人事故发生。为了安全作业,煤矿安全规 程第289条规定:“预计水压实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 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第290 条规定:“钻孔内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 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措施包括背紧工作面,在拦板外面加设 顶柱或水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然后方可打开钻眼放 水;钻眼内压力过大时,可采用孔口防喷帽、防喷接头等防喷装置。(2)煤矿安全规程第291条规定:“钻进时,

34、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 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 钻杆,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积水区煤(岩)层长 期受水浸泡,煤质松软,当钻探过程中发现岩层显著变软或有水沿钻杆流出时, 都是孔接近或钻入积水区的特征,应立即停钻,检查防水措施是否完善、可靠, 排水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发现片帮、来压时,应检查巷道支架是否牢固,若不牢 固,需加固支架或在巷道前方打柱,保护煤壁和顶板,防止冒顶砸人。如钻孔中 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顶钻时,应马上将钻杆固定,绝不能拔出钻杆。因为钻

35、 杆固定不牢,高压水就可能将钻杆顶出伤人;钻杆拔出,钻孔成为积水流出通路, 钻孔被水流冲刷越来越大,造成透水事故。(3)煤矿安全规程第292条规定:“钻孔接近老窑,预计可能有瓦斯或 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 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本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 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及时处理。”老窑内往往积存有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探水钻孔接近或打透老窑时, 它们可能随时涌出。为了防止瓦斯事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探水工作面一切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良好; 加大供风量,将风筒末端接到探水迎头,对着钻孔,及时吹散瓦斯,避

36、免 聚集; 经常检查探水地点的瓦斯含量,掌握瓦斯动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打钻探水时,若孔内无回水,首先检查泵上水是否正常,若正常,表明已 钻透老窑;如无水流出,则应防止有害气体,可用黄泥、破布、木塞等将钻孔临 时封闭; 如果有害气体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138条的规定时,必须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待加强通风吹散瓦斯后方可继续工作。(4) 煤矿安全规程第293条规定:“钻孔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 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 即报告矿调度室。“此条中钻孔流量变化的处理,可分两种情况: 钻孔流量突然变小或突然断水时,可能是钻孔局部堵塞造成,

37、需通孔3 5次,并补打检查孔,核实是否已将水放尽;也可能因放水水位降低后造成老窑 巷道坍塌堵塞,所以流量减小,此时还应防止流量突然增大。 钻孔流量变少时,可能是串通新的水源。若探老窑水时,可能由于长年积 水,巷道坍塌,堵截了一部分水,放水后形成被堵地区水位升高,当坍塌物抗不 住水压被冲垮时,造成流量变大,此时需通知水文地质人员分析增大原因,并采 取相应措施。作业:1、探放水前有那些准备工作?(1) 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2) 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 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3) 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4)

38、 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 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2、老窑内往往积存有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探水钻孔接近或打透老窑时, 它们可能随时涌出。为了防止瓦斯事故,必须做到哪几点? 探水工作面一切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良好; 加大供风量,将风筒末端接到探水迎头,对着钻孔,及时吹散瓦斯,避免 聚集; 经常检查探水地点的瓦斯含量,掌握瓦斯动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打钻探水时,若孔内无回水,首先检查泵上水是否正常,若正常,表明已 钻透老窑;如无水流出,则应防止有害气体,可用黄泥、破布、木塞等将钻孔临 时封闭; 如果有害气体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138条的规定时,必须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待加强通风吹散瓦斯后方可继续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