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126331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上导学案63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NO.6.3 .2 设计人:李孝祖 授 课: 备课组长: 课 题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课 型 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教学准备仪器:药品:教 学 过 程复备【情景导入】故事:一个老鼠洞夺三条命 山东宣判神秘死亡案 6.32g x 2007年4月,威海荣成某镇某石材厂的三位工人一夜之间神秘死亡。经警方侦查,他们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来源于与死者宿舍一沟之隔的一家海产品加工厂,而“引”一氧化碳入室的是

2、一条老鼠地道。最终,荣成法院判决该加工厂老板赔偿三名死者亲属。【推进新课】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思考同学们知道了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例,煤气中毒实际也是一氧化碳中毒,那么一氧化碳有没有颜色、气味?能否溶于水?观察观察一瓶一氧化碳。实验探究把两支分别装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槽的水中,观察水面是否上升;总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CO无色气态无味难溶比空气略小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实验室中能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呢?不能。应该用排水集气法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CO与CO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氧原子,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它们的化

3、学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可燃性(演示实验)(1)现象: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提问如何检验燃烧产物?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蓝色火焰?探究活动设计检验产物的方法,认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结论点燃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注意一氧化碳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讨论煤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点燃煤炉燃烧为何会产生蓝色火焰?加热CO2 CO2 点燃CCO2 2CO2COO2 2CO2 点燃当碳燃烧不充分时也会生成一氧化碳。2CO2 2CO 毒性演示实验一

4、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1,交流讨论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有人用煤火取暖,在房间和煤炉上各放一盆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对吗?为什么?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生理过程: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200300倍,造成机体缺少氧气。通风不良的房间;刚封炉或炉中刚加煤炭时。不能。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预防措施: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门窗通风;保持烟囱畅通;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如:硫醇)?”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有剧

5、毒,所以必须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来提醒人们注意;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注意:关闭气源,打开门窗,严禁烟火。如果中毒,不能做人工呼吸,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还原性【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这一反应。加热(1)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COCuO CuCO2(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CaCO3+HO注意事项一氧化碳通入硬质玻璃管前应先做什么? 验纯先通入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氧化铜?为什么? 先通CO,排尽其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完毕为何要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一会CO直到试管冷却? 防止生成的热的铜

6、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尾气为什么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应如何处理?为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处理尾气吗? 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点燃,避免CO污染空气;用气球接收尾气,然后点燃处理.(合理即可)归纳CO还原氧化铜步骤记忆方法:验、通、点、撤、停CO: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微观解释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提示:先选择“允许播放”再用鼠标拖动演示,可演示三个重要氧化还原反应。3.一氧化碳的用途提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知道一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并分析这些用途各自利用了一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加热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7、。Fe2O33CO 2Fe+3CO2反馈练习 例1.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CO2COCO2CuOCOCO2CO石灰水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入 另一个容器。怎样除去CO2 中的CO例2.下列关于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分别通入水中;观察颜色并闻气味。 A. B. C. D.例3.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都有水生成;B.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C.反应

8、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状元成长路创优作业P76“课堂演练” 中的题目。课堂小结 归纳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三大化学性质:可燃性、毒性、还原性;了解了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板书设计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一氧化碳1.CO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接近)。 点燃2.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2 2CO2 加热毒性: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还原性:COCuO CuCO23.CO的用途 作气体燃料(可燃性);冶炼金属(还原性)。

9、布置作业状元成长路创优作业P77“课后作业” 练习,并预习下一节内容,试着做状元成长路创优作业P78“课前预习” 。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导学案 NO. 2.3 设计人:李孝祖 班级: 姓名: 小组编号: 课 题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制取氧气课 型新 授 学习目标1.记住CO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2.知道CO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学法指导认真观察实验、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讨论交流。自 学 过 程札记一、课前导学部分: 2010年12月15日新华社消息:“赣州一家六口煤气中毒身亡,最小死者仅两个月”,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使人中毒呢? 知识点二:一氧化碳【阅读】自学课本P121和

10、P12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CO有什么样的颜色和气味?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在炉火上放一盆水行吗?2.CO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 色火焰,说明CO具有 _性,它是煤气的主要成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为什么能使人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讨论】1.为什么家用煤气中掺入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煤炉中常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见书P118图6-22)。在燃烧很旺的煤炉中最不可能发生哪个反应? ; ; ; 。3.向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中洒少量的水,火焰更旺且为蓝色;但洒入较多的水,炭火熄灭,为什么?实验发现碳在高温下可以跟水反应生成一氧

11、化碳和氢气,此反应吸收热量。化学方程式 。二、展示激学与拓展提升部分【观察】观察CO还原CuO的实验,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A处(CuO处)B处(石灰水中)C处1.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 _。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3.C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课堂小结】1.碳的氧化物有 种,分别是 ,因CO2分子比CO分子多一个 ,所以二者性质有很大的_。2.CO的性质:物性: 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用 法收集。化性: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还原性:CO还原

1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_色,石灰水_ _)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 ,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3.CO的用途:因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 6为选做,7为思考)1.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分别倒立于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2B. CH4 C. CO D. CO22.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B.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3.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

13、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最好措施为( )A.点火燃烧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通入石灰水中 D.通入石蕊试液中4.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D.用灼热的氧化铜5.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除尼古丁和煤焦油外,还有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尾气处理澄清石灰水CD混合气体AB6.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装置中的试剂是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3)如果没有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7.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5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物。(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畅谈收获1.你学会了什么?2.你还有哪些疑惑?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