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观后感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118060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愁》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愁》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愁》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乡愁》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观后感(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愁观后感乡愁观后感 仔细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肯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乡愁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一位梦幻般的导演,他以七部长片、一部短片,如此少的作品,却与伯格曼、费里尼并称电影界的“圣三位一体”,地位崇高可想而知。他是全部艺术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专业学生的噩梦他的影片大都非常晦涩,看的时候极其苦痛。但他的影片又是这些人必读的东西,终归少了他,电影艺术就不完整,我和许多挚友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塔”。 老塔的毕业作品就拿下了纽约学生影展首奖,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一举夺下962年的金狮奖。此后

2、多次获得戛纳影展的评审团大奖,198年乡愁拿下戛纳最佳导演奖。若不是苏联电影体制的问题,老塔可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就我的观点来看,老塔是真正属于源头意义上的导演。他开创了“诗电影”的电影方法,并在探究电影语言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到今日也不能完全理解的、困难的电影语言,它超越时代太多了。所谓天才创建艺术的范式,老塔创建的范式,竟然到现在都无法被仿照。而评论家们则在努力的试图阐述老塔梦幻影像中的涵义,到今日也不甚胜利所以老塔真的是一个噩梦,在他的影像面前,几乎全部人都会无地自容:那种表达太宏大,而我们太渺小。甚至连与老塔齐名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说:“初看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蓦然

3、我发觉自己置身于一间房间的门口,过去从未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这房间我始终都渴望能进去一窥堂奥,而他却能够在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竟然有人将我许久以来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种种都呈现出来。我认为塔可夫斯基是最宏大的,他创建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获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以幽暗晦涩著称的伯格曼尚且如此,老塔影像的精妙可想而知。 在分析乡愁之前,我有必要先说明一些我的美学观点。我的审美原则更多的来自哲学思索。我认为艺术是生命的表达(特殊是老塔的电影艺术),而这些只能够去体验,去感受,而不能被阅历、被相识。艺术不能被逻辑的分析,所以审美活动不能混同阅历性的相识活动,它们应当是独立于

4、理性之外,坚决不能受到理性干扰的一种活动。我们大可以分析艺术作品的技术手段,但要体会艺术家的生命表达,必需去感受他在物理材料背后传达的感受。而我们的体验只能是完全私人的东西,只能描述,而无法精确传达就像伯格曼曾苦恼于他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老塔恒久都是例外,或许他也不能完全传达他的感受,但他传达的已经远比其他人精确。说到乡愁,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老塔的影片。从2xx年10月起先到现在已经反复阅读了二十多次,而每次都会有全新的感受。我虽不能完全洞悉这部影片的内涵,但我确信我已能较为精确的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在初次看到这部影片当时就感到,世界上怎么能有如此的影像我觉得除了神圣再难有一个词配得上这部影片。

5、 乡愁讲解并描述的是一个苏联诗人在意大利寻访一位旧俄时代农奴音乐家的历史,并最终在乡愁的侵袭下客死他乡的故事。当时老塔被迫流亡国外,影片主角正是他自身的写照。我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我理解的审美特征。 一、宗教感 老塔的影片常涉及的主题是救赎。这部影片传达的是一种末世的心情,对人类破坏世界和谐的生气与悲观,并号召人们一起来变更这一切。老塔设置了一个“疯子”的形象:多梅尼克。而在他看来,甚至这个人是世界上唯一醒悟的人。他只是被看作异类,并以自焚来感召世人这正是耶稣的隐喻。 我无法描述多梅尼克在广场的铜像上自焚那一场带给我的震撼,他浇上汽油,等待着音乐响起,可音响出了故障。最终在他生命逝去那一刻:

6、贝多芬的快乐颂直冲云霄。我看着多梅尼克在火中挣扎了许久,最终不动了,那样的几分钟里,静默的只有火的声音,像几个世纪那样长。尔后,响起快乐颂,那一刻,无比神圣庄重,我则泪流满面。 我知道,从技术上可以具体分析老塔的设计,如何场面调度,音乐何时响起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但我宁愿信任音乐就是这个时候响起的(尽管它应当在这个时候响起)。我被深深地感动,受到多梅尼克的精神感召,受到那种献身精神的宗教感染。影片的主子公戈尔恰科夫在目睹了多梅尼克的死亡之后也受到感召,亲身去实践多梅尼克的那个预言:“你要手持蜡烛走过水面,假如蜡烛不灭,人类就还有救。”于是便有了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镜头:一个近非常钟的长镜头,戈尔恰

7、科夫手持蜡烛走过干枯的温泉,两次,蜡烛都灭了,第三次,他最终走到了另一边,而这事他也坚持不住,倒下了。这是他内心反复挣扎之后,无边的乡愁上涌吞噬了他的心灵。他为了完成这件事情颇费了周折,但还是完成了同时也获得了救赎。 此外,影片也有多处与教堂有关的场景,庄重的教堂正是这部影片宗教感的表达。老塔自己的说法是:“多梅尼克竭力实现他自己的回应,选择他自己的殉道方式,而不屈服于蔚为风气的、尖酸的个人物质特权的征逐,试图以他自己的努力,以他自我牺牲的榜样,去阻断那条让人类疯狂地冲向自我毁灭的路程。最重要的莫过于良知,它监视并且阻挡人类以生命攫取所欲,然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我倒宁可信任,这是老塔的志向

8、。 二、苦痛感 老塔从未拍过一部能“令人喜悦”的影片,他的全部影片都是充溢了深刻的思索,为了说明人生的挣扎和苦痛。老塔曾说:“我的每一部影片都透过某种形式,主见人类并非孑然孤立地被遗弃在空荡的天地里,而是藉着不计其数的线索和过去与将来紧密相连;每一个人过着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打造了他和全世界、乃至于整个人类历史之间的镣铐而我们寄希望每一个别的生命和每一人类的活动都得具有实质的意义,则个人对整个人类生命进程所负的责任,自是无限重大。”而说到这部乡愁,他说:“我说过我很讶异拍片时我的心情突然如此精确的转化在银幕上:时时刻刻都溢满一种深厚的、渐次疲乏的生离死别,一种远离了家乡和亲朋的感受。这样坚决不移

9、、隐隐隐约地意识到自己对过去的依靠。仿佛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病痛,我称之为乡愁” 共2页: 上一页1下一页 乡愁描述了诗人戈尔恰科夫在意大利的历程,被他寻访的农奴音乐家别列佐夫斯基正式无法排遣深厚的俄国乡愁而最终在内心挣扎中回乡,并不久逝世;而戈尔恰科夫也在寻访过程中一再地被乡愁击中,最终客死他乡;而老塔的命运也是如此98年12月6日病逝于巴黎,自离开苏联后终生未能回国。戈尔恰科夫无比安静的面容下隐藏的是怎样的一颗心,苦痛的激烈的冲突,远离祖国的无力感和不堪重负。老塔说:“我得声明当我初次看了这部电影的全部毛片时,对其中所呈现的无法疏解的阴郁景象颇感惊异。这些落痕在毛片上的气氛和心灵状态性质相同,

10、如出一辙。这并不是我一起先就试图达成的;至于呈现在我面前这些现象之所以有其征兆且别出心裁,无关乎我个人明确的理论性意图,而在于拍摄时摄影机即领先遵循了我的心灵状态:远离了家人和我原本习惯的生活方式,并且在相当不熟识的状况下工作,甚至得运用外国语言,在在都使我消磨殆尽”这种苦痛是生命最终的苦痛,老塔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这部影片。 我可以用存在主义的一套方法来分析这种苦痛感是如何的与生俱来,但我还是宁愿讲解并描述这种苦痛感给我带来的振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离乡者,无论是远离母亲的子宫还是远离志向的生活,就像在乡愁中无力的挣扎。明显,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最初体验。但这样讲肯定是在自说自话,老塔的

11、说明是他想拍一部“出于爱国目的”的“关于在国外的俄罗斯人”的影片。而且由于他的境况,我们好像能清晰地抓住主题。但我总觉得这样太简洁了,老塔不会仅仅出于这种目的来拍一部影片,他一向充溢的极为深刻的哲学思索,并不是影评家们分析出来的。我的理解是老塔在传达背井离乡的俄罗斯人的挣扎和他自己的苦痛,表述了一种人类灵魂中永恒的无归属感的苦痛和挣扎。 所以电影是困难的:传达信息可以确定,引起的心情和审美体验则完全无法预期。尤其是老塔这种兼具困难和深刻的导演。我不清晰老塔是否有这个层面的考虑,但可以确信的是,老塔精确地传达了这种困难的苦痛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引向更高层次的生命的回来。三、原初性 老塔把乡愁的意象

12、在影像上归结为俄罗斯风格的原野和房屋,在主子公的梦中多次出现。在影片的最终,一片意大利教堂中幻化出了一片俄罗斯的原野,一条河静静的流过,一座房屋静静的耸立,这就是梦中的俄罗斯,他童年的记忆。 我把这点归结为原初性的意思就是借这个词来表达老塔影像的一个特性,他的电影语言常常被解读出种种带有困难隐喻的象征意义,但他始终不承认这一点。我理解老塔的感受,他的表达方式就是这样的,他只会把第一个进入他脑海的形象筛选出来,他就是这样的,那是他的记忆,他的潜意识。比如那所房子,那条河,再比如老塔始终钟爱的水面反射的日光。老塔的影像没有逻辑,作为视察者,在阅读老塔作品的时候不应当带有任何假定,任何预期,否则会无

13、法理解。老塔的影像语言,尤其是乡愁和镜子这样完全的作者电影,只属于他的表达方式。无论场景镜头调度还是声音构成。比如其中有一场,在戈尔恰科夫去造访多梅尼科住处的时候,总有一种电锯的声音若有若无,影评家会有多种阐述,而我确信老塔会轻描淡写地说,我说的那个地方就应当有那么一种声音。 除了表达方式的原初性,还有一点,就是老塔的几乎全部影片,包括乡愁的主子公都是他自己的写照,这种阅历上的原初性更能带来影像上的私人性和原初性,既然是自己,必定得心应手,而且能够在几乎没有障碍的状态下来抒写电影。 总之我还是难于描述乡愁给我带来的审美体验,很精确的说,那种在“共通感”层面的阅历是类似伯格曼的描述:“一如倒映,

14、一如梦境”,说的玄是“灵魂的共鸣”唤起了我在“苦痛感”那部分描述的一种我内心深处的苦痛或者乡愁,而在多次的阅读过程中,我渐渐体验到对乡愁的合适阅读方式:扔掉种种既有阅历,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老塔的生命表达,否则完全无法理解老塔的影像。其实下了很大决心,积蓄了许多志气才来写这个题目,感觉自己写得不很胜利,根本无法表达对老塔的景仰。尽我所能写到这个地步,很是汗颜,有愧于他的圣洁和完备,想到温克尔曼的一句话,或许形容老塔很合适:我觉得老塔的影像充溢着宗教情怀的圣洁庄重,充溢着“名贵的单纯和静穆的宏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