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0109224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ppt课件1、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乐观主义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5、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2ppt课件6、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

2、苍茫大地,谁主沉浮?7、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8、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10、“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3ppt课件11、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12、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3、在革命洪流汹涌

3、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14、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5、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ppt课件16、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17、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18、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1

4、9、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5ppt课件20、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21、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用雨巷中的原文回答问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22.再别康桥中表现夕阳下的柳树色彩美和姿态美的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23.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两句是: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6ppt课件24.再别康桥

5、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25.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26.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27.实写康河美的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28.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7pp

6、t课件29.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30.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1.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2.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33.作者在诗中借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两句表达对梦一般的美好回忆的追寻。34.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7、不带走一片云彩。8ppt课件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作者对“沉默”的预言(选择复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它警示人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9ppt课件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

8、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5.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10ppt课件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

9、,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11ppt课件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

10、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2.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13.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以乱易整,不武。”12ppt课件1、送别荆轲的人及其衣着的句子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

11、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众人的感受:士皆垂泪涕泣。3、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4、荆轲奉命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便慷慨吟唱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此表明自己刺杀秦王抱着必死的决心。(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13ppt课件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的诗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6、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7、通过音乐渲

12、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8、通过动作描写荆轲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9、荆轲和而歌时宾客的表现: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14ppt课件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4.让作者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语句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5ppt课件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6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