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106735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基本农田建设初步设计(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概 述1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2自然条件21.3社会经济状况51.4基础设施8第2章 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设内容102.1目标与任务102.2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02.3项目范围142.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42.5项目建设投资及构成16第3章 总体设计183.1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183.2设计依据、取费依据及有关标准183.3项目总体规划设计193.4 项目分乡、分村规划设计213.5 水利措施223.6农业措施323.7林业措施383.8科技措施42第4章 设备、机械及仪器购置计划474.1采购计划474.2采购方式474.3管理方法47第5章 项目投资及主

2、要工程概算495.1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495.2资金筹措方案515.3资金筹措方案525.4群众投工投劳53第6章 效益分析546.1经济效益546.2社会效益546.3生态效益556.4经济(财务)评价55第7章 工程实施及运行管理587.1 组织管理587.2 项目实施计划607.3 工程设施运行管理62第8章 项目招投标638.1招投标管理的法律依据638.2招投标原则638.3招标范围638.4招标方式648.5招投标步骤648.6招投标内容648.7项目招投范围确定65附 录一、附表附表1-1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概要表附表3-1 程沟村梯田图斑登记

3、表附表3-2 杜沟村梯田图斑登记表附表3-3 温沟村梯田图斑登记表附表5-1-1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概算表附表5-1-2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分措施投资概算表附表5-1-3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投资与任务明细表附表5-1-4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汇总表附表5-1-5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费概算表附表5-1-6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项目管护费概算表附表5-1-

4、7 工程单价汇总表附表5-1-8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附表5-1-9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附表5-1-10 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附表5-2-1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2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分措施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3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水利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4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农业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5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林业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6 2011

5、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科技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2-7 2011年XX县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田间道路投资概算表(程沟村)附表5-3-1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3-2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分措施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3-3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水利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3-4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农业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3-5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林业投资概算表(杜沟

6、村)附表5-3-6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科技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3-7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田间道路投资概算表(杜沟村)附表5-4-1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2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分措施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3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水利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4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农业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5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

7、工程项目林业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6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科技投资概算表(温沟村)附表5-4-7 2011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田间道路投资概算表(温沟村)二、附图1、项目区位图2、XX县XX乡、XX镇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现状图3、XX县XX乡、XX镇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规划图4、XX县XX乡、XX镇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道路、水利措施工程规划图5、水利措施建筑物设计图典型5-15梯田横断面设计图 QS-NY-01典型5-15梯田A-A纵断面图 QS-NY-02典型15-25梯田横断面设计图 QS-NY-03

8、典型15-25梯田A-A纵断面图 QS-NY-04道路绿化设计图 QS-LY-01道路绿化树种配置设计图 QS-LY-02集流场设计图 QS-SL-01水窖设计图 QS-SL-02排洪道横断面设计图 QS-SL-03车桥断面设计图 QS-SL-04过路涵管设计图 QS-SL-05跌水设计图 QS-SL-06陡坡设计图 QS-SL-07三、附件附件1 天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上报2011年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报告附件2 天水市财政局关于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级配套资金的承诺函附件3 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立项报告附件4 XX县XX镇人民

9、政府关于201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投工投劳的承诺函附件5 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意向书67第1章 概 述1.1项目区基本情况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XX市东北、XX西南麓、渭河北岸。东界XX省X县、XX市,南连XX、XX区,西接XX县,北与XX县毗邻,介于东经1054510632,北纬34323458之间,全县共辖12乡6镇26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2012km2,总人口3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5万人,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距XX县城12km,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依靠科技推动行业发

10、展,增加行业的科技含量。大搞生态工程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花椒、日光温室等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在全乡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村与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影响着全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山区村与川区村发展差距较大,川区村中已实施土地治理项目的村与未实施土地治理项目的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较为严重,水位下降明显,部分村灌溉用水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部分村的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中低产田面积相对较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机耕农路

11、建设相对滞后,机械化耕作水平较差;四是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全乡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山区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并有少量的糜谷、乔麦等小秋作物,川区村主要以蔬菜为主;五是广大群众的科技水平较低,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因此,在XX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改变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1.2自然条件1.2.1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平均

12、气温为8.8,极端最低气温为-24.9、极端最高气温为36.2,年日照时数为2076.9h,年日照百分率为47%左右,10积温2893.5,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1.2左右,无霜期169天,最大冻土深度58cm,平均风速1.3m/s。年平均降水量为540.2mm,降水主要集中于7、8、9月,占年降水量的55%。全县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很短,冬季较长,无霜期短,日照丰富。 2011年XX县XX乡、XX镇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表1-1 项目区气 温()10积温()年日照时数(h)无霜期(d)总辐射量(kcal/cm2.a)大风日数(d)平均风速(m/s)7月平均1月平均年平均XX乡、XX镇19.8-3.18.

13、82893.52076.9169112.5261.3项目区位于牛头河南岸,距县城12km;牛头河是XX县境内最主要的一条河流,主要支流有樊河、后川河、汤浴河、南道河、白驼河、稠泥河等。牛头河系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XX县内东南部山门镇的芦子滩,流域上游属六盘山,关山构造剥蚀山地,植被覆盖较好,流经XX乡、XX镇、红堡镇于麦积区社棠镇汇入渭河,主河道全长84.6km,XX县境内79km,流域总面积1846km2,县境内1255 km2,河床平均比降7.68。牛头河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雪水补给为辅。12月-来年3月为枯水期,4-5月、11月为平水期,6-10月为丰水期,根据牛

14、头河社棠水文站1959-2001年43的实测资料统计计算,牛头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477亿m3。1.2.2地形地貌、土壤及植被地质:项目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的东延部位,地质构造线基调为北西西向展布。晚第三纪在古盆地内沉积了深厚的红色粘土或砂岩层,第四纪黄土沉积盖埋了中生代及新生代受剥蚀而成的梁状古地形,梁的两侧形成面积不大的椭圆形凹地,沿凹地周围的许多冲沟与黄土梁坡相串通。由于近代侵蚀作用不断加深,两侧凹地面积不断扩大,梁的宽度逐渐变小,形成了梁峁联合地形。地表基本为黄土所覆盖,土质疏松,透水性、湿陷性大,有明显的空隙,垂直节理明显。地貌:项目区地貌类型主要以黄土丘

15、陵沟壑类型为主。黄土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坡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项目区牛头河两岸多为河漫滩和多级阶地,梁峁及坡面耕地坡度多在525之间,适宜于兴修梯田。该区平均沟壑密度2.21km/km2。海拔13721925m,相对高差553m。土壤:项目区处于森林草原黑垆土地带,土壤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梁峁地带多为黑垆土,谷坡多为黄绵土。黑垆土:是项目区内的主要农业土壤,主要分布在梁峁,土层厚约250cm,其上松下粘,耕性良好,适耕期长,易渗水保墒。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761.21%,全氮含量0.070.09%,钾的含量比较丰富,呈石灰性反应,PH值在7.38.5之间,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是比较好的农业

16、土壤。黄绵土:主要分布在坡面上,是在长期耕作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其节理性较差,剖面发育不完全,但砂粘适中,土质疏松,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在0.8%左右,全氮含量在0.07%左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植被:项目区属中温带森林草原地带植被类型。区内天然草原植被以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加本氏针茅群落为主。人工栽培的乔木树种主要有刺槐、侧柏、油松、杨柳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沙棘、紫穗槐、狼牙剌等;果树和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杏、梨、葡萄、核桃等。人工牧草以紫花苜蓿为主,天然草以冰草、白羊草、马牙草、艾蒿、稗草、穿叶眼子菜等天然草群落为主。近年来,XX县林业局积极利用外资项目,不断拓展造林的新领域、新理念,不

17、断增强提高运作外资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引进了中德财政合作XX县生态造林项目,世界银行贷款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等。大力推进了XX县的造林进程,加快了特色林果产业和公路绿化建设步伐;先后建成金集镇万亩高酸度苹果基地、秦亭镇万亩无性系核桃基地、XX镇北山万亩绿化基地、XX县南部山区5万亩干鲜果基地、郭川乡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等。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已达161.6万亩,林草覆盖度达到30.9%。项目区现在保留的林地均为近年退耕还林的成果,主要树种为刺槐,经济树种主要是花椒,长势良好,现状林草覆盖度为3.17%。1.3社会经济状况1.3.1行政区划、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总人口5654人,全为农业人口,劳动力3

18、687个。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7。详见表1-2项目区人口及劳力状况表。2011年XX县XX乡、XX镇项目区人口及劳力表 表1-2行政区划项目区总面积 (亩)人口(人)劳力 (个)耕地面积 (亩)总农业XX镇杜沟村4189.282476247617643668.49温沟村5227.921790179010574644.79XX乡程沟村3747.52138813888663153.63合计13164.7256545654368711466.911.3.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3164.7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1466.91亩,林地138.27亩,农村居民地797.63亩,未利用土地761.9

19、1亩。耕地面积中荒地893.34亩,坡耕地10000亩,沟道573.57亩,加之均为过去人工修梯田,标准低,田面窄(4-6米),田埂失修,水土流失严重,田间道路不配套,已不能满足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机械耕作和深层次开发的需要,急需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将其建设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梯田。本次项目区土地改良梯田总面积10000亩,有可行的前提,本次改造项目涉及XX乡的程沟村、XX镇的杜沟村、温沟村。坡耕地11466.71亩,25以下宜修梯田的坡耕地有10000亩;沟坡地672.32亩。林地138.27亩,农村居民地842.42亩,未利用土地1006.91亩。详见表1-3土地利用现状表。 2011年XX县

20、XX乡、XX镇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表1-3项目区总面积 (亩)耕地面积 (亩)其中:林地未利用地居民地小计荒地坡耕地沟 道宜修梯田XX镇杜沟村4189.283668.49355.413198.28114.8 3230.288.49232.3温沟村5227.924644.79325.464010.56308.774380138.27214.79230.07XX乡程沟村3747.523153.63212.472791.161502850258.63335.26合计13164.7211466.91893.3410000573.5710460138.27761.91797.631.3.3农业生产水平

21、2009年项目区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1376万亩,其中:谷物及其它作物播种面积0.95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0.82万亩,粮食总产量0.186万吨,平均亩产228kg。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32万亩,粮食产量477.36吨,平均亩产153kg,秋粮种植面积0.45万亩,粮食产量642吨,平均亩产142kg。年羊出栏156只,大牲畜出栏739头。1.3.4经济发展现状据200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项目区XX乡农业生产总产值146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60万元,占总产值的58.71%;林果业产值57万元,占总产值的3.89%;牧业产值为489万元,占总产值的33.38%;副业及其它产值59万元,

22、占总产值的4.03%;项目区XX镇农业生产总产值59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36万元,占总产值的56.95%;林果业产值30万元,占总产值的5.08%;牧业产值为192万元,占总产值的32.54%;副业及其它产值32万元,占总产值的5.43%。项目区农村各业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明显的以种植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林、牧业产值低下,副业表现出以输出劳务为主的单一局面。项目区人均年产值仅为30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详见表14。2011年XX县XX乡、XX镇项目区产业结构表 表1-4农村各业生产总值(万元)农村各业产值比例(%)小计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其它小计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其

23、它XX镇59033630192171510056.955083254288255XX乡146586057489164310058.713.8933.381.062.971.3.5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09年XX县财政收入7700万元,可用财政财力1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元。2009年XX乡、XX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055万元,农业增加值1370.4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050万元,人均纯收入1650元。由此可见,项目区这两镇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县人均收入42元。1.3.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全县设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个,县种子公司1个,乡(镇)农技站17个,乡镇农机站17个,农业技术

24、人员15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5人,初职24人。项目区XX乡有农技站、农机站、水管所、土地管理所各一处,共有涉农技术服务人员25人,其中农艺师1人,兽医师2人。近年来,XX县政府与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经常性的邀请专家教授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使农民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科技基础。1.4基础设施1.4.1全县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现状XX县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两类,水源工程包括、塘坝、灌溉泵站、机井等。1.塘坝。全县现有水库3座,容量71.4万m3,其中柳林水库总库

25、容为21.4万M3,西李沟水库库容为30.4万M3,贾川林河水库库容为19.6万M3。工程完好率60%。这些塘坝工程近年来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2.灌溉泵站。现有小型提灌泵站41座,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工程完好率低。3.农灌机电井。全县现有机井158眼,装机158台套。机喷灌3座。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运行时间长,部分设备老化,工程完好率低。4.自流灌溉渠道XX县共建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29项,有效灌面5.82万亩,其中:自流渠 21条(灌溉面积为5000亩的自流灌渠有1条,灌溉面积2000亩的自流灌渠1条,灌溉面积1000亩及以

26、下的有19条)。以上这些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 由于年久失修,人为破坏,水毁淤积,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能发挥效益的水利工程仅有47项,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68万亩, 保灌面积0.82万亩。84处水利工程已不能发挥正常效益。5.田间灌溉工程田间(斗、农渠)渠道衬砌率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除了蒸发和渗漏损失外,田间的跑、冒、漏现象也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部分渠道断面不合理,渠道流速小,灌溉水泥沙含量大,渠道淤积严重,且渠道每年维修工作量大,加重了当地农民的负担。1.4.2本次设计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位于牛头河南部山

27、区,没有可以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开采难度大,难以利用,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溉主要依靠天然降雨,项目区只有少量的排洪渠道,均为土渠,由于年久失修,冲毁严重,山洪已严重影响到项目区农业生产道路的畅通,项目区无其它水利设施工程。1.4.3交通、其它设施项目区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1308千瓦,占全乡的16.7%;乡上设有农机站,有农机技术员4名,为全乡农机化工作服务,全乡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交通便利,现有县乡公路1条,总长38.6km。村庄道路11条,总长48.3km;各村有电话和广播线路,信息畅通,村村通电,农户供电普及率100%。人畜饮水供水管网贯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

28、到了解决。有初中、小学4所,当年在校学生已达到732人,适龄入学儿童入学率达到92%,国家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完成情况较好。项目区有乡级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8所。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较,项目区群众接受教育程度和医疗服务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第2章 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设内容2.1目标与任务2011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目标:基本完成XX乡的程沟村、XX镇的杜沟村及温沟村,共3个行政村南部山区的10000亩坡耕地达到梯田平整肥沃,田间机耕道路畅通,农田防护林、机耕行道树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建设适度规模的适应于本项目区气候特征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统筹

29、安排,综合规模化发展,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总收入。2.2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是XX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途径。XX县梯田建设历史悠久,尤其是对梯田建设工程有一定经验。项目区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群众参与开发热情十分高涨。1.项目的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项目区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植被稀疏,人口密度大,垦耕指数高,群众对土地的依赖性强,群众生活困难,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项目区有耕地面积11466.91亩,占

30、总面积的87.10%,其中坡耕地10000亩,占耕地面积的87.20%,大量的坡耕地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使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是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大规模以坡改梯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善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2.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的需要。XX县人均耕地面积大,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7.2%以上,农业生产条件差,常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困难。2009年人均纯收入仅1650元,人均粮食产量391kg,存在粮食安全隐患。通过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31、,形成高标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能有效的从根本上彻底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地力,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使农民从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朝天一把籽,靠天吃饭的传统习惯中走出来,加强农业科技的运用和良种良法配套,高产多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20092012年全省新修500万亩梯田,增加150万吨粮食”精神的重要举措。3.项目的建设是发展现代旱作农业的需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也是实现农业良种化、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

32、构,增产增收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后续产业开发提供了平台。目前以梯田建设为基础,形成的“梯田大棚蔬菜”、“梯田经济林果”、“梯田玉米全膜双垄沟”等多种产业模式和新技术,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4.项目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使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投入,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逐步解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劳务输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群众生产生存条件和农村水、电、道路基础设施状况,促进土地利用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已成为项目区内广

33、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形势发展的需要。5.项目的建设是增强农业持续发展后劲的要求。项目区耕地质量较差,通过项目建设,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治理,可以提高项目区土壤质量,建成高标准农田,为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要求。项目建设通过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推广应用顶凌铺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等新技术,可以明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7.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要求。推广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对项目区农民进行比较系统的科技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能力。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各级政府重视,全力推进梯田建设。2009

34、年甘肃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20092012年全省新修500万亩梯田的建设目标,在省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编制完成了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规划,XX县是规划范围的38个县区之一。XX县在梯田建设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梯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二是充分发扬“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和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广泛发动群众,精心部署、研究对策、调整思路、超前安排,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动的梯田建设合力。2.耕地资源丰富,施工机械充足,能满足梯田建设需要。项目区耕地总面积11466

35、.91亩, 宜修梯田耕地10460亩。一年整修10000亩坡耕地变为梯田有一定的资源保障。目前XX县用于梯田建设的各类大型施工机械有100多台,能满足大规模梯田建设的需要。3.梯田建设技术成熟,服务体系健全。随着旱梯田培肥保墒高产稳产试验研究、夏季梯田建设推广及效益研究、梯田优化测设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水平梯田试验研究等研究成果的推广,使梯田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及开发利用更加完善和系统。同时,XX县水土保持机构健全,经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实施,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水土保持业务技术骨干,为梯田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并且清水农发办与县农

36、机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县农技推广站作为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项目采取的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措施,均有专业规划、设计及农业技术专家承担或指导,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4.群众要求迫切,梯田建设积极性高。XX县梯田建设历史悠久,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梯田建设。经历了从人工零星修到人工整片修再到机械人工相结合整村、整流域治理的三个历史阶段,在长期梯田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整村整流域梯田建设能够更加有效地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梯田建设是XX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群众从梯田项目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对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愿投工投劳,主动参

37、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内容围绕以坡改梯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点选择合理,建设规模适当,优化组合、综合运用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因此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完全可行。2.3项目范围2011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范围涉及XX乡的程沟村、XX镇的杜沟村及温沟村,共3个行政村的10000亩土地,其中程沟村2791.16亩、杜沟村3198.28亩、温沟村4010.56亩,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2.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011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分别在XX乡的程沟村、XX镇的杜沟村、温沟村实施,其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2.4.1

38、水利部分1.在项目区主干、支干机耕道路两边,新建U型砼排洪渠12.61km,断面衬砌型式经比选后采用“U”型渠断面,渠口宽0.30m,渠深0.249m,弧底半径0.113m,为C15砼预制衬砌。2.新建排洪渠系建筑物跌水45座,过路涵管60座,车桥300座,其中程沟村跌水13座,过路涵管15座,车桥78座;杜沟村跌水14座,过路涵管24座,车桥114座;温沟村跌水18座,过路涵管21座,车桥108座。3.项目区节水灌溉,新建集雨集流场2座28000m2,补灌灌溉面积380亩,水窖160座,单座水窖容量40m3,其中杜沟村集流场1座12000 m2,补灌灌溉面积163亩,水窖69座,温沟村集流场

39、1座16000 m2,补灌灌溉面积217亩,水窖91座。2.4.2农业部分本次项目区设计整修梯田面积10000亩(其中程沟村2791.16亩,杜沟村3198.28亩,温沟村4010.56亩)。项目区共划分105个图斑,9个作业区,其中程沟村37个图斑,3个作业区,杜沟村29个图斑,3个作业区,温沟村39个图斑,3个作业区,2.4.3项目区道路项目区设计机耕道路25.22公里,其中主干机耕道路13公里,支干机耕道路12.22公里,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及有关规范确定机耕道路面宽为4.5m,路基宽为5.4m,为砂石路面,砂砾石厚18cm,路基下原土夯实。2.4.4林业部分1.项目区设计防护林总面积732

40、亩,农田防护林面积509亩,通道绿化面积223亩;其中程沟村农田防护林面积140亩,通道绿化面积69亩;杜沟村农田防护林160亩,通道绿化面积71亩,温沟村农田防护林209亩,绿化面积83亩。2.林业科技措施:拟计划举办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和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10场次,总共培训人数3150人(次)。根据项目区的降雨量及降雨年内分配状况,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溉主要依靠天然降雨。本着节约工程投资,结合项目区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项目区工程建设规模其主要内容见下表,表2-1。表2-1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表 序号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一水

41、利措施1排洪渠km12.612渠系建筑物座405跌水座45过路涵管座60跨渠车桥座3003节水灌溉水窖座160集流场m228000节灌配套面积亩380二农业措施1改良土壤亩10000.2购良种万公斤1.35三道路km2522干道km13支道km12.22四林业措施亩1防护林亩509刺槐株9754侧柏株11343国槐株2409柳树株1021基肥亩509病虫害防治、栽植、整理株24527人工栽植、开挖工日245五科技推广措施1技术培训人(次)3150.002科技推广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10000.00示范推广亩2000.002.5项目建设投资及构成2.5.1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1286万元,

42、其中:水利措施投资335.22万元,农业措施投资703.4万元;林业措施投资39.83万元;科技措施投资32.13万元;田间道路投资137.42万元,其它工作措施38万元,详见概算表。2.5.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286万元,财政资金1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6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4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4万元,因XX县为国列贫困县,县级配套34万元,由省级财政配套),自筹资金8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在本项目建设中,群众在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中投工投劳1.91万个工日,每个工日按45元折资计算,投劳折资共计86万元。2.5.3建设工期计划工期为1年

43、,从2011年6月份动工建设,2012年6月底完工。第3章 总体设计3.1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3.1.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立足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目标,更加注重支持粮食主产县和开发大县,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支持粮、棉、油、糖以及优势特色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努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3.1.2规划设计原则

44、(1)坚持走以内涵开发为主的道路,提高现有农田的产出效益。(2)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4)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5)坚持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贡献率。3.2设计依据、取费依据及有关标准3.2.1设计依据(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9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

45、,GB/T157741995;(4)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5)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1993(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7)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8)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1991(11)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12)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写提纲(试行)甘农发办200647号;(1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甘农发办2

46、00455号);有关农业、林业、科技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法规和政策。3.2.2取费依据农业措施中工程类执行甘肃省水利行业标准,其它部分取费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关规定进行。3.3项目总体规划设计3.3.1建设标准3.3.1.1总体标准以梯田建设为核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政策,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通过开发配套,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桥、涵、闸、管理房全面配套,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机械化水平,科技贡献率,农业产出率,利润率,林木覆盖率等全面提高。项目区农业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

47、的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项目区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解决项目区内农田灌溉等障碍因素,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3.3.1.2单项措施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总体目标是“田地平整、土地肥沃、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田间道路与生产道路交通网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发展,满足防风防沙要求,产业要优质高产高效,确保农民增收”,项目区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后,达到田成型、林护埂、路相连、土壤沃、雨水集、洪水防,基本实现梯田化。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

48、设标准(试行),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区的标准如下:(1)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备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2)应做到统筹安排、集中连片,综合规模化开发治理;(3)土地平整即梯田建设地块应沿等高线布设,兼顾等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宽适当,长不限,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尽量使埂线平滑,机修梯田田面宽度不小于8m,田块长度宜长则长,宜短则短。梯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4)农艺措施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5)机耕路建设分为干道和支道,干道路面宽6m,支道路面宽4.5m。路面均铺设18cm的砂

49、砾石。(6)因地制宜造林,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结合道路、田坎绿化,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树种选择;进行人工造林。造林当年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3.4 项目分乡、分村规划设计表3-1 2011年XX县XX乡、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村规划设计 序号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合计程沟村杜沟村温沟村一水利措施1排洪渠km12.614.02053.9314.65852渠系建筑物座405106152147跌水座45 131418过路涵管座60152421跨渠车桥座300781141083节灌设施水窖座1606991集流场m228000120001600

50、0节水配套面积亩380163217二农业措施1改良土壤亩10000其中:梯田整修亩100002791.163198.284010.562购良种万公斤1.350.20250.20250.945三道路km25.228.0417.8269.357干道km134.0313.9165.053支道km12.224.013.914.304四林业措施1防护林亩509140160209刺槐株9754297723244453侧柏株11343297739134453国槐株24091501795113柳树株10211137951132基肥亩5091401602093病虫害防治、栽植、整理株24527756878279

51、1324人工栽植、开挖工日245767891四科技推广措施1技术培训人(次)315035483919572科技推广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10000150015007000示范推广亩200030030014003.5 水利措施项目区位于牛头河南部山区, 无地表水可供引用,地下水开采难度大,难以利用,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溉主要依靠天然降雨,项目区内只有少量的排洪渠道,均为土渠,由于年久失修,冲毁严重,项目区再无其它水利设施工程。项目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时有暴雨发生,本项目实施中将坡耕地修建为水平梯田,能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地表径流。本次项目区水利工程主要措施,一是防止暴雨山洪对梯田与道

52、路的冲刷,在田间道一侧或两侧修建排洪渠道及渠道建筑物,将山洪排入沟道,使项目区水平梯田不受洪水的威胁,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二是利用降雨雨水修筑集流场、水窖等水保措施,实行节水补灌,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3.5.1排洪渠3.5.1.1渠道布置项目区地处黄土梁卯,道路及梯田易受暴雨洪水冲刷,根据项目区道路现状,结合规划梯田田块的布局、在易受冲刷的机耕路一侧设计排洪渠道。根据本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在机耕主干道、支干道路两侧布设排洪渠道。经万分之一地形图布置,程沟村布置排洪渠4.0205km;杜沟村布置排洪渠3.931km; 温沟村布置排洪渠4.6585km,项目区共布置排洪渠

53、道12.61km。3.5.1.2排洪渠道设计排洪渠断面形式采用梯形和U型两种断面,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预制U型C15混凝土衬砌渠道, U型砼渠道整体性强,具有耐冲刷、少占用耕地和节省工程投资等优点。排洪流量确定,采用经验公式Q=KFn 计算式中:Q设计洪峰流量,m3/s K地区经验系数,黄土高原地区取7.5 F集水面积,km2 n地区经验系数,黄土高原地区取1.2渠道断面设计,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道允许不冲流速,砼衬砌34m/s。渠道平均流速采用谢才公式:计算 谢才系数 c=R1/6 (曼宁公式)式中:R水力半径,m n渠道糙率,砼衬砌0.017 i渠道比降 项目区排洪渠道比降一般

54、为i=1/51/20经计算砼U型渠槽两侧直线段开口角a=14,渠底圆心角=152,宽深比H/B=1.2。其结构尺寸型底弧半径为0.15m,槽深0.33m,槽宽0.40m; 型底弧半径为0.11m,槽深0.25m,槽宽0.30m两种。详见排洪渠典型渠段水力计算表,表3-1,及渠道横断面设计图。排洪渠道采用C15砼预制件砌筑,厚度6cm,每块预制件长度为0.5m,每6m设一道伸缩缝,其结构为横缝,填料为聚氯乙烯胶泥,并以水泥砂浆封口。渠床原土翻夯50cm,要求设计干密度1.6g/cm3。编号渠长雨 水总设计坡度断面水深(mm)计算流速(m/s)备注汇水面积(km2)设计流量流量(m3/s)本段转输

55、合计m3/sm/sCHHT-28230.00370.00250.00620.0170.0171/3.73473.08选用型断面0.0051660.71CHHT-310710.00480.00320.0080.0230.0231/3.73542.82选用型断面0.0051370.71CHHT-65280.00240.00160.0040.010.011/3.73362.41选用型断面0.0051000.58CHHT-77910.00360.00240.00590.0160.0161/3.7345.52.77选用型断面0.0051320.65CHHT-93140.00140.00090.00240

56、.0050.0051/3.73261.96选用型断面0.005690.71CHHT-115600.00250.00170.00420.0110.0111/3.73382.18选用型断面0.0051060.6CHH-416000.00720.00480.0120.0370.0371/601.26选用型断面根据以上计算成果,机耕道路坡度缓于1/50路段采用型排洪渠,机耕道路坡度陡于1/50缓于1/5路段采用型排洪渠道,排洪渠布置及结构形式详见水利措施平面布置图及排洪渠道横断面设计图。3.5.1.3陡坡、跌水项目区机耕道路位于山区,机耕道路纵向坡比1/2.141/60排洪渠道纵坡较陡,根据本项目区地

57、形地质条件,经万分之一地形图结合梯田田块间的高差, 在排洪渠道上修建陡坡、跌水渠道连接建筑物,陡坡(跌水)跌差为0.5m1.5m,本次项目区共设计直落式跌水45座,跌水分布于项目区3个村,其中程沟村13座,杜沟村14座,温沟村18座。跌水采用C15砼现浇,基础要求原土翻夯0.5m, 要求设计干密度1.6g/cm3。详见陡坡(跌水)设计图。3.5.1.4过路涵管为便于交通及运行管理,结合项目区梯田田块的分布情况,排洪渠道在局部地方穿过机耕道路,本次项目区设计在排洪渠道上共设置了60座过路涵管,其中程沟村15座,杜沟村24座,温沟村21座。过路涵管荷载按汽10计算,履带50验算。过路涵管管顶距路面

58、埋深不小于0.80m,过路涵管采用300预制钢筋砼管,钢筋砼管有效长度6m,管底下原土夯实,要求设计干密度1.6g/cm3。详见过路涵管设计图。3.5.1.5跨渠车桥为便于农用机械车辆进入田间机耕道为此,在排洪渠上设置跨渠车桥,本次项目区共设置跨渠车桥300座,其中程沟村78座,杜沟村114座,温沟村108座。车桥荷载按人群荷载体300/设计,3.5t手扶拖拉机验算,桥宽1.8m,供农用三轮车通行,结构形式桥墩采用150#砼现浇,桥面采用C20钢筋砼砼现浇,详见排洪渠道车桥设计图。3.5.2水利灌溉3.5.2.1工程区概况工程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属于黄土梁峁地形,区内地下水资源贫乏,开采难度大。 农业要实施灌溉措施,必须另找水源,由于水资源匮乏,必须实施节水灌溉方案。项目区内降雨量较丰富,根据有关集雨节灌的规定,当地可采用集雨节灌形式进行补充灌溉,以满足农作物蓄水需求。本工程选用集雨节灌形式进行补充灌溉。3.5.5.2防洪标准及工程等别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SL2522000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之规定,本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本灌溉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3.5.5.3节水灌溉设计根据当地降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