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指代性副词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104897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指代性副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指代性副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指代性副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指代性副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指代性副词(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指代性副词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两个特殊副词“相”和“见”。它们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中,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相”和“见”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从语法形式上看, 是副词作状语;从语义表述上看,却类似于前置宾语。一、相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类似于人称指代,可以表自称、对称和他称。1、表自称。例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救”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是从一条根上

2、长出来的,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煎”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我。2、表对称。例如:。后汉书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本例中指代词副词“相”用在动词“赦”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对称,可译为:你。韩愈答李翊书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向我韩愈问的人多,考虑你的话用心不急切为利,姑且为你说这些。)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介词“为”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对称,可译为:你。3、表他称(指代第三人称的人和物)。例如:。孔雀东南飞: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

3、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许”之前,类似前置宾语,表他称,可译为:他。柳宗元黔之驴:稍出近之,惆然莫相知。(渐渐地出来靠近它,提心吊胆地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知”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他称,可译为:它。注意:“相”的这种用法,在成语中经常可见。如:拔刀相助、倒屣相迎、豆萁相煎、反戈相向、 刮目相看、降心相从、解囊相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4、与范围副词“相”的区别1)“相”作范围副词时,跟其他范围副词的用法并不相同,其具有反身作用,所以“相”修饰的 动词通常不带宾语。“相”表示范围时,可以表互指也可以表递指。例如(1)表互指

4、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通常表示“互 指”。例如:。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爷和娘”,做动词“扶”的状语,表互称。可译为:相互。孟子梁惠王下:父子不相见。 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父子”,做动词“见”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庄子月去箧:邻国相望。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邻国”,做动词“望”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史记孙吴列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梁赵”,做动词“攻”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

5、乐。 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赵王和秦王”,做动词“娱乐”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2) 表递指“相”表示动作行为一个一个地相继出现。例如:。战国策赵策四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子孙”,做动词“继”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代代传。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首尾”,做动词“接”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只只连。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清白”,做动词“承”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世世传。商君书更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帝王”,做动

6、词“复”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个个。2)“相”做指示性副词与“相”做范围副词的特点(1) 相同点。“相”做指代性副词和做范围副词,均用在动词前,并具有指代作用。(2) 不同点。“相”做指代性副词时,主要用于表人称,可以表自称、对称和他称。而“相”做范围副词时,虽然可以表指代,但主要表互指和递指。“相”做指代性副词时,其类似于前置宾语,但“相”做范围副词时,就没有这种类似前置宾语的作用。“相”做指代性副词时,施事主语可以不出现,而“相”却类似于受事宾语。“相”做范围副词时,施事主语必须出现,而“相”反身指代施事主语,表示互指或递指。二、见“见”与指代性副词“相”的用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

7、作为指代性副词的“见”,不用在介词前,只用在动词前,仅表示自称,偶表示他称。例如:1、表自称。例如:。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下六个月的时候,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背”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少孤露,母兄见骄。(又加上年少时因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母亲和哥哥就骄惯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骄”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所以今天详细说明原委,希望您或许能谅解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恕”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

8、为:我。注意:在现代汉语中:“见笑”、“见谅”、“见教”、“见怪”等,都属于“见”的这种用法。2、与表被助词“见”的区别1)相同点。“见”做指代性副词和助词时,均用在动词前。例如:。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本例中“见”做指代性副词,用在动词“录”之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本例中“见”做助词,表被动,用在动词“欺”之前。2)不同点。“见”做指代性副词时,动词的施事者是句子中的主语,也即充当主语与施事者是 一致的,而“见”为助词,表被动时,则句子中的施事者,一般不要出现。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本例中“见”做指代性副词,主语“君”是动词“录”的施

9、事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本例中“见”为助词,表被动,动词“欺”的施事者“秦王”没有出现。即“见”后省略了施事 主动者“秦王”。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 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1)、“所” +动词一一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例如“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一一“所欲”,即想要的东西。“所恶”,即厌恶的东西。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的后面,则活用为动词,这时的意义也相当于动词。如:“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一一“所贵”、“所贱”、“所卑”、 “所尊”,都是形容词在“所”

10、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字结构指代动词的宾语。(2)、“所” +介词+谓词性成分一一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表示工具、处所、原因等。例如“是吾剑之所从坠。”一一“所从坠”,即坠落下去的地方。“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一一“所以持国”,指保卫国家的手段、方法。“是乱之所由作也。”一一“所由作”,指内乱发生的原因。“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一一“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 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一一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例如“冀之北土,马之所生。”一一“所生”相当于“所(以)生”,指代生的地

11、方。“诺,恣君之所使之。”一一“所使之”相当于“所(以)使之”,指使用他的方法。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 字结构可有两类:(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一一“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一“老者”、“少者”都是形容词与“者”结合后构 成的名词性结构,相当于年老的人、年少的人。“赦之,以劝事君者。”一一“事君者”为动宾词组同“者”字的结合,意思相当于事奉国君的 人。(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一一“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 词性成分得到强调。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一一名词“陈涉”和“者”字连用。“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一一“所”字结构和“者”字连用。“者”都起复指前面 的名词性成分(“所”字结构也是名词性的)的作用,使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