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0104238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视觉下关节炎病因探索一、前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西医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对RA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治疗上尚缺乏根治本病的方案及预防本病的措施,且长期服药不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因此研究证型分布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R

2、A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二、RA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2.1RA的病因病机 根据RA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寒冷、潮湿、疲劳、创伤及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内因为禀赋素亏,营血虚耗,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后、产后,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外因为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骤变等而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致邪侵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若素体阳气不足,风寒湿邪入侵,阻滞经络,凝滞关节,形成

3、风寒湿痹。若素体阴气不足,有热内郁,与外邪搏结形成湿热,耗伤肝肾之阴,使筋骨失去濡养;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壅滞经络关节,形成风湿热痹。病久邪留伤正,可加重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候,并可致气血津液运行无力,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而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亦可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或生痰或产瘀。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2.1.1因虚致痹 2.1.1.1气血亏虚 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盛既可濡养机体又可抵御外邪。气血亏虚则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筋骨血脉,搏结于关节而发生关节痹痛。黄帝内经在论述痹证的发病机制时指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血气皆

4、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这些皆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致皮肉不坚而病痹。 2.1.1.2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一方面可致营卫气血滞涩不行,壅遏于骨节及周围而化痰、留瘀,使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之邪乘虚袭人,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金匮要略在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时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即说明了肝肾亏虚,水湿浸渍,伤及血脉留滞关节是历节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中以肝肾亏虚为病之本,寒湿内浸为病之标。 2.1.1.3营卫失和 营卫之气具有濡养

5、、调节、卫外固表、抵御外邪的功能。营卫之气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卫阳受损,卫阴偏盛,偏盛之卫阴逆行而成为内生之邪气流注于关节,凝津成痰,阻络为瘀,而发为本病。正如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2.1.2感受外邪 2.1.2.1风寒湿邪入侵 RA多由风、寒、湿邪痹阻而成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风寒湿邪乘虚内袭。”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入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风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开

6、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风寒又借湿邪黏着、胶固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筋脉失养,绌急而痛发为本病。 2.1.2.2湿热侵袭 久居湿热之地,外感风湿热邪、高温作业、素体阳气偏盛、喜食辛辣肥甘,内有蕴热或久病而化热与风寒湿气和侵袭肌体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关节疼痛不能屈伸而为病。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痹所言:“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不同,由于暑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类证治裁指出:“寒湿郁闭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2.1

7、.3痰瘀痹阻 2.1.3.1瘀血痹阻 导致RA的病因众多,无论风、寒、湿、热之邪或正气虚弱,均可导致血瘀的产生。在古代就有医家认识到痹证与瘀血有关,例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气血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类证治裁痹证言:“痹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明确指出:“痹证有瘀血”。吴启富等对160例确诊为RA患者的临床体征、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组病例78.1%存在有血瘀证。现代医学认为,瘀血与局部缺血缺氧有关,与炎症病变及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本病的关节肿胀、疼痛、运动障碍等表现,实质上就是病变关节的缺血、缺氧与炎

8、症病理的反应,因此用现代医学的病理学观点去分析血瘀与RA发病的关系,也可认为血瘀与RA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1.3.2痰浊痹阻 痰浊是由水湿停滞,聚湿而成。痰浊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不行,聚湿成痰;外感湿邪,湿聚成痰;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道路不畅,水湿停滞,聚湿成痰。痰浊流窜骨节经络,闭阻气血,而为本病。 2.1.3.3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多在RA后期,外邪入侵经年累月,气血俱伤,化为败瘀凝痰而为病。陈丽华等对600例RA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研究,结果显示痰瘀互结占7%。金实等报道,179例RA患者中,肿胀局限,或有皮下结节者67例(占4

9、3.1%),骨僵硬畸形者112例(占56.3%),提示痰瘀互结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2.2RA的辨证分型情况 1984年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痹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确定了中医痹证的证型及证候,将痹证分为湿热阻络证候、寒湿阻络证候、寒热错杂证候、瘀血阻络证候、肝肾两虚证候、风邪偏胜证候、湿邪偏胜证候、热邪偏胜证候、痰湿阻络证候、营卫不和证候、气阴(血)两虚证候。1988年4月在昆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疗效标准将风湿四病分为:风重型、湿重型、寒重型、化热型4型。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分为寒湿阻络证、寒热错杂证、瘀血阻络证、肝肾两虚、痰

10、湿阻络5型。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将本病证候分为: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瘀互结、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亏虚6型。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5型。 当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戴慎等将本病分为风寒湿阻证、风湿热郁证、痰瘀互结证、肾虚寒凝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6型。路志正等将本病活动期分为卫阳不固、痹邪阻络证,邪郁而壅、湿热痹阻证,缓解期分为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肝肾同病、气血两损证。王义军等进

11、行了RA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归纳出常见的6种证候,分别为:湿热阻络证、肝肾不足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两虚证、寒湿阻络证、痰瘀阻络证。陈龙全等将RA分为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阳虚、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瘀阻滞等证型论治。曹惠云等则将RA分为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型。 导师陈进春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痹证病机主要强调虚、湿、痰、瘀4个方面,至于辨证分型方面以2002年出版了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一书为主,但其标准中并未涵盖RA的一个重要病因痰浊,不能满足临床研究的需要,故将痹证主要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痰瘀痹阻证5种常见证候类型。 2.

12、3RA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地域上存在差异。一些调查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RA证候相应的分布规律。邓兆智等在对RA患者的症象、舌脉及关节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肝肾两虚、瘀湿阻络、营卫不和、气阴(血)两虚等8种证型中,肝肾两虚为最常见的证型,寒热错杂者次之。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热象表现;证候单纯者少见,两种或两种以上证候兼有者多见。何卫等对182例RA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及X线分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X线分期在疾病的活动期及缓解期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湿热、风湿热二证候X线期分布明显多于痰、血瘀、肝肾亏虚三证候,而前者的X线期分布明显

13、少于后者,其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肖明霞等对166例RA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证型间患者性别、血红蛋白、血沉分布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分布不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30,P=0.038)。于秀明等对202例RA患者的舌脉象、关节状况、证候分型以及年龄、病程与分型关系等调查,结果显示RA患者关节以疼痛、僵硬、肿胀者居多,疾痛早期以寒湿痹阻型、肾气虚寒型多见,晚期以瘀血痹阻型为主。 三、结束语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方面有关系。大多数西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肝肾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这使得患者又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实际作用效果信心不足,从而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了从医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开发毒性小和不良反应轻的药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辨证分型治疗RA疗效可靠,又可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但本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病邪缠绵,邪毒相搏,又致病情复杂,表现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了解其证型分布及各种证型的研究进展,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