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101818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二八年十一月36-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单位: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编写人:刘晓星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畜牧师陈维会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高级畜牧师李广忠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畜牧师郭宗雨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 兽医师提交单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提交时间:二八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第一节 项目概要-4第二节 项目提出背景-4第三节 编制依据-5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

2、状况-5第一节 自然概况-5第二节 社会及经济状况-6第三节 项目区草地植被现状-7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靠性-8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四章 市场预测-11第一节 国内市场分析-11第二节 国外市场分析-13第五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13第一节 指导思想-13第二节 基本原则-14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5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15第二节 项目建设规模-15第三节 项目建设后达到目标-15第七章 项目建设期、建设进度-16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限-16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16第八章 关键技术 -19第一节 种子基地建设管理

3、关键技术-19第二节 草场改良及围栏封育关键技术-19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20第一节 估算依据-20第二节 投资估算及安排-21第三节 资金筹措-26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26第一节 环境现状分析-26第二节 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27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及结论-27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分析- -28第一节 评价依据- -28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29第三节 生态、社会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30第十二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 33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33第二节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35第十三章 结论-35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黑

4、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二、项目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 三、项目建设单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站四、项目建设地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五、项目负责人:包玉龙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 局长六、项目经济负责人:刘铁男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会计师七、项目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草原饲料中心试验站八、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6年,即20092014年 九、项目建设规模:100万亩 十、项目总投资:165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4%;地方配套3575万元,占总投资的21.6%。第二节 项目提出背景杜尔伯特蒙古

5、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县份,也是国家级的牧业县,有草原364万亩,畜牧业尤其是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是杜蒙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以畜牧业为突破口,确立了畜牧立县方针,内蒙伊利乳业集团、河北妙士乳业的引进,尤其是内蒙伊利2003年在我县二期工程竣工之后,日处理鲜奶量1200吨,大大的拉动了畜牧业的发展,据2007年统计,畜牧业总产值已达14.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9%。杜蒙县地处高寒、干旱地带,近二十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碱化、沙化严重。据2007年末统计,杜蒙县境内有“三化”草原面积220万亩

6、,占境内草地总面积的60%。草原的退化,加之不合理的利用,使全县的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大面积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测算,到2014年,杜蒙县大牲畜存栏将达到35万头(匹),年需饲草140万吨,而目前杜蒙县年产饲草仅为40万吨,缺口在100万吨以上。实施草原改良建设,不仅对杜蒙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整个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编制依据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总体规划;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十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三化”草地治理建设规划;黑龙江省退耕还草实施方案;大庆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7、规划。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杜蒙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隶属于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腹部,全县总幅员面积926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至12412,北纬4553至4708,南临油城大庆市,北靠鹤城齐齐哈尔市,东与林甸县接攘,西与泰来县和吉林省镇赉县隔江相望。滨洲铁路贯穿南北60多公里,嫩江水运146公里,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一、气候资源条件:全县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为400毫米,年均气温3.64.4,年平均日照2852小时,平均无霜期158天,处于第一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

8、869,是全省热量最好的县份之一。二、水文条件:杜蒙县气候虽然干旱,但地表水与地下水都非常丰富,嫩江流经杜蒙县146公里,乌裕尔河、双阳河呈无尾状散流于我县境内,形成大小湖泡201个,面积205万亩。目前,全县有机电井1159眼,草原灌溉井97眼。三、土地资源条件:杜蒙县处于松嫩平原腹部,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型平原,自中生代蒸山运动以来,一直以上升为主的剥蚀地区,而平原本身则以沉降运动为主,堆积了深厚的第三世纪和第四世纪沉积物,由于嫩江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在风力搬运和堆积下,构成了我县独特的地带性土壤类型,经普查共分7个土壤类型,即生草沙土、草甸土、黑钙土、盐土、碱土、泛滥土、沼泽土。第二节

9、 社会及畜牧经济状况杜尔伯特县现辖4镇7乡12个国有农林牧渔场,共有82个行政村,24.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8.4万人,占总人口的74.5%,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8%。根据杜蒙县的实情,历年来都坚持畜牧立县的方针,2007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8.7万头(匹),其中奶牛达13.5万头,并且全部实行了冻配改良,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肉牛存栏5万头,羊存栏15.7万只,年出栏牛3.3万头,羊9.9万只。累计肉类总产量1.6万吨,鲜奶总量22万吨。随着内蒙古伊利乳业、草原兴发、河北妙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入驻杜尔伯特县,畜牧业产值突破 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0、67.5%,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畜牧业已经成为振兴杜尔伯特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畜牧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使全县的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据2007年末统计,全县牧业平均人均收入为2980元,有奶牛户4.5万户,13.5万口人平均年收入在3240元以上,而无牛户1.7万户,4.9万口人平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相对还很贫困,贫富不均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最佳的途径就是通过项目建设发展草产业和种子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来拉动和辐射到贫困户,使之尽快脱贫。第三节 项目区草地植被现状杜蒙县现有草原364万亩,分布于11个乡镇和12个国营农林牧渔场。草原植被主要以中旱、多

11、年生根茎型禾草为主,并有3645%杂类草,一年生植被很少,植被复合体明显,禾本科植被有羊草、野古草、佛子茅、牛鞭草、星星草、芦苇等;豆科植物有扁蓄豆、五脉山厘豆、广布野豌豆等;杂草类有兔毛蒿、蓬子菜、艾菊、东北牡蒿、籽蒿、碱蒿等,植物种类繁多,一九八二年草场资源调查时,采集到的标准就达304种,分属于60科189属,其中优良植物144种。 近年来,随着大庆市油田的开发建设,采油区的草原受油田作业、车辆碾压、原油泄露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下降,草原连年持续干旱,草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近年来草原逆向演替加剧,优质牧草逐年减少,劣质牧草大量滋生,井区附近草场地表裸露,碱斑连

12、片,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多数地块成了不毛之地,草原碱化面积已达120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原植被稀疏,植株高度下降,草产量由60年代的200公斤/亩,下降到目前的3050公斤,草畜矛盾日趋尖锐。每个牛单位占有草原由原来的50亩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亩。由于草原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草场的涵水固土能力明显下降,草原风灾、旱灾、涝灾频繁发生,草原资源总体衰竭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杜蒙县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由于地方经济原因,加之多年以来过渡利用、油田开发等多种社会因素,杜蒙县的草原改良建设速度一直滞后于草原“三化”的速度。全县潜在的沙漠化、盐

13、碱化的重点区域,风沙、盐碱交替侵蚀草原,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当地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及大危害。1、草地面积急剧减少。一九八二年,全县草地普查面积为469万亩,一九九五年由县土地、农办、林业、畜牧四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可利用草地面积锐减到364万亩。面积减少了105万亩。其中重度“三化”不可利用面积65万亩,油田占用30万亩,造林10万亩。 2、草地“三化”严重。据统计,全县草地沙化、碱化、退化面积为22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60%。草原植株高度比六十年代初期降低了50%以上,植株密度下降了30%以上。建国初期草地亩产干草200公斤以上,七十年代亩产降低到150公斤左右,到九十年代亩产降低到75

14、公斤左右,低产地块亩产仅2030公斤左右。 3、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油田开发、放牧,原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成不毛之地。4、鼠虫害增加。建国初期,草地很少发生鼠虫害,现在该区年均发生鼠害面积20万亩以上,虫害发生面积150万亩以上,已经挖的千疮百孔,把植被啃得遍体鳞伤。5、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连续多年干旱少雨,致使部分水面枯竭,加上草原的严重“三化”,导致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时有发生,已经侵蚀了农田和村庄,直接威胁到油城大庆和省城哈尔滨,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6、进行草场治理,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尽管杜蒙县在草原改良建设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农牧民对加强草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有了高度的认识,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草地生态建设和退耕还草规划、加快杜蒙县草原改良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举措,广大农牧民也自愿出资出力投入到草原改良建设的工作中去。截止到2007年,杜蒙县在草原改良建设中已投入各类资金达4千多万元,改良草原100多万亩,为进一步搞好全县的草原改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具有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和“西部开发,林草先行”指导思想的明确,为杜蒙县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空前的机遇。省政府也制定了黑龙江草

16、地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针对黑龙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草地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草地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将草地建设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在建设规划、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法规上都给予倾斜,并先后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以期提高草地整体效益,逐步改善草地生态体系。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各族农牧民就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正在形成。项目建设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二、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杜蒙县坚持不懈地狠抓草原建设,草原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建设速度逐年加快。目前杜蒙县草

17、原生态建设的基础条件已基本成熟,随着草原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工种草、围栏改良等多种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特别是杜蒙县的草原改良建设项目邀请了黑龙江草原饲料中心试验站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为各项先进技术的成功的引进和应用提供了保证。三、组织机构健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杜蒙县的畜牧组织机构齐全,技术力量较强,完全具备了组织、协调、指导各项任务的能力,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四、项目建设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收益时间长草地资源是可再利用资源,只要利用的好

18、,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的绿色工程。种植多年生牧草,每亩投资仅160元左右,一至两年即可覆盖地面并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而且利用年限长,易于管理。 综上所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缺乏,只要资金有保证,管理到位,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第四章 市场预测第一节 国内市场分析一、国内市场情况中国自加入WTO后,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畜牧业的作用已摆上突出位置。据专家预测,目前国内市场对牧产品需求总量为3000多万吨,其中干草需求量为2780万吨(奶牛业480万吨,优质肉牛、肉羊育

19、肥2300万吨)。此外,目前正在兴起的一些特种养殖如鸵鸟、山鸡、鹿、大鹅等也是牧草重要的需求市场,因此,大力发展草产业,提高其生长能力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另外,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人工种草,以改善生态环境,对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量逐年加大,进行草种繁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二、本地市场需求情况截止到2007年末,杜尔伯特县大牲畜存栏18.7万头(匹),其中奶牛存栏达13.5万头,肉牛存栏5万头,羊存栏15.7万只。目前,由于草场的三化低产,年饲草缺口45万吨,按照草食性畜禽以30%的比例递增,到2014年,牧草缺口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并且牧草价格大有上涨的

20、态势。在2007年每吨干草价格为300元,至今已涨到400450元。畜牧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牧草予以支撑,通过试验,饲养一头奶牛需要种植一亩苜蓿,奶牛年单产可提高0.5吨鲜奶。三、市场发展前景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本项目生产的牧草产品和优质种子前景广阔,只要保证质量,20年内不愁销路,本地市场即可容下,可以说,草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第二节 国外市场分析牧草国际市场年需求总量可达上亿吨,其中欧美市场主要被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所控制,我国牧草开发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但在80年代我县的小蒿子羊草就已有出口日本和韩国的历史。在亚洲牧草产品需求量为500多万吨,

21、其中苜蓿产品年需量在200万吨左右,羊草在200万吨左右,其它牧草所占比例较小,亚洲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韩国。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年进口牧草250万吨,韩国进口牧草150万吨以上。目前,进入亚洲市场的牧草产品70%来自美国,30%来自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我国年出口牧草仅为几十万吨。从亚洲市场来看,我国与韩国是近邻,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与美国、加拿大相比,运距短,运费低,仅运费这一项每吨差就可达50美元,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第五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根据黑龙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具体部署,结合杜蒙县的实际情况,针

22、对全县天然草地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以保护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为核心,以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种植饲草为重点,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和提高畜牧业现代化经营水平为目标,重点抓好草原植被恢复和人工草地建设工程,实现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第二节 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根据全县自然环境特点、草地资源潜力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着眼于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2、坚持管建用并举的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

23、理并重,实行“边建设、边防护、边除害、边兴利”,使天然草地保护与植被恢复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起来,多方并用,配套实施,实行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应。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草地改良建设与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5、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 草地生态改良建设和保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发展目标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通过对我县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进一步治理,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24、及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且能够满足目前优质牧草草种的市场需求,本项目建设内容拟定以下三个部分。一、人工种草:包括退化草场治理和盐碱化草场改造。二、松土补播:采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治理措施。三、草原灌溉井建设第二节 项目建设规模根据杜尔伯特县草地利用现状,经实地调查,全县草原总退化面积220万亩,其中重度退化57.1万亩,中度退化50万亩,轻度退化111.9万亩。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禁牧等有效措施,五、六年可以得到恢复,对重度退化、中度退化的草原只有通过人工改造才能恢复。因此,我们拟定本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00万亩,其中:一、人工种草:50万亩,其中退化草场治理35万亩,盐碱地改造15

25、万亩。二、松土补播:50万亩。三、草原井建设:建设草原灌溉井245眼。第三节 项目建设后达到的目标 一、生态效益突出。通过6年的草原改良建设,能够使全县的草原在实行禁牧政策后,得到充分的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将有所改观,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二、经济效益可观。项目竣工后,改良100万亩,“三化”草场每年可增加干草9.76万吨,年创产值3904万元,年可增加奶牛饲养量3万头,一次性增投入可利用10年之久,效益更加可观。三、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达产后,通过饲草量的增加,大大缓解了草畜不平衡的矛盾,为畜牧业的

26、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可使全县以18.4万农业人口年平均增收242.6元,草场改良区全部承包到户,坚持贫困户优先承包的原则。种子繁育基地采用“公司带农户”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出土地、出劳务,由公司进行股份制经营,可以安排就业人员0.5万人,贫困户4.9万人通过承包草原和参与种子基地经营,能使人均收入提高到2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的目的。第七章 项目建设期、建设进度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6年,即20092014年。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规模内容及地点见“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计划表”。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推进

27、表单位:万亩 项目年度人工种草松土补播草原井建设合计退化草场盐碱化草场面积地点面积地点面积地点总数数量及地点合计351550245100200972他拉哈镇4120他拉哈镇72白音诺勒乡21敖林西伯乡1敖林西伯乡201051白音诺勒乡31白音诺勒乡103泰康镇4411一心乡184敖林西伯乡11白音诺勒乡2敖林西伯乡6敖林西伯乡1江湾乡11敖林西伯乡1江湾乡11泰康镇201152巴彦查干乡31巴彦查干乡103巴彦查干乡4013巴彦查干乡1813腰新乡3腰新乡1腰新乡3腰新乡14他拉哈镇1他拉哈镇1他拉哈镇4他拉哈镇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推进表单位:万亩 项目年度人工种草松土补播草原井

28、建设合计退化草场盐碱化草场面积地点面积地点面积地点总数数量及地点201253胡吉吐莫镇31胡吉吐莫镇104胡吉吐莫镇4020胡吉吐莫镇183一心乡2一心乡6一心乡20一心乡201363一心乡31.5一心乡105一心乡4020一心乡192克尔台乡3克尔台乡20克尔台乡1胡吉吐莫镇1.5克尔台乡2胡吉吐莫镇201472烟筒屯镇31烟筒屯镇104烟筒屯镇4020烟筒屯镇203敖林西伯乡2敖林西伯乡6敖林西伯乡20敖林西伯乡1白音诺勒乡第八章 关键技术第一节 人工种草的关键技术包括退化草场治理和盐碱地改造50万亩,其中退化草场35万亩,盐碱化治理15万亩。1、整地:整地要精细,以彻底消除杂草,春翻在1

29、820cm,再用重轻耙对角各耙一遍,深度在1215cm,使地面整平耙细。 2、种子选择:种子选用羊草、披碱草、星星草、草木栖4种牧草混播,亩播量2.5公斤。退化草场即羊草1公斤,披碱草、星星草、草木栖各0.5斤,即退化草场42.6万亩,所需牧草种子 106.5万公斤,其中羊草种子42.6万公斤,披碱草种子21.3万公斤,星星草种子21.3万公斤,草木栖种子21.3万公斤;盐碱化草场星星草1公斤,羊草、披碱草、草木栖各0.5公斤,盐碱化草场治理15万亩,所需牧草种子为37.5万公斤,其中星星草种子15万公斤,羊草种子7.5万公斤,披碱草7.5万公斤,草木栖7.5万公斤。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清选,并

30、进行发芽试验,要选用发芽力和发芽势好的种子。3、播种:雨季播种一般在67月份,覆土1.52cm。4、播后镇压:土壤干燥的草地种草后必须及时镇压,土壤墒情好或盐碱化严重的草地则不能镇压。第二节 松土补播的关键技术松土补播就是把草地进行松土,并在原草群中播种一些优良牧草,以提高草群产量和质量的改良方法。1、适用范围:松土补播适用于以根茎型禾草占优势的植被如羊草+杂类、羊草+贝加尔针茅+杂草类、羊草+寸草苔+杂草类型的退化、碱化天然草地。2、地段的选择:松土补播的草地要选择地形起伏不大、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度不大。3、草种的选择:草种的选择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既要考虑其品质特性又要兼顾其利

31、用目的,并采用牧草种子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种子。4、种子的准备:进行补播的牧草种子必须进行清选,同时对有芒的禾本科牧草种子要脱芒,对有硬实特性的豆科牧草种子实施擦破种皮处理并进行同种族根瘤菌接种。5、作业季节的选择:松土补播应在雨季前或墒情较好的六月中、下旬进行。6、播床的准备:播前要对原植被进行重牧直到地上牧草的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或采用除莠剂杀灭的办法,消除一些草场上竞争性很强的草种。在此基础上采用圆盘耙或松土补播机进行深度在1520厘米的松土处理。7、播量:种子播量的确定要根据草场的实际情况、种子的用价和草场的利用目的来确定。本项目单播禾本科牧草羊草,亩播量为1公斤,即松土补播50万亩,所需

32、羊草种子50万公斤。8、播深:根据羊草的生理特性,播深掌握在12厘米为宜。9、播后镇压:土壤干燥的草地补播后必须及时镇压,土壤墒情好或盐碱化严重的草地则不能镇压。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第一节 估算依据工程定额依据国家或本地现行工程建设概算办法及规定;有关设备以厂家报价,材料价格依据有关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或本地近期市场价格。各项费率和定额按当地现行政策规定。第二节 投资估算及安排一、本项目总投资为1.6575亿元,其中:(一)人工种草50万亩,总投资5125万元。1、退化草场35万亩,所投资金额3587.5万元。 内容项目面积(万亩)亩播量(公斤/亩)牧草种子数量(万公斤)单价

33、金额(万元)合计3587.53587.51、整地3540元/亩14002、种子8752012.5(1)羊草351公斤/亩3530元/公斤1050(2)披碱草350.5公斤/亩17.520元/公斤350(3)星星草350.5公斤/亩17.520元/公斤350(4)草木栖350.5公斤/亩17.515元/公斤262.53、播种费355元/亩1752、盐碱化改造15万亩,所投资金额1537.5万元。 内容项目面积(万亩)亩播量(公斤/亩)牧草种子数量(万公斤)单价金额(万元)合计1537.51537.51、整地1540元/亩6002、种子37.5862.5(1)羊草151 1530元/公斤450(2

34、)披碱草150.5 7.520元/公斤150(3)星星草150.5 7.520元/公斤150(4)草木栖150.5 7.515元/公斤112.53、播种费155元/亩75(三)松土补播50万亩,总投资2750万元。 内容项目面积(万亩)亩播量(公斤/亩)牧草种子数量(万公斤)单价金额(万元)合计5027501、整地5020元/亩10002、种子(羊草)5015030元/公斤15003、播种费505元/亩250(四)溉灌井245眼,总投资8575万元(五)其他费用:125万元。包括前期工作费、管理费、监理费、不可预见费等。二、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详见“项目年度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表”。 项目年度建设内

35、容及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亩、万元 内容年度人工种草松土补播灌溉井合计面积投入面积投入数量投入面积投入合计50512550275024585751001657520097717.541143572152.520108820105504415401829102011882010550401400182770201288201055040140018277020139922.510550401400192872.5201410102510550401400202975其他费用125三、资金投向安排详见“建设内容及投资分配表”。建设内容及投资分配表 单位:万亩、万元建设地点草地改良草原灌溉井建设合计建

36、设面积投资人工种草松土补播面积投资面积投资数量投资合 计505125502750245857510016575泰康镇003165113853550白音诺勒乡441000113854795敖林西伯乡10102512660521820223505他拉哈镇5512.5422034119091922.5巴彦查干乡3307.53165134556927.5腰新乡441031651345571030胡吉吐莫镇5512.563302070011.01542.5江湾乡1102.5155002157.5一心乡10.51076.251160551178521.53466.25克尔台乡4.5461.25316520

37、7007.51326.25烟筒屯镇3307.542202070071227.5其他费用125第三节 资金筹措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逐步建立稳定的投放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针对不同的草地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165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4%;地方配套3575万元,占总投资的21.6%。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环境现状分析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要求,本建设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仅对项目区的气象、水、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一、气候环境项目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夏季炎热短暂,年均气温

38、3.64.4,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其中79月份,占全年的65-70%,10活动积温为2869,年日照时数为2852小时,无霜期151天,一年一季作物,据监测资料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平均在0.0150.0194毫克,一般皆小于0.150.3毫克的国家标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平均为0.0030.01毫克,远低于0.050.1毫克的国家标准,氮氧化合物平均为0.0020.018毫克,也低于国家的0.050.15毫克标准,大气质量较好,有害物质不超标。二、水环境项目区多数不靠近江河,但地下水较丰富,只能开发利用地下水,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水质均为良好,PH值为67,矿化度小于1,灌溉系数

39、18,综合危害系数25,适于农田灌溉。三、土壤环境项目区内有少量盐碱化和沙化土地,土壤肥力中等,但微量元素缺乏,可给性养分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土壤环境清洁,容量大。第二节 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实施后,开发利用了部分地下水,使当年水量减少,但由于控制开采,可保证地下水补给平衡。不会出现地下水逐年下降的恶性循环状况。从事农牧业生产,将使用一定量的化肥、农药,未被作物吸收的部分将随迳流进入河流或渗入地下,对水环境将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加强管理和定期监测,会使上述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大田作物改造为牧草,这将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牧草根系发达,有利于改良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墒,同时防

40、风固土,利于水土保持,不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挖沟排水、农田喷灌,既增加了抗灾能力,又使农田由干旱和过湿的生态条件变为有利于作物生长,减少各种污染,良化农田小气候,使土壤和空气中的水份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更趋平衡。避免了向不良生态方向的转化,减轻了各种灾害性的损失,兴建水利工程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及结论一、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管理、依法管水、治水、用水,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2、植树造林,使农田林网化,优化农田生态环境。3、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合理开发水资源,控制开采地下水。4、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多施农家肥和复合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养分单一消耗,减少化肥污染

41、危害。5、控制农药数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使用规则办。6、集中治理居民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防止污染水体。二、结论1、项目实施后,可以改造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保证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2、合理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将水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环境有利无害。3、本项目充分考虑了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开发与保护结合,农牧业发展与资源配比合理,符合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只要认真落实有关环保对策措施,强化环保管理,可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对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项目建设可行。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分析第一节

42、评价依据1、根据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2、基础数据的确定销售价格:羊草干草400元/吨。产量指标,根据计划,形成生产能力后天然草场改良每亩增产干草80公斤;人工草场每亩增产羊草干草100公斤。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实施后,可改良建设草原107.6万亩,草原生产力显著提高。项目达产后,人工草场年可增产干草5.76万吨,松土补播年可增产羊草干草4万吨,年创产值3904万元,年可增加奶牛饲养量3万头。利用10年可增产干草97.6万吨,总创产值3.904亿元,效益十分突出。项目达产后,可使18.4万农业人口年平均增收2121.74元。贫困人口4.9万人平均增收10

43、00元以上(建设期经济效益详见“项目建设年度经济效益预算表”),将有力拉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使贫困户早日脱贫。项目建设年度经济效益预算表 单位:吨、万元 内容年度人工种草松土补播合计增产牧草销售收入增产牧草销售收入合计13824200976003043042010176007041000040011042011276001104200008001904201237600150430000120027042013476001904400001600350420145760023045000020004304第三节 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

44、使草原这一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也将为整个社会发展、充分担当起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维系大农业生态平衡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促进草产业的发展杜蒙县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将为全县乃至全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饲草料,缓解草畜不平衡的矛盾,同时通过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全县草原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及规模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步使全县草产业走上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草原改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草原保

45、护建设项目的实施,产草量大幅度提高,也将使饲养业、畜产品加工业、流通等与畜牧业有关的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此外草地面积的增加、草地覆盖度的提高,也将使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们安居乐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活跃了城乡市场经济。也将吸引更多省内、省外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杜蒙投资建厂,广开了地方财路,增加国家税收。 3、广辟就业之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草原改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饲养、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广大农牧民的就业机会。实现草产业、畜牧业、流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局面,使全县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的方向调整,不仅有利于项目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将有利于

46、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社会进步草原改良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了牧草产量,提高了草原的植被覆盖度,增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能有效地改善全县乃至全省草原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和推动了我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将逐步改变各级政府、农牧民对草原轻投入、重产出的经营观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依法保护草原、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和推动了科技兴牧(草)、科技富民和科技兴国政策的全面落实。5、促进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大草原、大森林、大冰雪是我省特有的旅游资源。但

47、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省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现象严重,特别是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区,古人描写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已有所改变,草没那么高了,但草原旷远、壮丽的风光,自古以来吸引着观光旅游的人们。草原改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项目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为开展草地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草地旅游资源的核心草地植被以及各类草地植被生境环境,如山地丘陵、滩川平地、设施建筑等组成的宁静迷人的旅游景观得到综合治理,将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国际游客的观光旅游,形成冰雪游以外的又一旅游资源,为地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牧民拓展新的收入渠道,也将使广大民众对建设草原、保护草原意义有了更高层次

48、的认识。6、草地生产力得以提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草原改良建设项目通过有效改良手段,使全县滥垦草地、超载过牧、轻管理重利用的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从根本上解决牧区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大大缓解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同时也将形成草地资源、社会环境、畜牧业持续发展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新局面。7、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草原改良建设项目的实施,杜蒙的草原以及我省西部“三化”严重的松嫩草原将得到全面的治理和修生养息的机会,植被盖度、植株高度、优良牧草的多度都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植被盖度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草地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同

49、时也减少了土壤水分蒸腾而提高了淋溶能力,有效地阻止了地下盐碱的上返,使松嫩盐碱化草原得到明显的改善,另外大量植物根系的新陈代谢也使土壤理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第十二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一、成立组织机构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县长张希发担任,副组长由畜牧水产局局长包玉龙担任,成员有县经济计划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人员担任,其职能是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并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草原监理站,

50、办公室主任由草原监理站站长刘晓星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实施工作。办公室设技术、财务、监测等职能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资金的筹措,以及有关项目建设进度的报告,及时编制项目建设统计报表。二、建立项目监理制度自项目建设开始聘请有一定资质单位的专家对项目计划任务的落实、资金使用、工程进度、单项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监督,以确保整个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行监理制,能够发挥资金使用效果,确保工程质量。1、财务管理为了加强项目财务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本着专项专用的原则。所有债权、债务关系按法律程序办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配备专业财务人

51、员,设立专户、专帐。资金使用严格照项目资金的使用要求进行。一切物资的下发和资金使用采取报帐制,由各项目建设点凭完工的有效凭证到县畜牧水产局进行报帐,经审核后再拨付项目资金,严肃财经纪律,保证项目健康有序进行。认真接受各级监督部门的审查,包括财政、审计部门对项目监督,同时接受上级部门对财务的指导。认真做好财务信息统计工作,及时把有关成本的升与降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决策部门做出科学的判断,同时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2、工程管理为了保证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实行招标制。中标的单位或企业要建立各项工程原始记录,制定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并对产前、产中、产后出现各种情况,做到开工有记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

52、对项目的整个工程进展情况做到完整、有序进行。对项目建设主要设备采取竞价、招标方式进行。工程管理方法,按照网络进行,即人工种草、松土补播、草原灌溉井建设等项目内容同步协调进行。以达到时间优化,更快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第二节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也是关系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一、禁牧。草原改良建设项目区必须禁牧,项目区的村屯要成立禁牧大队,使改良的退化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保证草群植被能够在短期内恢复生机、更新复壮。二、加大青贮种植面积,保证牲畜全部安全舍饲圈养,确保饲养量。三、建立轮刈制。草原改良建设区在有了一定生产力的情况下,可采取科学合理的轮刈制,避免改良草场因连年定期刈割,导致优良牧草减少,草地退化。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牧草生长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