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感想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099496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读书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读书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读书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论语读书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感想(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论语读书感想论语读书感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化原则等。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论语的读书感想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书感想1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行得而闻也。”意思是: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学问,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论述,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夫子即孔子,夫子的文章暨有文字的书籍,夫子的言性与天道暨无字之书了。对无字之书,只有用“心”去解读,去领悟了。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春秋

2、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叫轮扁。一天,他看到齐桓公在读书,于是他问齐桓公看的什么书,都写的什么?齐桓公告知轮扁,是圣人讲道理的书。轮扁又问,这些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都死了。轮扁说那就是圣人留下的糟粕了。齐桓公让轮扁拿出合理的说明。轮扁以做车轮为例,全部工匠都能讲出相同的制作车轮的技巧,但谁都没有他做的好。每次制作,轮扁都是凭心的感觉去做。做他们这一行的,那些不行言传的诀窍,会随着他们的死亡而离去。圣人心中很多只可意会不行言传的学问精华也会随着圣人的死亡而死去,留下的只是肤浅粗略的东西。 姑且不去评论轮扁所谓的糟粕论,意中认为轮扁的话是符合现实的,也是有肯定的哲理性的。毋庸置喙,世

3、界上不行言传的事物许多,就如所说的无字书,就不是通过传授可以得到的。要想有所感悟,首先要通过老师传授有字书本的学问后,驾驭了肯定的学问,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理解实力,进而才有对社会的领悟和体会,并逐步达到能够解读无字书籍的程度。 之所以写下如此感悟,是因为此前意中始终埋怨自己的写作实力有限,不能把一些自己领悟很深的观点、看法写出来。比照“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行得而闻也”及轮扁的话,意中感悟尤深:连圣人都无法把自己对性与天道的感悟描述清晰明白,让后人一目了然,何况意中?遂释然。 论语读书感想2学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段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拜读了论语后,我对其中关于学习的见解有了大体

4、的了解。论语中的学习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学之意义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段话深刻的概述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所在,一个人就算你具备了“仁”、“知”、“信”、“直”、“勇”、“刚”这样美妙的品德,都得在学习中完成定位和制衡。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我们要经受住社会竞争就必需不断学习,不断变更,仅仅依靠原有的一些优点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一个人每天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每天苦思冥想,毫无意义,还

5、不如好好学习。学习才是人生进步的真正途径。 二、学之方法孔子关于如何学习的论述,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不耻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书本学,不如向世人学,学习是一种悟性,到处皆可学,古往今来的学问并不仅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不仅仅是形成文字的东西叫学问,人的行为,价值观,礼俗,这一切都是学问的传承,体现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个人的内心有才智,而且情愿好好去学,甚至乐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这就是一种难得的看法,曾子也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一个人的实力是很有限的,即使你很有学问,但仍应当保持一种谦逊的看法,虚

6、怀若谷。 三、学以致用 学习,不是空泛的去获得学问,而是以学问来充溢自己,推动胜利,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便是这个道理。孔子有一段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诗经满是经典,但我们假如不能将诗经中的学问运用到现实中,做任何事都磕磕碰碰,就算你倒背如流,又有何用。无论是任何学问都要拿到现实生活中去激活,去刻上时代的印记。 学习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师无常师,学无止尽,只有不断的将学问融会贯穿,才能握住经典,立足于当下! 论语读书感想3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化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们称之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合了圣人

7、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之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也写到:“天下君王至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的所整理记录。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化、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特别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化为主。纵观论语,其实孔子本人的言论不多,大多为门生的对话或对门生的评价,整个论语分为二十章,看似一个松散的论集,然而整个论语又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论述,紧密的形成一个整体。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化是胜利的,他的

8、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者有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倡出具有创建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仁德”孔子教化学生首先要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处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教无类”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例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如子贡),然而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特殊是四科十哲中的,如贫苦交加的颜回、子路等。 “因材

9、施教”孔子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实力实行不同的教学安排。 处事方面:“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太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淡定。但这种宽容变得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埋怨,以德报德。当回忆自己过去遇到的种种状况,或许会有很多心情,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一切没什么,不管是帮助自己的还是嘲讽过自己的甚至损害过自己的,这些都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点经验而已。 交友方面:“事君数,斯辱矣,挚友数,斯疏矣”。这句话是对我们的忠实劝说,并提示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慢。事业方面:“

10、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实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气恒久是行动的力气,不是语言的力气。 论语作为我国传统著作的经典作品之一,是儒家思想的结晶。它教会我们净化自己的心灵,涤荡内心的浮躁,提高了我们为人处事的实力。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的心目中的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近00多年。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担心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守周礼,这边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的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敬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