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20086730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慢阻肺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中医诊疗方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可 以预防的可以治疗,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 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 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 常炎症反应有关。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 大气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 身(肺外)的不良效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 学“喘证”、“咳嗽”、“肺胀”范畴。二诊断标准及依据中医病名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1)肺胀诊断: 发病特点: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并 且明显的外

2、感诱发的发病特点。 主证特点:并见咳、喘、痰、肿四项 主证.即长期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的咳嗽;咳III时气短不续,呼多吸少,伴有喘鸣的喘证; “痰”为咳喘痰唾延壅盛,伴有痰鸣;“肿” 指胸中胀满,四肢或颜面浮肿。 伴随症状:可见寒热,唇舌紫黯,甚至 可见闭证,脱证。 除外诊断:一般咳嗽,哮喘虽并见咳、 喘、痰,而无面、身浮肿,且经治疗后,随症状 控制或缓解,胸中胀满不舒亦消失。 实验检查:胸部X线及心电图检查。(2)喘证诊断: 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 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等疾病史, 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

3、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 减低,可闻及干、湿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 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III 合并感染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 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 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西医病名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 标准贝政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1 版)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 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阻塞进行性发 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具有以下特点的患者应该考虑COPD诊断:(1)病史:反复发作咳嗽、咯痰、气 短、喘息;有吸烟或与有害气体颗粒接触史; 发病过程中,随疾病进展,急性加重

4、变得频 繁。(2)体征:早期体征可不明显,着疾 病进展常有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 弱,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遥远。 晚期可有口唇发绀及右心衰竭体征。(3)肺功能检查:FEV1、FEV1 / FEV 降低,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 残气容积(RV)、RV / TLC增高,肺活量(VC)降低。(4)胸部X线检查:主要为肺气肿改 变,如肺容量扩大,胸腔前后径增大,肋骨 走向变平,肺透光亮度增强,横膈位置降低,心脏悬垂狭长,肺野周围血管纹理减少纤 细。IIIIIIIII(5)血气分析检查:可有低氧血症, 或同时出现高碳酸血症。=1(6)其他化验检查:常有血红蛋白、 红细胞增

5、加,感染加重时可有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增高,痰菌培养可发现病原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 发布)(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 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疼等症,舌苔薄白,脉浮 紧。(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 绸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 边红,苔薄黄。(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 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 舌淡,舌苔白腻,脉弦滑。(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 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仲,尿少 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数。(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 微,自汗心悸,面色

6、晃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 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仲, 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 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 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1注:增加痰热壅肺肺气虚寒、阴虚肺 燥、脾肾阳虚证型肺气虚寒:咳嗽痰少色白,气短气喘, 自汗畏风,口淡,咳嗽咯痰,遇寒加重,易 感冒,舌淡红,苔白,脉细或弱。阴虚肺燥:咳嗽气喘,干咳少痰,口 咽干燥,胸满烦躁,手足心热,动则气促, 口干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数。脾肾阳虚:胸闷气憋,呼多吸少,动 则气喘,咳吐涎沫,冷汗自出,四肢不温, 畏寒,神疲,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 沉细。

7、(10)痰热壅肺:咳嗽、喘鸣、痰黄,或兼发热、流涕、咽痛、诚口渴、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三治疗方法一般治疗(1) 休息:清淡营养饮食,停止吸烟。(2) 控制环境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i=j(3) 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中医治疗 (1)分证论治 外寒内饮证 治法:解表散寒,温化里饮代表方剂:小青龙汤加减药物组成:麻黄12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半夏12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 子12克甘草3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 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代表方剂: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药物组成:桑叶10克、桑

8、皮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连翘12克、炙麻黄 6克、生石膏30克、桔梗6克、前胡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亳升 痰浊蕴肺治法:健脾化痰降逆代表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 12克白芥子12克苏子12克 莱菔子12 克砂仁(后下)12克 香附12克 甘草3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 肺气虚寒治法:补肺益气,化痰止咳代表方剂: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克 防风12克 五味 子12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干姜6克山 药30克紫菀12克款

9、冬花12克甘草3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 水气凌心治法:温阳健脾,泻肺利水。代表方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熟附子12克(先煎1小时), 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猪苓12克, 泽泻15克,生姜10克,赤芍15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熟 附子1先煎1小时。 阴虚肺燥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平喘代表方剂:百合固金汤药物组成:麻生地30克熟地30克麦 冬12克桔梗12克知母12克 枣皮12克 川贝母12克玄参12克百合12克甘草3 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

10、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 肺脾两虚III治法:益气活血,化痰平喘。代表方剂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物组成:党参15克、黄黄20克、白 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半夏10 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炒苡仁30克、 防风6克、当归10克、桔梗6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亳升。 肺肾两虚治法:补肾益肺,化痰平喘代表方剂:人参蛤蚧散加味药物组成:人参30克川贝母12克 北 杏12克茯苓30克桑白皮12克 知母12 克蛤蚧(研末)6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蛤 蚧研末冲服. 脾肾阳虚治法:健脾

11、益肾,温化痰饮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熟地30克 枣皮12克丹 皮12克附片12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 泽泻12克桂枝12克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 痰热壅肺治法:清肺化痰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合千金苇茎汤药物组成:桑白皮15g、黄芩10g、瓜 萎15&、桔梗10&、浙贝母10g、知母10g、 栀子10g、苇茎10甘、甘草5g。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 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亳升。(2)中成药桂龙咳喘片:每次2片,每日3次,适用 于虚喘者.固本咳喘片:每次2片,每日3次,适用 于虚喘者.蛇胆川贝枇把液:每次1支,每日3次

12、, 适用于肺热痰多者.=丹葶肺心颗粒:每次10g,日3次,4周 为一个疗程,用于肺心病(发作)属痰热证 芪力强心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 日3次,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糖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痰热壅肺证。(3) 其他疗法止咳化痰膏:主治咳喘痰多。取涌泉、 肺腧、天突,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注意事项:咳喘痰少者或阴虚内热证不用。针 灸:实证宜针,虚证宜灸。发作 期取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等穴位。缓解期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 关元等穴位。灸关元:每次灸15分钟,隔 日一次,每月连续灸10次。=1免疫制剂穴位注射:选取足三里等穴 位,每次取一

13、个穴位,注射斯奇康1毫升, 隔日一次,2周一疗程。本方法可增强机体 免疫机能,对COPD易感冒的患者疗效肯 定。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具体方法为于盛 夏之节,以温阳散寒之中药,如麻黄(温里 散寒宣肺平喘)、附子(补火助阳,温中补 虚)、白芥子(温肺化痰,行气散结)等研 成粉状,与生姜汁(宣散温中)调配成丸, 敷帖于患者的定喘、大椎、天突冬令膏方:黄芪、人参、附子、巴戟 天、仙灵脾、补骨脂、沙参、太子参、石斛、 玉竹、麦冬、阿胶、大枣等蜜炼收膏。耳穴治疗:取穴肺、支气管、交感、肾 上腺、平喘、敏感点,用胶布用王不留行子活磁珠压在上述穴位,每天对压或直压4-5次,每次2分钟,隔日一次,两耳交替,51!

14、次为一疗程。简易保健法: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 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坐位,用双 手自然轻缓拍打涌泉穴,致有发热感。四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四疗效标准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治愈:咳、喘、痰、肿主症消失,实验 室检查明显好转.好转:咳、喘、痰、肿主症好转,实验 室检查有改善.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五难点分析(1)慢阻肺危重病人中医参与率低中医现有治疗慢阻肺急性期危重病人的方法 和手段不能完全同西医治抗衡,加之病患及临 床医生对中医参与抢救危急重症信心不足,使 慢阻肺急性期慢阻肺危重病人中医参与率低, 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方案在实践中更为难以实 施。(2)慢阻肺稳定期部

15、分病人依从性差liiJ急性期患者症状急需缓解,多需住院治疗,有医 生和护士的监督,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好.稳定期 患者症状不明显,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迫切性 不及急性期,从而使患者单纯使用中医药治疗 依从性比较差。另外.对于中药在服用方面依从 性相,较差的缺点,可通过优化研究设计方案,如 采用方便的免煎颗粒等来解决,使用中医非药 物疗法来解决。六疗效评价现有中医疗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主观症 状过多,客观指标少,实验室指征不够细化。虽然急性期患者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肺 功能检测通气指标可较治疗前提高,但临床上 慢阻肺急性期的治疗是多种疗法并用,造成难 以排除其他治疗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评价中 医药治疗

16、慢阻肺的效果。liiJ稳定期患者症状较稳定,治疗所用药物较 少,或者可以单纯中药治疗,干扰因素较少,选 用稳定期患者易使研究结论较客观,真实.但稳 定期患者症状轻或无,肺功能指标较稳定,若以 临床症状,肺功能为判断指标治疗后多无明显 的变化.可通过加用生存质量或指数等反映患者远期预后的指标,使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疗效 得到更真实评价.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1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 诊疗方案临床总结 评估重庆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总结评 估重庆市中医院呼吸内科1.一般资料2010年11月一2011年4月治疗慢阻肺患者 治疗组33例,诊断

17、中医咳喘证18例,肺胀15 例,皆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 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5.14.7 )岁,病程 121年,平均(6.12.4 )年。对照组28例, 诊断中医咳喘证18例,肺胀10例,皆为住院病 人,其中男性20例,女8例,年龄4571岁, 平均年龄(56.47.1)岁,病程1.523年,平 均7.02.6年。两组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不全、 心脑血管疾病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合并症。两组患 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中西医诊断标准参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的中医诊疗方案疗效标准

18、(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治愈:咳、喘、痰、肿主症消失,实验室检 查明显好转。好转:咳、喘、痰、肿主症好转,实验室检 查有改善。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 征缓解的时间、总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 情况。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加用本 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诊疗方案 辩证施治。4. 疗效及安全性(1) 治疗组22例治愈,9例好转,2例未 愈。有效率93.9%。对照组15例治愈,10例好 转,3例未愈,有效率89.3%。p0.05有显著性 差异。(2) 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316

19、d,平均(8.4 2.7) d;对照组主要症状和 体征缓解时间424d,平均(14137) d观察 组患者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1)。(3)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 并发症,用药治疗安全5 .总结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合理用了 对症治疗措施,并且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 组患者在按照中医优势病种优化方案,采用中医 多种手段治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观察 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 上,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和辨证施治的 原则,使两种治疗优势

20、得以充分发挥,治疗效果 满意。中医更重视缓解期的“治本”,通过对肺脾 肾功能的调补,提高病人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 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慢阻肺的发病次数,慢阻肺 缓解期的治疗要标本兼治,虚、痰、瘀等同调。 中医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更强调综合治疗,包括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分内服药物治疗,和外用药 物治疗。liiJ中医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病人注重扶正固表 防外感,理脾和胃祛痰浊,益气活血通肺络,等 方法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也是中医治疗慢阻肺 缓解期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的原因之一。外治的方法,目前中医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冬 病夏治,贴敷治疗,这个也体现了中医防病的一 个理念,中药经过人体体表穴位进入病所,能够 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发作。(3)现有方案的不足之处现有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方案分型不分期对 临床的指导作用不足。本方案对慢阻肺急性期特别是危重病人的 抢救参与不足。现有中医疗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主观症状 过多,客观指标少,实验室指征不够细化。疗效 评价未分期。中成药偏热证的药物居多,偏寒证的中成药少。临床上存在清热化痰药针剂使用时间过长的现象,因重视辩证使用中成药及中药针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