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2008149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52.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镇江高专化工系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双手协调能力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双手调节器的操作,学习绘制练习曲线。二、实验基本原理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曲线能形象地反映练习的进程及练习发 展的趋势。绘制练习曲线有各种方法。不同的画法曲线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最一般的画法是用练习的阶段或练习的遍数作横坐标,用练习的效果为纵坐标来 绘制出练习曲线。以双手调节器的练习为例: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 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结果确定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 成练习曲线。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它是通过双手的操作,合作完 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

2、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 移动。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 进步水平。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名称:EP711双手调节器一台、EP105计数计时器一台。图1 EP711双手调节器双手调节器操作部件的探笔头一旦碰到起始位,信号整形送入电脑芯片开始 记时,探笔头偏离轨迹,信号整形送入电脑芯片开始记次,探笔头一旦碰到终止 位,信号整形送入电脑芯片停止记时、记次,结果经锁存、驱动以数码显 示。仪器组成:双手操作部件包含有双手分别移动的机构、运动目标的指示与检 测电路,以及设定的曲线轨迹。另外还有计时计数器。技术参数:1. 计时范围:0.00

3、0099999.9999 秒2. 计时精度:0.1%3. 计数范围:0999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方法:(1) 用电缆线联接双手调节部件和计时、计数器。(2) 接通电源,双手调节部件的目标光斑发出红光,计时器数显为0。(3) 转动右手旋钮目标光斑上下移动。(4) 转动左手旋钮目标光斑左右移动。(5) 目标光斑离开起始位,开始计时计次。完成一周,目标光斑进入起始位, 停止计时。2. 实验程序:(1) 按使用方法1、2作好实验前准备。(2) 主试事先将双手调节器上的目标光斑调到起始位。(3) 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双手协调动作的实验。你顺时针旋转右手旋钮目 标光标向上移动,逆时针旋转右手旋钮

4、目标光标则向下移动。你顺时针旋转左手 旋钮目标光标向右移动,逆时针旋转左手旋钮目标光标则向左移动。你的任务是 将目标光斑沿着曲线轨迹但又不超越轨迹运动。要求你又快又准的完成一周运 作。走完一周后,休息一分钟。整个过程运作十遍。(4) 被试者理解实验指导语后,即可开始实验。每走完一周,主试者记录结 果,按“复位”键,以便被试继续操作。五、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结果,列表整理完成时间及错误次数。2. 整理实验数据,作学习曲线图(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绘制次数-时间曲线和 次数-出错曲线),分析与该技能相关的因素,自我评价。六、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练习曲线分析自身的动作技能练习效果。2. 分析自身在操作中

5、常会出错的部位及原因。3. 联系平时对被试间的接触与了解,比较组内被试间差异及学习特点。实验二双臂协调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多相职业能力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2. 应用工效学的基本知识,测量自身双臂协调性技能水平;3. 绘制并分析双臂协调性技能学习曲线,找出相关因素。二、实验内容与原理在技能操作的实验或测试中,常采用定时法或定任务法。定时法是以规定的时间内,记录被试所完成任务的数量、错误次数及错误时 所用的时间。这些心理学仪器都是充分利用了电脑芯片程序设计的灵活性二研制 开发出来的。在应用测试中,采用内部设定时,如职业选择测试系统中的敲击速 度测试就是将电脑芯片设定好30秒,一旦被试敲击杆

6、接触到底板即开始计时、 次数,30秒后蜂鸣告知,并自动显示设定时间及敲击次数。定任务法是以完成整个任务,记录被试用了多少时间、错误次数及错误时所 用的时间。与定时法类似,所操作的部件上设有起始点及结束点(某些操作部件 是闭环运动的亦可能起始点和结束点是同一点,如双手调节器)。当被试操作部 件探头一旦离开起始点即开始计时、计次。当探头进入结束点即停止及时、计次, 并蜂鸣告知,同时显示所用的时间及错误次数。升值可显示评价等级,如职业 选择测试系统。双臂调节器就是采用定任务法,要求被试以双臂协调操作平行四边形连杆使 抬头按规定的轨迹运动,同时记录其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错误次数。三、实验条件实验设备:E

7、P714双臂调节能力测试仪一台、EP105计数计时器一台、轨迹 板3块。图1双臂调节能力测试仪四、实验步骤1. 按使用方法连接基础设备组件;2. 将十五芯线缆另一端接双臂调节能力实验尾部插座,打开计时器电源开 关,显示“ 0000.00”。3. 按计时器前面板数码键“ RET”,系统重置回初始状态。按“N/T”可调 节显示时间“ 0000.00”。4. 操作前先合理安排行走轨迹,且对于同一块轨迹板,按相同的轨迹操作。 操作双臂走在轨迹上,如果偏离轨迹一次,就算出错一次。要求操作双臂尽可能 迅速而正确地走完整个轨迹的一周。5. 先将双臂操作的中心探头放在起始端,站在能舒服操作双臂的位置。可先 进

8、行多次练习,再开始实验。6. 当被试操作双臂使探头接触起始端(近身处螺母)开始计时(或记录出 错次数),实验开始。被试者按照既定的轨迹走完整个轨迹板,接触终止端(远 身处螺母),一组实验结束。7. 按计时计数器“N/T”键,可调节显示操作时间和出错次数,记录实验结 果。8. 如需重复操作,按“复位”键,显示0000.00,即可重复6、7。9. 每块轨迹板重复以上操作5遍后,可更换操作板继续实验。10. 走完整个图案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和所犯的错误越少,则说明两手动作协 调得越好。注意:被试操作过程中,必须使描针在图案板中移动,不能抬空,也不能过 分用力下压。五、实验结果1. 记录实验数据(指导老师

9、签名)操作次数12345T(s)N操作次数12345T(s)N操作次数12345T(s)N2. 整理实验数据,作学习曲线图(同一个坐标系内绘制次数-时间曲线和次数-出 错曲线),分析与该技能相关的因素,自我评价。六、思考与讨论1. 根据练习曲线及与同组人比较,分析双臂调节技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论述双臂协调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实验三动作稳定性测试一、实验目的运用动作稳定测试仪,学习测定动作准确性的方法。二、实验基本原理任何精细的动作都涉及强度、速度与空间方位三大要素。对于需要用手进行 的精细动作,其中动作的速度与空间方位的判断尤为重要。作为空间方位的准确 定位,视觉的反馈联系又起着决定性

10、的重要作用。手臂瞄准运动测验是用来研究随意运动准确性的最简洁的方法。动作稳定测 试仪中的九孔瞄准测验就是根据这一思路来测定个体运动的准确判断力的。测验 时手持测试笔,以笔尖通过孔(笔尖不碰孔边为准),以通过孔的最小直径为衡 量准确性的指标,通过的孔直径越小其瞄准的判断力就越高。这种测验不仅可以 用来研究受视觉支配的随意运动的准确性,而且可以用来研究左右手瞄准运动判 断力的差别,以及瞄准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还可以寻找这种能力和其他心理特 点的关系。不少心理学家将身体某部位不由自主地颤动的范围作为控制运动的能 力的指标。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弱,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 一个人处于某种情

11、绪状态时,这种身体不由自主的运动亦会比没有该类情绪时有 明显的增大。所以,这种颤动范围也可作为情绪强度的心理指标。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为EP704动作稳定实验仪,EP105计数计时器、九孔实验仪、凹 槽实验仪三部分组成。图1 EP704动作稳定实验仪九孔实验仪、凹槽实验仪均以大孔底部和进入口为启动点,以孔边和凹槽边 为计数点,最小孔底部和出口为结束点,(故探笔一碰大孔底部和进入口信号进 入整形电路a;探笔一碰孔边和凹槽边信号进入整形电路b;探笔一碰最小孔底 部和走出凹槽口信号进入整形电路c),经整形信号进入电脑芯片在编程软件的 作用下,开始工作、计数及停止记时计数,再由锁存、驱动数码管显示实验

12、结果。 控制按键使结果逐个显示及复位。九孔试验仪的技术参数如下:1. 九孔直径;12,9,6.7,5.3,4.2,3.5,3.1,2.7,2.5 毫米2. 测验笔尖直径;2毫米3. 凹槽宽度范围;2.512毫米4. 计时范围;09999.99秒5. 计数范围;0999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方法(1) 将凹槽实验仪与九孔实验仪用线缆联接。测试棒尾部与九洞实验仪联接。(2) 将九孔实验仪与计时器用线缆联接。接通电源。(3) 测试棒碰到大孔底部或凹槽起始端,计时器开始计时。每碰到孔边或凹 槽边一次,计错加一,并发有声音,以示警告。直到测试棒碰到最后一孔的底部 或凹槽结束端,计时器停止计时。(

13、4) 按计时器“复位”键,显示归零。2. 实验程序一:瞄准准确性测试(1) 按使用方法1、2,做好实验前准备。被试坐在实验仪器前,手捏测试棒。(2) 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瞄准运动测验。你面前有一个具有九个大小不一 之孔的斜面板,你的任务是用手握的测试棒尖,插进孔里、碰到底部,顺序是从 大至小,直至进入最小一个孔并碰到底部。希望你发挥最大的判断能力、在用测 试棒插入孔中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碰到孔边,同时尽快的通过九个孔。(3) 被试理解指导语后,即可实验。(4) 实验结束主试按记时器“ T/N”键,记录显示的时间(T)及出错次数(N) (未通过的孔数)。(5) 被试先用左手后用右手,按以上程序进行

14、实验。3. 实验程序二:运动的稳定性测试(1)按使用方法1、2,做好实验前准备。被试坐在实验仪器前,手捏测试棒。(2)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运动稳定性测验。你面前有一个由宽至窄的凹槽, 你的任务是用手握的测试棒尖,由宽处进槽、从宽至窄移动,直至进入最窄一端 的结束位。希望你以最稳定的状况,在用测试棒移动过程中尽量不要碰到槽边, 同时尽快地通过凹槽。(3)被试理解指导语后,即可实验。(4)实验结束主试按记时器“ T/N”键,记录显示的时间(T)及出错次数(N) (未通过的槽数)。(5)被试先用左手后用右手,按以上程序进行实验。各做五次。(6)将凹槽板转180度,让被试换一种方向(即原来是自左向右运

15、动,换成 由右向左运动),按以上程序进行实验。五、实验结果1. 根据实验一结果,分别统计被试左、右手完成任务的时间及通过孔的个数。 计算两手瞄准动作误差的相关系数。第一项实验数据记录表12345678910均值右个数时间左个数时间2. 根据实验二结果,分别统计被试左、右手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及通过凹槽边标 尺刻度平均数。计算两手的动作稳定性的相关系数。第二项实验数据记录表12345右手左手678910均值3. 根据实验二结果,分别统计被试自左向右、自右向左时完成任务的平均时 间及通过凹槽边标尺刻度平均数。计算两种方向两手的动作稳定性误差的相关系 数。六、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实验一结果,分析左、

16、右手差异。分析时间及通过个数的关系。2. 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不同方向差异。实验四 运动时反应时测试一、实验目的检验优势手的反应时与运动时是否相关,学习测量运动时的方法、比较运动 目标在不同方位运动时的差异。二、实验基本原理在动作技能的心理实验研究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研究动作技能的时间 问题,须区别两个概念: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反应时间;是从呈现刺激到外部开始反应之间所需要的时间。是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反应潜伏期。它和剌激呈现前的准备工作相关,是知觉的一 种表现。运动时间;是运动开始到运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反映运动过程所需的时 间,所以它和运动的距离及击中目标的难度密切相关。是

17、运动的一种形式。因为知觉和运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过程,所以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不应该有 显著的相关。该论点曾由Henry(1961)的研究认为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的相关 是0。Hodgkins(1962)对6岁至84岁的被试的研究说明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没有关系。Slaten-Ham_mel(1952)和L.E.Smith(1961)的报告,也支持上述 论点。认为两者无显著相关。杨博民教授曾用80名被试,对简单反应时间和运 动时间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如果用手反应为0.21,用脚 反应为0.29,虽然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因相关系数太小,对于预测来说还是没 有多大意义的。然而,Kerr(

18、1966)Pieason 和 Rash(1959)和 Hipple(1954) 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本书作者在被试的实 验中却发现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的比例,会因被试的性格而变化,尤其在运动目 标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反应灵敏的被试(外向性格者)反应时间占的 比例小、反之稳重的被试(内向性格者)反应时间占的比例相对前者要大得多。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为EP206-P型运动时反应时测定仪组成:被试操作面板上具有一个反应键,八个均布半圆的运动目标键,及对 应的八个目标指示灯。主试操作面板上具有八位数码显示、五种实验次数设置键、结果轮流显示的 功能键及初始状态复位键

19、。技术参数:1. 每次反应时间的计时范围:0.0001999.9999s2. 每次运动时间的计时范围:0.00019.9999s3计时分辨率:0.0001s4. 可设置的实验次数:10、20、30、40、50次5 .运动目标:8个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方法(1) 联接220V电源,EP206P因配有打印功能,应先用连线将打印机和主 机联接,然后再将主机和打印机连接到220V电源。(2) 接通电源开关,显示“SEL”。(EP206P型应先打开主机电源开关,然 后再打开打印机的电源)。(3) 设置实验次数,如需10次,按面板上按键10,显示“n 10”,同理可 选择实验次数20、30、40、

20、50。显示器显示选择次数。(4)被试手按住反应键,当随机的刺激呈现,即某一指示灯光点亮的瞬间, 开始计时,当被试手离开反应键,停止计时,仪器自动记录为反应时。同时重新 开始计时,当被试手按下亮灯的相应键,停止计时,仪器自动记录为运动时。如 被试按错目标键或是运动时间超过9.9999秒,仪器将判为错误。时间不记入总 数。(5)按下目标键后,手指仍返回反应键,等候下次刺激的呈现。(如手指没返 回到反应键,仪器就进入等候状态。(6)当显示器显示“END”时,表示设置的次数已完成。(7)主试可依次按动“功能”键,显示实验的统计结果。显示序列如下;1 XX实验次数2- XXX.XXX总反应时间3- XX

21、X.XXX平均反应时间4- XXX.XXX总运动时间5- XXX.XXX平均运动时间6 XX出错次数注:X表示数字(8) EP206P型测定仪在显示“END”后,即可依次按“功能”键,显示以 上结果。亦可按“打印”键,打印机将打出每次反应及运动时间的详细结果及统 计结果。(9)按“复位”键,主机返回初始状态。注意:实验结束关机时,须先关打印机电源,再关主机电源。2. 实验程序(1)按使用方法1、2、3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被试坐在仪器前,手能舒服地按到每一个目标键。(3)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测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的实验。一共要做a次(a 是主试设定的次数)。每次开始时你把手指按在反应键上,

22、注视八个目标位指示 灯,一发现那个目标指示灯亮了,就立即将手指从反应键上离开,按对应于亮指 示灯的目标键。要求你又快又准地完成。完成后手指再次返回按住反应键。(4) 被试明确指导语后,手指按反应键,即开始实验,直至设置次数的完成。显示屏呈现“ END ”以示结束。(5) 主试连续按“功能”键,逐次显示“实验次数”、“总反应时间”、“平均 反应时间”、“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时间”、“出错次数”。可供记录实验结果。五、实验结果1.列表统计一个组的实验结果,不同次数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设置次数1020304050总反应时间平均反应时间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时间出错次数2.整理实验数据,分析与该技能相关

23、的因素,自我评价。六、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同学间的数据比较,分析自己的反应时与运动时水平。2. 总结反应时、运动时的影响因素。实验五反应时测定一、实验目的:测量反应时,掌握测定选择的实验程序;了解影响反应时的部分因素。二、实验仪器:EP204声光反应时测定仪三、实验程序:1. 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连接仪器、接通电源、功能设置nl、选择测试次 数)。2. 被试坐在主机约1米处,眼睛注视主机刺激呈现屏,熟悉手中键盘对应 颜色所在位置。键盘放至顺手位置,便于按键反应(实验由单手反应)。3. 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测量反应速度的实验。在主机刺激呈现屏上有红、 绿、黄、蓝四个灯,当你看到红灯亮就尽快按红

24、键、绿灯亮按绿键以此类推。四 种光刺激随即呈现,呈现次数为a次(设置的测试次数)。要求你反应得越快越 好。”4. 被试明确指导语后,主试2号键启动,开始测试。5. 测试结束主机将发出一秒蜂鸣声,以告实验结束。主试连续按3号键(显 示),数码显示器将依次显示:1 总平均反应时间2 红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3 绿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4 黄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5 蓝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6 测试次数7 出错次数6. 主试把数据记录到附表1中,测试完毕按“复位”键,可再次测试。四、实验结果设置次数510152025均值总平均反应时间红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绿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黄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蓝色光的平均反应时间测

25、试次数出错次数五、实验讨论1. 比较被测者本人对各颜色反应时的差异。2. 比较你与前后学号三位同学在反应时上的差异。3. 举例说明反应时实验的实际应用意义。实验六 时间知觉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测试人对客观对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主观反映,测试时间知觉的阀限。二、实验原理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采用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选择光或声为刺激源,采 用恒定刺激法和复制法来测定时间知觉的差别阀限。三、实验装置实验设备: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主试操作区主试显示屏剌激显示屏反应键盘 图1 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四、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将反应键盘的九针插头插入主机插座,连接电源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

26、进入复位状态。2.主试进行操作设置(1)功能设置:各功能定义详见3(1)(5)测试方法复位F1 0.5SF1 2.0SF18.OS30S F2 10S F202S0.5SF3 2.0SF38.0SF4F2 F3 F5(2)声/光选择:可分别选择刺激源为光或声。(3)连续/始末选择:可设置刺激信号缘的呈现方式为连续/始末/2Hz/4 Hz/8 Hz。(4)执行:当完成设置时按执行键即可进入相应测试。3. 测试方法(1)F1功能:判别前后二个刺激(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一个为变异刺激) 的长短,并作出长/等/短的反应回答,共100组。F10.5S:标准刺激为0.5S,变异刺激分别为0.4、0.45、

27、0.5、0.55、0.6(S) F102S:标准刺激为2S,变异刺激分别为1.6、1.8、2、2.2、2.4(S)F108S:标准刺激为8S,变异刺激分别为6.4、7.2、8、8.8、9.6(S)当按下执行键后,仪器自动随即显示包含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的一 组刺激信号(其中前50组中标准刺激在前,变异刺激在后,后50组相反),当 仪器完成一组显示后,被试者在反应键盒上按键回答:“ ”一一比前一个长。应答后自动显示下一 组刺激,当累计100次时测试结束。主试显示屏说明:已完成总组数正确组数 显示回答正确Y和错误F当呈现变异刺激的同时,显示该 刺激变异序号:0/1/2/3/4例:F102s时

28、显示了 3,则表示变异刺激为2.2s(2)F2功能:测试被试复制刺激能力F202s:要求被试复制2秒刺激50次F210s:要求被试复制10秒刺激50次F230s:要求被试复制30秒刺激50次当进行测试时,主机先呈现2s刺激(由设置定),之后被试通过按住反应键 盒任一键来复制相同时间长度的刺激,应答后3秒仪器自动呈现下一个2s刺激(由设置定)以便被试下一次复制,当满50次时结束。仪器最后显示50次复制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秒,例 1976则表示为1976ms。(3)F3功能:类似功能1,但要求被试直接回答刺激的变异长度,按执行键。做十组。(4)F4功能:被试直接回答主试所制造出的刺激长度,按执行键。

29、(5)F5功能:被试根据主试提出要求来制造出所需刺激长度,按执行键。五、实验数据主试从显示屏上统计出被测试者已完成总组数及正确组数。六、数据处理表1 F1功能实验统计F1功能声/光连续/始末已完成总组数正确组数正确率表2 F2功能实验统计F2功能声/光连续/始末刺激时间已完成总组数平均时间相对误差表3-1 F3功能实验统计F3功能声/光连续/始末已完成总组数正确组数正确率表3-2 F3功能实验统计项目12345678910显示值回答值正确与否表4-1 F4功能实验统计F4功能声/光连续/始末已完成总组数正确组数正确率表4-2 F4功能实验统计表5-1 F5功能实验统计F5功能声/光连续/始末已

30、完成总组数相对误差七、结论通过该实验,可测试出被测试者对客观对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主观反应, 测定时间知觉的差别阀限。该实验通过时间知觉的数据统计对安全人机系统设 计、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七注意力集中力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的操作,验证注意的集中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 作用,并评定注意集中的能力。二、实验基本原理注意的集中,指的是注意能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弛或分散的 现象。注意的集中与对象的数量、性质等因素有关,更与个体的心理或生理因素 及职业特征相关。叶尔莫拉耶娃一托米娜曾提出:神经系统的力量是决定长期注意集中的基本 因素,在执行长期精神集中和经常仔细观察

31、的职业任务方面,兴奋过程“衰弱” 的人(其它条件相同)较之兴奋过程“强壮”的人要困难些。同时指出:感情因 素(对工作结果是否感兴趣)对于系统地集中精力劳动的习惯也具有补偿意义。 所以说注意的集中与个体的心理倾向性、健康状况等有关。在动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都伴随有眼的控制行为,这种行为称为追踪运动 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飞行员、汽车驾驶员等,都要学会和运用在视觉控制下对 连续运动目标的追踪反应。追踪反应能力的检测,常用追踪难度一目标移动速度、 目标移动图形的难易而定。追踪的好坏一离靶次数、在靶时间而定。追踪运动反 应在心理学中常被作为个体长期注意集中的一种手段。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就是根据以上思想

32、及方法,用可调节追踪目标速度、 可选择追踪时间的追踪运动反应为操作手段、用可调频率的声音为附加刺激,测 定个体的注意集中的能力。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名称:EP 701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见下图)图1 EP 701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仪器工作原理:根据实验所需,主试按控制键确定内容、次数及方式。电脑 芯片按控制软件所定光靶旋转速、定时、噪声频率响度呈现剌激。被试根据剌激 进行追踪,追踪信号经整形送入电脑芯片,经正误判别、时间统计,最后结果经 锁存、驱动由数码管显示。仪器组成:主机(具有可调定时控制、记录操作时的离靶次数及在靶时间、 附加剌激的声干扰源、及可调速的运动靶)、实验图形板、L形光笔、立体

33、声耳 机。技术参数:1. 最大定时时间:9999秒2. 最大在靶时间:9999.99秒3. 最大出错次数:999次4. 测试盘转速:10转/分、20转/分、30转/分、40转/分、50转/分、60转/ 分、70转/分、80转/分、90转/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方法:(1)硬件联接:将L形光笔插头插入主机背面“光笔输入插座”处。如 需干扰,则将耳机插头插入主机背面“耳机输出”处。最后插上电源插头。(2)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上电复位状态(也可在任意时刻按红 色“复位”键进行复位)。仪器面板上的转速显示“50”,定时“0030”,在靶时 间显示“ 0000.00”,转速显示在不停闪

34、烁。(3)转速设置:在转速显示不停闪烁时,根据实验所需转速,可直接按 定速定时键组中的某键。如需转速为60转/分,可按左上方标有60的键即可。此时转速显示停止闪烁,而定时显示随之不停闪烁。(4)定时设置:在定时显示不停闪烁时,根据实验所需操作时间,可直 接按定速定时键组中的键。如需定时为360秒,可按右下方标有数字的“3”、“6”、“0”的键即可。(5)干扰强度调节:可根据实验要求,调音量调节旋钮。(6)设置完毕,按“开始”键,即完成实验前准备。(7) 当操作者将L形笔跟上红色接收靶,主机会发出“嘀嘀”二声,同 时开始计时计数工作。当完成定时时间,主机会发出“嘀嘀”二声,以示实验结 束。(8)

35、主机显示结果。2. 实验程序:第1项实验:间时学习和集中学习(1)三组被试分别按以下方式进行学习:S1: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10秒;S2: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60秒;S3: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60秒,第7-8遍间休息15 分钟;(2)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追踪的实验。实验时红色的靶位在不停的转动着, 你的任务是拿着L型笔追踪靶子,要求你尽可能不要让弯头离开靶子,接触靶子 的时间越长越好。对S1说:你要做14遍,每两遍间停10秒。对S2说:你要做14遍,每两遍间停60秒。对S3说:你要做14遍,每两遍间停10秒,第7-8遍间休息15分钟。(3)

36、被试理解指导语后,主试按使用方法设置转速为60转/分、定时为60 秒,按“开始”键。可开始实验。(4)实验结束主试记录操作结果。第2项实验:附加刺激的测验(1)三组被试分别按以下方式进行学习:S1: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10秒;S2: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60秒;S3: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间隔60秒,第7-8遍间休息15分钟;(2)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追踪的实验。实验时红色的靶位在不停的转动着, 你的任务是拿着L型笔追踪靶子,要求你尽可能不要让弯头离开靶子,接触靶子 的时间越长越好。对S1说:你要做14遍,每两遍间停10秒。对S2说:你要做14遍,

37、每两遍间停60秒。对S3说:你要做14遍,每两遍间停10秒,第7-8遍间休息15分钟。(3)被试理解指导语后,主试按使用方法设置转速为60转/分、定时为60 秒,按“开始”键。被试戴上耳机,调高附加声刺激。可开始实验。(4)实验结束主试记录操作结果。第3项实验:追踪运动反应(1)被试分别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学习:S1:用圆形轨迹的图形板,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隔10秒;S2:用三角形轨迹图形板,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隔10秒;S3:用六边形轨迹图形板 每遍操作60秒,共14遍,每两遍间隔10秒;(2)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追踪的实验。实验时红色的靶位在不停的转动 着,你的任

38、务是拿着L型笔追踪靶子,要求你尽可能不要让弯头离开靶子,接触 靶子的时间越长越好。每种形式各做14遍,每两遍间间隔为10秒。(3)被试理解指导语后,主试按使用方法设置转速为60转/分、定时为60 秒,按“开始”键。可开始实验。(4)实验结束主试记录操作结果。五、实验结果1. 根据第一项实验的结果,分组计算追踪平均时间及出错次数。画出学习曲线。2. 根据第二项实验的结果,分组计算追踪平均时间及出错次数。画出学习曲线。3. 根据第三项实验的结果,统计三种追踪运动反应的正确率。分析追踪运动反 应中常发生的错误动作:超前与延迟反应的现象六、实验报告要求1. 分析集中学习和间时学习效果。2. 比较实验一

39、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其个体差异。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追踪运动反应的特征。实验八闪光融合频率仪一个频率较低的闪光刺激会产生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叫光的闪烁。随着闪光 频率不断增加,闪烁感觉就逐渐消失,最后变成一个稳定的光,这叫闪光融合。 感到光融合时的最低频率叫做融合临界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或者感 到光闪烁时的最高频率即闪烁临界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简称CFF, 单位是Hz。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性别被试间CFF不存在 显著差异;红光和蓝光的CFF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闪光融合频率,并

40、用渐增和渐减方法克服习惯 误差和期望误差。本实验测量的就是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临界频率,实验过程 中记录三种颜色各四次的测量数据,并通过计算方法(感到光融合时闪光最低频 率和感到光闪烁时闪光最高频率的平均数)算出各颜色的临界点。试验中须注意:主试不要将结果反馈给被试,也不要暗示;被试判断标准前 后要一致。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亮点闪烁仪,测量闪光融合频率(CFF)二、实验仪器与材料EP403亮点闪烁仪三、实验方法(1)接通220v电源。(2)合上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后部显示频率,选择用于实验的色调,在后面 板的左下角有三位拨动开关,可选择红、绿、黄三种色调。(3)闪烁频率选择:仪器的正右下方有一

41、频率调节旋钮,顺时针调闪烁频率升 高、反之逆时针调闪烁频率降低,为确保个体的正确分辨,测量时频率须缓慢上 升或下降。(4)将闪烁频率选择设置在最低端,即频率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最低位。(5)将眼睛贴着观察眼罩,注视面前的红色亮点。将闪动频率由低到高、由高 到低、再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顺序,当频率由低到高即按顺时针调节闪烁频率 旋钮时,亮点的闪动频率变快,一直调到刚刚看到它不闪时,停止调节,记录频 率值。当频率由高到低即按逆时针调节闪烁频率旋钮时,闪动频率变慢,一直调 到刚刚看到闪动,停止调节,记录频率值。(6)再按序选择绿色及黄色剌激,继续5的步序操作。四、实验结果与处理临界值的测定、频率变化

42、 亮点颜色、由低到高(Hz)由高到低(Hz)由低到高(Hz)由高到低(Hz)临界点(Hz)红光绿儿黄光五、实验思考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个体对三种颜色的CFF。2. 分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实验九注意分配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将采用注意分配仪来探讨被试的注意分配情况,实验力求探讨:第一, 注意分配是否会带来心理负荷的增加,从而导致对视觉或听觉的简单选择任务的 作业绩效降低;第二,计算每个被试的注意分配量,并比较分析不同性别被试的 差异。二、实验原理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 注意分配是可能而且是有效的。但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

43、有熟练 的技能技巧,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 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后,组织 更加的有合理性时,注意分配才容易完成。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 中得到训练发展的。目前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注意分配的实现,需要同时进行的 活动中有个体熟练的技能技巧,且集中活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注意分配被 证实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发展,它也是从事复杂工作的必备条件。注意分配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来模拟和观察现实生活 中的真实情景。1983年,坎特维茨等人利用飞行模拟器来研究飞行员的心理负 荷能力。他们实验中让飞行

44、员驾驶模拟飞行器(首要任务)的同时,完成两种或 四种音调组成的选择反应的次要任务。以此测试真是飞行中驾驶员的注意分配能 力。关于注意的分配实验,研究往往采用多种简单任务,或者主要任务和次要任 务相结合的范式,来考察被试的注意分配水平。三、实验设备EP708A注意分配仪四、实验步骤此实验由3个测试构成,包括测试1对光亮的反应,测试2对声音音调的判 断,测试3对声音和光亮的同时判断反应。均使用注意分配仪完成,在第一个光 亮实验开始前可以让被试练习10秒钟。每个实验设定为30秒。实验均在一个实 验程序里进行,被试可以自己在程序里看到指导语,独自完成实验内容,程序会 自动统计实验结果。被试开始实验时按

45、下“继续”键,被试用优势手对光(声) 进行反应。在光亮实验开始时,程序中呈现的指导语为:“当你看到光亮时,请用你的 左手的食指尽快按下与所呈现的光亮相对应的按键,反应越快越好。”测试结束 后,被试休息30秒后,进行第2个测试,即声调反应,指导语为:“当你听到低, 中,高3个声音时,请用你的右利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低,中,高3 个声音键(红,黄,绿键)。反应越快越好。”测试结束后,被试休息30秒后, 进行第3个测验声光反应。知道誉为:“这次要测量你的注意分配能力。你要一 边听声音,一边看灯光。当你听到低,中,高3个声音时,请用你右手的食指, 中指,无名指分别按低,中,高3个声音键;同时用

46、你的左手食指尽快按下与所 亮灯光相对应的按键。要两边兼顾,反应越快越好。”测试结束后,让被试休息 30秒后,开始对被试进行30秒的声反应。测试结束后,又让被试休息30秒, 最后进行30秒的光亮反应。试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五、实验结果表1光刺激条件下的反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设置时间(s)最快反应时间总次数错误次数表2声刺激条件下的反应高音实验次数中音实验次数低音实验次数一平均一平均一平均设置 时间(S)平均反应 时总次 数错误 次数表3声光共同刺激下的反应声刺激高音实验次数统计中音实验次数统计低音实验次数统计光I一二三平均一二三平均一二三平均设置时间(S)设置时平均反应时间最快反总次数总次数错误次数错误次六、问题讨论1. 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有哪些规律?2. 选择与自己学号最接近的异性同学,试分析男女生在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 听同时刺激情况下的成绩差异性。3. 此研究结果有何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