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071378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与水库防汛应急预案水库管理所工程维修养护制度一、一般规定1、工程养护应做到及时消除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工程问题,防护 可能发生的损坏,保持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正常运用。2、工程修理分为岁修、大修和抢修,其划分界限应符合下列规 定:A.岁修:水库运行中所发生的和巡视检查所发现的工程损坏问题, 每年进行必要的修理和局部改善。B. 大修:发生较大损坏或设备老化、修复工作量大、技术较复杂 的工程问题,有计划进行整修或设备更新。C. 抢修:当发生危及工程安全或影响正常运用的各种险情时,应 立即进行抢修。3、水库工程维修养护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4、管理单

2、位根据检查和监测结果,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 额标准编制次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计划批准 后应按计划进行维修养护。5、工程的维修养护应由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施工单位承担,并 明确项目负责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6、工程完成后,应按要求 验收。7、凡影响安全度汛的修理工程,应在汛前完成;汛前不能完成的, 应采取临时安全度汛措施。8、管理单位不得随意变更批准下达的工程维修养护计划。确需 调整的,应提出申请,报原审批部门批准。9、工程维修养护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二、工程养护(一)坝顶、坝端养护1、坝顶养护应达到坝顶平整,无积水,无杂草,无弃物;防浪墙

3、、 坝肩、踏步完整,轮廓鲜明;坝端无裂缝,无坑凹,无堆积物。2、坝顶出现坑洼和雨淋沟缺,应及时用相同材料填平补齐,并 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坝顶路面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坝顶的杂 草、弃物应及时清除。3、防浪墙、坝肩和踏步出现局部破损,应及时修补。4、坝端出现局部裂缝、坑凹,应及时填补,发现堆积物应及时 清除。(二)坝坡、坝区养护1、坝坡养护应达到坡面平整,无雨淋沟缺,无荆棘杂草滋生; 护坡砌块应完好,砌缝紧密,填料密实,无松动、塌陷、脱落、风化、 冻毁或架空现象。2、干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及时填补、楔紧脱落或松动的护坡石料。2)及时更换风化或冻损的块石,并嵌砌紧密。3)块石塌

4、陷、垫层被淘刷时,应先翻出块石,恢复坝体和垫层后, 再将块石嵌砌紧密。3、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除伸缩缝内杂物、杂草,及时填补流失的填料。2)护坡局部发生侵蚀剥落、裂缝或破碎时,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 表面抹补、喷浆或填塞处理。3)排水孔如有不畅,应及时进行疏通或补设。4、堆石或碎石护坡石料如有滚动,造成厚薄不均时,应及时进 行平整。5、草皮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经常修整草皮、清除杂草、洒水养护,保持完整美观。2)出现雨淋沟缺时,应及时还原坝坡,补植草皮。6)对无护坡土坝,如发现有凹凸不平,应进行填补整平;如有冲 刷沟,应及时修复,并改善排水系统;如遇风浪淘刷,应

5、进行填补, 必要时放缓边坡。(三)排水设施养护1、排水、导渗设施应达到无断裂、损坏、阻塞、失效现象,排 水畅通。2、排水沟(管)内的淤泥、杂物及冰塞,应及时清除。3、排水沟(管)局部的松动、裂缝和损坏,应及时用水泥砂浆修 补。4、排水沟(管)的基础如被冲刷破坏,应先恢复基础,后修复排 水沟(管);修复时,应使用与基础同样的土料,恢复至原断面,并夯 实;排水沟(管)如设有反滤层时,应按设计标准恢复。5、随时检查修补滤水坝趾或导渗设施周边山坡的截水沟,防止 山坡浑水淤塞坝趾导渗排水设施。6、减压井应经常进行清理疏通,保持排水畅通;周围如有积水渗 入井内,应将积水排干,填平坑洼。(四)输、泄水建筑物

6、养护1、输、泄水建筑物表面应保持清洁完好,及时排除积水、积雪、 苔藓、蚧贝、污垢及淤积的砂石、杂物等。2、建筑物各部位的排水孔、进水孔、通气孔等均应保持畅通; 墙后填土区发生塌坑、沉陷时应及时填补夯实;空箱岸(翼)墙内淤积 物应适时清除。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出现涂料老化,局部损坏、脱落、起 皮等,应及时修补或重新封闭。4、上下游的护坡、护底、陡坡、侧墙、消能设施出现局部松动、 塌陷、隆起、淘空、垫层散失等,应及时按原状修复。5、闸门外观应保持整洁,梁格、臂杆内无积水,及时清除闸门 吊耳、门槽、弧形门支铰及结构夹缝处等部位的杂物。钢闸门出现局 部锈蚀、涂层脱落时应及时修补;闸门滚轮、弧形门支

7、铰等运转部位 的加油设施应保持完好、畅通,并定期加油。6、启闭机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护罩、机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完整。2)机架不得有明显变形、损伤或裂缝,底脚连接应牢固可靠;启 闭机联接件应保持紧固。3)注油设施、油泵、油管系统保持完好,油路畅通、无漏油现象, 减速箱、液压油缸内油位保持在上、下限之间,定期过滤或更换,保 持油质合格。4)制动装置应经常维护,适时调整,确保灵活可靠。5)钢丝绳、螺杆有齿部位应经常清洗、抹油,有条件的可设置防 尘设施;启闭螺杆如有弯曲,应及时校正。6)闸门开度指示器应定期校验,确保运转灵活、指示准确。7、机电设备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的外壳应保持无

8、尘、无污、无锈;接线盒应防潮,压线 螺栓紧固;轴承内润滑脂油质合格,并保持填满空腔内1/21/3。2)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定期检测,小于0.5MQ时,应进行 干燥处理。3)操作系统的动力柜、照明柜、操作箱、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装 置、检修电源箱等应定期清洁、保持干净;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应可 靠接地,并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4)电气仪表应按规定定期检验,保证指示正确、灵敏。5)输电线路、备用发电机组等输变电设施按有关规定定期养护。8、防雷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雷线(带)及引下线如锈蚀量超过截面30%以上时,应予更 换。2)导电部件的焊接点或螺栓接头如脱焊、松动应予补焊或旋紧。3)接地装置

9、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Q,超过规定值时应增设 接地极。4)电器设备的防雷设施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5)防雷设施的构架上,严禁架设低压线、广播线及通讯线。(五)观测设施养护1、观测设施应保持完整,无变形、损坏、堵塞。2、观测设施的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标志明显,随时清除观测 障碍物;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3、测压管口应随时加盖上锁。4、水位尺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5、量水堰板上的附着物和堰槽内的淤泥或堵塞物,应及时清除。(六)自动监控设施养护1、自动监控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期对监控设施的传感器、控制器、指示仪表、保护设备、视 频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及网

10、络系统等进行维护和清洁除尘。2)定期对传感器、接收、输出信号设备进行率定和精度校验。对 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检修、校正或更换。3)定期对保护设备进行灵敏度检查、调整,对云台、雨刮器等转 动部分加注润滑油。2、自动监控系统软件系统的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制定计算机控制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防火墙。3)定期对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备份,技术文档应妥善保管。4)修改或设置软件前后,均应进行备份,并做好记录。5)未经无病毒确认的软件不得在监控系统上使用。3、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或显示警告信息时,应查明原因,及 时排除,并详细记录。4、自动监控系统及防雷设施等,

11、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养护工作。(七)管理设施养护1、管理范围内的树木、草皮,应及时浇水、施肥、除害、修剪。2、管理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应整洁、完好。3、防汛道路及管理区内道路、供排水、通讯及照明设施应完好 无损。4、工程标牌(包括界桩、界牌、安全警示牌、宣传牌)应保持完 好、醒目、美观。三、工程维修工程损坏,不能正常运作,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工 程维修时,应由相应技术设计部门进行设计,报主管部门审批,由相 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我库管理所负责工程维修的上报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等工作。当发生危及工程安全或影响正常运用的各种险情时,应立即进行 抢修。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本预案为镇政府对于区域

12、范围内,依循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状况和 考虑社会因素条件下,针对渡汛期间可能发生汛情带来的洪涝灾害威 胁而预先制定的相应防御方案,作为有条不紊地、有、有计划、 有决策、有措施地进行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运作程序和 原 则,是镇政府防汛部门、单位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实施指挥 决策和防汛调度的依据。本预案将根据洪水灾害预警级别分别响应, 将具体的抢险救灾行动纳入全镇救援联动机制。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主要的编制依据如下:(一)水法;(二)防洪法;(三)气象法;(四)防汛条例;(五)河道管理条例;(六)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七)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_若干规定;(八)省防洪应急预案;(九)市自然灾

13、害救灾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江 河洪水、渍涝灾害的防御以及由洪水、地震、人为故意破坏或其他活 动引发的极可能导致水库垮坝、堤防决口等重大险情应急处置。四、应急预案工作原则(一)在市“三防”指挥部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 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 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抢险的现代化水平,千方百计确保防洪安全,千方 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 度。(二)防汛工作实行镇委书记任防汛总指挥,统一指挥、统一调 度、分级分部门负责。(三)防汛工作以防洪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

14、常备不 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防抗结合的原则。(四)防汛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全面部署,保证重点,局部利益 服从全局利益。(五)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 则。(六)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 程作出规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逐年实施加固、改造,确保防洪 工程安全。五、清溪镇概况(一)自然地理我镇位于 省 市东南部,是、惠州、三市的交汇点, 东邻 及惠州,距 为38km,距惠州市为50km,南接凤岗镇,西连塘厦镇,北毗樟木头镇。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京1140930”,北 纬220125。我镇区地形为河谷盆地,三面环山,一侧靠水,山清 水秀,水系

15、较发达,境内多高山峻岭,植被茂盛,境内最高峰为银屏 咀峰,海拔高程898m,最低为清溪河出口石马河右滩地,平均高程 16.0m。平原占全镇总面积15%,面积为20.99km2;水域占2.5%,面 积为3.50km2,丘陵山区占82.5%,面积为115.41km2。我镇行政范 围面积143km2,其中土地面109.90km2,国营林场33.1km2,共有21 个村(居)委会,106个自然村。(二)气象与降雨清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年年平均雨量为1802mm,最大年降雨量 2793.6mm,最小年降雨量1260.8mm。1956-年茅拳水库降

16、雨统计 分析,多年平均降雨大于300mm的月份有3个月,为6-月;大于 200mm的有5个月,最大多年平均降雨约为 月,降雨量为325.6mm, 最大日降雨量为264.7mm,1956-年共25年最大日降雨资料统计, 降雨量大于200mm以上的年份有5年。从日最大降雨量和月平均降雨 量分析可以看出,该区日降雨强度不大,但多年月平均降雨量大。清溪镇地处亚热带沿海山区,雨量充沛,流域的暴雨既有锋面雨, 也有台风雨,且多集中在每年4-月份,锋面雨主要出现在4- 月,降水范围大、历时长、强度小。7-月为后汛期,台风降雨活 跃,降水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台风雨一般出现在7-月份。 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多在

17、三日之内,以一日为主。最大一日降雨量 367.8mm,风向多为南西、南东向,平均风力8级,阵风最大10级。 据 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3.1笆,最高气温38笆, 最低气温0.5C。多年平均湿度87.5%。(三)主要河流水系清溪镇位于石马河右岸,其所有水系均汇于石马河,主要水系为 石马河、铁矢岭河、清溪河、厦坭河、二坑水,铁矢岭河与清溪河于 清溪镇交汇,境内的铁矢岭河上游有中型茅拳水库控制,厦坭河上游 有中型契爷石水库控制,清溪河上游小(一)型清溪湖水库已经于年 月建成。石马河发源于 市宝安区的大脑壳山,全流域集雨面积 1249km2,河流长88km,在 市的面积673km2,长度为

18、64km。河床 总落差约70m,比降较大,全河平均为0.51%。,旗岭以上为0.78%。 在 市境内的各支流已建成茅拳、虾公岩、契爷石等3座中型水库 和小(1)型水库15座,小(2)型水库18座,共控制集雨面积115.31km2, 总库容4521万m3。石马河清溪以上集雨面积675km2,其中清溪镇集 雨面积138.08km2,清溪石马河河道长6.93km,平均宽80m,河道比 降 0.7%。清溪河发源于清溪林场的长山顶,流域总面积61.58km2,河道 全长20.58km,最大支流为铁矢岭河,清溪河和铁矢岭河下游穿越清 溪镇区,交汇后于聚富新村处汇入石马河。清溪河主要支流杨梅坑河 道建成的清

19、溪湖水库,坝址以上河长5.30km,河流加权比降55.8%, 坝下河道至铁矢岭汇合口长河道平均宽30m,铁矢岭河汇合口以上水 质优良。茅拳水库坝址以下的铁矢岭河至干流汇入口河长5.54km, 河道平均比降3.5%,有污水排入,该河为半山区河流,河道弯曲, 铁矢岭河河道平均宽25-40m,清溪湖水库以上集雨面积14.01km2, 茅拳水库以上集雨面积19.30km2。厦坭河源于清溪镇与惠州市交界的亚公山,经清溪镇九乡村,进 入契爷石水库,厦坭河上游连接契爷石水库溢洪道,下游连接青湖科 技产业园排洪渠,上游建有契爷石水库,于塘厦石岭口穿东深供水渠, 汇石马河,流域总面积45.36km2,河长18.

20、90km,干流平均坡降6.9%o。 契爷石水库以上集雨面积为17.6km2,水库以上河流长5.6km,干流 平均坡降11%。,水库以下河流长13.61km,河道平均宽20m,平均坡 降为7.3%。该河为塘厦和清溪二镇共有,上游清溪段契爷石水库以 下长 5.31km。二坑水为大坑水库和三坑水库排洪道汇合后的人工渠道,以三坑 水为主,上游建有三坑水库,大坑水为较大支流,上游建有大坑水库, 集雨面积16.03km2,河道长9.4km,该河流经清溪镇区后于清溪客运 站处入石马河,三坑水库以下河道比降3.8%。,河平均宽8.0m。(四)区域地质清溪镇内地形山势雄伟,多高山峻岭,三面多座山峰环绕,植被 茂

21、盛,岩石裸露头很少。本区位于粤东北高要一惠来断裂带的紫金一 惠阳凹陷断裂带中,东西向高要一惠来断裂带横贯本区,具有较为复 杂的构造背景,构造行迹主要有褶皱和断裂。区内水系较发育,以山 涧河流为主,侵蚀作用强烈,区间河流一般为雨源型河流,径流量多 少随雨量而变化。本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镇区为 冲积坡残积缓坡阶地,且为受侵蚀切割的地形。本区地层较发育,分 布范围颇广,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区东江分区,主要为侏罗纪,泥盆 纪和第四纪地层等,根据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的差异,分述如下:1、第四系地层一陆丰组(QL)主要是陆丰组的灰白、灰黄色砂卵砾石及粘性土,厚度一般为 03.4m,为河流冲积相

22、沉积,构成河流一级阶地,其河流二元结构。 局部河流分布有灰灰黑色粘性土、泥炭土及腐殖质和粉细砂等。该 组与下伏西南镇组呈整合接触,不整合于基岩之上。2、侏罗纪地层A南山村组粗面质(含角砾)塑性岩屑熔结凝灰岩或熔结凝灰岩 夹少量凝灰质泥岩。该组角度不整合于中一晚侏罗式地层之上,为白 垩世花岗岩所侵力。B塘厦组,灰色一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粉砂质泥岩面层,长石石英砂岩等。该段发育水平层理,水平纹理,透镜状层 理,属浅湖相沉积。3、泥盆纪地层A大赛坝组、灰色细粒长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该组水平层理发育,砂岩以石英砂岩为主,属滨浅海沉积。B帽子峰组石角嘴段,灰色细砾长石石英砂岩

23、、粉砂岩、粉砂质 泥岩及少量硅质岩。帽子峰组沉积环境为湖坪相,为水平层理,韵律 层理,压扁层理沉积构造。4、晚白恶世地层为细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另外, 部分地区还分布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花岗闪长岩脉和闪长岩脉。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清溪镇地震基本烈度为巧级,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五)社会经济概况我镇共有21个管理区,106个自然村,13个工业区,总面积 106.8km2, 年全镇常住户籍人口 3.33万人,外来人口 38.40万人, 总人口 41.73万人,共有21个村(居)委会。生态环境优美,城镇配套设施完善。先后被定为“国家社会发展 综合实验区”、

24、“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 镇”,并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十 强乡镇”和“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六、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历史洪涝灾害我镇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出现时间相一致,大多发生在4-月 份。坝址以上流域内河床坡降较陡,汇流时间短,洪水陡涨陡落,洪 水历时大多在1-2天以内。我镇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经常受洪涝威胁,坡水汇流时间短, 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短。镇内多处低洼地和渠道排水不畅,一般暴 雨就成灾,工厂和民房遭水侵,造成严重损失,每年都有56次。(二)防洪除涝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1、防洪除涝体系我镇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了一批较强防洪能力的骨干工 程,上游由茅拳、契爷石和清溪湖、大坑、三坑等15座水库调控, 镇境内由石马河、清溪河、厦坭河、二坑水等28条主要河道渠道排 洪涝水,镇区内还有较完善的雨水管网,河流水系完全利用地形优势 自排,基本免除洪患威胁。2、防洪除涝体系存在的问题现有15座水库基本可以发挥防洪作用,5座水库不达标,部分 河涌过流能力不够,造成局部洼地排水不畅易涝;水库溢洪渠过流能 力不足;个别河道、渠道建筑物阻水,部分河道、渠道淤积,造成防 洪除涝体系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大暴雨时造成洪涝灾害。当石马河发 生洪水时,汇入河流河涌排水受影响,石马河沿岸低洼地受淹。总之,防洪排涝体系尚不科学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