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070251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样品采集保存运输(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在现场调查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正确采集、妥善保存、和尽快送检样品,以及随 后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判读和分析。(一)样品采集的目的、作用和原则现场调查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查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疾病暴发流行的原 因,二是进行卫生质量监测和评价。应该遵循如下总原则:1. 注意生物安全: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如下两方面:个人防护:采样时要戴手 套,接触不同患者时不能重复使用一副手套,以免交叉感染,并注意手套是否有小的破损; 采样中尽可能穿防护服;采样后消毒要穿戴防护服和厚橡胶手套,对污染区表面和溢出物 进行消毒;如怀疑有高度传染力的病原,需使用护目镜、呼吸面罩等;

2、为了防止意外,确 保安全,采样应备有急救包。恰当处理污染废弃物:污染的可废弃设备和材料应先消毒 后废弃;用过的针头妥善收集消毒,并按规定销毁或损毁;在暴发疫点使用过的防护服、 设备、材料等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清洗,特殊情况也可在现场建简易焚烧炉焚烧。2. 注意采样的代表性或针对性:以卫生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样品采集,影响采样代表性 的因素包括采样量、采样部位、采样时间、采样的随机性和均匀性,以及按批号抽样。以 查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为目的的样品采集,不要求样品的代表性, 强调针对性,尽可能采集病原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位和足够检测用的样本。3. 注意采样时间和种类:以分离培养细菌为

3、目的,则应尽量在急性发病期和使用抗生 素之前采集标本,如果已使用抗生素,采样和分离培养最好加入相应的中和剂(中和样品 中残存的抑菌物质)或进行其他处理。作病毒分离和病毒抗原检测的标本,应在发病初期 和急性期采样,最好在发病12天内采取。4. 注意避免采样引入新的污染或者对微生物的杀灭因子:所有采样用具、容器需严格 灭菌,并以无菌操作采样。对微生物样品,应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引入新的 抑菌物质,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具。5. 注意对样品的详细标记:用于卫生质量评价的样品,应标明样品名称、编号、采样 时间、采样量、采样者、检测项目等。(二)样品米集的方法和注

4、意事项1. 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或抗原检测的生物性样品(1)咽拭子、洗漱液或痰液标本: 咽拭子的采集:让患者仰头张口,用压舌板压舌,用无菌棉拭子在咽部涂抹数次后, 放入含2ml Hank液的试管中,棉拭子接触手的部分应及时折断或剪断去掉,然后盖紧试 洗漱液的采集:用生理盐水或自配淡盐水约15ml作为洗漱液,让患者咳嗽后,倒 入灭菌生理盐水或自配淡盐水约15ml,反复洗漱咽部1分钟,直接将洗漱液吐入灭菌容器 内。 痰液标本:肺部感染应采取痰标本,以清晨第一口痰为最佳。采取标本的时间一般 在发病的第一日采集,最迟不得超过3日,最好选择体温在38C以上时采集。(2) 粪便标本:对黏液脓血便应挑取黏液或

5、脓血部分,液状粪便采集水样便或含絮 状物的液状粪便25ml;成形粪便至少取蚕豆大小粪便1块(约5g)放于灭菌容器内, 最好加有保存液或增菌液。若无法获得粪便时,可用保存液或增菌液湿润过的棉拭子插入 肛门45cm深处(小儿23cm)轻轻转动一圈,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盛入运送培 养基或保存液中送检,为保证多个检验项目的开展,同一患者应至少采集2支肛拭。运送 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保存在48C条件下送检。(3) 血液标本:作血液病原培养时,严格无菌采静脉血,一般成人采血1015ml, 儿童25ml,婴儿0.52ml,放入无菌的加入抗凝剂的有螺口容器或培养瓶(见下图) 中送检。作血片、暗视野检

6、查可采耳垂血或指尖血。(4) 尿液标本:主要采用中段尿采集法,先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以无菌水洗净, 一般取首次晨尿的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时,以一清洁 容器留取24小时尿,取沉渣1015ml送检。最好在23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检测,否则 应在48C条件下保存运送样品。(5) 脑脊液:在无菌条件下由腰椎穿刺抽取35ml,放于无菌试管或厌氧瓶内。用 于细菌培养时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用于病毒培养时在48C最多可维持48小时,否 则需在-70C保存。(6) 皮肤标本:如怀疑皮肤炭疽或淋巴腺鼠疫时可从病变皮肤取样做细菌学培养。 出现囊疱疹或脓疱疹时可直接从囊疱或脓疱采集液体

7、用于镜检或培养。(7) 尸体标本:如需要采血则需进行心脏穿刺。采脑组织样本时,如不开颅,可用 穿刺长针由鼻孔插入,一直刺到脑干和间脑部位吸出脑组织少许。剖检森林脑炎尸体时, 可采取丘脑和小脑部分,其他型别脑炎可采海马回部位的脑组织块。如取脏器组织,先用 灼热的金属压舌板接触一下采样部位,瞬时烙焦表面,清除杂菌,用剪刀剪取深部组织块。 供分离病毒的组织要在死后5小时内取样。尸体如已腐烂,可锯一段带骨髓的股骨送检。 至少取12g感染部位标本,放入单独的装有相应液体或培养基的无菌容器中。装样本的 容器封口后,表面用碘酒涂擦消毒后送检。为了避免尸体和解剖时的污染物成为传染源, 解剖后尸体最好火化;不能

8、火化则应离村庄和交通要道1 Km以外,深挖2m以上土坑,坑 内和尸体周围撒生石灰,先填入可能被污染的土,后用净土填平;所用器材和隔离衣,凡 耐热者均煮沸消毒40分钟,橡胶和塑料制品用1%5%含氯消毒剂浸泡6小时以上。2. 用于病原体抗体检测的标本:通常包括血液和脑脊液。采集血清样本可将1 Oml静 脉血移入无抗凝剂的无菌螺口管,室温静置30分钟使之凝集,然后置48C至少12 小时,离心收集血清。如能立即检测,采集的血液应在室温下尽快分离血清。如用于微量 法试验,可用三棱针刺手指或耳垂部,再用毛细管采集,一般不少于0.3ml。用于检测IgM 的血清一般采于发病1个月内;用于检测IgG的血液应于发

9、病初期(13天)和恢复期(第 一次采血后34周)各采集1次。一般于出现神经症状时采集,查IgM、需采1份脑脊液, 而查IgG则需收集2次。3. 环境样品:(1)空气样品:一般需要用空气采样器(见下图)采集,用于检测微生物或化学因 子,包括毒物。空气中细菌和真菌还可使用平板沉降法。平板沉降法采样方法是将琼脂平 板置于各采样点,打开平皿盖,扣放于平皿旁,暴皿于规定时间后立即盖好盖送检;注意 根据房间面积确定采样布点,室内面积30m2时,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距墙壁1m, 距地面高1.5m;30m2者,设4角及中央5点,距墙壁1m,采样高度距地面高1.5m处。(2)水样:采样器具有用于手工采样的采

10、样瓶和自动采样器。手工采样是将水样瓶 用铁架固定,塞住瓶口,待瓶沉入到一定深度时拉开瓶塞,让水样进入。自动采样是用自 动采样器在一定间隔时间中或连续采集样品,分别放入样品瓶或合并于一个样品瓶中成为 混合样。疫区传染病病原污染的上述水体,采集时最好采非日光直射处的表层水。采集自 来水样品时,先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烧灼消毒,然后将龙头打开,放水510分钟,再采集 水样。采样量因工作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而不同,如直接用于增菌可采2501000ml; 先作絮凝或离心浓缩处理时,以每个采样点取100200ml为宜。(3)土壤样本: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用灭菌工具先除去地表枯枝落叶,再 铲除1cm左右表

11、层土;用烧灼过的勺或铲取土样约200300g,装于灭菌容器内,并注意 保留适当空间,混合后,标明采样地点、深度、日期后送检。表2-5主要法定报告细菌性传染病检验标本采集相关要求病名标本名称采样时间采样方法保存条件检测项 目鼠疫血液、痰液、淋巴结穿刺 液发病早期静脉血5ml,其中3ml供血 清学试验;另根据各型特 点,米集不同局部材料取明 显病变处组织,如心、肝、 肺、脊髓分离血清后4。C 冷藏送检或-20。 C保存;其他检 材根据不同情况 而定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霍乱粪便或肛拭 子;呕吐物, 外环境标本(水食物等)发病早期;使 用抗菌药之 前;外环境标 本消毒处理前水样便1-3ml;成形便2

12、-3g 水样直接采集或纱布块集 菌法;食品50-100g粪便或肛拭存于 文蜡氏保存液或 直接放于碱性蛋 白胨水,及时专 人送检分离培养血清鉴定毒素测定伤 赛 副 伤赛血液发病第1周静脉血5ml注入无菌试管 内,待其凝固,取出血清备 用搅碎血块,放入20-30ml 葡萄糖胆法汁肉汤中分离血清后4。C 冷藏送检或-20。 C保存直接送培 养分离培养血清分型生化鉴定粪便或肛拭发病第2-3周;取新鲜粪便黏液、脓血或可床旁接种或用卡子经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停药 后2天再采便 了口养疑部分3-5g-布培养基或甘 油盐水保存液送 检细 菌 性 痢 疾粪便或肛拭 子发病早期;使 用抗菌药物前采集粪便脓血或黏液

13、部分 1g以上床旁接种或用卡 -布培养基或甘 油盐水保存液送 检便常规 分离培 养生化 反应血清学鉴 定外环境标本参见文中内容尽快送检分离培 养百 日 咳血液免疫前及免疫 后1个月末梢血0.3ml分离血清后4。C 送检或-20。保存定量凝 集试验鼻咽拭子卡他期;使用 抗菌药物前用特定灭菌棉拭子或顶端 缠棉花的细铜丝通过鼻腔 控制到达鼻咽部采取,可隔 天取1次床旁接种分离培 养白 喉咽拭子发病早期;使 用抗菌药物前于假膜边缘和白斑或炎症 区反复旋转擦拭,采集分泌 物进行床边接种或置天菌 试管内送检立即送检或浸于 15%甘油盐水中 保存分离培 养血液免疫前和免疫 后1个月采血末梢血0.3ml分离血

14、清后4。C冷藏送检或-20。C保存间接血凝试验布 鲁 氏 菌 病血液急性期患者米取双相血清静脉血3ml或微量血分离血清后送检(分离血清后4。C冷藏送检或-20C保存)虎红抗原卡试管凝集试验流 行 性 脑咽拭子上呼吸道感染 期参见文中内容立即送培养直接镜 检脊髓膜炎脑脊液出现脑膜刺激 征脑脊液离心后沉淀物直接 接着10%羊血巧克力平板, 上清液可供检测Nm特导抗 原立即送培养分离培 养检测 特异抗 原血液急性期米血2-13ml新生 儿血液免疫前和免疫 后1个月采血末梢血0.3ml分离血清后送检(分离血清后4。C冷藏送检或间接血凝试验破伤风-20C保存)表2-6主要法定报告病毒性及其他传染病检验标

15、本采集相关要求病名标本名 称采样时间采样方法保存条件检测项目脊髓 灰质血液第一份血于急性期采集最迟 不晚于发病前第5天,第二 份于发病后1个月左右采 集,lgM抗体检测可于发病 后1 -2周采血,免疫成功率 调查则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 个月采血静脉血2-3m 1或末梢 血 0.3ml分离血清 后4C冷藏 送检或 -20(保存中和抗体、特 异性IgM、 IgG抗体脑脊液出现麻痹后采集腰椎穿刺收集脑脊 液 1-2m14(保存和 运送特异性IgM 抗体粪便发病2周内采集2次,采集 最小时限间隔24小时5-8g新鲜粪便4(保存和 带冰运送病毒分离“糖 丸”疫 苗各级同一批号及接种现场使 用的不同批号疫苗

16、每个样本抽查或回 收15-20粒4(保存和 带冰运送特异滴度麻疹发病后1 -2周采集,必要时 间隔1周再采末梢血0.3ml分离血清 后4(冷藏 送检或 -20(保存特导师性IgM抗体血液第一份在发病后5天内米 集,第二份血于第一次采血 后4周采集,免疫成功率调 查则于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 月米血末梢血0.3ml同上血凝抑制抗体或特异性IgM抗体麻疹疫 苗各级同一批号及接种现场使 用的不同批号疫苗每个样本抽查或回 收疫苗3-4支冰壶冷藏 送检或 -20(保存疫苗滴度流 行 性 出 血 热 八、鼠肺流行期捕捉新鲜死、活鼠, 经颈动脉放血处死 后,置3%来苏儿中浸 泡5分钟左右,无菌 解剖取出肺脏将肺

17、脏放试管内-40(或液 氮中冻存荧光法检测抗原鼠血清流行期活鼠股动脉放血3ml分离血清 后置-20。C 送检检测抗体患者血 液双相血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 后置-20。C荧光法检测 抗体保存乙 型 脑 炎脑脊液急性期收集腰穿收集1-2ml冷藏送检或-20(保存特异性IgM 抗体血液急性期收集,2周达高峰静脉血2口或末梢血 0.3ml分离血清 后4(冷藏送 检或-20。C 保存特异性IgM 抗体第一份血于急性期收集,第 二份血于第一次取血后4周 采集同上同上血凝抑制抗 体死者脑 组织一般死后不超过6小时尸解后取脑组织少 许,放入50%甘油中尽快送实 验室,短时 间可放4( 或-20(保存病毒分离

18、流 行 性 感 冒含漱液咽拭子选择发病3天内临床症状典 型的病例米样前让成人用办 咳嗽数声,用含漱液 10-15ml 含漱 2-3 次,吐入大试管 小儿用灭菌咽拭子 在扁桃体前后和咽 喉后壁涂抹放入盛 存5m l采样液中的试 管内冰壶送检,4小时内 分离,或 -80(保存病毒分离血液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静脉血2-3ml 或末梢 血 0.3ml分离血清 后4(冷藏送 检或一 20。 C保存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甲 型 肝 炎粪便急性期早期、黄疸前期(排 毒高峰期)(免疫电镜还需 采恢复期血清取5g左右新鲜粪便 放入干净的青毒素 瓶内直接送检冷藏送检 或一 20。C 保存病毒分离免疫电镜血清急性

19、期和恢复期采集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后4。CELISA乙 型 肝 炎血液不同期均可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 后4。C送检ELISA法或 放射免疫法 检测HBV抗 原-抗体系统或肝功能艾滋病血液疑似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发 病期静脉者3ml分离血清后4。C送检HIV特异性 抗体钩 端 螺旋血液(尿)早期病程1周内与恢复期双 相血清静脉者3ml分离血清后4。C送检分离培养抗 体检测脏器取患者尸体或解剖 动物的肾、肝、肺、 淋巴结等组织冷藏送检分离培养荧光法检测钩 体4.产品样本:包括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消毒及卫生用品等,主要用于卫生理化 和卫生微生物指标检测。5.用于调查中毒的样品:调查中毒的样

20、品既包括食品、水、空气和食品接触的相关人 员的样品,又包括中毒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等临床标本,而中毒的原因样品往往只 能一次性提供。分述如下:(1)胃内容物:是确定中毒的最好样本之一。在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污染,洗胃液最 好采集最初抽出的。在收集尸检材料中的胃内容物时,要注意胃的底部胃液的收集。采集 的胃内容物量较大时,可取出后倾倒入一较大的玻璃漏斗内,漏斗的出口先塞住,混杂在 胃内容物中的结晶和粉末将沉淀在漏斗底部,然后将上层液体和下层固体分别收集。在尸 检中,对中毒迁延一段时间后才死亡的患者或生前已经进行洗胃的患者,要注意收集肠内 容物。所采集的样本可用玻璃、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器皿盛装,避

21、免使用金属器皿。采集 量最好达到1OOg(ml)以上。(2)血液:是确诊中毒最主要的样本。血液采集方法同前,应注意:根据不同毒 物在血液中的半减期决定采样时机;选择恰当的盛装血样的容器,如疑为百草枯中毒患 者的血液不能用玻璃试管,因为玻璃可以使百草枯钝化,钝化后的百草枯实验室不能检出; 注意密封,如疑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尽早抽血515ml装满玻璃试管,必须用密封玻璃 塞塞紧,避免瓶中残留空气;尽量不加防腐剂和抗凝剂。(3)尿液:尿液可直接收集、导出或注射器抽取,无尿者也可取膀胱冲洗液。尿液 一般每次采集100ml,用玻璃或塑料瓶盛装,不加防腐剂;注意采集时间,一些毒物在中 毒初期尿检阴性,如百草

22、枯一般要在口服后2小时采集。(4)食物中毒的标本:其他食物中毒标本有: 可疑食品和水样,采样时将残余食物或水样用灭菌镊子或匙采取后置于灭菌容器 中;体积较大的鱼、肉应在表面消毒后取内部检样;要注意取样量,通常50200g。 从业人员相关标本:可采集从业人员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有关人员的肛拭子, 或化脓性疾病的病灶,方法同前,相关人员的手用棉拭涂擦采样。 食物中毒环境的标本:炊事用具如锅、碗、刀等用棉拭涂擦采样,抹布剪小片放入 稀释液,菜墩用刀刮取表面后,将刮取物放入灭菌容器中送检。 其他:可疑有毒动植物样本要保持完整,最好能够收集到完整的个体或整株植物, 可疑有毒的部位(如种子、花等)采集的

23、量要充分;可疑的蘑菇在采集时要注意不要碰掉 容易脱落的菌环等,尽量保持其完整形态,以利种类鉴定。(三)样品的保存和运输1. 检测病原体样品的保存:原则是尽量保护待检微生物和注意生物安全。一般低温可 增加微生物的存活和抑制杂菌的过度生长。有的样品要使用运送培养基。分离病毒的组织 块可放于50%甘油缓冲液中,在5C条件下保存数周,也可用由0.5%水解蛋白,2%小牛血 清,青、链霉素各500U / ml,制霉菌素50U/ml组成的溶液保存。分离鼠疫菌等革兰染色 阴性菌多用卡-布半固体培养基运送,用经1/ 15mol / L pH8.1磷酸盐缓冲液处理过的棉 棒采样后,插入培养基的底部,拧紧管口螺旋盖

24、运送。怀疑厌氧菌感染或需要进行厌氧菌 检验的检样,必要时应使用运送培养基,保持在厌氧条件下运送。分离培养细菌或病毒的 标本,若在48小时内检测,保存于4C;若在48小时后检测,保存于-70C,但原则是尽 快检测,分离病毒的组织块冻存,应该加入防冻剂如甘油。寄生虫样本的保存,每份粪便 中加入10%福尔马林和PVA存于4C。2. 化学因子或毒物样品的保存:各类样本要分别盛装于容器中,包装固定,及时冷藏 保存。样本不要加防腐剂,若为防止腐败必须加用时,可加乙醇,并附一瓶所用乙醇样品 作对照。福尔马林是用于固定样本以便病理检查,不能用于毒物鉴定分析的样本中。3. 含病原体样品的运送:运送标本时最安全的

25、方式是用由三个包装层对包装物进行三 层包装。原始的容器要求能防漏,可盛容量不大于500ml。在原始容器与第二层包装之间 应放置足以吸附可能的漏液的吸附材料,并辅以第二层防漏包装。如果在一个第二层包装 中安放了几个易碎的原始容器,那么,这些容器应该进行独立包装或分开以防互相碰撞。 第三层外包装必须符合标准,如果要空运,一个完整的包装其整个外部最小尺寸不能小于 10cm,每个包装中标本量不超过4kg或4L。每个包装标本中所含的感染物不应超过50g 或50ml。运输标本的外包装必须有明确的标签,标明寄送人和接收人的详细联系方式、包 装日期和运输日期等。地面运送标本时注意将装有标本的箱子牢牢固定在交通

26、工具上,车 上还应备有吸水材料、消毒剂、手套、口罩、护目镜、密封防水的废弃物容器等防护用品。 为避免路途颠簸引起标本溶血,可在运送前分离血清。4. 化学因子或毒物样品的运送:大多数样本都可以常温下运送,对需要特殊条件运送 的样本要专门标出,需要冷藏的可以根据冷藏温度和运送所需时间决定用冷藏箱、车载冷 柜等方式。运送毒性高的环境样本,除在保障运送途中完整外,要严防泄漏,污染环境。 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情况,要制定应急预案,对剧毒化学品要专人押运。(四)样品检测结果的判读原则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判读应注意如下几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可靠性;样品采 集时间是否恰当,样品量是否足够用于检测,样品保存和运送条件是否恰当;检验方法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如何?应详细了解检测过程和结果,尽量得到原始数据或图谱,对有结 论性质的报告,分析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