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064872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8 三打白骨精课时1总序1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读通课文,概括每段意思。先学提纲:导学案P27学情分析: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 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中国的四大名著你们都知道是哪些吗?(板书: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板书:西游记)2.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3.除了这些小说中还有哪些人物形象呢?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4.这么多的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

2、又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揭题前形成副板书: 人物小 说 情节 西游记 环境5.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板书:8 三打白骨精) 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学习生字新词妖(yo)精 癞(li)蛤(h)蟆(m) 斋(zhi)饭 咒(zhu)语 欺瞒(mn)骷(k)髅(lu) 紧箍(g)咒 蒙骗 峰岩重叠

3、 拎(ln)了(1)正音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加点的字,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妖精 癞蛤蟆 斋饭 咒语 欺瞒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视实际情况,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2.题目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划一划写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的句子,并在旁边注上1、2、3。3.交流,落实以下句子。(1)“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

4、箍棒,劈面便打。A谁能读“一打”?(生读),这一打打得如何?(打得用力,打得生气、打和果断)B能读得生气些、用力些吗?(2)悟空看得仔细,认出那婆子也是那个妖怪变的,就飞步向前,大一声:“妖怪,你又来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当头劈去,那婆子便应声倒下。谁读“二打”,好象悟空手下留情了。谁再读读。(3)悟空认出那老头儿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精,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棒打去。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悟空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谁读“三打”,三打打得有些艰难?谁再读读,看谁能打出美猴王的气势来。4.老师把这三句话,

5、放在一起,请再认真读一读,有什么发现没有?(悟空越来越生气,打得越来越用力,越来越恨妖怪)是的,从悟空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白骨精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读懂了悟空身上一种什么东西?(不气馁,勇敢、敢于斗争,哪怕自己会受到惩罚)这样的美猴王是(可敬、可爱、可人的、尊重、敬仰)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文中的“三”不止一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其他的“三”1.白骨精三变。怎么变的?(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又变老头儿)找到文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从这三次变化你读懂了什么?(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善于变化,白骨是狡滑的是凶残的是可恨可恶可憎的) 这是三变的含义,是数字三的功劳。2.唐僧三拦怎么拦的把课文的句子读给大

6、家听?这“三拦”背后的意思你发现了吗?(唐僧是非不分,唐僧糊涂)唐僧是可怜的可叹的也是可恨的3.孙悟空三次被责怪。也把相应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这“三次”的意思你明白了吗?(孙悟空不怕困难,宁可受怨,也要降妖)4.抓住数字“三”给课文分段。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三变的句子。然后交流研读。1.三变:出示三变的句子:(白骨精)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师板书:白骨精 三变: 村

7、姑老妇白发老公公创情境促读。A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自己对白骨精的评价。美貌:可用哪些词来形容?(与原文对照读)出示原文: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B白骨精的三计目的何在?理解句子:“悟空刚走机会来了。” (指导朗读)C白骨精的表现假如用歇后语来概括,这真是:白骨精三变(出示)过渡:白骨精的确是贪婪的,是狡猾异常、奸诈无比的,但她又怎能逃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呢?下一课我们来看看孙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2829一、二板书设计: 8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 孙悟空 三变-三打 (村姑

8、 老妇 白发老公公)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8三打白骨精课时2总序12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教学难点: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先学提纲:导学案P28学情分析:教具准备: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学生跟着一起唱。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好吗?咱们中国人平时很喜欢“三”这个数字,比如:

9、2.你觉得我们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内容也可以用“三”来概括呢?3.师:(板书:“三变”“三打” “三阻”)谁能根据“三变”“三打”“三阻”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出示目标: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三、品读感悟:1.提示任务:上一节课我们研读了“三变”,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三打、三阻的句子。然后交流研读。2.自主阅读;学生圈圈画画,写下批注。3.展示交流:A三打谁来读读孙悟空三打的句子?(出示):一打: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

10、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二打: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1)自由读,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孙悟空?(勇敢、机智、坚定)分别从哪里读出来?(2)感情朗读,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孙悟空的特点来。这三打的打法一样吗?(第一次劈脸一棒;第二次当头一棒;第三次抡起一棒打死了妖精。)板书孙悟

11、空三打: 劈脸一棒 当头一棒 抡起一棒你觉得打得怎样?(解气)这真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指导分组朗读片断。B三阻我们认为打得好,故事里的唐僧是怎么看这三打呢?指名读唐僧相关语段: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1) 指名读一读,能说说你眼中的唐僧形象吗?(2) 假如去了金箍儿,孙悟空会走吗?你体会到了什么?(3)当悟空为了师傅的安危,一次又一次地跟白骨精斗争,而师傅却一次又一次地责骂他,这时你有什

12、么话想跟唐僧说吗?2.适度拓展:同学们,课文通过三骗、三打、三阻写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孙悟空的疾恶如仇、唐僧的人妖不分。学到这儿,我问问你们作者为什么不安排孙悟空一次就打死白骨精,为什么要三次才打死呢?这叫反复叙事,可以使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更能使故事引人入胜。在我国古典白话小说里,跟“三“有关的故事还不少呢!(补充资料: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 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四、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2932三、四、五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白骨精: 变村姑 变老妇 变老翁 孙悟空: 一打妖精 二打妖精 三打妖精教后反思:启东

13、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9词两首 课时1总序13教学目标:1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2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教学重点: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教学难点:了解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先学提纲:导学案P30学情分析: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师:咱们先来欣赏张图片,感觉怎么样?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最擅长作词。你们都预习过了知道词吗?交流交流你对此的了解。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

14、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字数、句式和韵律。2.同学们读读如梦令这首词,把它读正确,读流利。3.指名读,相机正音(兴:在这里读第四声。表示什么意思?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大兴安岭、兴奋。4.生齐读词。二、出示目标:1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2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三、初读古诗: 1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开始吧!2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请说给大伙听听。3.补充

15、介绍:在古代,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4.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但是这首词,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生读全词)四、

16、品读感悟:过渡: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1)提示任务: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溪亭日暮”。(2)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4)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请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

17、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5)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6)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藕花深处”(1)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它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咱们学过荷花吧,吟诵优美的句子。(3)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2.

18、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1)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读这两句,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3)看,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4)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5)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6)再次有感情读。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1)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

19、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2)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齐读,背诵。)(3)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4一幅流动的画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

20、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1)生读(2)教师读(3)师生齐读5.刚才我们在学古诗词时掌握了一种本领,就是把词“读胖”,咱们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1)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2)学生说字眼,说理由,并板书。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

21、并不多,但是 “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3)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呢?(4)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生读、背全词。五、拓展延伸:1. 填空(1)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 。词有种不同的 ,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有 、 、 (2)如梦令的作者是 时代的女词人 ;你还知道她作的 、 等诗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2李清照一生写过无数的诗词,但如今仅存七八十首

22、。我这里还收集到一首,也是李清照回忆以往生活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它所表达的心情与如梦令一样吗?出示清平乐,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六、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3334三、四板书设计: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9 词两首 课时2总序14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阅读

23、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先学提纲:导学案P31学情分析: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自从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好多的古诗词,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吗?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三、初读古诗:1

24、出示渔歌子,请同学们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准、读通、读顺。2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什么。3检查预习效果:(1)指名读。(是否读通读准字音) (2)看了下面的的注释,你有什么收获。四、品读感悟:(一)释字词译诗句1你读出了这首词描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2提示任务:老师请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词,仔细品味一下,哪一句给你的感受最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自主阅读:生自主吟读,与同桌交流词意。4交流展示:说说你理解了那句是的大概意思。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教学。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青翠葱茏的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碧空中飞翔。(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诗人

25、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把那份幽远、宁静给读出来。 “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夹岸的苕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或在水面嬉戏追逐着缤纷的落英。(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这是一幅多么艳丽、生动的画面)这一远一近的对比,这明丽与绚烂的对比,你能通过朗读出现出来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春雨的细,)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请你用朗读表现出来。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6有感情朗读(背诵)诗句。(二)细细读,品词味1过渡;短短27个字,为什么能

26、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隽永清新、丰富秀丽的水乡风景图。古人的语言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凝炼与绝妙呢?老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词时,你能发现其中看似简单普通,却是作者别具匠心、反复斟酌推敲的词语吗?2品析“青、绿”“青、绿”是同一种意思吗?都表示绿色,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绿色的词(一个字的),“翠”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是一种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绿);“碧”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苍”日暮苍山远(深沉的绿);“葱”(浓厚鲜活的绿)为什么这么多表示绿色的词,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绿”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绿”的位置换一下?你自己试着替换读读看,再与诗的原句

27、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品读,说自己读后的感受。3.小结:看似简单直白的两个字,却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的结果,那简单就是惟一的。瞧,我们学着诗人,用心去读、去观、去品、去悟,总会有深妙的体悟和发现。(三)解诗人,悟诗情1提示任务:那么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读读全词,连题目、作者都读。2.学生自主阅读。3.交流展示:(1)有可能是渔人:A.趁着春水涨、鳜鱼肥,多打鱼,好养家,连斜风细雨都不顾。B.从诗题渔歌子,这首好像应是渔歌,所以那人应是打鱼的渔人。是一个勤劳的渔人,读这两句诗。(2)有可能是诗人。诗人为这美丽的山水所陶醉,他觉得这斜风细雨

28、也是一种美,所以留恋不归。(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肯定)4交流你对作者的了解: 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唐肃宗时弃官归隐,没有回故乡浙江金华,而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称“烟波钓徒”。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种情势下,他因为无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热爱自然的情怀。5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作者明写渔父,暗写他本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6再诵古诗,读出韵味。师引读:(层层递进)作者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读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

29、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读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读五、拓展延伸:1过渡:张志和的渔歌子表现了潇潇春雨洒江天之时,渔人既在劳作,又观美景的无限情趣,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谐生活的美好意愿。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不仅历代传唱,而且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其中就有宋朝诗词大家苏轼。(出示)浣溪沙 宋 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学生读通诗句,比较格式上、情感上的异同。3. 再出现渔歌子)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渔歌子。4.总结:有一位诗人说:再美的诗,也美不过春天的一棵

30、树。所以,再好的文字营造的风景,也比不上身边这触手可及和活生生的大好春光。同学们,让我们回到现实,回到我们身边的春天,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去大自然感受春天,也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感悟春天吧。六、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33一、二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后反思: 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0 螳螂捕蝉课时1总序15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3.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

3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先学提纲:导学案P33学情分析: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挂图(螳螂和蝉),指导学生读准音,记住字形。螳(tng)螂(lng)2.这是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看吗?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3.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诸侯(hu) 衣裳 禀(bng)报 悠闲 瞄准祸患 乘

32、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2)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3)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2)指名说,集体讨论。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经过、结果呢?2.组成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一段(1)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第二段(211)少年讲述“螳螂捕蝉”

33、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第三段(12)吴王听后,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提示任务: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自然段。 2.自主阅读3.交流展示(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螳螂和蝉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身后的隐患是什么呢?(3)你觉得少年将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3436一、二板书设计: 螳(tng)螂(lng)捕蝉 诸侯(hu) 衣裳 禀(bng)报 悠闲 瞄准祸患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0 螳螂捕蝉课时2总序1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4、文,复述课文。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3.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先学提纲:导学案P34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出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

35、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3.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三、品读感悟:1.复述故事。 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简单地复述这个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1)少年通过这件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找出文中的话。 (2)(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 )指名读。提示任务:(3)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组交流讨论。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 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组交流讨论。(4)展示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

36、体)。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5)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6)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7)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8)提示任务: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9)自主阅

37、读: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10)展示交流: 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3.小结: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巧劝”“智劝”)(板书:巧劝 智劝) 4.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5.交流课前收集的“螳螂”人,结合现实说说祸患。6.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出示练

38、习)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四、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3637四、五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螳螂蝉 (黄雀在后)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1 读书要有选择 课时1总序17教学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3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

39、确的读书观。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先学提纲:导学案P36学情分析: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读的。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3.我们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4.请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

40、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3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一)出示自学提示。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四)交流。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2.我们可以

41、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通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学生边汇报边板书。)四、总结课文,知识迁移。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爱好来选择。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3.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步的不断动力。人们已经把书进行各种比喻,出示书的妙喻。书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努力读书,为我

42、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光彩。五、课堂延伸请同学们向你的好友推荐一本书。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3740一、二、三、四板书设计: 优秀的文学作品 名人传记 内容 科普类书 10.读书要有选择 工具书 获取更多知识 根据兴趣和爱好 方法 请教别人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练习3课时1总序18教学目标:1.赏析红楼梦里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体会同是写笑,但写出了笑的不同神态,从而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生动。 2.笑的神态各种各样,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并正确选择句子中该用什么样的笑。 3.积累表示“笑”的词语。教学重点: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

43、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教学难点:感受笑的各种神态,并积累词语。先学提纲:导学案P37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第一板块:语文与生活一、关注语境,情境导入。1大家来做一做动作好吗? ( 微笑、傻笑、捧腹大笑 ) 2师:瞧,大家笑得多开心呀,可见笑是嘴边的一朵花,是脸上的一朵云;是美的姐妹,艺术的娇儿;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自古以来就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也都留下了关于笑的诗句篇章。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有这么一段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关注生成,学练结合。1自由读短文,看看

44、曹雪芹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想想从各人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播放影片片断。 3指名读,说说对哪个人的笑印象最为深刻。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体会同是写笑,但笑的神态各不相同。 5表演读,模仿文中人物的动作,想象当时的情景朗读片断。 ( 指名读、小组表演读、全班读 ) 6师:看,同是写笑,但文中人物笑的神态各不相同。有的笑弯了腰,有的笑岔了气,还有的笑得要揉肠子。可见当时刘姥姥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是多么地令人发笑。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笑。比如:大笑、哄笑、讥笑、苦笑、冷笑等等。看看下面这些不同的笑的方式,做做动作,体会一下这是怎样的笑。 7出示:大笑、微笑、哄笑

45、、讥笑、苦笑、冷笑和狞笑。学生做动作。 8.下面这四个句子中该是什么样的笑?你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然后选一选,填一填吗? 9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10汇报交流。 11全班齐读四个句子。 三、关注方法,掌握规律。1师: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几种笑,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2教师指导完成练习。 3你能用刚才出示的表示“笑”的词语,任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4指名交流课前搜集的“笑”的词语。四、关注生活,拓展延伸。当你成功地解决了一道难题,你会得意地笑;当你化解了和同学的矛盾,你会轻松地笑;当你被老师表扬了,你会自信地笑。笑是我们生活的润滑剂,笑可以化解人们之间的摩擦,笑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快

46、乐。当然有的笑也是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比如:讥笑、嘲笑、皮笑肉不笑等。可见不同方式的笑,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课后呀,大家都来做一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生活中笑的瞬间记录下来,并用我们积累的有关笑的词语在相片背后写一写这生活中的小故事。第二板块:读读背背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令读者记忆深刻,尤其是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的美猴王。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读与他有关的12个成语。二、解读内容,多边交流。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高声朗读,或轻声吟诵,边读边感悟成语的意思。要求:发挥想象,理解词语的大体意思,不必默写。2学生交流汇报,重点体会“明察秋

47、毫、除恶务尽”的含义。 3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读出孙悟空的英雄的豪迈气概。 4借助预习时收集的资料,体会孙悟空神通广大的本领和为民除害的品质。三、把握特点,熟读成诵。1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欣赏,背诵成语。 2想象:读着这些成语,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1你还积累了哪些成语要送给这位猴英雄? 2填空: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 )、( );拥有七十二变,( )、( );一双( )可以( )。他曾经( ),赢得了“( )”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 )。 检测完善: 高效课堂P37板书设计: 练习3 语文与生活 诵读与积累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练习3课

48、时2总序19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2.口语交际: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教学重点:学会在表演时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先学提纲:导学案P38学情分析:教具准备: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 一、感知内容,观察悟法指名读这段话,明确选自于课文读书要有选择二、突破难点,点拨示范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

49、要细心观察每个字间架结构的匀称、合理。三、描红临帖,写中悟法1.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的结构的书写注意点。 2.指点: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3.板演“选择”、“掌握”等词语。 4.学生练习描红。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四、师生评议,体验成功:1.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2.展示优作。第四板块:口语交际一、情境体验,进入话题(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图片:曹操、关羽、诸葛亮、周瑜、刘备等 ) 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

50、机妙算的诸葛亮、年轻有为的周瑜刚才看到的一组图片中,你认识谁,了解谁?能用上成语或四字词语说说吗?2.大家了解的还真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漫话三国英雄,领略这些英雄人物的风采,分享我们的阅读收获。(出示话题:漫话三国英雄,理解“漫话”)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 有句名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三国英雄名家大师是怎么评价的呢?请看一段视频。(出示视频:易中天品三国片段,通过视频提升学生发言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通过适时理答,推动交流进程。 过渡:罗贯中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运用夸张、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这些鲜明丰满、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大家熟悉

51、的故事三顾茅庐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张飞和刘备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在这段对话中展露无遗。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1.下面,我们不妨也学着曹操一起来大胆地 “曹操煮酒论英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自由讨论。 2.学生交流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友情提醒: 说的要求:言之有序 言之成理听的要求:尊重他人,用心倾听,积极思考,同学发言完后及时点评、补充,或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甚至可以争论。四、延伸话题,综合运用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2.指名分角色读。评读。 在评读过程中讨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3.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表演。4.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5.总结:古往今来,英雄一直是人们赞美的对象。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诗词叫泌园春雪其中有一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都已做古,你们才是未来的英雄。老师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们在不同的岗位大显身手。检测完善: 高效课堂P38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年轻有为的周瑜教后反思: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