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060054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效劳的对象和技 术开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工程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 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1) 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方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 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 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如地下不明物体、软弱结构面、断层 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 立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 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

2、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 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 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因此,为了有效地鹪决某些复 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 用的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 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的有效手段之一。(2) 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 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比照,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 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 数作为比照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到 达解决那些采用传统

3、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 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此 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平安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根底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 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根底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根底承载力及 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 用下的性状。(3)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 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 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 的

4、学术活动和讲座,到达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 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各类 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震反响分析等), 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提高工程勘 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 技术素质;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本工程占地面积大,位于丘陵地貌,地形复杂,基岩埋藏浅, 许多地方直接裸露,并且跨越的地层单元多,既有山前冲洪积物、 坡积物、淤积物,又有新近场地平整时回填的人工堆积物,其中大 局部场地外表分布有厚达十来米(含有直径可达1 2m的巨大块状 石头)的

5、人工填土,地层和岩性分布复杂。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局部有断层分布,岩石的裂隙较发育,伴 有花岗斑岩岩脉、石英正长斑岩岩脉、辉绿岩岩脉穿插其间,垂直 山脊走向仅400m宽度内就分布有14条岩脉。各种岩石、岩脉风化 程度不一,有的岩脉风化后,其土质松软,形成了复杂的岩土组 合。其勘察的难度大,为了查明场地的岩土层分布和地质构造特 征,合理地制定勘察方案和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首先在收集当地 地质资料的根底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然后根据地 质测绘成果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编制勘察纲要。再针对场地地形、 地貌特征及工程特点,选用以钻探、物探为主结合坑探、静力触探 等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本工程

6、共布置勘探点1008个,对场 地岩土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外试验和测试工作,野外测试工作主 要有浅层载荷板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面波测试、 剪切波速测试、抽水试验;室内试验除了常规的岩土试验工程外,还 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渗透试验、水质分析等。具体的勘察工作 是:(1) 本次勘察对场地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不良地质作 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有关边坡的平 安和稳定性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条件,提供了各种边坡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岩土 参数,对施工、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2) 根据山地地层相对简单,但钻机搬运

7、困难等因素,将物探、 井探、槽探手段应用于难于进行钻探的山顶、陡坡等位置,并考虑 到井探和槽探的勘探深度有限,因此将物探、井探、槽探等结合起 来使用,既到达了勘察日的又节约了勘察本钱。其次将各种勘察手段相互进行比照验证,如通过大量物探与钻 探、坑探、井探等的比照试验,取得场地各岩土层的比照参数,提 高物探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把室内岩土试验和野外标准贯人试 验结果与静载荷板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比照,建立它们与地基承载 力和变形指标之间的关系等。(3 )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判定,本工程有大量的拟建物根底将选择 花岗岩残积土作为其持力层,由于场地内花岗岩残积土穿插有大量 不同岩性的岩脉,并且其风化程度不

8、同,造成岩土软硬不一。根据经验,采用常规土工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 设计参数往往偏低,为了能准确地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 本次勘察共进行了 6台载荷板试验以获取不同花岗岩残积土的承载 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其所获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采用常规方 法提供的提高了约1.5倍(180kPa提高到289kPa),变形模量提高了 3倍(5MPa提高到15.3MPa),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对地基与根底方案,地基与根底设计 参数进行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探讨。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 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特征和成桩可能性及根底持力层的工程性质、埋 藏深度等,对根底

9、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和比照。 针对不同分区、不同的建筑物,建议选用不同的根底形式和不同的 根底持力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调了检测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该意见被业主和设计人员所采纳,经过施工检测和施工监测,证明 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各种岩土设计参数和各种方案经济合理、目的性 和针对性强。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 相结合,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正确途径。但是 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 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各种勘察手段所获取的资 料应与传统的勘察方法,施工检测、施工监测成果进行比照、验 证,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判定标准确保工程勘察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