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059288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2. 体会本文在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上匠心独运的手法。3. 通过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性格鲜明对照,进而领会将相交欢对当时赵之兴亡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4. 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重点难点】 (一)本课的学习重点是: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易幸负谢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以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掌握若干多义词的用法和文言文的使动用法(二)本课的难点是

2、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现象。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拜、易、书、遗、患、报、走、质、却、急、遇、去。2.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负、徒、幸、引、以、亡、见、因、谢。3.了解本文通过三个故事刻画人物的写法;4.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勇于改过的高贵品质。【预习案】一、自主学习 (一)了解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篇,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年表 篇,书 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3、不仅如此,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被鲁迅誉为 ,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二)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 家、 家和 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关于司马迁

4、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三)时代背景简介: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四)补充资料:1、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常识:(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 (3)擢:提升官

5、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2、古代刑罚常识:黥(用刀刺刻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笞(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杖(是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刖(砍掉脚的刑罚)

6、、膑(剔除膝盖骨的刑罚)、宫、大辟(砍头)、炮烙、汤镬(把人投到滚汤中煮死的刑罚)、车裂(把人的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凌迟(剐刑)、腰斩、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3、古代方位意义: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在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二、自读课文,完成自我检测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缪贤( ) 肉袒( ) 倨( ) 睨柱( )衣褐( ) 汤镬( ) 渑池( ) 盆缶( )怿( ) 避匿(

7、) 刎颈( )2、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 通 ) 2、拜送书于庭 ( 通 ) 3、召有司案图 ( 通 ) 4、送国书于庭 ( 通 )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通 )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通 )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 2、全文结构分为四大部分,请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第1-5自然段,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和词类活用现象。2、通过阅读,了解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及蔺相如出使秦国的背景。【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第1-5

8、段,借助书下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1)拜为上卿 (2)使人遗赵王书 (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6)求人可使报秦者 (7)窃计欲亡走燕 (8)而束君归赵矣 (9)则幸得脱矣 (10)曲在赵 (11)均之二策 二、合作探究:1、分析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宁许以负秦曲 (2)臣请完璧归赵 (3)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指出特殊句式的名称:(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以勇气闻于诸侯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求人可使报秦者 (5)何以知之 (6)而君幸于赵王 (7)故燕王欲结于君 3、翻译重点句子 (提示:注意重点字词

9、的落实和词类活用现象)(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三、课文分析:1、文章开头交代廉颇蔺相如的不同出身,有何作用?答: 2、第四段中写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有何作用? 答: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第6-13自然段,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和词类活用现象。2、通过阅读,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以及从中体现出的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及外交策略。【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第6-1

10、3段,借助书下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1)相如奉璧奏秦王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3)璧有瑕 (4)王授璧 (5)相如因持璧却立 (6)秦贪,负其强 (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8)礼节甚倨 (9)大王必欲急臣 (10)相如持其璧睨柱 (11)乃辞谢,固请 (12)召有司案图 (1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4)臣乃敢上璧 (15)引赵使者蔺相如 (1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6)臣请就汤镬 (1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8)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19)不如因而厚遇之 (20)卒廷见相如 二、合作探究:1、分析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乃前曰 (2)怒发上冲冠 (3)秦

11、王恐其破璧 (4)舍相如广成传 (5)归璧于赵 (6)间至赵矣 (7)毕礼而归之 2、特殊句式: (1)拜送书于庭 (2)设九宾礼于廷 3、古今异义词: 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4、翻译重点句子 (提示: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和词类活用现象)(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三、课文分析: 1、研读513段,分析概括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蔺相如出使前表现如何: 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

12、策: 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出使结果如何: 2、完璧归赵一部分,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第14-16自然段,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和词类活用现象。2、通过阅读,了解渑池之会的情节始末,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人物的特点。【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第14-16段,借助书下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1)拔石城 (2)欲与王为好 (3)欲毋行 (4)与王诀曰 (5)于是相如前进缶 (6)因跪请秦王 (7)左右皆靡 (8)于是秦王不怿 (9)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10)为赵王寿 (11)赵亦

13、盛设兵以待秦 二、合作探究:1、分析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御史前书曰 (2)左右欲刃相如 (3)于是相如前进缶 2、特殊句式(1)会于西河外渑池 (2)遂与秦王会渑池 3、翻译重点句子 (提示: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和词类活用现象)(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三、课文分析:1、本部分写渑池之会,请问渑池之会分为哪几个阶段?答: 2、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答: 3、廉颇与赵王诀别,表现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第17-21自然

14、段,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和词类活用现象。2、通过阅读,了解“负荆请罪”(将相和)这一历史故事,以及体现出的人物特点。【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第17-21段,借助书下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1) 以相如功大 (2)位在廉颇之右 (3)徒以口舌之劳 (4)蔺相如固止之 (5)且相如素贱人 ( 6)宣言曰 (7)已而相如出 (8)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0)恐惧殊甚 (11)臣等不肖 (1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3)相如虽驽 (14)不若也 (15)顾吾念之 (16)徒以吾两人在也之 (1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合作探究:1、分析下面

15、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且庸人尚羞之 (2)而相如廷叱之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古今异义词:宣言曰 古义 今义 3、特殊句式: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翻译重点句子 (提示:注意重点字词的落实和词类活用现象)(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再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课文分析: 1、这一部分体现了廉颇和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 2、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 3、他们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1、依据全文内容概括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征? 2、思考探究“弱国无外交”是古今中外的常规,但蔺相如却在秦强赵弱的情况下“使不辱于诸侯”,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