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056447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车载DC、DC变换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 车载电源产业链中游现状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业链中游为车载电源生产环节,车载电源产品分为车载充电机OBC、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按照企业经营性质,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厂商可分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和整车厂配套供应商等三类厂商。这三类生产厂商各具优势。其中第三方独立供应商多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一定的规模,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据了解,迪龙新能源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团队、研发实验室和研发设备,并完成了全自动化贴装焊接工艺、全自动化检测、老化等工艺,在电源行业拥有20年的研发生产经验,技术实力雄厚。目前,迪龙新能源研

2、发生产的主要产品有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车载集成一体等,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和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在全球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为博格华纳、伟巴斯特、rimac、北汽新能源、丰田、现代、比亚迪、奇瑞、江淮等170多家整车厂提供车载电源整体解决方案。迪龙新能源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卓越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赖,旨在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车载电源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持续的创新迭代能力,引领行业新未来。按照企业资质类别,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商分为本土生产商和外资生产商。其中本土生产商市场覆盖率范围较广,本土车企品牌大都更愿意选择本土车载电源生产商。二、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

3、源主要产品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原材料为半导体器件、五金结构件、磁性元件、电容电阻等。行业的下游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业等。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蝉联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49万辆,销量为35205万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4、产业领域,已经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得到了海外客户的认可。就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产品而言,国内少数车载电源生产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其产品竞争能力近年来不断增强,已逐步实现对国际竞争对手的赶超。相关企业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车载高压电源市场逐步实现了。我国国内的车载高压电源厂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独立的车载高压电源厂商,凭借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进入到车载高压电源领域,该类厂商一般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规模化优势,包括富特科技、台达电子、威迈斯、欣锐科技、汇川技术、英搏尔等;二是

5、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孵化产生的厂商,与整车厂配套关系稳定,粘性较强,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如弗迪动力等。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国内车载高压电源行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从而推动车载高压电源行业的发展变革。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车载高压电源行业总体向着高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化等方向发展,技术指标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能源互联网趋势的不断发展,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亦逐步向双向充放电的方向演进,通过发挥V2G、V2L和V2V功能,在未来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将与电机控制器等其他零部件进一步集成,向深层次集成方向发展

6、。三、 新能源汽车电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新能源汽车电源行业面临的机遇1、发展新能源汽车得到我国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从多个维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支持。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还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

7、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从战略规划、财政补贴、产业支持等多个维度对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支持,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石。2、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认可度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根据当前政策目标

8、,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给上游车载高压电源和非车载高压电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3、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增进了消费者信心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以及整车品质的提升,里程焦虑等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程度在不断提高。随着整车电量提升及电耗降低,我国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逐年增加。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型数据统计,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从2016年的253km提升至2020年的378km,提升幅度为494%,极大缓解了用

9、户里程焦虑。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技术水平亦不断提高,消费者信心逐渐增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基础。4、新能源汽车电源行业充电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有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改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1595%和1575%。截止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557%;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1147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1470万台。总体来看,近几年充电桩数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趋势,车桩比从2015年646:1下降到2021年300:1。同时,

10、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正朝高功率、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解决消费者的充电焦虑问题,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规划。5、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海外市场逐步打开相比于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领域,已经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得到了海外客户的认可。就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产品而言,国内少数车载电源生产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其产品竞争能力近年来不断增强,已逐步实现对国际竞争对手的赶超。相关企业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在我

11、国新能源汽车车载高压电源市场逐步实现了。同时,随着自身技术、品牌、资金实力的不断提高,相关企业积极进入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市场竞争,客户资源不断积累,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二)新能源汽车电源行业面临的挑战1、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较快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工艺持续提升。未来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如果行业内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厂商的产品技术不能实现突破,不能及时匹配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将对行业内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2、新能源汽车的车规级芯片短缺车规级芯片作为汽车产业核心关键

12、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短缺问题。并且由于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滞后等因素,国内车规级芯片市场多被国外芯片巨头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若芯片短缺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及时解决,将影响到整个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四、 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对汽车高压电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游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业等。(一)上游产业的发展对汽车高压电源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原材料为半导体器件、五金结构件、磁性元件、电容电阻等。半导体器件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处于阶段,新能源汽车高压电

13、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助推了半导体等上游产业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制造行业产销居世界前列。长期而言,上游产业步伐的加快对于原材料的有效及时供应及成本控制有一定程度的利好。2021年以来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芯片采购价格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随着步伐的加快,芯片短缺有望尽快得到缓解和改善。(二)下游产业的发展对汽车高压电源的影响本行业的下游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业等。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由517万辆和507万辆增长至3545万辆和352

14、1万辆,尤其是2021年,较2020年分别增长15952%和15757%,渗透率提高至134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渗透率有望超过18%。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车载高压电源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充电桩设备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备,其市场规模均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而增长,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也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 车载电源行业现状车载电源行

15、业现状,车载电源行业前景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从多个维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支持。车载电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变革,是整体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双向车载电源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如何实现未来车载电源应用的多样性成为技术研发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井喷式增长,车载电源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在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与需求度不断提升的催化作用下,车载电源集成技术顺势而生,该技术是将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与高压配电盒、

16、电机控制器等高压系统部件进行集成,可以有效节约整车空间、提供车载电源功率密度、减少零部件数量、减轻车载电源装机重量以及降低整车成本。受到集成化、轻量化、快速开发的市场需求,集成化电源系统成为主流,2020年集成化产品市场占比37%,2021年就迅速提升至57%。中游是车载电源制造商,参与企业主要为整车企业和第三方企业。整车代表公司有比亚迪、特斯拉等,第三方企业代表有迪龙新能源、威迈斯、富特科技、欣锐科技等。迪龙新能源在2021年业务整体收入构成中,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占比61%、车载充电机占比26%、车载DC/DC变换器占比13%。该企业系列车载电源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北汽新能源、东风、奇瑞、海马等1

17、70多家整车企业,还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南非、欧美等数十个国家的200余家企业。六、 新能源汽车得到我国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从多个维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支持。2021年3月,我国发布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2020年11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

18、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还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从战略规划、财政补贴、产业支持等多个维度对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支持,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石。七、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面临的机遇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以及整车品质的提升,里程焦虑等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程度在不断提高。随着

19、整车电量提升及电耗降低,我国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逐年增加。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型数据统计,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从2016年的253km提升至2020年的378km,提升幅度为494%,极大缓解了用户里程焦虑。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信心逐渐增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上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良性发展建立基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有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改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1595%和1575%。截止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557%;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1147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1470万台。总体来看,近几年充电桩数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趋势,车桩比从2015年646:1下降到2021年300:1。同时,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正朝高功率、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解决消费者的充电焦虑问题,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上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布局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