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0054653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之报告59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学习考察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环境治理的好经验和做法,XXXX年X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城建工委、内司工委、部分县区人大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考察组赴台湾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中,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了台湾麒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投垃圾焚烧厂、台湾中华农会鲜乳加工厂、台北市宁夏路夜市、久保田生物科技公司(嘉义县农会堆肥场)、台东原生应用植物园、小雨蛙有机生态农场和桃米生态社区发展协会等八个单位和企业,并围绕考察主题与当地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学习和交流,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概况台湾地区位于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

2、国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面积约X.X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等XX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XX个岛屿。XX%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生态资源环境丰富多元。(-)台湾地区的环境现状台湾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高度密集且大部分集中于城市。现台湾人口约XXXX多万人,相应密度由XXXX年的XXX人/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XXXX人/平方千米,城市人口密度达到XXXX人/平方千米以上。二是工厂密度大,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来源于工业企业。三是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机动车的主要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占空气中一氧化碳总量的

3、XX%,氮氧化物排放量比重达XX%,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能源消耗量不断上升,随着能源消耗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随之增加。以二氧化碳为例,台湾地区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XXXX年为X.XX吨,XXXX年为X.XX吨,XXXX年达到XX.X吨,年平均增长率约X.X%o(二)台湾地区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台湾地区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固定污染源(工厂、建筑工地等)及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悬浮颗粒(PmXX、pmX.X)由固定污染源及逸散性面源排放占XX%,移动污染源排放占X%,主要来自建筑工地、机动车、物料堆积及工业制造逸散

4、;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燃烧污染源公路运输、发电、工业制造燃烧,且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碳氢化合物年排放量约XXX万吨,由固定源及逸散性面源占XX%,移动污染源占XX%,主要来自公路运输、石化炼油工业有机溶剂使用;一氧化碳年排放量约XXX万吨,由固定污染源排放占XX%,移动污染源占XX%,主要来自机动车、火力电厂及工业锅炉的燃料燃烧。目前台湾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可吸入性颗粒物(PMXX)、细颗粒物(PMX.X)、二氧化硫(SOX)、二氧化氮(NOX)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但悬浮颗粒及臭氧仍为主要污染物,尤其臭氧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二、台湾地区环境治理的主要经验

5、和做法(一)健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注重以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来预防及减轻开发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落实国土保育环境政策,并健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让环境意识落实在各开发单位及各主管机关;注重检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使其既能发挥实质筛选开发行为的功能,又能提升检查效率;注重强化政府政策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功能,并加强落实通过环境评估检查后的追踪监督。(二)推动对全民的环境教育。制定环境教育纲领及环境教育行动方案,促使各机构、学校在环境永续的原则下推动完成所属任务,比如每年完成对员工、教师、学生X小时以上的环境教育。建立环境教育机构和设施场所、人员的认证制度,活络环境教育产业,加速环境教育普及化,进而推动

6、全民环境教育工作,培育全民了解环境伦理,增进保护环境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促使全民重视环境,并采取各项环保行动,实践负责任的环境行为,从而提升全民环境素养。(三)推动应用畜牧业堆肥技术,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破坏。为降低河川污染及加强畜禽粪便资源管理,回收氮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台湾环保部门结合农政机关及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堆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农业生产及保持地力上,兼具了肥料及土壤改良的效益,减少了对土壤及河流的污染。为加强政策推广宣传,相关部门制作了宣传短片,在电视及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大众对农业堆肥技术的知晓率。同时,积极搭建农牧网络媒体合作平台,推动农民签订使用有机肥料的

7、合作书,通过政府资金补贴,以农会集中回收的方式将禽畜粪等污染物循环利用。此外,对严重污染河段的畜牧业加强稽查。通过这些措施,既降低了化学制剂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又起到洁净空气的作用,使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显著降低。(四)推动温室气体的减量排放。为了落实低碳减排的目标,环保部门制定了温室气体减量推动方案,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承担低碳减排责任,同时环保部门还优先推动建立排放源的核查工作,建立了XXX家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的档案,掌握了XX%的工业及能源部门燃料燃烧排放量等企业排放基本资料,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持续研究效能标准、总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机制,及时完善法制规范。如我们考察学习的北投垃圾焚烧厂,日处理

8、垃圾容量为XXXX吨,运行二十多年来,该厂不断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及最新的焚化技术,逐年减少了垃圾体积掩埋空间,达到垃圾减量化、安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妥善解决了垃圾问题。(五)推动低碳家园的建设。整合地方政府推动低碳城镇的建设,选出XXX个低碳永续示范社区,协助地方政府完成节能诊断,制定了符合社区特色与发展愿景的低碳永续措施规划报告,并持续与能源技术服务业及物业管理服务业合作,落实节能绩效保证与社区节能服务工作。三、对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推进依法治污进程,参照各地治污实践,结合当前治污形

9、势,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总结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经验教训,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保驾护航。尽快完成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建设工作。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取得的成效,对行之有效的治污措施进行细化和深化,对成效不明显的措施进行分析和修正,高起点编制扬尘管控、尾气防治、工业监管、燃煤管控、网格监管、预警调度、绩效奖惩、督查问效等X项管控标准,巩固和扩大治污成效,固化和规范治污举措,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长效治污机制,通过管控措施的标准化指导和规范治污行为。(二)不断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各区、县政府要严

10、格按照省、市工作方案和环境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辖区环境质量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印发年度工作方案,积极落实河长制及属地化负责,协调解决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实施,确保完成年度环境质量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同时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对照责任分工,按期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自觉接受上级指导、协调、监督,定期研究解决辖区内重点问题。(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整合、补充原有污染防治资金列支渠道,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运行费用的资金保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提标治理,落实超低排

11、放奖励政策;对企业自我提标改造超计划完成的减排量进行“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加大运行投入;对能效、排污强度达到更高标准的先进企业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四)狠抓餐饮烧烤治理。城市建成区内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炉灶要改造为清洁能源,并加装集气罩,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设置专用烟道,油烟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XXXXX-XXXX)要求,禁止将油烟排入下水管道等地下通道。动态监管城市建成区现有餐饮业,未实施清洁能源改造的餐饮单位要限期整改,已治理改造的餐饮单位要定期清理、疏通油烟净化设施和专用烟道,从严查处擅自停运设施和超标排放行为,建立相关管理运行台账,确保餐饮企业使用(准)清洁能源和油烟达标排放。严格划定和发布禁止露天烧烤区域,城市建成区内露天烧烤(餐饮)单位要全面开展“进店销烟”行动,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露天烧烤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