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048090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记录成熟度相关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冬季施工测温孔留置方法:测温孔布置原则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测温孔垂直插入留置。梁测温孔每3m长设置1个,每跨宜至少设置2 个,孔深1/3已浇筑混凝土梁的高度。楼板每15m2设置1个,每间宜至少设1个,孔深1 /2板厚。各区域技术员绘制出测温孔平面布置图,测温孔应全部编号,测温孔应设置在有 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部位,孔深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 1/2。同时需对测温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剪刀墙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模板,纵墙测温的模板在横墙轴线之间梅花形布置。每块板单 面设测孔3个,沿对角线布置,上、下测孔距大模板上、下边缘30cm。 底板每30m2设测温孔一个,

2、孔深设在底板中部。现浇悬挑阳台每个设2个孔。 测温孔留置方法:梁板测温孔用20薄铁管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未凝固前插入混凝土内 留置,并按测温孔编号插上相对应的三角旗(三角板两直边边长分别为80和150,采用旧 竹胶板,上面用红笔写上编号)。测温孔留置由混凝土班组负责。测温时在已浇筑找平的板 面上留设竹胶条测点布置原则:梁:测温孔每100m2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 为1/3梁高;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 与柱面成90度角,孔深约为1/3柱断面边 长;剪力墙板:每50m2板面设测温孔一个,孔距地面(或板面)约1/2板高,并距焦碳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现浇板:每100 m

3、2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 约为1/2板厚。成熟度粗略计算方法:M = (T+15)AtM为混凝土成熟度(C*h)T为 混凝土养护温度(C) t混凝土养护间隔时间(h)当气温为0C及以下时,不考虑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与此对应的养护时间不计入等效养护龄 期。当养护龄期小于14d时,混凝土强度尚处于增长期;当养护龄期超过60d时,混凝土 强度增长缓慢,故等效养护龄期的范围宜取为14d60d。如不足600度天以60天强度为 600度天强度。 是每一天气温的平均值,相加得600度。C35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C35 fcu.0=fcu.k+1.645X

4、o =35+1.645 X5.0=43.2Mpa注: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一混凝土设计强度;O 一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5.0。用养护现场早6点、午14点、晚22点的温度平均值作为一天的温度值,然后按照规定累加。 不计低于0C的温度。附录X同条件养护试件法养护温度记录施工单位 工移名林华构部位 试件制作时间混耘土设计强度等级 记录人序日期养护温度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温度逐日来计苗CC)番洼:职22时测温时间长短不是以天数或温度决定的,而是以是否达到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决定的。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中对受冻临界强度是如下定义的:对掺有外加剂的 混凝土而言,在负15度

5、以上,受冻临界强度定为4MPa,对于负30度以上,受冻临界强度 定为5MPa。对于未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而言,用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 其受冻临界强度是设计强度的30%,用火山灰、粉煤灰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 度是设计强度的40%。其6.9.3.4规定: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首先说一下应该是受冻临界强度,和抗冻不是一码事,抗冻应该特指抗冻融性能 我给你翻了一下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在术语里关于受冻临界强度的解释是”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是否还需要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规定,下面给你从word版本的规范里找了一段,先

6、声明 是复制的:1.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2. 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时不得小于4.0N/mm2,当室外最 低气温不低于-30C时不得小于5.0N/mm2在冬季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某一界限值时,由于结构已初步形成,具备了抵抗 冻胀破坏的能力,混凝土再受冻亦不会被冻坏,这一强度称做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冬季

7、施工的关键就是要使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一般说来,低水灰比、 掺防冻剂、引气量大的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相对低。使用早强型水泥或掺加早强剂,混凝 土能够较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但是浇筑后采取一定的保温养护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受冻,这样就不会影响其后 的强度增长,或者能达到设计值的95%。那么,这个受冻前养护到达的强度就叫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各种标号砼的受冻临界强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为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30%。首先这个比较麻烦1。先根据砼的设计强度(例如C20,C30,C40所对应的砼强度值可以去书上查),去 书上查到理论上3天7天14天等等时间的砼达到的强度百分比。就能得出理论上砼因达到

8、的强度。2。在根据现有砼的回弹值数值已决定2者查值看是否能达到设计强度的值 在连续几天进行对比,看砼强度是否还有增长,合适不增长强度即为临界强度值。测温方法和要求1)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方法。 测温人员工作前,应检查所需用具是否齐全。夜间测温还应带好手电筒 混凝土浇筑时,墙板均用pvc管内侧封严,外侧用保温材料堵塞,插上标志。按入测孔位置并能形成深度适宜的测孔。 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 分钟。然后从孔中迅速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入测 记录表,同时 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堵塞住覆盖好。2)最高最低温度计的测温方法。测量大

9、气温度时,应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使用的方法是:U形水银柱左右两侧所指的读数 不同,左侧蓝色浮动砝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至此次测温期间温度变化的最低 点,即最低温度。右侧蓝色浮动砝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至此次测温期间温度 变化的最高点,即最高温度。记录好大气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后,用磁铁将蓝色浮动砝码的 下端吸至水银柱两侧的顶点。3)现场测温项目及测温次数见下表:测温项目测温次数测温时间1.大气温度每昼夜2次早 7:30,下午 2:00.晚 9:002.工作环境温度每工作班2次匕下午开盘各一次3.混凝十.入模温度每工作班2次上.下午开盘各一次4.混凝土养护温度每昼夜4次混凝土浇

10、筑完1h测一次,以后每隔6h测一次5.3.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混凝土试模采用标准试模,混凝土试件应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按 规定分批量、随机取样制作。试块的留置不应小于五.组(每绢三块)。标养28d强度试块 一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三组,(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一组用于结 构实体椅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椅验,600QCd。一组用于顶板拆模强度)。转入常温后 的 28d 标养抗压强度一组。5.3.6拆模及撤除保温层要求: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强度的 30%)并冷却到5C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C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 用防火草帘被临时覆盖,使

11、其缓慢冷却。保温层根据成熟度推算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 撤除。5.3.7测温管理1)每层或每施工段停止测温时,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2)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温时间采取加温措施者要及时报告项目部技术负责人。3)项目经理部工长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测温、保温等项领导工作,每 天要看测温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汇报项目经理。5)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检查人员,每天要检查冬施的测温、保温的情况,并向技术负责人汇 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工长和项目经理。6)项目经理部技术员每天要查询测温、保温、供热等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部 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协助工长处理冬施有关疑难问题。7)测温组长在每层或每段停止测温时要向技术员交一次测温记录,平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工 长和技术员汇报,以便采取措施。8)测温人员每24小时都有人上岗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测温人员要分栋号分项填写测 温记录并妥善保管。9)测温人员要经常与保温人员取得联系,如发现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速 等情况,应立即汇报工长进行处理。10)测温组长要定期将测温记录交项目经理部资料员归入技术档案,以备存查。标养你还测什么温啊,当然是室外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