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20045334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编 写作 专题四 内化思维 外饰语言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四内化思维专题四内化思维,外饰语言外饰语言-2-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定是外在语言和内在思维的统一,尤其是作为考场“香饽饽文体”的说理散文。一、思维是内在的,是决定文章质量的本质的东西首先,整体构思的逻辑性。一般说来,考场说理散文(包括议论文),采取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其次,论证部分的逻辑性。论证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文章整体分数的高低。我们一般采用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因果式等结构方式。再次,每个语段的逻辑性。对于每一个层次甚至段落,都要精心考虑,包括论据的先后安排、详略的处理、语句间的连贯甚至词语的使用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够做到

2、严谨有序,说服读者。-3-二、语言是外在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的显性载体议论文的论证有别于数学证明题,其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要使内在的抽象的逻辑思维形象化,就必须使文章的语言具有表现力。干瘪的语言只能有害于文章内在的逻辑思维,是不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要是议论文的语言形象化乃至于使文章成为说理散文,我们可以这样做:1.巧妙引用,彰显文采。成语、谚语、歌词、诗文名句和中外名人格言等,具有文句精美、意味深长、给人启迪等特点,在议论文中恰当地引用,可以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4-2.句式灵活,语言活泼。精心地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如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设问句与反问句等,交错运用。这样就会

3、使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活泼舒畅,强化论证效果。优秀作文表现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相反,通篇的陈述,“一逗到底”或“一句到底”都会使语言黯然失色。3.使用修辞,形象生动。使用修辞是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标志。比喻、拟人具体形象,排比语气贯通,对偶句式整齐,引用彰显文化底蕴4.前后勾连,语句连贯。在考虑语言的连贯的时候,要考虑陈述主体的一致、句式的一致等要求;要善于使用能够表明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内化思维,外饰语言,使文章游刃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才能翱翔于满分的蓝天!-5-一、论据使用的内在思维与外在语言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主要是借助于大量的事实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是,不少同学只是大量堆

4、砌论据,不注意论据的智慧使用,结果影响了论证效果,得分不是很理想。这里,列举几个实用招数,帮学生迅速解决这类“难题”。招数1:例后假设“例后假设”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6-【案例分析】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做出如此的舍弃?(学会舍弃)这段

5、文字首先简述了“六尺巷”来历的相关内容,强调了因为张宰相的大度而让叶家深感惭愧,化干戈为玉帛。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假设,使材料和论点结合起来,论证了论点。-7-招数2:例后比较“例后比较”即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案例分析】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

6、败后,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8-画线部分将左思和法拉第进行比较,告诉读者虽然他们的时代、国籍和研究领域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付出。这样的比较,就强化了他们的相同点,使“付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9-招数3:例后设问“例后设问”就是在叙述完事例之后,针对所述事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发问,然后再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案例分析】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议会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

7、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费尔马定理”被称为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其中的画线部分,引出对事例的分析,既对门捷列夫所说提出疑问,又揭示了“费尔马现象”产生的原因。-10-招数4:一线串珠一线串珠,即把很多具有共同主题思想的事例高度锤炼,使之成为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或排比段,凭句子结构的整齐、事例的丰富去征服阅卷老师。【案例分析】试想,从古至今,有

8、多少帝王因为选贤用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吴王夫差偏信伯喜否逼死伍子胥,终致国破身亡。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画线句子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事例,使事例由前面的句子一线贯穿。同时,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一个招数,在表述的时候都要灵活。可以使用反问句、感叹句,也可以将长短句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使论据显得灵活、灵动。-11-二、变“结构板块式”为“文采丰富性”“结构板块式”,应

9、该是在行文构思中,以板块来结构文章,用“平行式”或“总分式”架构来谋篇布局。这种结构模式,通常是用三至四个板块,平行展开中有层递,或演绎或论证,一般呈现出思路清晰简洁的特点,也表现出文章结构的齐整之美。如吴晗的论骨气,就是一篇典型的“结构板块式”文章。这样的模式,又如何体现出“文采丰富性”呢?建议如下:第一,以“设问”开篇,以“反问”收束,充满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如我们写“90后,让人欢喜让人忧”,不妨以设问开篇:“90后少男少女,真的像人们所担忧的那样不堪吗?”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摆事实、讲道理之后,结尾就可以斩钉截铁地反问:“90后,难道不正是我们民族的又一代希望吗?”-1

10、2-第二,充分运用排比手法。以相同句式作为每一板块的段首句,让“结构板块式”形成“排比段”,构成一种铺张扬厉的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量。还是刚才那个话题,各板块就可以如此展开。“90后,他们具有前人不具有的磊落性格和阳光心态。”“90后,他们拥有当今时代最优秀的文明和科技文化。”“90后,他们已有当今世界最开放的眼光和胸襟怀抱。”在“结构板块式”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文采丰富性”,还可以在一些句段细节上进行加工润色,但主要用好以上两种方法,基本上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三、文章开头与主体的外在形式与内在逻辑在写议论文时,不少同学喜欢用古风排比开头,但是在之后的论述中会引用现代的事例,总是感觉现代事

11、例在文章中很突兀,其实这是没有理解文章开头与主体的外在形式与内在逻辑的关系。能够用古风排比开头很好:一是内容丰富,可以彰显文化内涵;二是语言有气势,富有文采。你能够在论述中引用现代新颖的事例,能够让文章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活力,也是你的优势。之所以出现“很突兀”的现象,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开头和论证部分的内在联系。文章的开头是古风排比,论证用的是现代事例,时间距离大,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有些突兀,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如果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会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消除“突兀”的疑惑。-14-我们要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开头,都是议论文的引论部分,这一部分都肩负着提出论点或论题的

12、“使命”;而本论部分,也就是论证部分,主要任务是针对论点或论题选取论据,进行论证。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引论和本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论据和论点的关系问题。不管什么样的论据都要有效地支撑论点,否则,就起不到论证的作用,哪怕是从外在形式上看,开头是古风排比,论据也是古代的,也是有悖于论证需求,也是违背逻辑的。要真正处理好古风排比开头和论据的关系,不妨这样具体处理:第一,开头的古风排比,要做到两点:一是这个古风排比一定要有效地达到引论的目的,紧紧围绕论点或论题选取,并且要有倾向性地表述;二是其内部的排比要有合理的顺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15-第二,论证部分论据的选择也要紧紧围绕论

13、点,而且要合理安排好它们之间的顺序,这个顺序,一定要和开头古风排比对应起来。这样,整个的引论部分和本论部分就会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整体。第三,要注意过渡语句或词语的使用,使论据和论点有效地黏合在一起。因为,不管是开头的古风排比还是论证事例都是围绕着同一个论点选取的,因此,找到它们之间的桥梁,使之有效地过渡。还是举个例子来形象地说明一下吧。2016年山东卷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的开头是一个典型古风排比: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小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其论证部分依次列举了张大千、齐白石的事

14、例,颜真卿、王羲之、张旭的事例。-16-这些事例既有现代的,又有古代的,但是,因为它们与开头的古风排比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阅卷老师丝毫没有感到“突兀”,毫不犹豫地给了满分。享文化之繁华山东一考生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和谐温馨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

15、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17-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锦绣。颜真卿规正而

16、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旭张疯子的草书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如深潭微澜,亦如雪底苍松。-18-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缥缈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华美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愿乘文化之舟,渡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真挚,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吟一生,幸福一

17、生。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19-【点评】这是一篇颇具文化色彩的说理散文。文章章法严谨,形散神聚:开篇先将我们引入“历史的彼岸”;之后,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让我们在音乐、美术、书法、诗词、建筑、戏曲、服饰间穿行;最后两段点题,照应题目。而这一切,都把文章装在了文化的“行囊”,让我们共享。文章在语言表述上,也特别注意了逻辑的严谨性,使论证无懈可击。-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渔鼓道情”又称“梆梆筒子”,是我国安徽萧县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盛行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在某综艺节目上,流行歌手尚雯婕将“渔鼓道情”的曲词进行改编,用汉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交替的形式演唱“渔鼓道情”的要荆州。尚雯婕的这次洋派改编引来了老艺术家李谷一的不满:“我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用外语唱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的尚雯婕却有不同的看法:“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二人的辩论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论战。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