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045227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认识从何而来(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第六课第六课 宁乡九中宁乡九中 周婷周婷探究一:探究一:“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人类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对太空的认识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类目前获得的对太空的认识从何而来?类目前获得的对太空的认识从何而来?1 1、实践的、实践的含义含义是什么?是什么?2 2、实践有哪些、实践有哪些特点特点?3 3、实践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有哪些?有哪些?4 4、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认识的关系如何?如何?本课学习重点本课学习重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

2、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实践的主的主体体实践实践的对的对象象自自然然界界人人类类社社会会是直接现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实性活动非纯主观非纯主观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探究探究二二:第一组第一组:1、科学家研制发射、科学家研制发射“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第二组第二组:“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三步走”

3、战略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天宫一天宫一号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探究探究二二: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活动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第三组第三组:1、“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实践具明实践具有什么特有什么特点?点?2、中国的航天战略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中国的航天战略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探究探究二二: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处于一

4、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1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 3、老师讲课、老师讲课4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 6、航天专家研制、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实践活动的三活动的三种基本形种基本形式式(最基本的)(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实践和认识有何

5、关系?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甲: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不会游泳怎么下水?”乙: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探究探究三三:实践实践是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基础 华佗和麻沸散华佗和麻沸散 东东汉汉末末年年,战战争争频频繁繁,受受伤伤有有病病的的人人很很多多。当当时时没没有有麻麻醉醉药药,手手术术时时病病伤伤员员要要忍忍受受极极大大的的痛痛苦苦。名名医医华华佗佗因因一一次次饮饮酒酒过过量量发发现现:酒酒有有麻麻醉醉作作用用。他他就就叫叫病病人人手手术术前前先先喝喝酒酒以以减减轻轻痛痛苦苦。可可有有的的手手术术时时间间长长,刀刀口口大

6、大,流流血血多多,光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后后来来华华佗佗听听说说吃吃了了臭臭麻麻子子花花(又又名名洋洋金金花花)会会人人事事不不醒醒。他他找找来来尝尝了了尝尝,顿顿时时觉觉得得头头晕晕目目眩眩,满满嘴嘴发发麻麻:好好大大的的毒毒性性呀呀!经经过过不不同同配配方方炮炮制制,麻麻醉醉药药试试制制成成功功。他他又又把把麻麻醉醉药药和和热热酒酒配配制制,麻麻醉醉效效果果更更好好。因因此此,华华佗佗给给它它起起个个名名字字-叫麻沸散。叫麻沸散。1、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2、从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从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结论:实

7、践是认识的来源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认识识从从哪哪里里来来?获得认识的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来源是唯一的 个人知识可以通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实践实践获得认识的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途径有两条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镜头二:走进科学镜头二:走进科学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

8、学联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降级”,一,一是是新天体新天体“齐娜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

9、什么哲学道理?么哲学道理?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人们实践新问题新问题遇到遇到产生产生新要求新要求推动推动新探索和研究新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提供认识工具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促进促进锻炼锻炼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实践提高提高 人们人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 12 岁岁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

10、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镜头四:走进自然镜头四:走进自然(3 3)实践是检验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

11、理性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唯一标准(3 3)实践是检验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为什么?A A、一种认识是否是、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本身回答B B、客观事物自身、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 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对照,相符合相符合,认识就正确。认识就正确。思考:人们获得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的目思考:人们获得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的目的何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的何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2、镜头四:走进社会镜头四:走进社会 人人们根据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人造地球卫星、宇宙星、宇宙飞船、航天船、航天飞机等送机等送上了太空,上了太空,为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活动做出了巨大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献。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实践及实践及其特点其特点 实践是认实践是认识的识的基础基础来源来源目的目的、归宿归宿动力动力检验检验标准标准含义含义基本形式基本形式特点特点本课小节本课小节 (1)实践是认识的

13、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认识真理性的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的最终目的(1)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把实践引向歧途。本课要点:本课要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基础基础反作用(双重作用)反作用(双重作用)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1 1、坚持实践的、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活动,在实践

14、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 2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重,特别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指导作导作用。用。原理:原理:1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观的桥梁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辩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 A、B B、C C、D D、C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2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

15、台,用烽火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和传递军情。”这说明(这说明()A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段C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

16、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B B)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实践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 A、B B、C C、D D、3.3.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

17、来源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实践实践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要来源A A、B B、C C、D D、B4.4.温家宝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温家宝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说: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者在朝野。”意思是(意思是()A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本尺度B、书本知识比社会实践更重要、书本知识比社会实践更重要C C、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5.

18、5.毛泽东说: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这告诉我。们告诉我。们()()A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B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A6.6.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的笑声所覆灭。”这表明(这表明()A A、实践是检验

19、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人类永远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人类永远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规律C C、神或上帝永远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神或上帝永远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7.7.下列成语或短句能够体现下列成语或短句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有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有()A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C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AC8.8.毛泽东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如

20、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这段话说明段话说明()()A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识、发展认识 C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认识去实践 C据医学史料记载,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世纪20年代,英国年代,英国有

21、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世纪80年代,北美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22、了科学输血的大门。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础”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的?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

23、功解决,说明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认识的标准。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

24、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个人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对亿万农民而言,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

25、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个“一号文件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并进行了理性总结。第一个第一个 2004年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第二个 2005年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个第三个 2006年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第四个 2007年年 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个第五个 2008年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第六个第六个 2009年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七个第七个 201

26、0年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步伐。“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综合探究:综合探究: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

27、归宿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七个七个“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发出,体现了的发出,体现了党对党对“三农三农”问题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思考:思考:1、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怎样产是怎样产生的?生的?2、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产生过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军事上的需要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1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8、)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镜头一:走进军事镜头一:走进军事“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三维图像三维图像 中国载人航天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程新闻发言人宣布 20112011年年9 9月月2929日在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器功发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天宫一号号”,按照计,按照计划,在未来的两年划,在未来的两年神神舟八号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号飞船将依次飞船将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空间实验

29、室实验室。热点播放热点播放“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成功发成功发射射小结:小结:一、实践及其特点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性活活动。动。2、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主观主观能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1.1.马克思说: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的人。西

30、,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句话的含义是()A A、思想不重要,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不重要,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B、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思想、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思想C C、思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实践、思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实践 D、思想联系实践才能真正变为人的现实、思想联系实践才能真正变为人的现实课堂课堂练习练习C2、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的是()A、蜘蛛结网、蜘蛛结网B、“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科学构想的提出C、医生治病、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C课堂

31、课堂练习练习3、马克思说:、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这一论述表明()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4、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实践是独立于人

32、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的东西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C 6.一位科学家说: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人造或人为的世界或人为的世界”的事实说明(的事实说明()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人类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人类实践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