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044357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语文月考问卷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杭州四中吴山校区高三年级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刊载(zi) 缉拿(j) 奢靡(m) 间不容发(jin) B潜伏(qin) 趑趄(z) 鞭挞(t) 恪守职责(g)C戡乱(kn) 整饬(sh) 憎恨(zng) 拈轻怕重(nin)D便笺(jin) 狡黠(xi) 累赘(li) 山肴野蔌(s)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暴力事件的发生。B得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流感病毒已被彻底消灭的消息后,国人不由得喜从中来,真是“额手称庆流感灭,

2、从此人间得太平”啊! C笔者不想做股评,而是想说,有这样一种分析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揣摹的思路。D印度是现阶段俄罗斯最大的武器装备客户,也被俄罗斯看作是牵制中国的法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去年国际石油价格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老张和我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回老家了, 再无消息。A陵寝 捉摸 尔后 B陵墓 捉摸 而后C陵墓 琢磨 尔后 D陵寝 琢磨 而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五月的

3、大明湖,华天丽日,殿阁巍峨,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郁,秀色可餐。B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霞光。我怀疑自己看见了海市蜃楼,但又觉得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C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D. 现在办杂志可真不容易,来搞虽多,可大多是不刊之论,有分量的稿子太少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韩朝关系今年一再恶化,导致朝韩政府间对话渠道中断。六方会谈为双方代表的接触提供了契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B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丰富的旅游业实践经验,并赴国外留学进修的专业课教师,又有一

4、批多年从事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课教师。C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世界影都洛杉矶。 D湖北代表团的代表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3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如不加重视,就会发展成疾病。预防和消除亚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21世纪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因此而引起的形态和机能变化不了解,产生疑惑和恐惧;另一方面,长

5、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造成亚健康状况。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采取适当的对策,帮助学生从亚健康状况转向健康状态。7仿照下列句子,从“丰富”“高贵”中选择一个话题,写一句话。(3分)示例: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危急病人,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8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用比喻的方法说过一句话:“饥饿如雷鸣,那么良心的呼声就弱如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不超过15个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汪 政任

6、何一种母语的语文教材都是以自己母语中的经典作品和一定比例的其他语种的经典翻译作品构成,因为传统经典代表了我们无法逾越的历史和必须接受的传统。经典是经过几代人的淘洗筛选得来的,面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其阅读与鉴赏的对象不管从时间、空间,抑或是从文化、心理、审美上与我们都相距甚远,但我们依然必须了解它,因为它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传统经典组成了人类的精神史,它是我们认识自身无法绕过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为什么教材历来重视经典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本质首先是面对历史,是接受,是传承,是将受教育者变成有历史感、有深度的人,理想的教育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次,从学者对经典的定义来看,经典来源于人们

7、对经典标准运用的结果。经典从来不只是它们自身,它同时体现着复杂的价值、立场、趣味甚至权力。当某一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具有普适性时,它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经典的阅读,既是对作品自身信息的接受,更是在了解和熟悉人类经典的标准,学习和验证这些标准。虽然如此,语文教材是否纯然由传统经典构成还是有争议的,这自然涉及到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属性很多,但当代性显然是其重要的品格。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让学生去读史讲典,而是学会语文生活,要让学生毫无阻隔地融入到当下的语文生活之中。但语文是变化的,古人与我们拥有不一样的语文生活,如何衔接彼时的经典与当下的语文生活显然是一个难题。而最便

8、捷的方式无过于将当代作品引入教材,它意味着将当代人的生活、精神与价值引入课堂,将当代的文体、文风、语言状况与表达方式引入课堂。不过,当代作品与读者共处于一个时态、文化氛围和价值系统之中,这种近距离的关系实际上是极不利于对作品本身的价值或可能具有的价值予以认识和定位的,即当代作品无暇从容地从历时性的普适性的角度来确认它的经典。不过语文教材在教育功能之外另有职责,那就是参与语文经典的寻找与建构,语文教材一直是作品经典化及其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当代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不仅可以打通传统经典与当代作品的血脉,而且可以看到它是如何转化,又是如何被“革命”的,体会到经典标准的运用,更可以远距离地体验到当

9、代文化精神,建立起对自我语文生活的主体性,树立当下语文生活的信心,从面对经典的生活在别处获得现实生活的此岸性。(节选自名作欣赏2012年第11期,有删改)9下面对文章中“传统经典”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传统经典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考验,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传统文化。B没有传统经典,我们就难以认识人类自身,人类的精神史可能就会断裂。C. 作品能否成为传统经典,取决于它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D阅读传统经典,能够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加深我们对经典标准的理解。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代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品格,引入当代作品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B引入当代作品是当代人语文生活

10、进入课堂教学最便捷而且最可靠的方式。C当代作品能打通传统与当代的血脉,让学生体会到当代作品的“革命”性。D我们有可能在当代作品中寻找到新的经典,并远距离地体验到当代文化精神。11假设你是语文教材编者,依据本文意思,你会如何对待当代作品?(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灯笼红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

11、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

12、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

13、。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

14、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词:“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

15、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12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为什么?(4分)13阅读第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4分)14. 第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15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16、(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几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19分)(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17、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不可乎骤得 突然B苏子愀然 忧愁凄怆的样子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然,简直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夫17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况吾与子渔樵

18、于江渚之上 徘徊于牛斗之间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9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2)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19、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谷不可胜食也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B勿夺其时 夺项王天下者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非我也,兵也 行军用兵之道2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22.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3分)(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0、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23阅读上面文言文,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2-23题。(7分)踏莎行 宋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24词中哪一句能同时回答上下阕中的两个疑问句?为什么?(3分)25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4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 (杜牧阿房宫赋)(4)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四、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命”是一个亘古不衰的厚重的母题。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请以“敬畏生命”为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