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0042016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 :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

2、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病害三角:寄主

3、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不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发病无规律、发生过程迅速(发病对象具有普遍性)有明显的病变过程有些能恢复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

4、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接合菌的主要特征: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 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在双核细胞分裂以前,两个细胞之间可以产生钩状分枝,形成锁状联合,它有利于双核的并裂

5、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菌丝发达,分隔、分枝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7、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是植物病害的再侵染源。8、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G-10、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

6、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11、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典型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传播方式: 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 种子和花粉传播。 介体传播: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12、线虫的一生经历几个时期:卵、幼虫、成虫1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接触期(侵入前期 ):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

7、为病原物的侵入期。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14、真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穿透)侵入细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病毒的侵入方式:伤口侵入15、病害循环: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称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称多循环病害。16、 病原物的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人为因素传播17、转主寄生:指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 18、柯赫法则:

8、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病原性的通则。 是不是所有植物病害均可以运用该法则进行病原鉴定:不是,柯赫法则是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因此它仅适应于侵染性病害。第三章1、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头部着生口器、触角、复眼和单眼。 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 各有1对翅。是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各种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腹内。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2、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3、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能

9、形成物像。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由许多的小眼组成4、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节组成。 足是一种分节的构造,自基部向端部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5、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虹吸式、舔吸式、锉吸式6、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生殖、神经和激素调控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包括纵贯体腔中央从口到肛门的一根消化道及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防治害虫的药剂有些是通过害虫的消化道起作用,如胃毒剂和拒食剂。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液里的细长盲管,开口在消化道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马氏管的主要作

10、用是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并将其送入后肠后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 杀虫剂对马氏管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其组织,使之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活动;昆虫的呼吸系统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 当空气中混合有一定量的毒气时,随着昆虫的呼吸,毒气通过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其中毒而死,这就是使用熏蒸杀虫剂的基本原理。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循环,血液充满整个体腔,内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由背血管和心脏组成,背血管前段伸入头部,称大动脉,后段由一连串的心室组成,称为心脏。7、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不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11、。完全变态昆虫蛹主要有几类:根据蛹的翅、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和能否活动等特征,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3类。8、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 一年中光周期的变化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素。9、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10、假死性: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昆虫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一种运动反应。11、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是一种无条件的反射。12、趋

12、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所产生的反应。13、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14、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同一性别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种现象称为多型现象。15、食性:昆虫由于种类繁多,通过自然选择,各自形成了特有的取食习惯和范围,这种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通常按取食的食物类别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16、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17、迁移:是指某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又称为迁飞,如粘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等。18、蝗虫是直翅目,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翅。蚊子

13、是双翅目,前翅为膜翅,后翅特化成平衡棒。19、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等,完全变态。举例:蚕豆象、玉米象、星天牛、马铃薯瓢虫、叩头虫20、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体、翅上密被鳞片和毛,触角线状、梳状、羽状、球杆状和末端钩状等,口器虹吸式或退化,下唇须发达,翅2对,鳞翅,膜质,翅面上常有很多花纹,完全变态。 举例:棉铃虫、小菜蛾、二化螟、花粉蝶、麦蛾21、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

14、代 重 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年生活史: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习惯上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22、多化性昆虫的4种季节消长类型: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抛物线型23、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24、昆虫的趋性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趋(颜)色性等 25、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成熟,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营养,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26、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螨类体呈卵圆形或蠕

15、虫形。身体分节不明显,常以体段区分各部,一般分为颚体和躯体。第四章1、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人工植被状态的一类植物。2、杂草按形态分类分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3、杂草的适应性强表现在抗逆性、可塑性、生长势、杂合性、拟态性上。 4、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环境释放出特定的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化感作用的机理u 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u 抑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u 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u 抑制酶活性u 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的吸收化感作用的意义u 利用化感作用,进行合理的轮作和套作,可抑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u 利用化感作用

16、可研制和开发新的除草剂品种5、杂草种子库: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 输入:结实、传播。输出:萌发出苗、传播、生物觅食、死亡。6、杂草与作物的竞争:地上部:光照、CO2;地下部:水、矿质营养元素7、伴生杂草:杂草具有较强的拟态性,如稗草和水稻,野燕麦和小麦、狗尾草与谷子,它们在形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很难将这些杂草与其伴生的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这些杂草也被称之为伴生杂草。8、列举几种恶性杂草 空心莲子草、牛繁缕、打碗花、大巢菜、千金子、马唐、看麦娘、香附子、牛筋草、水莎草、矮慈姑、播娘蒿、铁苋菜9、杂草群落的演替:指杂草群落在农业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变

17、化作用下,一个杂草群落被另一个杂草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第六章1、(1)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小的病害。发生特点: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菌量的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可能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又称为积年流行病害。防治策略:消灭初始菌源、抗病育种、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等。(2)多循环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发生特点: 大多数是局部浸染,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 病原物越冬率低,越冬后存活的菌量不高; 在有利的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

18、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菌量的积累,造成当年病害的严重流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防治策略: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2、小麦上常见的单循环病害:小麦散黑穗病、小麦全蚀病小麦上常见的多循环病害:小麦锈病3、空间分布: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种群(或被害作物)在田间的聚集或分散的形式。4、种群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配、性比、基因型、滞育百分率、数量动态、空间分布型、集聚与扩散。5、种群生长型:是在不考虑种群的迁入与迁出、以及环境因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的情况下,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类型。6、昆虫种群消长即种群的数量动态7、多化性昆虫的季节性

19、消长类型:一般表现为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和抛物线型4种8、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及主导因素如何确定?9、害虫发育进度预测法类型及各类特点历期法、分龄分级法及期距法历期法是对前一虫态(或虫期)的田间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等)进行系统调查,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和高峰期时,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期的历期,就能推导后面某一虫期的发生时期。分级分龄法是选择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作1到2次发育进度调查,记录幼虫各龄(各级蛹)的数量,分别计算百分率。然后根据各龄期到成虫所需的发育天数,预测成虫的始期、盛期和末期。此法方便可靠。期距法是根据期距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期距通常是指各虫期在田间出现的始盛、高峰和

20、盛末期间隔的时间距离。历期是控制温度下观察昆虫发育进度而得到的平均值。期距是从多年调查的虫情资料中得出的经验值或历史平均值,代表田间害虫种群的平均进度,更符合实际。 10、昆虫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及其主导因素?11、发生期预测:有效积温法害虫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速率与温度几乎呈直线关系,只要已知一种害虫全世代或某虫态的有效积温常数和发育起点温度,便可根据田间害虫的发育状态和近期内的气温预报,预测害虫未来时间的发育进度。 NK/(t-t0) N: 发育历期 K:有效积温 t:平均气温 t0:发育起点温度。12、病情指数:表示总的病情,由普遍率和严重度计算而得。病情指数(病级株数*各级值

21、)/总株数*最重级值*100第七章1、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按防治措施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2、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引入和传播,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的保护性植物保护措施。3、农业防治: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农业防治的措施:(1)改进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土壤耕作和施肥。(2)使用无害种苗(3)调整播种方式(4)加强田间管理(5)安全收获4、生物防治

22、的特点 优点: 生物防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 活体生物防治对有害生物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而且不易产生抗性问题 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生物防治成本相对较低 局限性: 生物防治的作用效果较慢,有害生物大发生后常无法控制 生物防治防治效果不稳定 可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益生物种类太少,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的有害生物数量有限 生物防治通常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对于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较难实施种群综合治理。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开发适宜的农药品种,并加工成适当剂型,利用适当的机械和方法处理作物植株、种子、土壤等,来杀死有害生物

23、或阻止其侵染危害。 优点:使用方法简便,效率高,见效快,可以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危害。 缺点: 产生抗药性 杀伤天敌,破坏生态 残留污染环境5、生物防治的途径: (1) 保护有益生物: 直接保护、 农业措施保护、 用药保护 (2) 引进有益生物 (3) 有益生物的人工繁殖与释放 (4) 生物产物的开发利用6、植物的抗害机制:抗选择性、抗生性、避害性、耐害性7、 毒力: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的指标,以LC50/EC50/LD50/ED50表示。毒性:指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有机体器质性和功能性损害的能力,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

24、性( 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选择性:指农药对不同生物的毒性差异。药效:是农药在特定环境下对某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它是化合物的毒力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化学农药的3R问题:Resista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urgenc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idue:农药残留9、化学农药的剂型: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可溶性粉剂、悬浮剂、缓释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种衣剂、烟剂10、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作用:指药剂与虫体接触后,通过穿透作用经体壁进入体内或封闭昆虫的气门,使昆虫中毒或窒息死亡。 胃毒作用:指害虫取食药剂后,随同食物进入害虫消化器官,被肠壁细胞吸收后进入虫体内引起中毒死亡

25、。 内吸作用:指农药施到植物上或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植株各部分,害虫取食后引起中毒死亡。 熏蒸作用:指药剂由液体或固体气化为气体,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之中毒死亡。11、纳入综合防治体系(IPM)12、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又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农作物能够容忍有害生物危害的界限所对应的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此时防治收益等于防治成本。经济阈值(ET):又称防治指标,是有害生物种群增加到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13、 水平抗性:指作物品种对病菌的生理小种或害虫的各种生物型均具有相似的抗性。抗性水平低,但不易丧失。垂直抗性:专化性抗性或特异抗性。是

26、指作物品种只对一种或某几种病菌生理小种或害虫生物型表现抗性,对另一些则不表现抗性。抗性水平高,但易丧失。第八章1、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的种类水稻主要病害:(1)稻瘟病v 病原:灰梨孢v 越冬、初侵染源:病谷和病稻草上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v 传播、再侵染源:分生孢子v 适宜的发病条件:2528C 、RH90%(2)水稻纹枯病v 病原:立枯丝核菌v 越冬和初侵染源:土中的菌核v 适宜的发病条件:2832C、RH97%,矮秆品种,氮肥水平高。(3)水稻白叶枯病v 病原: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v 初侵染源:病种和病稻草v 传播、再侵染源:病株上的病菌v 适宜发病条件:2530,雨湿,尤其是暴风雨(4)稻恶

27、苗病v 病原:串珠镰孢菌v 初侵染源:带菌种子、病稻草v 传播:种传(5)稻曲病v 病原:绿核菌v 越冬、侵染源:土中或种子上的菌核、厚垣孢子v 适宜的发病条件:低温、多雨,氮肥用量大(6)稻粒黑粉病v 病原:稻粒腥黑粉菌v 初侵染源:病土、病种v 适宜的发病条件:多雨、高湿、氮肥多、花期长v 杂交制种田母本田最重要的病害(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v 南方稻区重要检疫性病害v 病原:水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v 初侵染源:病稻谷、病稻草v 侵入途径:伤口、气孔v 适宜的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氮肥过量(8)条纹叶枯病v 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v 传毒介体: 灰飞虱v 病状: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9)普通

28、矮缩病v 病原:水稻矮缩病毒v 传毒介体:黑尾叶蝉2、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v 综合防治关键技术:抗性品种、栽培控害、生物防治、合理用药。v 不同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秧苗起以“防”为主;分蘖期“管”、“放”结合;穗期突出“药保”。水稻主要害虫:(1)飞虱类v 种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 属同翅目、飞虱科v 越冬与为害:分别为北纬21度、北纬26度以南 灰飞虱为暖温带地区害虫v 刺吸、产卵和传毒为害v 越冬: 前两种为迁飞性害虫,后一种为本地虫源(2)水稻螟虫v 种类 : 三化螟 、二化螟和大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和夜蛾科v 分布:南方各稻区v 为害:钻蛀水稻茎秆(3)稻纵卷叶螟v 所属目科:鳞翅目

29、、螟蛾科v 越冬:北纬30以南v 迁飞性害虫(4)稻蓟马v 种类:稻蓟马、花蓟马和稻管蓟马 属缨翅目的稻蓟马科和管蓟马科 v 分布:全国各稻区v 为害:锉吸汁液(5)稻象甲(稻根象甲)v 所属目科: 鞘翅目、象甲科v 分布:南方稻区v 为害:成虫取食叶片,幼虫潜土取食根须(6)稻 蝗v 种类:属直翅目蝗科,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是中华稻蝗v 发生:滨湖地区、低洼地区、水稻田埂沟边发生重v 为害:成若虫食叶、穗为害(7)稻小潜叶蝇v 种类: 稻小潜叶蝇(麦水蝇、稻毛眼水蝇)、属双翅目、水蝇科v 分布:东北稻区v 为害:秧田、本田前期危害。以幼虫叶片为害(8)稻瘿蚊v 所属目科:双翅目瘿蚊科 v 分

30、布:华南稻区v 为害:幼虫从叶鞘上部和叶舌缝隙潜入生长点为害v 虫源随水流扩散,远距离人为助迁主要杂草:(1)禾本科杂草 一年生: 稗草、千金子 多年生: 双穗雀稗、圆果雀稗、李氏禾、芦苇(2)莎草科杂草一年生: 异型杂草、碎米莎草、日照飘拂草、畦畔莎草等多年生: 扁秆藨草、水莎草、毛轴莎草、牛毛毡、萤蔺、针蔺、野荸荠、荆三棱等(3)阔叶杂草:多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一年生:鸭舌草、雨久花、节节菜、圆叶节节菜、鳢肠、赛谷精草、陌上菜、母菜、尖瓣花、狼巴草、丁香蓼、水蓼、水苋菜等。 多年生:矮慈姑、眼子菜、水龙、泽泻、水芹、四叶萍等。第九章1、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是将植物保护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和新器材产品用于植物保护的过程。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主要方式:服务式、行政式、教育式2、农药的生产与销售必须三证齐全:产品登记证、产品质量标准证、生产许可证。农药产品登记分三个阶段: 一、田间试验阶段 二、临时登记阶段 三、正式登记阶段3、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在中国主要由植保教育、植保科研、植保器材供应等服务保障体系和植保推广管理体系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