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041993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湘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地理阶段测试试 题 卷(开考时间:2010年10月12日下午)时 量:60分钟(必考部分) 30 分钟(选考部分)满 分:100 分(必考部分) 50分(选考部分)(考试范围:必修第一章)必考部分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你对宇宙的认识,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可见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见宇宙”就是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部分 B、“可见宇宙”与“总星系”的范围相同 C、“可见宇宙”的直径约140亿光年 D、“可见宇宙”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2、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A、在月球上登陆的“阿波罗”飞

2、船 B、“吉林1号”陨石 C、在轨道上报废的人造卫星 D、撞击在木星上的彗星碎片【解析】:可见宇宙是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它的范围就是总星系的范围,故1题选B。第二题中,A、B、D三项说到的物体均成为某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算作天体,故2题选C。“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根据童谣回答3-4题。3、童谣中提到的三种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矮行星、卫星4、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解析】: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

3、是卫星,故3题选A。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和地月系,故4题选B。太阳系是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据此回答5-7题。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 A、体积大 B、能发光 C、内部能产生核聚变反应 D、质量大6、小行星带位于 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天王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7、1986年,哈雷彗星曾光临地球,那么它下一次光临地球的时间大约在 A、2012年 B、2050年 C、2062年 D、2100年【解

4、析】:太阳有足够大的质量,足以吸引住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故5题选D。第6题选D。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是76年,故7题选C。“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also a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描述。据此回答8-9题。8、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合适9、如果太阳系之外存在和地球一样拥有生命的行星,那么它必须具备的条件不一定要包括 A、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B、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C、温度适宜,能使水以液态存在 D、存在大气层【解析】:地球的自转

5、方向不会影响生命的存在,故8题选C。行星有无卫星并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故9题选A。“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回答10-11题。10、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B、中心的核裂变反应 C、耀斑的爆发 D、猛烈的太阳风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唯一能源 B、风能、生物能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 C、地球表面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的面积,1分钟所得的太阳辐射能为8.24焦耳 D、就我国而言,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海南岛【

6、解析】:太阳的能量是由内部的聚变反应产生的,故10题选A。人类利用的能源除太阳能(或由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外,还有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多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会受到大气层以及纬度的影响;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风能、生物能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故11题选B。读“太阳光谱图”,回答12-14题。1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A、04微米 B、0.23微米 C、0.154微米 D、0.40.76微米13、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图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C、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D、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14、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B波段

7、,其比重约占总能量的 A、35% B、50% C、60% D、75%【解析】:12题选C。13题选D。14题选B。 根据太阳活动的有关知识,回答15-16题。15、太阳风主要来自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16、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解析】:15题选D。太阳风(高能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作用,在地磁极(磁场较强)附近被捕获,故高纬度地区常见极光。故16题选B。 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回答17-18题。1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18、从“六一”到“七一”期间,以下关于太阳直

8、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解析】:A、B图自转方向反了,D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应是顺时针。故17题选C。从3月21日到6月22日,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从6月22日到9月23日,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六一”到“七一”属于上述时间段,故18题选C。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标高:m),图中有一河流,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据此回答19-20题。19、若PQ两地纬度相同,则P地与Q地相比 A、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 B、线速度和角速度

9、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20、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2、3、5 B2、4、6 C1、3、5 D2、4、5【解析】:线速度受纬度和海拔因素影响,由于P、Q两点位于同一纬度,P地因海拔较高而线速度较Q地大,故19题选D。由“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可判断该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由“等高线数值一侧大另一侧小”可判断河流从1、2流向5、6;1、2、5、6地是河流弯曲处,凹岸以侵蚀为主,凸岸以堆积为主;3、4地考虑河水左偏,对3地侵蚀较重。故20题选A。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判断回答21-22题。2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

10、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21时22、若阴影部分为11月11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12日,则北京时间为 A、11日8时 B、12日8时 C、11日20时 D、12日20时【解析】: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甲位于其西侧45,时间上慢3小时,故21题选B。图中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界线即日界线,上为人为日界线(180),下为自然日界线(0),此时0经线时间为0时,则120E应为8时(过0时即为新的一天),故22题选B。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23-25题。 23、该地位于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回归线C、023.5N之间地区 D、023.5S之间地区24、图

11、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A、长沙为一年中昼最短的一天 B、北半球昼长夜短C、赤道上正午日影朝南 D、地球公转速度将变慢2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P点这一天的是【解析】: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一次达90,且不是6月22日,可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故23题选B。P点为12月22日,为北半球昼最短的一天,故24题选A。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发生极昼现象,故25题选B。根据“地球的结构”相关知识,完成26-28题。26、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三种依次是 A、铁、钙、镁 B、硅、铝、铁 C、氧、硅、铝 D、氧、铝、硅27、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的平均厚

12、度约为33千米,其中陆地部分的平均厚度约为60-70千米,海洋部分约为17千米 B、碳酸盐类物质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C、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D、岩石圈就是地壳28、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内的各种水体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海洋水 B、大气水 C、生物水 D、陆地水【解析】:26题选C。27题选C。28题选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33KM。据此回答29-30题。2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30、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人、

13、飞鸟和水中的鱼均会感到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解析】:四川汶川处于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海拔较高,地壳较厚,故29题选D。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通过固、液、气体,则人、飞鸟和鱼均会受到纵波影响,故30题选A。二、综合题:(共40分)31、下图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表示 ,B ,C ,D 。(2)仙女座星系的级别与 图所示天体系统相同。(3)流星体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图。答案:(1)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B (3)C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若图1

14、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表示巨行星的字母是 、 。(2)图2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C3代表小行星带,则B2与图1中对应的字母是 。(3)D4为彗星,它的公转轨道十分扁平,当其经过近日点附近时会形成长长的尾巴,彗尾的朝向有何特点: 。答案:(1)E、F (2)E (3)总是背向太阳33、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日期是 。(2)在A、B、C、D、E五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昼最长的是 。(3)A点的地方时是 ;B处属于 (温度带);C地昼长为 小时。(4)此时东八区区时是 ;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

15、全球的比例是 。答案:(1)北半球 6月22日 (2)D A D (3)15时 北温带 12 (4)23时 八分之七(7/8)选考部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有10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外圆表示赤道),回答1-3题。1、甲、乙两地的地理坐标是A、甲(30S,45W);乙(60N,135E)B、甲(30S,45E);乙(60N,120E)C、甲(30N,135E);乙(60N,45E)D、甲(30S,120E);乙(60S,45W)2、关于甲、乙两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西三区 B、甲的地方时即东三区区时 C、乙属于东九

16、区 D、乙的地方时即西八区区时3、A在乙的 A、正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解析】:1题选B。甲地经度为45E,故2题选B。3题选C。下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B为北京市(40N,116E),O位于B地正南20个纬度。据此回答4-5题。4、图中A点坐标为 A、70N,64W B、70N,116EC、20S,64W D、20S,116E5、这一天可能出现在 A、3月底 B、6月初 C、8月底 D、10月初【解析】:O点为直射点,位于北京(40N)南20个纬度,为20N,则70N发生极昼现象,A点的经线与116E构成经线圈,其经度为64W。故4题选A。5题选B。下表是四地一年

17、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6-8题。R2小时26分24小时0小时5小时42分H43264652232646526、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7、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8、当国际标准时为1024时,地被太阳直射,则地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A、4326N,156W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W【解析】:地昼长最大差值达24小时,属寒带范围,为四地中最高纬度;地昼长最大差值为0小时,为赤道,纬度最低,故6题选A。7题选B(解二元一次

18、方程组)。当国际标准时为1024时,地为12时,求出地经度为24E;又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等于4326(小于4652),当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8题选C。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点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10、此时北京时间是 A、5日4时 B、6日12时 C、6日4时 D、7日12时【解析】:P、Q所在经线均为日界线,其中必然有一条为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从晨昏线分布可断定只有P所在经线才可能为自然日界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则Q

19、所在经线为人为日界线(180);此时南极附近发生极夜现象,故9题选D。又自然日界线以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即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P经度为60W,时间为0时,则120E为12时,故10题选D。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图中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太阳能的优劣。(4分)(2)图中H地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它是 (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4分)(3)若要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2分)答案:(1)优点:可再生;清洁干净 缺点:易受天气影响(不稳定);分散;技术要求高(2)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3)太阳能电站建设;输电问题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