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041095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草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草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草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草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草原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时常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胜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草原教案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草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画、骏马、无限、鞭子、奔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酷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化。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育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

2、语言文字绽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绽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播放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漂亮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忱。今日我们将在老舍先生美丽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漂亮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

3、感知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诞生字、词语,留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巡游”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欣赏。 2.汇报沟通,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共享。.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对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依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忱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 分层朗读,感悟美景1找出描写草原漂亮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爱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

4、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羡,又叫人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会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齐读感悟、练习背诵。四、品尝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美丽的语言描

5、写,让草原漂亮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奇妙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沟通展示。 五、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草原教案篇2 静默草原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领会散文美丽的文字魅力,积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体验。、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3、激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净化心灵世界。二、教学难点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 2、对初二学生而言,散文是记叙文中比较新的文体,鉴赏比较有难度。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

6、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驾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实力,从中获得美妙的情感体验。四、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师生沟通互动法-提问法-课文分析法-讲授法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预习要求 1、通过,驾驭生字词的读音、意义。 2、通读课文,在各段落之前标上序号,并背诵第十一自然段。 3、有条件的状况下,课前通过查找一些图片图像,从而对草原这一自然景观有更直观的印象。 七、教学过程 1、以上节课学过的刺勒歌导入,全班齐声背诵。、导入课文后,抽查预习状况,请同学到讲台上为生字词注音,说明文中的生词意义。 3、进入课文讲解环节,提问同学对文章的阅读体验,激励同学自主发言

7、。 、同学发言完毕后,老师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师生相互沟通对课文及作者情感的初步理解。 、分析课文,选取重点句段讲解。A.从辽远、苍茫困惑这几个词语归纳出看不到这个特点,第七段归纳出看不尽这个特点。B.看不到看不尽-单一,但是单一中的丰富体现在哪里呢?在与海的对比中,看出包涵性(接触,摩挲,打滚儿,过夜等)。 C.重点段,第11自然段,结合第12自然段,一起分析。自由感和不自由感是否冲突?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壮阔,感到很自由,不受拘束;但是完全没有拘束,也就没有指引,人突然感到局促,无措-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感觉。另外,人被突然放置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由此感受大自然的博大。 D.为什么

8、作者要说情愿像母牛和烈马一样,温顺和刚烈的对比-作者沉醉在草原的怀抱中。草原可以给人感受到宽容温顺的一面,也可以体会残酷坚硬的一面-丰富人的性情。E.最终两段,作者冥想。由草原到人,由外在景物升华至内心情感。 F.总结,作者对草原怀有什么样情感呢?深厚厚重的酷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酷爱和仰慕。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都市景色和草原的不同的观赏感觉;牧人和城里人看草原的不同感觉;草原和大海的对比;自由感和不自由感的对比;母牛和烈马的对比;草原与人的对比。 、理解完课文,请同学分组分段把整篇课文朗读一遍。之后,检查同学背诵状况,请两位同学背诵第11自然段。7.结束课文,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预

9、习任务。八、板书(部分):静默草原 草原的特点: 辽远、苍茫、困惑-看不到 草始终延长到天际-看不尽 单一(单纯)-丰富(包涵性)相关对比: 壮阔无边 无拘束、自由 局促、无措不自由母牛-烈马草原与人草原教案 篇3教学内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培育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实力。2、学问目标: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驾驭其民歌特点,力求做到旋律连贯富有弹性 3、实力目标: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结合歌曲,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0、1、引导学生感受内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阳,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 2、内蒙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 教材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留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不论音的凹凸,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好处。 、u母音带a母音训练

11、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样,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像一根管子。 连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留意呼吸、发声的协调协作,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 的线条美丽连贯,富有流淌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二、歌曲学习与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作品简析:此曲作于0世纪50年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的旋律汲取了内蒙古民歌中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与曲调协作得完美无缺,充溢了诗情画意,呈现出宽阔,宽广阔草原

12、的漂亮景色。旋律美丽流畅,富于激情,表达了草原牧民对党和祖国的无比感谢之情和酷爱家乡,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伴以四度跳进,形成波浪式进行,句尾渐渐高涨,最终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长,显得特殊伸展,开朗,把富裕宽阔的大草原呈现在人们面前。 其次乐句基本保持了第一乐句的主体材料而形成两个乐句相互对称的乐段,其次乐句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遥相呼应,使歌曲的心情显得特别开朗,充溢激情,然后以平稳的旋律进行和确定的语气结束全曲。而结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与第一乐句的结尾6音形成八度呼应,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把两个乐句紧密地连接起来。

13、歌曲采纳民族五声羽调式,又显明的内蒙古民歌音调,遇有深厚的地方特色 2、艺术处理: 歌曲由两个大的乐句组成,且两个乐句都具有显明的内蒙民歌音调,伸展、开朗、悠长。演唱时可从结合平稳、匀称的气息,松弛自然的声音动身,充分呈现出草原的富裕、美丽、宽阔以及草原牧民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草原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读写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酷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化,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 4、品尝、积累课文中美丽的语句,并能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

14、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能用课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2、品读词句,体会比方句的妙用。 教具打算:教学挂图或有关草原的影片。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或是见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书中写的一样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告知老师。(生谈自己的见闻) 2、师简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二、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学习 1、检查自学状况 (1)生字驾驭状况:检查读音、字形、组词。(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激趣:假如让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行吗? 三、再读课文,打算介绍材料。

15、 1、把自己想向别人的景物作上标记,要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小组里介绍,然后选代表上台介绍(可让学生利用挂图) 景物分为:自然风光 民族风情要求:先说你想介绍什么?再作详细介绍,还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老师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介绍的状况,相机作板书:(板书附后) 、老师过渡总结:听了他的介绍,你认为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吗?(很美)美在哪呢?我们来细致体会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样描写的。(读第一自然段)在自己喜爱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为什么喜爱这些句子。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开心。(着重体会作者的心情) ()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

16、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方句的妙处)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轻轻流入云际。(理解、品尝句子意思) (5)在这种境界里无限的乐趣。(联系生活谈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时,在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以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阅历,发挥想象,细致品尝,进一步领会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这一段。其次课时 一、导入 1、刚才我们听了小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美美的读读一读,享受一下这漂亮的风光。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我们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民族风情也很好玩。谁来当导游给

17、大家介绍一下。生读2至5自然段,探讨沟通后,请一个学生介绍民族风情,老师依据学生的介绍,相机板书。(板书附后) 、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里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热忱好客)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有关句子,细致体会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1)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很多人从几十里外来探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 ()姑娘、小伙子为客人们表演。 以上这些都说明白蒙古族人民热忱好客。 2、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读课文。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比方句的

18、用法:找出文中的比方句读一读,让学生谈谈它的好处。 (2)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气特点。(要求用欢快、喜悦、赞美的语气来读) 四、拓展训练、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里的语言,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让学生依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附:板书设计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