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2002067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雀东南飞并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雀东南飞并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雀东南飞并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并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并序(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的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教学设想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 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 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一教时一. 永恒的悲剧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

2、是永远的生活。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 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份,演绎了一出无 奈的“化蝶”。又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 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后陆游随母意而另娶,唐婉也 易嫁赵士诚。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躇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 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

3、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一个才女在黑暗的角落里独自缅怀往事,独自悲伤)二、整体感知1、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

4、诗为焦 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 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2、本诗的写作顺序是?以什么为线索?(时间。按兰芝和焦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3、听录音。(字义、师给出层次,生附小标题。) 附:通假字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谓言无誓违、府吏见丁宁、恐此事非奇、摧藏马悲哀、蒲苇纫如丝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兄、逼迫兼弟兄、其日牛马嘶互文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再拜还入户、

5、槌床便大怒、自可断来信、渠会永无缘、以此下心意、供 养卒大恩、共事二三年、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罚)、便可作婚 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的)、壬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再 三叮嘱)、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气息将尽)指代作用相见常日稀(你,指焦)、誓天不担负(你,指刘)、好自相扶将(她,指焦母)、君既若见录(我,指刘)、不得便相许(他,指媒人)课文内容结构兰芝自遣(2)(开端)夫妻誓别(3-12)(发展)兰芝抗婚(13-21)(发展)双双殉情(22-31)(高潮)告诫后人(32)(尾声)3、诗的开头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评析:这

6、一句兼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为全篇笼罩上了凄恻缠绵的基调。 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 良苦。第二课时一、重点探讨开端部分1、这是一首叙事诗,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人物的性格通过什么来刻画?明确:对话。文章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2、集体朗读诗歌以刘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提示了他同焦母的矛盾,刘自述她十三到十七待字 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明确:运用铺陈排比作用:1、勤劳

7、能干有教养;2、说明焦母把她休了毫无道理。3、从这段话中你可以看出刘为什么自遣吗?一则不堪凌辱(妾不堪驱使)二则因遣归这势不可挽回(徒留无所施)简析:焦母的故意挑剔(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使兰芝深感到“君家妇难为”,因此她不卑不亢自己 先提出来(便可白公姆,即时相遣归)。此一句道尽了平日的忍辱负重和眼前的逼不得巳。激愤之情,溢 于言表;难言之隐尽含其中。从她的自遣中你可以看出刘除了勤劳有教养外,还有什么样的个性?明确:她决不忍辱苟且,而且从“君家妇难为”“徒留无所施”的直白中,也可以看出她对造成事端 原委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清醒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二、研习第二部分生流览第二部分

8、,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焦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要遣刘?焦母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礼的女性,对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同情认识,一意独断专行,具有相当的 典型意义。对兰芝:无视其美德,鸡蛋中挑骨头对仲卿:先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后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却眼中钉。为什么会这样?“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只是借口而巳。“七出”。西方学者(弗洛依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层次剖析:刘母之所以视兰芝美德于不顾,视仲卿夫妻两人的爱情于不顾,是出于人类一种早期的“恋子情结”; 难以容忍平素对自己敬爱有加

9、的儿子的“移情别恋”。因此,夫妻之间越是恩爱,则越发引起自己的失落 与嫉妒,兰芝越是贤慧,就越容易招致她的不满,就是把兰芝换成罗敷,也会如此。2、面对焦母的软硬皆施,焦的反应?可以看出?第6、7段.忠于爱情,但还是让刘含屈离开,可以看出他死守孝道,软弱无能。3、齐读第9、10段。这部分写什么?明确:严妆、和婆婆辞别、和小姑告别、与焦告别。“严“体现在何处?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要严妆?一则表现了兰芝的大家闺秀的风范,她是严妆而来,所以要严妆而走,表现了她遇事冷静、沉着、 镇定自若;二则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又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为什么与婆婆告别?这表明兰

10、芝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有礼有节,举止得体,使焦母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成 为无稽之谈。4、两次哭泣: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这是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一旦告别,不沉奄从中 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的悲愤。与焦告别“涕落百余行”。那无法抑制也无须掩饰的悲伤使他终于失声痛哭。至此,刘那倔强而又善 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刘依依不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百又充分的表现。5、齐读11、12这部分除了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巳愿 百是逼迫之外,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刘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

11、”。这为下文兄长逼嫁, 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作业:背诵912第三课时研习发展、高潮、结局部分1、检查背诵2、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被丈夫休回娘家,她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着她的是屈辱、孤 独和凄凉,那么回娘家之后的刘生活是什么样的?明确:“进退无颜仪”,怎么样的心境?把刘被遣初见母亲时伤心、羞愧、委曲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达出来。3、刘母在此处重复刘开头的话“十三”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明确:这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焦母的专横无礼。4、后就写到“县令遣媒来”,刘拒绝了。但后来太守也来为其第五郎求婚,应该说这两人不论家 境,外貌才干都属佼佼

12、者,为何他们愿意向一名被休的巳婚女子求婚?你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明确:一:证明了刘的美丽和修养。二:可以认为是人民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在汉代,女子再嫁确实属正常,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 事,风化并不如宋、明时那样苛刻。5、读刘兄的话,读出了什么?这几句话极有个性。有质问:“作计何不量? ”有利诱:“足以荣当身。”也有威胁:“其往欲何云”?最后一句潜台词是什么?(难道让我养你我?)用疑问的语气表坚决一一可看出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焦母、刘兄形象:此二人均为反面人物,体现了封建家长的权威,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6、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刘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13、要求学生刘 此时的心里。明确:一、兰芝殉情之意早巳决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二、允婚可以摆脱刘兄的纠缠,否则使后面的殉情反而难为;三、这是一处巧妙的伏笔:允婚之后,自然引出太守家准备迎亲的一节,便达到抬高兰芝的身价, 增强悲剧气氛的效果。6、太守家为婚事所做的准备,齐读。使用了铺陈排比,极写婚礼的隆重。作用?表现了刘“富贵不能淫“的品格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节操,并与后文的悲剧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加深了悲剧氛围。研习高潮、结局部分1、焦闻听刘允婚,起来相见。一生读2431。体会两人的生死爱情,讲座刘死时如何描写?焦 又如何?明确:刘死时只作短短几句交待,说明她非常干脆利落,毫不犹豫。而焦却“上

14、堂拜阿母”、“徘徊 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说明什么?明确:二人的行为符合他们的性格的发展。刘早巳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死得很决绝。而焦出身官 宦,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富有叛逆精神。2、有人说在整个婚姻的悲剧中,焦表现得非常的懦弱,远不如刘那种坚决,那么他是一个懦夫吗?无论如何,焦仲卿也是忠于爱情的。对封建压迫也是反抗到底的。只是面临爱情与孝道冲突时,略 显得无能为力。一边是自己衷爱的妻子,一边是自己尊敬的母亲。在鱼与熊掌之间,这种取舍实在太难。 有人说:促卿的反抗不坚决,这实是一种误解。兰芝多年来忍辱

15、负重,仲卿又何尝不是在夹缝中生活? 其中的酸苦,比起兰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兰芝是可同情的,而仲卿则是更令人叹惋不巳。仲卿最终选 择了殉情。他走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伦理,自缢于庭树。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 骨子里是充满叛逆精神的。2、我们在焦刘二人身上找找不同点和共同点。同:同样忠于爱情,同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异:在洞察世情上,焦不如刘聪慧,在反抗封建礼教上,焦不如刘坚决。3、齐读尾声部分结局魂化为鸟,浪漫主义手法,这种结局在古典主义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这首诗为什么在结尾之处安排了“化鸟”这一情节?诗人将故事结尾升华到异常美好的境地,进一步显示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对美好生活的 热切向往,同时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腐朽势力的憎恨。4、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