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20018802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期5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并明确规定,以下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对发言人资格的规定说明了在当时的雅典A. 以私有财产

2、多寡确定权利B. 享有民主政治的道德条件C. 公民参政的意识日趋增强D. 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以下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财产的人”来看,对于这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能参与公民大会发言,可见在当时的雅典,享有民主政治是有道德条件的。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说明按财产的多寡确定享有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公民参政意识增强,排除;D项材料与公正原则无关,排除。2.亚里士多德说,陶片放逐法之定立是为了防范那些权高位重者,而在该法出台后的前三年内,人们放逐的都是僭主的朋友。然而在第四年,它也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该法A.

3、维护民主制度的效果B. 打击精英人物倾向C. 执行的盲目性随意性D. 防范僭主政治的无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来看,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陶片放逐法出现了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表述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排除;C项执行的盲目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排除。【点睛】陶片放逐法下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

4、民主秩序的维护。3.公元前454年,罗马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 罗马平民获得立法主导权B. 共和制下罗马公民矛盾激烈C. 罗马贵族政治权力受到限制D. 成文法成为社会的主要规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来看,贵族的政治权利受到了平民的制约。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罗马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表明立法主导权仍然掌握在贵族手中,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制的罗马共和国,时间不符,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41年,第一步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面

5、世,时间不符,排除。4.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受到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这表明当时罗马A.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保留了大量习惯法残余C. 公法与私法有兼容的一面D. 忽视了家庭矛盾的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家父的行为受到理事会裁决的约束”来看,罗马公法与私法共存,二者有着相互兼容的部分。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未反映法律面前人

6、人平等,排除;B项材料与保留习惯法残余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出罗马忽视家庭矛盾的解决,排除。【点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5.在古代罗马,获得公民权就可以参与政治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罗马最早将公民权授予其拉丁盟友,进而将这一特权推至整个意大利半岛,恺撒又授予居住在殖民地的民众,还授予从南高卢招募来的士兵。由此可见,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A. 增强罗马凝聚力的重要手段B.

7、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C. 其领土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D. 扩大罗马法影响的重要举措【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的范围,赋予其他民族的民众以公民权利,有利于增强罗马的凝聚力,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C选项错误,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其领土不断扩张的结果;D选项错误,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扩大罗马影响的重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揭露和攻击教会的弊端,提倡将人的价值纳入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相应的地位。这表明人文主义者A. 主张宗教改革以

8、创立新教派B. 积极倡导基督教原始教义C. 强调人性与宗教原则的结合D. 试图改变物欲横流的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提倡将人的价值纳入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相应的地位”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将人的价值与宗教相结合,即强调人性与宗教原则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对宗教的改革,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人文主义者揭露和攻击教会的弊端”的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对人文的过分推崇造成了社会的物欲横流,故D项错误。7.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

9、王。此举意味着英国A. 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 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 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 君主制度从此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688年11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来看,此举代表光荣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意味着法权至上时代来临。故答案为B项。A项此时国王还拥有一定的权力,彻底丧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时间不符,排除;D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度尚未结束,排除。8.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

10、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 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B. 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C. 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D. 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详解】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教会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欧洲传统大学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欧洲传统大学逐步演变为近代高等教育机构。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来看,材料信息主要强调大学

11、的世俗化,排除D项。9.据统计,伏尔泰论及中国的著作将近80种,信件200余封。伏尔泰甚至认为中国就是柏拉图式理想国模型的现实版,中国的农业、工艺、历史、政治、道德、宗教环境在他的笔下都是世界仅有和完美的。伏尔泰如此褒扬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科技文化水平领先于西欧各国B. 意在营造变革社会现状的舆论氛围C. 中国政治体制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D. 工业革命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伏尔泰如此褒扬中国是因为18世纪的法国封建制度更是日益腐朽,他是借中国文化中的对其有利成分来反对法国的封建制度,B正确;此时中国科技文化水平已经落后于西欧各国,A错误;此时的中国君主专

12、制已经落后于时代,C错误;伏尔泰生活的时代与工业革命擦肩而过,他逝世于1778年,D不符。10.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 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 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C. 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 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

13、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11.1637年,菲律宾检察总长孟法尔坤向西班牙国王报告说:“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由那里转入我们宗教及王室的敌人(回教徒及其他异教徒)之手,而最后则流到中国去。”这反映了当时A. 西方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 经济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D. 中国与早期全球化存在联系【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欧洲人购买中国奢侈品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正体现了早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A、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工业

14、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错误。【名师点睛】根据关键信息“1637年”“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由那里转入我们宗教及王室的敌人(回教徒及其他异教徒)之手,而最后则流到中国去。”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研究表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均日工资从1先令上升到2先令3便士;与此同时,英国主要粮食尤其是大麦、小麦的价格显著下降。这一状况A. 得益于工业革命发展B. 降低了社会消费水平C. 提升了农业生产收益D. 刺激了工业技术革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均日工资从1先令

15、上升到2先令3便士”可知英国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攀升,依据所学可以推断这一状况会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使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可知此时处于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下降而工人工资水平上升,会使社会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故B项错误。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下降不可能提升农业生产收益,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3.1841年,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了一个“抽梯子”的观点。他说:“任何国家,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

16、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李斯特旨在A. 批评英国的航海条例,实行关税保护和海运限制B. 呼吁德国要尽快实现统一,发展本国工业和海运事业C. 揭露英国的贸易自由政策,侵犯后发工业国家的利益D. 讽刺德国不择手段的方式,和英国争夺殖民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梯子”指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抽梯子,指英国推行贸易自由政策,反对后发工业国家实行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这侵犯了后发工业国家利益,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揭露英国的贸易自由政策,并不是批评英国的航海条例实行关税保护和海运限制,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德国实现统一的问题,故B错误;1841年德国

17、并未和英国争夺殖民霸主地位,故D错误。故选C。14.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能够再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B. 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C. 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D. 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对手工工厂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垄断组织是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中没有对垄断组

18、织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可以在家庭里工作”“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反映了技术的不断革新工厂的布局越来越合理与自由,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工厂选址,未阐释动力的进步,故D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不断革新15.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A. 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B. 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

19、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C. 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D. 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题,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观。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是为了适应英国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则是从革命的需要的角度去做的,即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道德标准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未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后者站在革命的需要的角度而

20、非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历史史观16.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 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B.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C. 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 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为处理工业化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来看,工业革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通过立法、加强管

21、理来解决,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完善。故答案为B项。A项是题干所揭示的现象,不是针对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9世纪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排除;D项材料不仅涉及立法,而且还有政府部门的设立,排除。17.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2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关注的是对自然界的影响,旨在说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工业革命,题干作品也揭示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D符合题意,ABC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D。考点:19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18.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 对英国环境污染漠不关

23、心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位加拿大人认为英国工业生产的烟雾是舒服的,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这表明了她对英国工业革命赞赏的态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她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这种污染的赞赏,不是漠不关心;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她对工业革命这种污染的赞赏,并未反映她对化学和医学知识无知;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她对工业革命这种污染的赞赏,不是为本国空气纯净自豪。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

24、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A. 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 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D. 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权利,而1837年英国工人阶级则要求继续扩大选民范围和降低被选举人的

25、财产限制,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了议会改革的方式,并未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是否为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党制度的内容;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争取权利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20.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

26、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A.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B.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 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说明,大宪章开了“限政”的先河;材料“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说明光荣革命是对政治传统的所捍卫,故A项正确;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BC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和“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

27、才收复失去的权力”,从中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2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A. 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 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 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加深,原来的制度成

28、为“陈旧的制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工业化,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议会程序繁琐无关,排除D项。22.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

29、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23.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

30、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A. 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B. 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C. 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D. 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前一种自由指的是轰轰烈烈、曲曲折折的法国大革命,后一种自由指的是充满着高贵的、充满王者之气的、没有流血冲突的宫廷政变,所以这

31、两种自由的追求只能分别是指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24.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奴隶主人数1424124015A.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 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表格可以看出,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和奴隶主都是在社会发展中获利较大的利益集团的代表人

32、物,所以最后这些人通过协商和讨论制订了1787年宪法,这是他们互相争论和妥协的结果,故选C;题干中的代表不是能够代表各个阶层,比如里面没有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代表,没法体现人人平等和天赋人权,故AB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25.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答案】C【解

33、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司法程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行政命令的随意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关于移民限令互相制约,这体现了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点睛:排除法是历史选择题的万能解题法,解题时把握“排除三原则”:不符合史实的选项首先排除;其次是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再次是符合材料信息但不符合主旨信息的。本题中AB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2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

34、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并结合1875年宪法的相关信息,可知反对者的认为部长副署对总统不能起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部长是由总统任免的,C符合题意;AB均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和共和派之争,D不正确。27.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

35、,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该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A. 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B. 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C. 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D. 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更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爆发前的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日益腐朽,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故答案选C。其他三项也是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但不是中心矛盾,排除。28.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

36、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A.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 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C. 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D. 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答案】C【解析】法国1875年宪法被称为“一票共和”,共和派以一票的优势战胜君主派,结合材料“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仅限于分别阐述”可知其实质是“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故C正确。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

37、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排除A;BD两项题干没有体现。29.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A. 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B. 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C. 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D. 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政治和经济上立法,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说明C项错误。30.1848年,马克思、恩

38、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A. 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 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恩格斯并未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议会斗争也并未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也并未走向低潮,材料只是强调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

39、逐步完善,资产阶级改变了一些对工人的做法,工人的斗争策略也必须作出适当的改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的完善31.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A. 催生了启蒙运动B. 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 普及了无神论D. 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三大定律的发现使得“上帝”在自然

40、世界遭到怀疑,人们无法依靠上帝获得真理,转而寻求新的能够获得真理的东西,即理性,这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A项正确。牛顿三大定律的出现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此时的欧洲仍旧信仰基督教,无神论并没有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是在讨论牛顿三大定论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32.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只是这种愿望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

41、漠与悲凉。由此可见,作品创作风格属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代主义D. 现实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的文学思潮,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兴起的,主要是描写人们对未来的乐观主义和美好希望,与题目描写特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愿望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可以判断是现代主义,故C项正确;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主要通过写实的手法描述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与题目中的文学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

42、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

43、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

44、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相同之处,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

45、和外围、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材料四 19世纪30年代,英国相继颁布了公路法、城市警察法对城镇中混乱的街头足球运动者进行惩罚,大量以残害动物取乐的娱乐活动在此时也被政府严厉禁止。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不仅意识到健康的心智和强健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认识到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们遵守规则和纪律的习惯,激发团队精神,培养领导能力,甚至可以提高人们为帝国服务的能力。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在体育文化

46、领域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有蛆织体育运动的出现,社会中萌发出了一股竞技热。各个公学、大学之间,社会上各类体育俱乐部之间频繁举办各种赛事。大量的郊区体育运动俱乐部也开始对女士开放,年轻的男女可以自由的共享公共运动,不必担心流言蜚语的纠缠。摘编自杨海霞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中产阶级的休闲娱乐(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19世纪英国体育活动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同: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都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

47、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2)条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贸易;国内政局稳定。变化:从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或答从中心到边缘;从独立自主到成为附庸等等影响:冲击了中国的棉纺织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3)特点:以法治规范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体现理性精神;赋予体育活动教育功能;因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物质财富增长;城市人口增加;政府对体育活动的规范;自由

48、主义思想传播;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深入。【解析】【详解】(1)同: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和材料二“德国工匠不断完善”“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来看,中国和德国工匠都有精湛的技艺而且在不断完善,并且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工匠精神,最终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原因:依据材料“德国人思辨真理”来看,受到了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工作勤勉已经形成”来看,有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作用,通过“宗教改革道德的意义”来看,宗教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通

49、过“德国的现代双元制基地和摇篮”来看,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有重大影响,此外,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的推动和政府的重视等方面来分析。(2)有利条件: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棉花贸易”来看,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通过“19世纪中期,英国领先地位”来看,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实行了自由主义政策,而且还根据国际形势不断地变化、调整,此外国内政局稳定也促进了对外控制;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影响:可从对中国棉纺织业的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有利

50、于中国的近代化方面来分析。(3)特点:依据材料“英国相继颁布了公路法、城市警察法”“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帝国服务的能力”“在体育文化运动的出现”来看,19世纪的英国体育运动具有以法治规范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体现理性精神,赋予体育活动教育功能的特点;原因:要回答英国体育运动的特点,可以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物质财富增长,城市人口增加,政府对体育活动的规范,自由主义思想传播,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深入等方面来分析。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13071321年但丁在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长诗神曲。1689年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上的基

51、本原则的权利法案。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1783年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18251826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棉线烧成碳丝,试成功了白炽灯泡,使民用照明得以实现。1911年德国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为23,295马克。1914年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

52、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上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題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既有巨大的进步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于此同时,殖民侵略、经济危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世界大战也随之而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有复杂性和辩证性的特点,但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

53、发展的主题。(论题也可以从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潮流等单一角度拟定,论点,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通顺)【解析】从表格题目中我们首先能够得出这是欧洲近代的历史史实,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表格内部有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我们只需要从中选出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部分,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史实来加以说明即可。分析的时候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苦匠人家庭,幼年失学,境遇坎坷,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他曾在伦敦图书馆潜心研读,“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

54、致吗?”是其思考研究政治问题的基本思路。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1776年1月,流亡北美的潘恩发表常识,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详细解释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经验。潘恩认为法国革命是“美国原则移植到欧洲的第一批丰硕成果”,呼吁“法国人民应该起而效仿美国”,在法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等(1)根据材料

55、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民主思想的影响。【答案】(1)背景:启蒙运动的深入开展(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与局限;丰富的个人社会阅历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与实践。(2)影响:冲破了欧洲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促进了法国革命的民主进程;丰富了启蒙思想。【解析】(1)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材料“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体现了其对英国代议制的实践的反思;材料“

56、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可以得出自身经历的影响较深。结合材料其积极投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可以得出: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和实践等。(2)据材料“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可以得出:打破了人民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据材料“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可以得出推动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可以得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言论和革命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启蒙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