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018722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税收制度概述(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税收制度概述4/14/20231教学要求重点掌握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税收制度的分类一般掌握1.税收制度的概念和法律级次2.税制与税法的关系3.税收法律关系4/14/20232教学内容一、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二、税收制度的分类4/14/20233一、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4.附加、加成和减免 5.纳税环节 6.纳税期限7.纳税地点 8.违法处理4/14/202341.纳税人(1)含义(2)相关概念4/14/20235(1)含义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纳税人有自然人和法人之分,它一般是由税种的

2、性质决定的。4/14/20236(2)相关概念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这里有个税负转嫁的问题。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虽然也上缴税款,但不是纳税人,它只是代替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并按时按量上缴税务机关或国库,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即代扣手续费)。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共同构成纳税主体。4/14/202374/14/202382.课税对象(1)含义(2)相关概念4/14/20239(1)含义课税对象,亦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是纳税的客体。课税对象是划分不同税种,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

3、税的主要标志。不同税种的名称和性质是由不同的课税对象所决定的。4/14/202310(2)相关概念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税源与课税对象有时是一致的(如所得税),有时也不一致(如财产税)。税目也称“课税品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课税对象在性质上的具体化。设计方法有单一列举(正向列举、反向列举)和概括列举两种。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是课税对象在数量上的具体化。计税依据可分为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种。4/14/2023113.税率(1)含义(2)种类4/14/202312(1)含义税率是对课税对象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

4、征税的深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4/14/202313(2)种类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产品、行业、地区、幅度)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已取消)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未实行)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单一定额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分类、地区、幅度)4/14/202314定义法和速算法定义法 应纳税额=(每一级的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法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4/14/202315例1 某纳税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元,试

5、分别用定义法和速算法计算其应纳税额。级次 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000元的部分 10%0 2 10003500元的部分 20%100 3 350010000元的部分 28%380 4 1000025000元的部分 35%1080 5 超过25000元的部分 40%23304/14/202316例1解答 1、定义法 应纳所得税额=1 00010%+(3 5001 000)20%+(10 0003 500)28%+(25 00010 000)35%+(40 00025 000)40%=13 670(元)2、速算法 应纳所得税额=40 00040%2 330 =13 670(元)4/1

6、4/2023174.附加、加成和减免(1)附加和加成(2)减免 4/14/202318(1)附加和加成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指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另行加征的一部分税款。如外资企业所得税。加成是“加成征税”的简称,是指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额加征若干成。一成为10%。无论是附加还是加成,都将加重纳税人的负担。4/14/202319(2)减免 概念 减免是减税和免税的统称,是国家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优惠、照顾措施。其中,减税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则是免去全部税款。减免的结果是减轻或免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方法 直接规定减税和免税的项目和数;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4/14/202320起

7、征点和免征额概念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异同当课税对象数额未超过起征点或免征额时,均无须纳税。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时,须全额计缴税款;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免征额时,只须就差额部分计缴税款。4/14/202321例2 某纳税人某月取得收入6000元,某税种税率为10%,试计算起征点和免征额分别为5000元时的应纳税额。(1)应纳税额=6000 10%=600(元);(2)应纳税额=(6000 5000)10%=100(元)。4/14/2023225.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应该缴纳税

8、款的环节。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一般要经过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零售等环节;进口商品一般要经过报关进口、商业批发和零售等环节。依据纳税环节的多少,税收制度可分为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三种类型。4/14/2023236.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征税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它是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纳税期限可分为按次、按期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三种。如印花税实行按次征收;增值税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个月为纳税期限;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征、分季预缴。4/14/2023247.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征税机关缴纳税款的场所。纳税

9、地点一般为纳税人的所在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4/14/2023258.违法处理 (1)含义(2)纳税人主要违反税法行为 (3)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的法律责任4/14/202326(1)含义 违法责任是指纳税人因违反税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4/14/202327(2)纳税人主要违反税法行为 偷税是指纳税人使用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拒绝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规定的纳税期限,少缴或未缴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通过假报出口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4/14/202328他是谁?他是谁?走

10、私走私500多亿元;多亿元;偷税偷税300多亿元。多亿元。4/14/202329(3)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济处罚(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行政处罚(罚款、税收保全措施及强制执行措施、没收非法所得)刑事处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参见2001年4月28日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4/14/202330二、税收制度的分类1.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6.以税收的形态为标准7.以税收征收期限和连续性为标准8.以课税标准是否具依附性为标准9.以税收的侧重点或着眼点为标准10

11、.以课税的目的为标准11.以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为标准4/14/2023311.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1)流转税(2)所得税(3)资源税(4)财产税(5)行为税 通常被认为是税收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分类。4/14/202332(1)流转税概念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税收收入统计表),目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特点以商品交换为前提,课征面广泛;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普遍实行比例税率,个别实行定额税率;计算税额简便,减轻税务负担。4/14/202333(2)所得税概念 所得税亦称收益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

12、税。它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业税等税种。特点直接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税源普遍,税负有弹性;计税方法复杂,征管难度较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反映监督作用。4/14/202334(3)资源税概念 资源税是指对开发和利用国有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都属于资源税。特点征收范围较小;采用地区、产品差别定额税率。4/14/202335(4)财产税概念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房产

13、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都属于财产税。特点征税范围难以普及到全部财产;税负一般难以转嫁;不是主要税类。4/14/202336(5)行为税概念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都属于行为税。特点课税对象单一;税源分散;税种灵活。4/14/202337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1)从量税(2)从价税 4/14/202338(1)从量税概念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实物的计量单位(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特点实行定额税率;计算简便。4/14/202339(2)从价税概念

14、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特点 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税收负担比较合理,有利于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多数税种为从价税。4/14/202340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1)价内税(2)价外税4/14/202341(1)价内税概念 价内税是指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特点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税金随商品价格的实现而实现,有利于及时组织财政收入;税额随商品价格的提高而提高,使收入有一定的弹性;计税简便,征收费用低

15、。4/14/202342(2)价外税概念 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目前商品的价税合一并不能否认增值税的价外税性质)。特点税价分离,税负透明;税额不受价格变动的限制,收入较稳定。4/14/202343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1)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承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一类税。如所得税和财产税等。(2)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不是负税人,可将税负转嫁与他人的一类税。如流转税和资源税等。这种分类对于研究税收归属、税法实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14/202344税负转嫁概念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以后,

16、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方式前转(生产者 批发者 零售者 消费者)后转(原材料提供者 生产者)混转(前转与后转相结合)消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4/14/202345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1)中央税(2)地方税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4/14/202346(1)中央税概念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也称“国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等。特点征收范围广泛;收入较大。4/14/202347(2)地方税概念 地方税是指由

17、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税,简称“地税”。如我国现行的屠宰税和筵席税等(严格来讲,我国的地方税目前只有屠宰税和筵席税)。特点 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密切。4/14/202348(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概念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简称“共享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特点 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4/14/2023496.以税收的形态为标准 (1)实物税 实物税是指纳税人以各种实物充当税款缴纳的一类税。如农业税。实物税主要存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国家。(2)货币税 货币税是指纳税人以货币形式缴纳的一类税。在现代

18、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税种都是货币税。4/14/2023507.以税收的征收期限和连续性为标准 (1)经常税 凡为保证国家经常性的费用支出而依法长期、连续课征的税,为经常税。(2)临时税 凡为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或因国家处于非常时期而在一个或几个财政年度内临时特别征收的税,为临时税。各国现行的税种绝大多数为经常税,但经常税一般是由临时税演变而来的。4/14/2023518.以课税标准是否具有依附性为标准 (1)独立税 凡不需依附于其它税种而仅依自己的课税标准独立课征的税,为独立税,也称主税。多数税均为独立税。(2)附加税 凡需附加于其它税种之上课征的税为附加税。我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就是附加在增值税、

19、消费税和营业税上的。4/14/2023529.以税收的侧重点或着眼点为标准 (1)对人税 凡主要着眼于人身因素而课征的税为对人税。早期的对人税一般按人口或按户征收,如人头税、人丁税、户捐等。在现代国家,由于人已成为税收主体而非客体,因而人头税等多被废除。一般认为以作为主体的“人”为基础并考虑个人具体情况而征收的税为对人税,如所得税。(2)对物税 凡着眼于物的因素而课征的税为对物税,如对商品、财产的征税。这是西方国家对税收的最早分类。4/14/20235310.以课税目的为标准 (1)财政税 凡侧重于以取得财政收入为目的而课征的税,为财政税。(2)调控税 凡侧重于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为目的而课征的税,为调控税。这种分类体现了税收的主要职能。4/14/20235411.以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为标准(1)工商税收(2)关税(包括关税、由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农业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4/14/202355课堂讨论主题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讨论题有何意义?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如不合理,你认为应提高到多少?你认为全国一刀切合理吗?为什么?如不合理,你认为该如何确定?4/14/20235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