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题技巧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017149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解题技巧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化学解题技巧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化学解题技巧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化学解题技巧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解题技巧解析(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解题技巧解析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和量法、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和量法、设一法、奇偶数法、关系式法、虚一法、奇偶数法、关系式法、虚拟法法 守恒法守恒法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现有19.7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mL2.00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molL1的NaOH(aq)体积是_。800mL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将CaCl2和CaBr2的混

2、合物13.400g溶于水配成500.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11.175g。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vA.321B.123C.132D.231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v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v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vn(Ca2)=n(Cl)n(Br),错选A。v解题思路:1个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2n(Ca2)=n(Cl)n(Br)v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v答案:Dv锦囊妙计锦囊妙计v化学上,

3、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v1.电荷守恒v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v2.电子守恒v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v3.原子守恒v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v4.质量守恒v包含两项内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v5.物料平衡,电解质溶液中。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A、B、C三种物质各15g,发生如

4、下反应:vABCDv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30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g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9gv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6gv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vD.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gD答案:D差量法差量法v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象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 v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v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molL1的H2SO4(aq)100.0mL,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

5、量的镁粉和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v(1)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v(2)a、b的取值范围为。答案:(1)32b=33a(2)a1.75b1.80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molL1的H2SO4(aq)100.0mL,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量的镁粉和过量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v(1)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v(2)a、b的取值范围为。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应用差量进行过量计算的能力。v知识依托:Mg、Al与H2SO

6、4的反应;过量计算。v解题思路: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表明两烧杯内质量净增数值相等。则可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vn(H2SO4)=1.00molL10.100L=0.100molvMgH2SO4=MgSO4H2mv24g1mol2g22gvag v2Al3H2SO4=Al2(SO4)33H2v54g3mol6gv0.100molv0.100(H2SO4过量)vb1.80(Al过量)vbg0.200g=g(净增值相等)v由得:b2.40,结合可知b的范围。v由得:a1.75,结合可知a的范围。v答案:(1)11a=12b2.40v(2)1.75a2.40,1.80b2.40v锦囊妙计锦囊妙

7、计v遇到下列情形,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v1.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v2.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总压强为3.0107Pa时,N2、H2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13)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2.5107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vA.35%B.30%vC.D.答案:D估算法估算法v估算就是不算,估算法是通过推理、猜测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自我界定自我界定不要计算,请推测下列题目的答案,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v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

8、%。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vA.XYB.X2YvC.X2Y3D.X2Y5答案:D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在100mL0.10molL1的AgNO3(aq)中,加入100mL溶有2.08g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2.50g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v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vC.混合过程中,逸出无色气体v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Cu2)=0.01molL1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及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及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9、v知识依托:知识依托:Ba2 与与 SO、Ag 与与 Cl 的反应及过量计算。的反应及过量计算。v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v方法方法1(计算法计算法):n(Ag)=0.100 L0.10 molL1=0.010 molvn(Ba2)=n(BaCl2)=0.0100 molvn(Cl)=2n(BaCl2)=0.0200 molvn(SO42)=n(CuSO45H2O)=0.0100 molv首先首先 Cl 与与 Ag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沉淀:vAg Cl=AgClv0.010 mol0.010 mol0.010 molv反应后剩

10、余反应后剩余 Cl:0.0200 mol0.010 mol=0.010 mol。其次。其次 Ba2 与与 SO42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BaSO4 沉淀:沉淀:vBa2 SO42=BaSO4v0.010 mol 0.010 mol 0.010molv生成生成BaSO4 0.010 mol。反应后溶液中含。反应后溶液中含 Cu2,其浓度为:,其浓度为:vc(Cu2)=0.033 molL1v与备选项对照,可知答案。与备选项对照,可知答案。v方法2(估算法):最后Cu2留在溶液中,溶液浅蓝色,A项不可选。由CuSO45H2O的质量是3位有效数字,及溶液的体积也是3位有效数字可推知c(C

11、u2)应为3位有效数字,D项不可选。由于溶液混合时,只发生Ag与Cl、Ba2与SO42的反应,所以也不会逸出气体,C项不可选。v答案:Bv锦囊妙计锦囊妙计v估算法虽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但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计算题是不能用估算法解决的。尝试用估算法解题是好的,但面对每一个题都想用估算法解决,有时也会贻误时间。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aq)1L(密度为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答案:B和量法和量法v用和量法尝试解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

12、是否需要。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H4)2CO3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共19.6g,将容器加热到250,充分反应后,排出容器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2.6g。则原混合物中(NH4)2CO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vA.12B.=12vC.12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答案:C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过量判断能力,及计算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的能力。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过量判断能力,及计算

13、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的能力。v知识依托:知识依托:NaHCO3 的不稳定性及碱与酸性气体的反应。的不稳定性及碱与酸性气体的反应。v错解分析:过量判断失误,导致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错误。错解分析:过量判断失误,导致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错误。v解题思路:发生的反应有:解题思路:发生的反应有:2NaHCO3Na2CO3H2OCO2,v2NaOHCO2 Na2CO3H2O(加热条件下,不生成加热条件下,不生成 NaHCO3)v通过极限思维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通过极限思维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NaHCO3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大,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大,NaOH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小。含量越大,固体失

14、重越小。v判断判断 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的受热分解产生的 CO2 能否被能否被 NaOH 完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完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首先需要写出这首先需要写出 NaHCO3 与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18.4 g16.6 g=1.8 g。v设固体失重设固体失重 1.8 g 需恰好完全反应的需恰好完全反应的 NaHCO3 和和 NaOH 混合物质量为混合物质量为 x,则:,则:v锦囊妙计锦囊妙计v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v1.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v2

15、.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v3.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g)和Cl2(g)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g)和NH4Cl(s),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vA.111B.111vC.71D.117答案:B设一法设一法v设一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设一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值计算的常用方法。值计算的常用方法。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现向1.06g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氢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2.20L,则该碳酸钠样品中所

16、含杂质可能是vA.碳酸钡和碳酸钾B.碳酸钾和碳酸氢钠vC.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D.碳酸钙和碳酸锌答案:Av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v(1)吗啡中含碳0.7158(质量分数,下同)、氢0.0667、氮0.0491,其余为氧。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v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吗啡的分子式。v(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v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海洛因的分子式。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物质内所含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能力。v知识依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化学式的关系。v错解分析: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效数字取舍不合理,再根据原子个数比列式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v解题思路

17、:(1)由吗啡中各元素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断定吗啡分子中所含N原子数最少,设吗啡分子中含有1个N原子,则:vMr(吗啡)=14.0/0.0491=285300v符合题意;若吗啡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则:vMr(吗啡)=28.0/0.0491=570300v不符合题意。吗啡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的N原子更不可能,可见吗啡分子中只含有一个N原子,且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v吗啡分子中所含C、H、O原子个数分别为:vN(C)=2850.715812.0=17.0vN(H)=2850.06671.00=19.0vN(O)=285(1.00000.71580.06670.0491)16.0=3.0

18、0v吗啡的分子式为:C17H19NO3。v(2)生成二乙酸酯的反应可表示为:vR(OH)22HOOCCH3R(OOCCH3)22H2Ov显然,海洛因分子比吗啡分子多了2个C2H2O基团,则海洛因的分子式为:vC17H19NO32C2H2O=C21H23NO5v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Mr(海洛因)=1221123141165=369。v答案:(1)285;C17H19NO3。(2)369;C21H23NO5。锦囊妙计锦囊妙计遇到下列情况,可用设一法:v1.c、w、间的相互转化;v2.根据质量分数确定化学式;v3.确定样品中杂质的成分。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

19、,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试求此溶液的密度。v称取可能含有Na、Mg、Al、Fe的金属混合物12g,放入足量盐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11.2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v(1)以上四种金属,一定含有的是_;v(2)以上四种金属,可能含有的是_;v(3)能否确定一定不含有某种金属?答案:gcm3答案:(1)Al(2)Mg、Fe、Na(3)不能奇偶数法奇偶数法v奇偶数法是利用数字间的奇、偶性规律,探讨试题奇偶数法是利用数字间的奇、偶性规律,探讨试题答案的一种巧解方法。答案的一种巧解方法。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

20、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vA.NO2B.NOC.N2OD.N2答案:C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vA.1B.3C.5D.6v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奇偶数”规律的认识或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特殊元素性质的认识。v知识依托:元素周期表。v错解分析:不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奇偶性规律,利用其他方法解题得出错误答案。v解题思路:本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其中最简捷的是奇偶数法。v方法1(枚举法):A族元素Be、Mg与A族元素N、P形成的化合物符合题干要求,其中Mg3N2中Mg与N原子序数差5。A族元素B、Al与A

21、族元素O、S形成的化合物亦符合题干要求,其中Al2O3中Al与O原子序数差5,Al2S3中Al与S原子序数差3。欲找差值为1的化合物,需从变价元素中找,如N2O3中N与O原子序数差1。选D项。v方法2(奇偶数法):由于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为23,则可断定一种元素处于奇数族,另一种元素处于偶数族,奇数族原子序数为奇数,偶数族为偶数,奇数与偶数差值是奇数。观察备选项,可知选D项。v锦囊妙计锦囊妙计v下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能用到奇偶数法:v1.某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v2.化合物的分子式与原子序数的推定;v3.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数值;v4.化合价与分子式的关系;v5.有机分子中H等

22、原子的个数。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已知某有机物A的式量为128。v(1)若A物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A分子中含有一个酯的结构(COO),则A的分子式为_,结构简式为_(任写出一种)。v(2)若A物质中只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且A分子中氮原子数目最少,则A的分子式为_,若A分子中有一个由氮原子和其他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则A的结构简式为_(任写一种)。关系式法关系式法v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诸法中较主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多步计算化为一步而完成。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将ag铁和bg硫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再将所得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稀H2SO4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

23、准状况下的体积(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答案:4aL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用黄铁矿可以制取H2SO4,再用H2SO4可以制取化肥(NH4)2SO4。煅烧含FeS280.2%的黄铁矿75.0t,最终生产出79.2t(NH4)2SO4。已知NH3的利用率为92.6%,H2SO4的利用率为89.8%,试求黄铁矿制取H2SO4时的损失率。v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关系式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转化率、损失率的理解和认识。v知识依托:H2SO4的工业制法、NH3与H2SO4的反应。v错解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利用率的含义而错解。v解题思路:首先须搞清H2SO4的利用率与FeS2利用率的关系。H2SO4的

24、利用率为89.8%,与H2SO4的利用率是100%、FeS2的利用率为89.8%是等价的。并排除NH3利用率的干扰作用。v其次,根据S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FeS2与未知量(NH4)2SO4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vFeS22H2SO42(NH4)2SO4v120264v75.0t80.2%89.8%x79.2tvx=66.6%v黄铁矿的损失率为:1.0066.6%=33.4%。锦囊妙计锦囊妙计凡反应连续进行,上一步反应的产物为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的反应,绝大多数可用关系式法解决。寻找关系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逐一递进找出关系式;2.根据某原子守恒,直接写出

25、关系式。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某化肥厂以氨为原料制备NH4NO3,已知由氨制NO的产率是96%,NO制硝酸的产率是92%,求制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耗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0.53虚拟法虚拟法v所谓虚拟法,就是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和可能,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对象,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v自我界定自我界定vA、B、C、D为四种易溶物质,它们在稀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A2BH2OCDv当加水稀释时,平衡向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v。答案:逆因为稀释后,单位体积内溶质的粒子总数(或总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单位体积内溶质的粒子总数(或总浓

26、度)增加的方向移动。v例题探究例题探究600K时,在容积可变的透明容器内,反应2HI(g)I2(g)H2(g)达到平衡状态A。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成原容积的一半,达到平衡状态B。v(1)按图所示的虚线方向观察,能否看出两次平衡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并请说明理由。v(2)按图所示的实线方向观察(活塞无色透明),能否看出两次平衡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并请说明理由。v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及有色气体浓度被等知识的认识。v知识依托:勒夏特列原理。v错解分析:从实线方向观察,根据A、B两状态下的I2的浓度关系:vcB(I2)=2cA(I2)v误以为能观察到容器内颜色的变化。v解题思路:状

27、态A与状态B的不同点是:pB2pA,但题设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即由状态A到状态B,虽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但是平衡并未发生移动,所以对体系内的任何一种气体特别是I2(g)而言,下式是成立的:cBI2(g)=2cAI2(g)。v对第(2)小问,可将有色气体I2(g)沿视线方向全部虚拟到活塞平面上犹如夜晚看碧空里的星星,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视线方向上的I2分子多,气体颜色就深;反之,则浅。v答案:(1)可以观察到颜色深浅的变化。由于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容积减半,压强增大到2倍时,I2()及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不变,但浓度却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可以看到I2()紫色加深。v(2

28、)不能观察到颜色深浅的变化。因为由状态A到状态B,平衡并未发生移动,尽管cBI2(g)=2cAI2(g),但vBI2(g)=vAI2(g),即视线方向上可观察到的I2(g)分子数是相同的,故不能观察颜色深浅的变化。v锦囊妙计锦囊妙计v化学中,虚拟法的应用是广泛的,除可虚拟物质状态外,还有很多可用虚拟法解决的问题,如v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时,可将复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皆虚拟为零;v虚拟出某些混合物的“化学式”;v虚拟出某些解题时用到的数据;v虚拟出解题需要的某些条件;v虚拟反应过程;v虚拟反应结果等等。v巩固训练巩固训练v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vaA(g)bB(g)v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新平衡建立时,cB是原来的60%,则()v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vB.A物质的转化率变小了vC.B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了vD.ab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