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016218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工程施工措施(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准备 23.1 施工机械 23.2 技术资料23.3 计量器具及特殊工具3四、施工工序 44.1 施工流程 44.2 工序方法5五、控制点 11六、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级别 116.1 工艺质量标准11七、安全技术措施 127.1 安全施工措施 127.2 安全预控措施 14八、其它 148.1 修(扩)建临时道路 148.2 强条措施158.3 环境保护措施15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唐陜县东村电场 35kV 电铁牵引站线路工程。全线全部为自立式 铁塔,共有杆塔108 基,其中杆塔基础形式共分九种,如下表所示:基础 型式杆塔编号呼高(m杆塔编号数

2、量(基)单基塔基础材料量C25混凝 土( mJC15混凝 土(mJ钢材(Kg)地脚螺 栓(Kg)GJ13560ZS221B22, B23, B24, B28, B29,B34, B35, C28, C29, C32,C34, D16, D18, D20,D22,D24, D26, D30,D31, D32,D33217.921.5637159.23560ZS224B26, B272GJ23560ZS421B4, B5, B7, B10, B14,B16, B18, C4, C7, C11,C13, C14, C15, C16, C18,C19, C21, C22, C23,C252013.32

3、2.2440759.23560ZS424B13,B20,C5, D13,D145GJ33560ZGU421D4, D5, D8, D9416.22.6434197.6GJ43560JJ118B31, B33, C27, D17, D21,D23, D25, D29,820.643.1637597.6GJ53560JJ218B25, B30,C33, C19425.923.637597.6GJ63560DJ118B32, B36, B37, B38, B39,C30,C31, C35, D27, D28,D341133.524.6516118GJ73560JJ418B6, B8, B12, B1

4、5,B17,C8, C17, C20853.926.327572833560DJ218B1, B2, B3, B9, C1, C2,C3, C6, C10, D15103560JGu218D31GJ8JJ318B11, B19, B21, C9, C12,C24, C26, D11, D12931.524.08461189GJ9SDT18D1, D2, D6, D7, D105104.2101616805108表 1-1 基础配置表本工程以塔位中心桩处的地面标高为施工基面,个别塔位基面需抬高或降低可按基础配置表中注明的数字实施。二、编制依据:1、设计院设计图纸及厂家图纸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5、GB/T50326-20063、项目建设质量检查管理办法 TR-WD/0802-04054、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QCSG 10017-2007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9 年版)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09.1-20147、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199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8、35KV11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9、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管理手册三、施工准备3.1 施工机械1 )挖掘机:挖

6、掘深度4m3.2技术资料3.2.1线路路径长度本工程线路路径总长约为20. 027km,其中单回路架空路径长约18.499km, 双回架空路径长约 1.528km。3.2.2沿线地形分布和地震烈度 本工程场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其中山地约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 9.2%。场区场地多为梯田,山地,丘陵和黄土塬。根据地质资料, 沿线地质分为基岩浅覆区(I区)和黄土区(II区)。黄土地区(II区)主要分 布于场区西部高庙山区域和东北部的东庄区域,该区域内地势平坦,表部为厚度 较大的第四系堆积物,多为洪积及风积土,属黄土台塬,呈阶梯状,起伏不平, 塬上地面坡度一般 5-10,台塬

7、两侧一般发育黄土冲沟,坡度约 45,地面高程为600-900m,现多为耕地和花椒林。基岩浅覆区(I区)位于场区中部的樱桃山区域和东南部的荆山山区域,地貌上呈浑圆状山丘,地形坡度约 10-40,地面高 程为610-900m,顶部一般较开阔,表部由浅层坡残积土,长有杂草。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有关规定,该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323转角、终端预偏值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向拔基础方向预偏的倾斜平面的立柱基础上,即塔 基的四个立柱顶面按预偏值抹成斜平面,倾斜以中心桩底面标咼为基点,下压基 础立柱顶面抬高向拔基础方向倾斜,并使四个柱顶

8、的斜面同在一个整斜平面内。 基础预偏参考值见下表:转角、终端塔预偏参考值3.3计量器具及特殊工具1、经纬仪施工测量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施工测量 使用的经纬仪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2、水准仪施工用水准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水准仪严禁用经纬仪代替。3、可使用伸缩式或折叠式塔尺,要求:1 ) 伸缩性要小,长度稳定;2 ) 刻度要清晰、准确。4、天宝 GPS57005、花杆:要求花杆要正直,下部尖端要在花杆中心。6、钢尺:要求经过计量检定,其精度不低于1%。四、施工工序4.1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 4-1施工准备线路复测1!施工基面开挖基础分坑基坑开挖接地沟开挖基坑回填接地沟

9、回填场地清理图 4-1 施工流程图4.2 工序方法4.2.1 线路复测工序方法(1)线路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基准。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 50mm;2)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 1%;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 30。(2)如下特殊地点应重点复核:1)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0.5m,超过时

10、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 纠正。(3)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 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 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2)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 1/200,对向不应大于 1/150;3)当距离大于600m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4)因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需改变杆塔位或拉线坑位置时,应会同设计处理。5)对设计平断面图中未标识的新增障碍物应重点予以复核。4.2.2 基础开挖工序方法 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施工图为准。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 坍塌

11、,及时清除周边的浮石、悬石。如需爆破施工,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 相关规定。422.1基础分坑基础平面布置示意图(1)分坑前,应复核该塔邻档的档距或角度,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2)分坑应在复测结束后进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一个耐张段复测无误后进行。(3)分坑时应复核基础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定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 30。4)分坑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

12、 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对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杆塔位中心 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做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5)分坑过程中除应做分坑记录外,遇有下列情况应绘制塔基平面草图,并会 同设计处理:1)基础保护范围不够;2)拉线坑基面与主基础杆位基面有较大高差;3)位于上下坡度较陡或坎边的拉线坑;4)基础处于上、下梯田或高低坎时。(6)拉线基础沿上山坡或下山坡地形放坡确定拉线坑中心时,测量应准确。(7)对转角塔位的复测分坑,宜采用双测工互相校核。(8)基础分坑应考虑杆塔中心的位移由于复测的线路路径是线路中心的位置,由于杆塔的结构,使得线路中心与 杆塔中相挂线点不在同一直线

13、上,为了使线路中心点与杆塔中相挂线点重合,杆 塔中心会产生一定的位移:中心点位移计算:S=S1+S2=S2+b/2Xtg9/2S:中心点位移S1:横担绝缘子挂点宽度引起的位移S2:横担绝缘子挂点与杆塔中心距离b:横担同相线绝缘子挂点的宽度e:线路转角度数如下图:B点为线路中心桩,0点为杆塔中心桩。分坑时从线路中心桩B在 杆塔的内角平分线上按计算的中心位移距离向内角侧打出0点,以0点为基准, 既可以进行分坑。422.2基坑开挖(1)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施工基面为基准。当设计施工基面为零时,杆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拉线基础坑深以拉线基础 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2)在有电

14、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开挖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 理部门的同意,制定安全措施并设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3)对土质较差且基础四个腿坑深不同时,应先开挖较深的基坑,待回填 后再开挖较浅的基坑。(4)基坑开挖时,若为岩土地基,即在基坑内出现部分是岩石,部分是黏 土时,土层应超挖0.5m,再用块石、碎石回填至基础底面,以防止地基受压时 出现不均匀沉降;如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天然孔洞、文物等,应及时 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5)人工开挖基坑时,坑壁宜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 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等确定,预留坡度参照表 4-2。表 4-2 各类土质的坡度土质

15、类别砂土、砾土、淤泥砂质黏土黏土、黄土硬黏土坡度(深:宽)1: 0.751: 0.51: 0.31: 0.15(6)坑口边沿1m范围内,不得堆放余土、材料、工器具等。易积水或冲刷 的杆塔基础,应在基坑的外围修筑排水沟。(7)杆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 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 8)基坑开挖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及时浇制垫层。(9)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大于+100mm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1)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2)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等:其超深在+l00+300mm时,应采用 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

16、0mm ;遇到泥水坑时,应先清除 坑内泥水再铺石灌浆。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 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坑深超过规定+300mm以上时应 采用铺石灌浆处理。(10)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安装位置与 方向有影响时,应采取措施以保证拉线对地夹角。4.2.2.3 接地沟开挖接地沟开挖的长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有负偏差,沟中影响接地体 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应清除。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两接地沟间 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5m。4.2.2.4 基坑回填(1)现浇基础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清除坑内冰雪、积水、杂物等 且

17、应对称回填。(2)预制拉线基础回填时,拉棒的方向、角度应正确,各部连接环与拉棒 应挺直,不得横置或卡住。(3)杆塔基础坑及拉线基础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回填 300mm 厚 度夯实一次,并尽量回填到与自然地形相吻合,不得使塔位处成凹状,以免积水。(4)坑口的地面上应筑 0.5m 高的防沉层,其范围同基坑上口尺寸。基础顶 面低于防沉层时,应设置临时排水沟,以防基础顶面积水。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 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5)石坑回填时大块石应破碎,石子与土按 3:1 掺合后回填夯实。(6)挖基坑多余土必须外运至距塔位 50 米外不影响塔基稳定和旱地耕作的 地方堆放。4.2.2

18、.5 接地沟回填(1)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 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2)回填土不够时,不得在沟边取土。(3)对易冲刷的接地沟表面应采取水泥砂浆护面或砌石灌浆等保护措施。4.2.2.6 场地清理施工完毕应及时做好场地平整、余土处理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4.2.2.7 质量验收按照110kV 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表5.1.2、表5.1.3、表 5.1.4、表 5.1.6 中的检查(检验)项目执行。五、控制点控制点见表 5.1施工阶段控制项目控制内容控制方

19、法线路复测方向桩直线桩横线路偏移GPS定位系统和 全站仪测量转角度数塔位桩桩距、档距、塔位高程风偏危险点风偏危险点高程及与临近塔位距离土方 施工基坑开挖基础坑深尺量基坑底板尺寸坡度土方堆放表 5.1 线路各工序控制内容及方法六、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级别6.1 工艺质量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见表 6.1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转角杆塔角度允许偏差:1302直线杆塔桩位置横线路:50mm3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2%4基础坑深mm+100, -505基础坑底板断面尺寸mm-1%6拉线基础坑位置mm1%L7拉线基础坑探mm+1008拉线坑马道坡度及方向符合设计要求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固定点水平距离。表 6.1

20、 工艺质量标准6.2工艺质量验收级别1)优良级。单位工程中分部工程 100% 合格,并有 80% 达到优良级标准 且单位工程中总的检查 (检验) 项目优良数达到该单位工程中检查 (检验) 项目 总数的 80% 及以上者。2)合格级。单位工程中分部工程 100% 达到合格级标准者 。3)不合格级。单位工程中有一个及以上单元工程未达到合格级标准者 。不 合格项目处理及处理合格后的质量评定:a、凡不合格的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前一经发现即自行处理者,仍按本 标准规定参加评定。b、凡关键项目、重要项目在竣工验收中发现有不合格工程项目者,一次修 复达优良者仍可评为优良级,否则不得评为优良级。c、凡不合格项目

21、,经设计者研究同意且业主认可,可降低要求或加固处理 者仍可准予合格,但该项目不得评为优良级。d、凡经有关方面共同鉴定,确定非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缺 陷,若经修改设计或更换不合格设备、材料后,仍可参加正常评 级。4、工程优良率及一次验收合格率为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优良率= 达到优良级检查 (检验) 项目数/全部检查 (检验)项目数 一次验收合格率=一次验收合格的检查 (检验) 项目数/全部检查 (检验) 项 目数七、安全技术措施7.1 安全施工措施1. 土石方开挖前应熟悉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制定施工方案,作业时应有安全 施工措施。2. 在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开挖时,

22、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 的同意,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且有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3. 人工清理、撬挖土石方遵守下列规定:a)必须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b)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c)土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d) 作业人员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e) 在悬岩陡坡上作业时应系安全带。4. 人工开挖基础坑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 止土石回落伤人。5. 坑底面积超过2 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作业人员不 得在坑内休息。6. 掏挖工桩基础施工前应经土质鉴定。挖掘时,坑上应设监护人。在扩张范围 内的地面上不得堆积土方。坑模成型后,应及时浇灌混凝土

23、,否则应采取防 止土体塌落的措施。7. 挖掘泥水坑、流砂坑时,应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挡土板时,应经常检查 其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8. 不得站在挡土板支撑上传递土方或在支撑上搁置传土工具。(1) 更换挡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挡土板应待基础浇制完毕后与回填土 同时进行。(2) 除掏挖桩基础外,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 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照表 7.1 预留。表 7.1 各类土质的坡度土质类别砂土、砾土、淤泥砂质粘土粘土、黄土硬粘土坡度(深:宽)1 : 0.751 : 0.51 : 0.31 : 0.153) 施工人员不得在开挖后堆放的松散堆石上行

24、走。4) 挖掘机开挖时遵守下列规定:1) 应注意工作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2) 严禁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3) 严禁人员进入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4) 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到地面。7.2 安全预控措施作业项目危险源时态状态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级别(级)风险控制措 施LECD线路复测施工人动物 伤害现在正常317211配备虫、蛇药线路复测车俩冒险和 操作失误现在正常11771专业人员操 作、按规章行 车基坑开挖监护不到位现在正常1615903指定安全监 护人基坑开挖坑边堆物现在正常167422对违章作业 严加惩处土方开挖在坑内休息 土石滑落现在正常317212禁止在坑内 休息基坑

25、开挖未放坡现在正常6631083严格按技术 万案施工注 风险值D及风险级别:DV20, 1级;D: 2069, 2级;D: 70160, 3级;D: 161320, 4级;D:320, 5级。35级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八、其它8.1 修(扩)建临时道路1)施工准备a)在选择路径时,尽量少占耕地,尽量有利于现场施工,节约投资。临时 工程和设施尽量不干扰其他工程施工,不干扰居民生产、生活。b)在施工前,首先认真做好测量放线、清理现场等准备工作。2)施工措施及方案a)在选择好进场施工临时道路后,先用白灰对路径进行标记;b)对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要提前处理;c)用铲车(或者挖掘机)进行施工,施工道路宽

26、度为 5 米,平均挖(垫)土方 0.3 米厚d)遇见高坡或者深坑(沟)需要进行挖掘或者填埋;e)填埋坑(沟)要加宽宽度,并采取压实和防滑坡的措施;3)技术要求施工道路坡度不得大于 18%,坡度大于 15%的需要做防滑措施;8.2 强条措施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对强制 性条文的规定如下:1. 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 作为测量的基准。2.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 熟悉并严格遵守本部分,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部分,并经考试合 格后上岗。3. 对从事电工、金属焊接

27、与切割、高处作业、起重、机械操作、爆破(压)、 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 际操作的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 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 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5. 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有 权制止他人违章行为。6. 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7.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8. 汽油、柴油等挥发性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a) 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容器必须密封。

28、b) 严禁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c) 严禁靠近火源或在烈日下曝晒。d) 存放处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8.3 环境保护措施 保护塔基环境是维护线路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重视 塔基及其附近的环境保护。1. 认真对所施工的地形及塔基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以确定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挖、填、平整场地以及土石方的堆放,应按项目施工管理规划确定的方 案和施工时间段执行。2. 施工中所有材料、设备等应优先选择放置在塔基附近植被稀少的地方,力 求占地最少,搬运距离最近。若塔基周围植被均较好,则开挖出的土方及工器具 材料下方衬垫彩条布,避免砂石散落在田内。3. 不得随意开挖平台进行材料、设备

29、的放置,防止破坏原始地面植被。4. 对于接地沟的开挖应根据具体塔位地形情况,制定最优的走向,最大可能 的避开对原始植被的破坏。5.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除施工必须砍伐的树木及铲除的植被外,不允许以其 它任何理由砍伐及铲除植被。6. 采用GPS系统定位复测、动力伞展放导引绳、张力展放导地线、平衡挂线 等先进的施工工艺,最大幅度地避免砍伐树木。7. 人工挖孔桩基础应按基础施工图严格操作,不应放坡或开挖施工平台。8. 严禁贪图方便在基坑周围开挖豁口顺坡随意丢弃土石,在坡下方必须做编织袋挡土墙。开挖接地沟时同样严禁顺山坡丢弃土石,而回填时又随意开挖。9. 基坑开挖时应将上层熟土与下层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下层生土再 回填上层熟土,以保持地表层土壤的肥力。10. 基础开挖出的土方在空气干燥时用水打湿。11.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自然地表的破坏,保护塔位 处边坡的稳定和植被的完好,要求在基坑回填时,尽量恢复原有自然地貌,施工 中凡是破坏原来田坎的,基坑回填后,要求恢复原自然田坎。对于特殊塔位埋入 土中的塔材,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