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012173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地面面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地地面面吸吸收收大气吸收大气吸收、反射、反射、散射等削弱散射等削弱作用作用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地地面面辐辐射射大气大气吸收吸收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 间间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辐辐射射射向地面射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大气气增增温温讨论讨论:1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夜晚?2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在寒

2、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御霜冻)冰冰热水热水烟烟现象观察现象观察2、空气运动原因?、空气运动原因?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

3、动的?1.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2.气压的影响因素:气压的影响因素:3.等压面等压面: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上升上升气压减小气压减小下沉下沉气压增大气压增大随海拔升高气压减小随海拔升高气压减小温度高形成低压,温度高形成低压,温度低形成高压温度低形成高压温度:温度:海拔:海拔:空气运动空气运动:假设地表均一,假设地表均一,假设地表均一,假设地表均一,A A、B B、C C三地受热均匀三地受热均匀三地受热均匀三地受热均匀ABC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高空高空高空高空1000hPa900hPa800hPa700hPa等压面平行于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4、地面ABC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高空高空高空高空受热受热冷却冷却冷却冷却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ABC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近地面高空高空高空高空受热受热冷却冷却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冷却冷却D1.温压相反温压相反:高温低压,低温高压高温低压,低温高压2.2.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总是随高度递减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总是随高度递减3.3.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4.4.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5.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

5、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的地方是低压区。“高高低低高高低低”GG地面A AB BC C受热受热冷却冷却冷冷却却DD地面冷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形成风)D低低G高高直直接接原原因因根根本本原原因因风风风风风风风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请你当导演l某编剧写到这样一个场景:某编剧写到这样一个场景:l她,一个人,静静地踱步到了海边,望她,一个人,静静地踱步到了海边,望向满是忧郁的海。任由海风吹起她的裙向满是忧郁的海。任由海风吹起她的裙角,撩过她的发丝。角,撩过她的发丝。l如果你

6、是导演,这么一个场景你要在白如果你是导演,这么一个场景你要在白天还是晚上拍呢?为什么?天还是晚上拍呢?为什么?海陆风:海陆风: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热力环流陆地增温快,温度高,陆地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形成低压白天海洋增温白天海洋增温慢,温度低,慢,温度低,形成高压形成高压海风海风高压高压低压低压海水降温慢,温度海水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高,形成低压陆地降温快,温度陆地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低,形成高压陆风陆风高压高压低压低压海陆风的意义海陆风的意义使得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使得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海海风风陆陆风风人口规人口规模模工厂数工

7、厂数量量交通方交通方式式植被植被路面路面建筑建筑空气质空气质量量市区市区郊区郊区多多小小水泥、柏油路面多水泥、柏油路面多水泥、柏油路面少水泥、柏油路面少少少多多汽车数量多汽车数量多汽车数量少汽车数量少高楼林立、分布集中高楼林立、分布集中低矮民房、分布稀疏低矮民房、分布稀疏散散热热少少排排热热多多大大少少大量烟尘、气体污染物大量烟尘、气体污染物 较好较好活动探究活动探究:城市风的形成城市风的形成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市区市区郊区郊区郊区郊区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

8、,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

9、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外,避免相互污染。问题研究问题研究BAC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中的 地地;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进行植树造林。地进行植树造林。CB唐代李商隐在他的唐代李商隐在他的夜雨寄北夜雨寄北中写道:中写道:“君问归期未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巴山夜雨雨时。时。”为什么巴山会多夜雨呢?这与大气的运动又有为什么巴山会多夜雨呢?这与大气

10、的运动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关系呢?白天吹白天吹风风夜晚吹夜晚吹风。风。谷坡间的热力环流谷坡间的热力环流谷谷山山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AB12345 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海拔高度相等的是:海拔高度相等的是:。3、5两点,两点,点气压高,点气压高,点气压低点气压低 A、B两点,两点,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下沉点气流下沉 用用“”画出图中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四点热力环流。A、B两点,两点,点受热,点受热,点冷却点冷却地面地面等高面等高面等压面等压面1、2、42、3、4、553ABBA练一练练一练3000m4、下面四幅图中

11、,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环流的是(、下面四幅图中,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环流的是()D反馈练习反馈练习D3 3、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 A A、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 B B、水平气压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C C、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D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读图,判断读图,判断5-6题:题:5若此图为热力环流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正

12、确的是A温度:温度:abcdB气压: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6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增温、增湿D减温、减湿减温、减湿CB等压线等压线:同一水平同一水平高度高度上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的连上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线,反映的是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反映的是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一般看俯视图)(

13、一般看俯视图)等压面: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一般看侧视图)等压面: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一般看侧视图)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03010201010(hPa)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压线越密集,力越大大小:等压线越密集,力越大10301010990(hPa)103010201010(hPa)方

14、向: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大小:AB风向风向1理想状态下的风理想状态下的风:只受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2.高空的风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受水平气压梯

15、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取决于下垫面大小:取决于下垫面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近地面的风近地面的风:受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地转偏向 力力和和近地面摩擦近地面摩擦力力共同影响共同影响风压定律: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北半球)风压定律: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北半球)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

16、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决定风向和风速形成风的原动力,决定风向和风速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改变风速。只影响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侧垂直,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侧垂直,南半球左侧垂直南半球左侧垂直摩擦力: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改变风向。只影响风速,不改变风向。始终与风向相反始终与风向相反高空的风高空的风(风向与(风向与等压线平等压线平行)行)近地面的风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成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一定夹角)气压系统的判读气压系统的判读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高气压;凡等压;凡等压线闭

17、合,中心气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低气压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称为脊线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低压槽,槽的最低部分,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的连线称为槽线槽线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鞍部部高高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低鞍鞍鞍鞍脊脊脊脊槽槽槽槽在图中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吹西甲地吹西北风北风乙乙地吹东地吹东南风南风2.判读判读风向判读:风向判读:明确高低压;明确高低压;确定气压梯度力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向的方向再判断偏向的方向(注意北半球向右,南(注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半球向左)画风向的步骤:1.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切线2.过该点作切线的垂线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3.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向左偏转3045西北西北东南东南甲甲甲地吹甲地吹 风风乙地吹乙地吹 风风甲、乙两地的风力较大的甲、乙两地的风力较大的是是 。读右图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读右图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