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上册通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007990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语文上册通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三年语文上册通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三年语文上册通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三年语文上册通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语文上册通案(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 案个性化设计1 秋天来了11秋天来了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能借助字典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2、理解秋天的“形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3、体会文中“泼”、“注”、“涂”、“染”等动词的精妙之处。教学难点:注意“乘”、“爽”的书写,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秋景图片、查找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秋姑娘的脚步了吗?她带

2、着一身的清凉走来了,她将替我们赶走夏的燥热,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感受秋的气息。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欣赏秋天。1、出示秋天美丽景色的图片,看谁看得最认真,看完以后告诉同学们你都看到了些什么?2、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同学们想读一读吗?四、随文识字,整体感知。1、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了,你们找到她了吗?下面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3、请两名同学逐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看看他们的字音读得准不准。(1

3、)学生逐小节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还要重点指导“乘着、泼向、挥洒、展露”等词语的读音。(2教师在学生逐小节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随文识字。第1小节学“乘”、“爽”、“骑”、“落”字,第2小节学“挥”、 “泼”、“染”、“展”。4、谁能用一段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五、自由读文,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出声练读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解决。小组里解决不了的或者对理解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可以整理出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六、布置作业:1、书写要求会写的字。2、熟读并背诵理解课文。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1、读生字卡片。2、朗读诗歌

4、。二、感悟诗歌。学习第一小节思考的问题。1、秋天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2、如果把“凉爽的、洁白的”去掉好吗?为什么?3、这四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排比句的渗透)4、秋天还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到我们身边呢?仿照诗中的话说一说。5、你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秋天的景色?6、指导朗读第一节。(带着喜爱、喜悦的感情朗读)学习第二节思考的问题。1、指名读第二节,说说你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小组讨论学习。(1)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找一找。(2)找一找宝瓶中的颜色。(3)为什么不说“金黄的棉花、雪白的田野”?原因何在?(4)说说秋天里还会有什么颜色,仿照诗句说说看。(5)最后一句

5、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你能用两个字来概括板书的内容吗?(丰收)3、指导朗读第二节。(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三、扩展课文,歌颂秋天。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想一想秋天里还有些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你们就把它们画下来吧。2、学生上黑板贴画。3、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面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四、教师总结。是呀,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风为我们带来了凉爽,秋天为我们带来了收获和美丽,让我们赞美秋天吧!五、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诗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12秋天的味道教学目标1、认识

6、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文章中逗号、句号、省略号的用法。2、默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学不明白的词语。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高效、扎实地识字。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文中描写的秋景。3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子。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描写的秋景,感受秋的美丽。教学准备:有关秋天的文章。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 导入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课文,名字叫秋天的味道。(齐读课文)看了这个题目

7、你能想到些什么?读课题提问题:秋天是一个季节,它不是食物,怎么会有味道呢?秋天到底会有什么味道呢?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2、自由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解决,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能够认识所学习的生字。三、学习生字。教师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拼音识字:获、番、享比较容易写错的字:卷、黄、存、吸自己学习的字:季、产、忽指导学习二类生字:指名读、自己认读、开火车读。四、巩固练习1、形近字组词:存( ) 季( ) 吸( ) 享( )在( ) 李( ) 极( ) 亭( )2、成语填空:( )土( )来

8、( )( )子孙 不( )全( )3、给“存”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存:(1)在;(2)保留;(3)储蓄;(4)寄放;(5)心里怀有。存在( ) 存款( ) 存水( )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2、熟读并理解课文。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复习生字,检查作业。1、开火车读生字,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说出解决的办法。2、引导学生理解“储存、秦艽、玉米秸、甘甜、弥漫”的意思。二、品味课文,指导朗读。1、凭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你知道深秋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吗?作者由身边的秋天想起什么?(理解省略号是列举的省略。)乡下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2、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看谁读得好。“暗暗

9、地交接”是什么意思?3、学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收拾葡萄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这普通的一串葡萄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兴趣?这串葡萄是什么样的?4、哪些词语体现出作者对这串葡萄的喜爱?试着用“脑清目明、为之一振、迫不及待”说话。(这段中的省略号也是列举的省略)5、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点明作者对这一小串葡萄尤为喜爱的原因吗?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把它读好。2、搜集描写出秋天的句子和文章,把它写在日记本上或摘抄本上。第 三 课 时一、复习生字。听写10个要求会写的字。二、诵读课文。1、自由练习读课文。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想办法把它读好。3、指导学生如何在笔记本上抄写句子。三

10、、美文欣赏。1、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秋天的句子和文章。2、说出自己喜欢这篇文章的理由,读给大家听。四、布置作业:先到大自然感受秋天的变化,然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1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本课中优美的词语。2、用朗读的方式,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的方法,动静结合的描写。教学重点:1、学习文中动词的准确运用。2、感受作者对秋的描写,感受秋天的美。教学难点:注意“雁”的 笔顺,体会诗歌的意义。教学准备:有关秋天的资料、声响的录音带。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引入课题:1、秋的脚步

11、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我们去听听秋的声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三、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词语。道别 离别 田野 掠过 辽阔 透明 一片片 一排排 一阵阵2、共同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9个生字?四、用词说话。1、再次出示之前让学生认读的词语,请学生朗读

12、。2、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五、朗读课文。1、学生朗读诗歌,纠错。2、同桌配合读课文。3、指名读课文。4、小组配合读课文。5、其他形式朗读课文。6、教师范读。六、布置作业:书写要求会写的字,熟读课文。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自然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我们去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二、指名读文。1、师找4名同学逐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秋的声音。2、引导学生思考:你听到了什么声音?3、引导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指导朗读。1、品读第14小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2、指名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3、各小节的学习:第一、 二小节:(1)“刷刷”、“ 嚁嚁”是拟声词,表示什么声音?(2)读过这两个小节,你最想说什么?(3)师指导朗读。第三小节:(1)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2)你能说一说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3)师指导朗读。第四小节:(1)为什么说“秋是一座音乐厅”?(2)指导朗读第四小节。(3)发挥想象:秋还有什么声音?四、补白想象,延伸拓展。发挥想象:秋天中还蕴藏着什么声音?五、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14、。六、布置作业:秋天,我们身边都有什么变化?写一写。第 三 课 时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一、二类生字卡片并组词。2、朗读课文。二、完成课后练习。1、读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12句话。2、怎样朗读课文:同桌两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导,也可以召开一个小型的朗读比赛。3、说一说秋天的声音:仿照课文,将你所找到的声音,添加到诗文之中,读一读自己的作品。三、巩固练习。1、写出对应的反义词。离( ) 暖( )2、填空。( )的翅膀 温暖的( ) 辽阔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表 达 我们眼里的秋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注意留心秋天景物的变化。2、通过多种感官发现秋天生

15、活的乐趣,激发习作的兴趣。3、指导学生把秋天生活中最美、感受最深刻的内容写下来,注意突出事物特点。教学重点: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观察到的写清楚。教学准备: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写成日记,将最美的景物拍摄下来。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秋天的痕迹。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2、观察之后觉得秋天哪些地方最美,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把这些你喜欢的特点记在日记里。二、关注生活,激发兴趣。1、说你喜欢秋天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讲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或日记,讲一讲你最喜欢的秋天景物有什么特点?3、谈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喜欢这处景物吗?谈谈你听

16、后的感受。三、畅所欲言,互动交流。1、交流每个同学都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眼里的秋天,说说为什么要交流这些内容。注意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2、汇报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自己的观察收获,要吸取小组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和他人表达的长处,把内容说清楚。3、评价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结合习作要求对同学的汇报自己的观察收获,要吸取小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和他人表达的长处,把内容说清楚。四、不拘形式,个性表达。1、写想一想习作的要求,把自己眼中的秋天写清楚,表达出真实的感受。2、改写完草稿后还要运用简单的修改方式,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3、读指名读两篇优秀的习作,并请该同学说说是怎样修改、

17、充实的。4、抄将修改好的习作草稿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2 汉字家园21教学目标:1、 观察图画,认识植物名称,了解蔬菜、水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2、 认识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草字头的表意功能,从而掌握识字规律。3、 能根据植物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 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 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归纳草字头的表意功能。教学准备:图画、识字卡片。教学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观察图画,认识植物。1、出示实物图,了解植物的名称。2、自学课文,识记植物名称。3、出示植

18、物名称,对号入座。二、再读课文,识记生字。1、朗读课文,识记所学生字。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3、出示生字,小组汇报(音、形、义)。4、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植物特点。三、观察生字,揭示规律。1、读生字,说说你的发现。2、从发现中揭示规律。 (1)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2)这些形声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这些字都带草字头。 (4)从这些植物名称来看,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对口令游戏:如:草字头加何就念荷,荷花的荷。五、布置作业。根据植物特点编一条谜语或用几句话来描绘植物特点。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汇报交流,互动猜谜。1、同桌间相互猜谜,揭示谜底。2、指名汇

19、报自己编的谜语,请大家猜谜底。3、其他同学评价听到的谜语,说出值得称赞的地方或提出建议。4、用几句话来描述你所了解的植物。注意要抓住植物的特点,语言要表述的清楚,有一定顺序。二、根据事物特点,多元分类。1、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以及自己对这些植物的了解,将这些植物试着分分类别。2、可以从植物本身类别、生长地点、颜色、形状、可吃、可看等多个角度来分类。3、汇报交流。(1) 蔬菜、水果、花卉。(2) 能吃的,可看的。(3) 生长特点。(4) 草本、木本。三、说一说,议一议。1、相同的蔬菜不同的地方收获的季节也各不相同,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试着说一说各种蔬菜收获的季节。2、按月份排列各种蔬菜或花朵、水果

20、。3、现在我们这里有哪些蔬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4、说一说在你的家里经常吃什么蔬菜?5、蔬菜中维生素C和纤维含量很多,经常吃青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同学们要合理摄取营养。四、布置作业:查查字典,带草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它们的意思是否都与植物有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22教学目标:1、了解多种烹饪方法,初步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2、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火字旁和四点底的表意功能。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教学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2、了解火字旁和四点底的表意功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21、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每天爸爸、妈妈都为你们做上可口的饭菜,谁愿意把他们的拿手好菜向大家介绍介绍?这节课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些烹饪方法。(出示生字)二、出示生字,发现特点。1、读课文,画出生字,同桌间讲一讲。2、指名读生字和句子,认读识记生字。3、用什么方法识记效果最好,记得最快?4、再读一读这些生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三、再读生字,总结规律。1、读生字和句子,根据意思,体会带“火”的字都与什么有关?2、总结规律。四、巩固练习。对口令游戏:火+少=炒 炒菜、炒粉、炒作。火+乍= ( ) 火+各=( ) 火+考=( ) 火+屯=( )五、布置作业:学习做一道菜,选用“炒、炸、烙、烤、

22、炖”其中一种烹饪方法。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1、黑板出现“炒、炸、烙、烤、炖”五个字。2、讲一讲你做了什么菜,用上黑板的哪种烹饪方法?把过程说一说。二、介绍新的烹饪方法,揭示汉字的规律。1、在生活中,除了“炒、炸、烙、烤、炖”这些烹饪方法外、还有更多的方法,如:“煎、蒸、煮”等等。2、读课文,了解烹饪方法。3、交流学习情况。(1) 你又知道了什么烹饪方法?认读生字。(2) 用这些方法都能做哪些佳肴呢?(3) “烹调”是什么意思?(4) 用什么方法识记最快?4、从刚才同学的描述中,结合书中例句,同桌间说一说,带四点底的字都与什么有关呢?5、介绍四点底是由火字旁演变

23、而来的。三、巩固练习,指导书写。1、四点底以上的字都在下一线收笔,四点底写在左二线与右二线,下一线至下二线之间。2、注意“蒸”中“丞”的小横别忘写,“熏”的笔顺。四、课外延伸。1、通过汉字家园2的第二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每年你们都随父母去旅游,在你去过的地方,哪些小吃最有名,或最有特色,同学间交流一番。先说在什么地方,吃过或知道哪种小吃,然后说说怎么制作的,有什么特色,最后再说说吃这种小吃的感受。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五、布置作业。1、 书写本课生字。2、 找一找和烹饪有关的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23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

24、生字,了解月字旁的表意功能。2、了解人体部位名称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增强对身体的保护意识。3、积累与人体各部位名称有关的成语或名言警句。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了解月字旁的表意功能。2、了解人体部位名称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积累与人体各部位名称有关的成语或名言警句。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学习新课。1、鼻子、眼睛、嘴、耳朵等等。这些都是人体器官。2、脑、腰、背、腿、脚、膝、胸等等。女子、这些都是人体的部位。二、学习生字,发现规律。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的这些人体部位的名称就在书上,同桌间相互认一认,读一读,看谁先认识。2、老师就考考你们,谁愿

25、意给大家讲一讲,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注意:(1)“背”是多音字。背(bi)包;后背、脊背(bi)。(2)“胸、脊、脑、膝”的字形和笔画。(3)“脊”j,不能读成j;“膝”x,不能读成x。(4)“脚”和“腿”的字形要区分开。 3、学习每个生字的同时了解它们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你知道这些器官或部位的作用吗?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2)你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该如何保护好它们呢? 4、生字,说说你的发现。(1)这些字都是月字旁。(2)有的做旁,有的做底。(3)月字旁在左边和下边时写法不一样。(4)带月字旁的字大都与人体器官或人体部位有关。 三、巩固复习,指导书写。1、认一认,指一指。将

26、字卡发给几名学生,贴到模特(任选一名学生)相应部位。 2、指导书写。(1)左右结构带月字旁的字,左宽右窄。月字旁均写在左一线半至左一线间。(2)月字底的字,月字旁撇变竖,字稍宽。四、课后习题:“月”字旁小发现。月字旁的字多数与人体器官或部位有关,但有些字里也有“月”,它们还与人体有关吗?(朗、明)月字旁的字还与月亮有关。五、布置作业:收集与人体有关的成语、谚语或格言、警句。通 案个性化设计24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了解“目字旁”所表示的意思。3、了解“看”的不同方式,从中体会中国汉字内涵的丰富和无穷魅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目字旁的表意功能。2、了解看的不

27、同方式并能准确地使用,体会中国汉字内涵的丰富和无穷魅力。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受“看”的不同方式,能准确使用这些动词。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和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去汉字家园做客,去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老朋友。(出示“目“字卡)还记得它吗?一会儿我们要见的汉字朋友大部分都是”目“字家族的成员呢!二、借助图画,读句子,了解字义。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借助读句子理解字义。2、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1)大部分生字都带“目字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目”所表示的意思。然后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生字。(2)强调字音:瞟(pio)一眼 眺(tio)望(3)读

28、句子,结合动作,体会字义。3、再读生字,说说你的发现。大部分生字带“目”,和眼睛有关,是形声字;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在书写时,要在字的结构上下功夫,特别是“目”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目”第二笔的竖写在左移线上)。三、巩固练习。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2、游戏:我说你猜。指名道前面做动作,然后猜的同学到前面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字,大声领读一遍。四、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看的词语或成语。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导入。这些字词你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卡片。眨眼 眯眼 睁开 盯着 瞄准 瞅见 瞟一眼 瞧见 眺望 光荣榜 泰山二、完成习题,运用理解。1、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上节课我们学的内容都和

29、看、和眼睛有关,这有四张不同表情的脸,你能用有关眼睛的词语形容一下吗?”(眯眼笑、怒目圆睁、斜眼瞟、闭目养神)通过做动作理解词语意思。“我们来做个 猜词游戏吧!请一名同学做动作,我们大家来猜,看谁的动作做得像。”扩展词语:“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作业,收集有感看的词语或成语。谁找到了?”请你用表情或动作的表演来解释词语的意思。2、读一读,不懂的查一查词典。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亲身翻词典,解释成语意思。3、读一读,体会句中有关眼神的描写。(1)自由读、指读,读准确、读流利。了解这段话的出处。(2)说说从这一段描写中你的眼前呈现了什么画面。4、可根据课堂情况,酌情安排一下扩展练习。三、布置作业:找

30、一找或写一写关于眼神的片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表 达 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目标:1、学会4种简单的修改符号:添字符号、调序符号、删去符号、修改符号,掌握简单的修改方法。2、让学生了解修改的意义,并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重点:1、正确使用修改符号。2、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了解修改的意义,并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准备:有待修改的几小段文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过泊船瓜洲这首诗吗?关于这首诗还有个典故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时王安石作诗的时候,围绕春风曾写过“吹、过

31、、刮、送“可是经过数次的修改、推敲,最终选用了”绿“。这个绿既写出了春的特点,又点出了因为春风吹拂,大地才会一片葱绿。看来一篇好的文章或诗歌,并非一次就能完成的,多次修改尤为关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修改习作。二、认识修改符号,学习修改方法。1、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我们该如何修改,要从哪些地方着手呢?指读书上第一段文字后找学生回答。(1)文章中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要修改。(2)丢字、错字、多字现象要修改。(3)句子不够完整也要修改。2、介绍几种基本的修改符号。(1)添字符号。(2)调序符号。(3)删去符号。(4)修改符号。三、出示例子,学习修改。1、出示小黑板。2、读一读,根据前面介绍

32、的修改方法,找一找这个片段中,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可以同桌讨论。3、指出修改的地方,然后再正确使用修改符号。4、修改后的片段与修改前对比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四、小练习。1、出示一段文字,大家修改。2、前后对比中,谈谈修改作文的感受。(1)基础知识要扎实,尽量不写错别字。(2)要有厚实的积累,这样才能表达生动、具体。(3)多读书,学习 别人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以及技巧。通 案个性化设计经过修改后的作文,文通句顺,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可见修改作文非常必要,一定要养成乐于修改的好习惯。3、读一读下面的成语或名言警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千锤百链,精雕细刻。五、布置

33、作业:找自己从前写过的日记或片段,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通 案个性化设计3 童 趣31池上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教学重点: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趣味。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古诗图画。教学时数:1课时。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看图画,注意观察这个孩子身边的景物,想想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孩子在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充满童趣的古诗池上。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2、师逐句领读。三、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诗中说的“小娃”乘

34、坐在什么上面?(小船)你从哪个词知道是小船?(小艇)学习“艇”。“小娃”怎样划着“小艇”的?认读“撑”。注意翘舌音,弄明白字义。谁明白这句诗讲的是什么意思?谁能大声地读一读第一行诗句。2、小孩儿划着小船干什么去啊?(偷偷地区采白莲)学习“莲”。你怎么知道他是偷偷去去采呢?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偷)学习“偷”。谁能讲讲这句诗?谁能把这两行诗句连着读一读?3、看图画,这个小孩偷偷地行动,不会有人发现,是吗?(不是)哦?那他哪儿露出马脚了?(湖面上绿绿的一层东西被船花开了,证明有人曾来过这儿。)绿绿的一层东西叫“浮萍”,看相关图片,学习“浮萍”二字。就是这一首被划开的浮萍,泄露了他的踪迹。学习“踪迹”

35、二字。看看诗的后两行,还有没有你不太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研究。指读后两行。四、反复诵读,体味童趣。1、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2、指导学生借助图及注释(书22页“读诗句,想诗意)理解诗的意思。3、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来。4、同桌互相评读。5、分组诵读。6、指导背诵。五、拓展练习。结合这首诗激发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查找资料,观察一下荷花、荷叶、莲藕的样子。把你了解的荷花记到日记里。六、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写生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32小儿垂钓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应”。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趣味。3

36、、拓展积累一些童趣诗。、教学重点: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2、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趣味。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看看图上画的诗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2.、教师领读古诗。三、集中识字,自主学习。学生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讨论最佳的识记的办法。1、 需强调的字音:“垂”chu“稚”zh“测”c;以及“应”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分辨读音。2、 可采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忆生字。如:钓、侧、苔、映、借。3、 区别形近

37、字:钓( )侧( )苔( )映( )钩( )测( )抬( )应( )4、 强调“垂”的书写,观察横的长短的不同,第二个横应字在横中线上,而且最长,两个小竖的距离大约为第一个横的长度。5、 巩固复习:小老师指读黑板上的生字。四、反复诵读,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2、指名读。齐读。3、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的意思,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4、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5、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来。6、配乐齐诵。7、指导背诵。五、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2、背诵古诗。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古诗小儿垂钓,谁能把这首诗朗

38、诵一遍?二、指名读文,简述大意。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试着说一说?三、仔细品味,指导朗读。1、指名读。齐读。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3、配乐朗读。4、演一演: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先组内练习,一会儿请同学表演。四、拓展积累。1、课后积累。读一读清明、闲居初夏午睡起。2、回忆以前学过或自己课外背过的童趣诗。推荐诗:李白的古朗月行。五、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同学们,除了这一单元的古诗之外,还有许多有关童趣的诗搜集这方面的诗歌,下节课我们可以召开一个小赛诗会。六、布置作业。1、请你背一背清明、闲居初夏午睡起。2、请你利用周末到湖边、池塘边观察一下老者钓鱼的场景,注意观察他的动作

39、神态,把他钓鱼的场面在日记上记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表 达 学会倾听教学目标:1、学会听别人讲话,能听清别人表达的意思。2、明白倾听的含义,懂得倾听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倾听和说话的习惯。3、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听别人讲话,了解倾听的技巧。2、培养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录音磁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倾听。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音,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然后来说一说他们在谈论什么事情?(播放录音)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在说什么事?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二、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什么说倾听?倾听有什么好处?应

40、该怎样倾听?2、学生汇报,教师加以修正,师生共同总结。3、总结倾听的方法:(1)听别人说话要用心,要细心。(2)要“会听”,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3倾听是一种礼貌,听别人讲话时不要打断对方,不插话。三、活动开展。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比一比谁听得认真,动作准确。(目的:强调倾听要细心)2、听音乐猜声音。播放音乐(猫、狗、鸟叫、风声、雨声、雷声),请同学们认真听,然后将听到的声音名称写到练习本上,看谁听到的最多而且准确。(目的:强调倾听要用心、细心、边听边记)3、听话游戏。请一名同学讲一个小故事,看谁听得认真,并且能够正确地讲出该同学所讲的故事主要内容。(目的

41、:强调倾听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四、总结表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对,倾听是一项重要的本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倾听,回家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一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听的时候要用心,边听边想。明天将你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4 美丽的乡村41 小小的山村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2、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山村情况。教学时数

42、: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激趣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美丽的乡村(板书)齐读。乡村里有着怎样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小小的山村板书课题,并齐读。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哪个词语知道的?(知道了山村很小,是通过“小小的”一词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3、同学们都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了。我们首先采取自愿读的方式,谁愿意先来?4、第一自然段(出示小黑板)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山环水

43、绕一词标上颜色)(1)指多名同学读,检查字音。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读出问句的语气来。(2)读了这么多遍,你通过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有的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小山村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的可能会说,小山村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等等)(3)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山环水绕到底是什么地方呢?5、第二自然段(1)指多名读,边读边评。(2)读时要注意轻声地,语速稍慢一些。二、读47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山村的样子。1、自读。边读边画一画文中语句,小山村是什么样的呢?2、指名说。最好用自己的话去讲讲,没说完整的可以补充。3、请你再一次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4、

44、指名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词语“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5、(1)出示连线题路面垒围墙砌房子铺 鸡舍盖通 案个性化设计(2)根据动词,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6、出示两个自然段: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1)自读质疑。房子是盖在山腰上,怎么能贴在半山腰上呢?清泉是在房子前流淌,怎么能在房檐下流淌呢?山村再小也不会像珍珠啊?(2)讨论。(3)总结:这是因为从远处看的原因,一切都变得那么小,房子就像一个个小火柴盒一样贴在了山腰上(师做贴的动作)清泉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一样从檐下流淌(师在

45、黑板上画一画窄窄的清泉),而这小小的山村和这高高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珍珠一样,别在了大山上。(师做一个别的动作)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把这个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4)练习背诵,积累语言。三、再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第 二 课 时一、复习生字词语。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2、读词语。(课后习题1)3、复习多音字“舍”。二、复习课文内容。1、回顾小山村的样子,先说一说,再画一画,28页习题。2、根据图画背诵课文。3、举行背诵课文比赛。三、写字。四、积累好词好句。1、词语:“山环水绕、山谷、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背一背。

46、2、积累句子:家家户户像帖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3、积累名言:课后28页积累。五、布置作业:将积累的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42 乡村里的大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9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似”。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3、感受乡大自然的美和语言文字之美。教学重点:感受乡村大花园独特的美,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刚刚走进坐落在山环水绕的

47、山谷里的小山村,感受到了小山村的清新宁静,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乡村里的大花园,看看那里又有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此时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最好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

48、己的舞台。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四、写字。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复习1、复习生字。2、指读1-4自然段。二、学习5、6自然段。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2、指名朗读。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49、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3、结合上下文说说“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1)讨论。(2)用自由说一句话。(3)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4、根据书后提示背诵课文。三、写字。四、完成课后习题1、2、3。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3 我从山里回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6个字,了解支的演变过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山里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的喜悦留恋之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甜又美”、“醉微微”的心情,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50、、山歌的磁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引入:1、播放一曲山歌。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山歌。歌名就叫我从山里回。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请你自由读一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圈画出来。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3、同桌之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4、师出示生字卡片抽查。三、再读诗歌,感悟山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歌里所描绘的画面。2、读了这么多遍,这首山歌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横着读一读,对比两段的歌词上下对应,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这就是诗歌的特点。3、学习第一段。(1

51、)读一读,这回读时老师就要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了,看谁能读出山歌的韵味来。(2)指多名同学读。评一评,读得好的同学领同学们读一读。理解“脆”的字义。重点指导这句:万花丛中走一趟,满身的花瓣多芳菲。反复读这句,体会重音。理解芳菲是什么意思?(3)指名完整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悟想像当时的画面,从作者的歌唱中,你有什么感受?(山里的风光很美,歌唱人的心情很好等等)(4)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能背的试着背一背。4、学习第二段。(1)自己读,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地方。(2)指名质疑。理解“山寨、访”等词的意思。(3)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从第二段歌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山里人热情,好客,心

52、地善良)带着这种感情练习朗读并背诵课文的第二段。5、完整背诵课文。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背诵课文二、复习生字三、写字。区别支和只作为量词时的区别如下:支:1、用于队伍。如一支队伍。2、用于歌曲。如一支曲子。3、用于电灯的光度。如:25支光的灯泡。4、纱线粗细程度的计算单位。1克重的纱线长100米,就叫100支,沙线愈细支数愈多。5、同“枝”。如:一枝枪,也可做一支枪;三枝铅笔,也可做三支铅笔。只:1、用于某些成对东西中的一个:一只耳朵;一只手,两只袜子。2、用于动物。如一只小白兔。3、用于某些器具。如:一只箱子。4、用于船只。如一只小船。四、完成课后习题。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

53、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44窗 外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想象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课前预习:1、查找关于乡村生活的资料。2、用自己的办法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提出自己的问题。二、导入新课:1、板书并齐读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三、初读课文: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

54、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2、请学生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议、正音。四、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词语:会认本课5个要求会认的字,9个要求会写的字。2、共同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3、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稻”、“候”、“变“三个字。五、用词说话,概括故事大意。1、再次出示之前让学生认读的词语,请学生朗读。2、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3、师指导: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连在一起,就是课文讲的故事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六、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分段落出声读课文,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大声读课文,把语句读通顺。、同桌间互读课文,关注字音和语句。、指生读。七、巩固练习

55、。读课后词语。八、布置作业:、写生字。、熟读并理解课文。通 案个性化设计第 二 课 时一、自然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窗外。板书课题:窗外。二、指名读文,概括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老师找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指导朗读。、找到你喜欢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内容读给小组同学听并讲明理由,小组推荐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全班汇报。、全班交流讨论,适时指导朗读。4、读中感知:(1)分段落朗读课文。(2)课文时按什么顺序写的。(3)品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乡村的美表现出来。四、赏析课文的优美词语。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材

56、38页“从课文中摘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与同学比一比谁的积累最多。3、教材38页小游戏。提示:注意句子意思的变化和语气的变化。五、布置作业:将书中的好词好句背诵并积累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 案个性化设计表 达 养花趣事教学目标:1、将养花的过程写得完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培养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3、通过养花来培养责任心与爱心。教学准备:在开学时将养花的任务交代给学生,请学生拿好记事本,记录自己养花的过程,特别要记录花在生长中发生的变化。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交代养花的任务,调查在家里参与家中养花的学生人数,给没有养花经验的学生安排养花任务。注意让学生选

57、一些适宜北方生长、生命力较顽强的花卉来养,提倡学生在班级内养花。二、请所有学生记录在两周内自己养花的经历。要求:1、记录要有日期。2、记录花儿的变化,抓住几个第一次:如第一次破土出芽,第一次开花,你第一次浇水、第一次锄草等。3、及时记录你的收获及感受,也可以录像或拍照。4、要坚持不懈,两周后交流心得。第 二 课 时(两周后)一、交流自己的养花记录和养花收获。,二、说说自己在养花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注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三、指导写观察日记。1、开头写日期:年月日 星期几 天气情况。2、交代养的是什么花,养了多久,对花的习性的介绍。3、写出你在今天或最近发现的花的变化,将你看到后的心情写出来。4、写出你今天或最近养花过程中的最大收获,也可以总结经验或教训。5、可以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