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20002972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2015.3.20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的思想 【解析】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宗族,这是“孝悌”的表现,而非“源于”,故A项错误;“孝悌”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而其由农业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故B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

3、儒术”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不符合“从孔子起”,故C项错误;孔子只说“性相近”,没有明确善或恶,儒家孟子提出“性本善”,不符合“从孔子起”,故D项错误。【答案】B2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考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解析】据材料“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是根本上为了统治安定,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略去“民农非徒为地利也”

4、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农业发展,但不是“主要为了”,故B项错误;“民农则朴,朴则易用”,风气只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为了”,故C项错误;“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是从便于统治的角度讲农民安土重迁的好处,不是“主要为了”,故D项错误。【答案】A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解析】唐初三省六部制已提高效率,单靠增多“非三省长官的宰相”

5、反倒会降低效率,故A项错误;唐初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系较完备,但另外增多“非三省长官的宰相”对决策程序不利,故B项错误;在三省外皇帝任命其他官员为相是为了进一步牵制,削弱了相权,从而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正确;唐初设三省的宰相就是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故D项错误。【答案】C4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物” D“理”、“欲”统一【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解

6、析】程颢、程颐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不符合“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徐渭反对“束缚、戕害自然人性”,故B项错误;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自然人性”观点一致,故C项正确;没有说明天理是需向外探求,还是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泛泛而谈,故D项错误。【答案】C5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

7、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本报当用白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这明显是清政府的立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中“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可知,没有同情革命,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6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1908年,汉

8、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右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这些记载和图片()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 【解析】据材料“合并为商办的”、“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可知不是依靠政府投资,故A项错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反映了筹资情况,故B项正确;汉阳铁厂开始就是洋务民用企业,故C项错误;洋务民用企业产品本来就投放市场,“就此开始走向市场”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B71924年孙中山

9、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这里的“办法”是指()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生主义) 【解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故A项错误;振兴实业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想,要“发达资本”而非“节制”、“平均”,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当今中国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不是1924年孙中山指出,故C项错误;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发三民主义,材料符合“民生主义”基本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

10、8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国内官僚资本的萎缩C列强对华侵略的削弱 D国内革命运动的推动【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项正确;19271936年,官僚资本形成,而不是萎缩,故B项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

11、举侵华,列强对华侵略不是削弱,故C项错误;当时国内革命运动主要表现为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而“全国华商纱厂”应分布在国统区城市,故D项错误。【答案】A9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考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 【解析】两个战场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虽然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但敌后战场与抗日战争前的工农武装

12、割据发展有关,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国内出现两种前途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共两党为代表,敌后战场发展成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故B项正确;在抗战前期,正面战场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而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不同,故C项错误;战略战术不同,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而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开展阵地战正面防御,故D项错误。【答案】B10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由“一边倒”转变为“一条线”战略。在这个战略上应团结的国家是()A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与中国相邻近的新兴

13、发展中国家C与中国大致处于同一纬度的国家 D与中国有着共同遭遇的亚非国家【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解析】同为社会主义阵营是指“一边倒”,故A项错误;50年代,中国与相邻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但不是“70年代初”,也不能连成“一条(直)线”,故B项错误;70年代初,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美、日与中国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故C项正确;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不是“70年代初”,故D项错误。【答案】C11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右图是1

14、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考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据图片中“Banishing Maos Ghost”信息,意为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因此1983年中国的热点问题是改革开放,故A项正确;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而不是“1983年9月”,故B项错误

15、;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1983年9月”,故C项错误;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2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35天。这些规定的特点是()A部落管理和人民主权 B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和民主监督 D直接民主和民主监督【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

16、百人议事会,“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但不是“部落管理”,实际上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基于血缘的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A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10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表明是直接民主,“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表明是轮番而治,故B项正确;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商定城邦重大事务,可知是人民主权,而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监督公职人员,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陪审法庭是监察机关,监督公职人员,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13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A

17、“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人非工具” D“政教合一”【考点】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解析】1517年,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即“因信称义”,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故A项正确;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但从时间上不是“开始”,故B项错误;18世纪,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人非工具”,但从时间上不是“开

18、始”,故C项错误;“政教合一”指政权和神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制度是宗教和政治结合最密切的形式,根本不是“为自由的斗争”,故D项错误。【答案】A14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考点】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不是根据工作作风,而是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故A项错误;“强

19、烈责任心”是主观上的想不想,但根据宪法是客观上能不能,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美国内阁没有实行共同负责制,故C项错误;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故D项正确。【答案】D15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A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不断涌现B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许多科学家C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以鼓励发明创造D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开始有了专利保护法【考

20、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解析】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不符合材料中“从1630年”,故A项错误;当时涌现出许多熟练工匠进行发明创造,但不是“科学家”,故B项错误;依据“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故C项正确;据材料“从1630年”表明“开始有”说法不对,故D项错误。【答案】C16爱因斯坦在广岛、长崎事件发生后警告世界:“原子弹的杀伤力已改变除我们的思想方法以外的一切,这样,我们会逐渐陷入空前的大灾难之中。”这里的“思想方法”是指()A科学工具化的思维模式 B尊重科学的

21、思维模式C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 D追求理性的思维模式【考点】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警告世界”是警醒世界,如果“我们的思想方法”不改变,“这样,我们会逐渐陷入空前的大灾难”,提醒世界认识科学工具化(原子弹是典型表现)的“杀伤力”,故A项正确;“尊重科学”是人类的进步,不等于滥用科学,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警告世界”本身体现了独立思考,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警告世界”本身体现了追求理性,故D项错误。【答案】A17近代西方某一画派在创作中主张:“将个人感情趣味以及艺术才能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而不受任何形式与法制的限制”。下列作品中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C自

22、由引导人民 D格尔尼卡【考点】19世纪以来的美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解析】该画派是浪漫主义美术,依据是:材料中“将个人感情趣味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符合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艺术才能不受任何形式与法制的限制”,符合浪漫主义美术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的特点,浪漫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美术,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故C项正确;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故D项错误。【答案】C18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

23、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解析】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不是“暴力方式夺权”,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故B项正确;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后来,苏

24、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在四月提纲之后,故C项错误;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时间在四月提纲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19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A30年代苏联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1932年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C危机迫使美国支持苏联的经济建设D资本主义危机给苏联提供发展机会【考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

25、【解析】30年代,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即“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到1937年,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故B项错误;当时是二战前,美国不可能主观上“支持”苏联,故C项错误;“发展机会”是指客观效果,故D项正确。【答案】D20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

26、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材料中“多之又多的现金”、“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就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一条腿的国家”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故B项错误;“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故C项错误;“很快失去”没有依据,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7、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

28、书刘毅传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3分)(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6分)(3)据材

29、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5分)【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解析】(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中“以魏立九品宜复古乡举里选”得出应是魏晋以前的选官制度,据材料一中“乡举里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得出重才德,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定九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随世兴

30、衰,不顾才实”得出重门第;第二小问弊端,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高下任意,荣辱在手”、“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概括回答即可。(3)据材料二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材料三中科举制的变化概括得出:据材料三中“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选官权,据材料三中“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得出社会阶层的对流、统治基础,据材料三中“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得出儒学的地位、官员的文化素质。【答案】(1)制度:察举制。(1分)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

31、)(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分)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4分)(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5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 晚清进步思潮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

32、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构成社会思潮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的主要进步思潮。(5分)(2)据

33、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和特点进行论证。(8分)(要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30字左右)【考点】“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1)第一小问要素,据材料一中“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思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注意不超出时间范围“晚清时期”,即1840年1912年。(2)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下两个角度回答即可。一是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二中“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

34、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概括回答;二是晚清进步思潮的特点:据材料二中“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得出交叉性(或继承性),据“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得出具有理想性,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得出具有实践性。【答案】(1)要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较高理论价值。(2分)思潮:经世思潮;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爱国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2)参考答案:晚清进步

35、思潮出现的原因:一是中国社会危机。鸦片战争以后几十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的全面危机,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是中西文化冲突融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猛烈冲击。中国有识之士面对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晚清进步思潮的特点:一是具有实践性(或工具性)。如洋务思潮应用于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应用于维新运动;三民主义应用于辛亥革命等。二是具有新旧思潮的交叉性(或继承性)。如洋务思潮的“中体”思想;康有为借助经学宣传变法思想。三是具有理想性(或进步性)。如维新思潮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提出建立共和政体、“平均地权”等。评分标准:第一等(87分):观点方

36、面:理解准确,即提及两个原因和三个特点。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等(64分):观点方面: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第三等(30分):观点方面: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细不当。23(13分)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消除所有生产和资本积累障碍的进程,但全球化不能消除不同国家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和不平等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

37、,大量黑人被贩卖到非洲以外,特别是美洲,白人大批移居北美东海岸和南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工业)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共产党宣言材料三 欧洲的投资者发现,工场的雇

38、佣劳动力比种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便宜。更有利可图的是,自由工人本身就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者。同时,欧洲人意识到,将非洲人留在非洲,可以确保美洲的原材料供应,非洲也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803年丹麦废除了奴隶贸易,其他国家竞相相仿。1867年,最后一艘贩奴船横渡大西洋,抵达古巴。【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四 没有世界金融中心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因为有形贸易发展的同时,无形贸易如利息、股息、运输、保险、旅游等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解决了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的不足问题,尤其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以美元为核

39、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美国可以借此优势掌握全球金融,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被绑架的中国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看待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视角。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商品贸易的变化。(4分)(2)据材料三,分析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2分)(3)据材料四,指出在现代世界市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看待世界货币体系的作用的?(4分)(4)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3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40、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4)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解析】(1)第一小问视角,据材料一中“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贩卖到非洲以外白人大批移居北美东海岸和南美动植物的交换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得出即可;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中“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种类繁多的水果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得出土特产品,据材料二中“它的(工业)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得出廉价工业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2)据材料三中“工场的雇佣劳动力比种

41、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便宜”、“将非洲人留在非洲,可以确保美洲的原材料供应,非洲也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概括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核心,据材料四中“没有世界金融中心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概括得出;第二小问看待,据材料四“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尤其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美国可以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中概括得出,结合所学,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4)结合所学,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可得出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三、材料四可得出存在不平

42、等现象。【答案】(1)视角:(人种)种族和动植(物种)类的交流。(2分)变化:从以土特产品为主到廉价工业品为主。(2分)(2)原因:使用雇佣劳动力比奴隶劳动力更有利可图;把非洲变为殖民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分)(3)核心:国际货币(或国际金融)。(1分)看待: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的稳定和战后的经济恢复。(2分)货币操纵国借此掠夺世界资源。(1分)(4)看待: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平等现象。(3分)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

43、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材料二 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

44、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7分)【考点】明治维新【解析】(1)据材料一中“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 得出实用原则,“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得出目的,据材料二“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得出极

45、端态度,据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得出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2)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所学从极端崇拜、极端排斥两个角度选择史实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3分)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1分)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

46、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1分)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材料二 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材料三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则

47、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2分)(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3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实施其“存百姓”思想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并据材料一、三,指出孔子和唐太宗提出或实行其治国理念的根本目的。(3分)(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唐太宗实行其不同政策的不同结果。(2分)【考点】(1)孔子(2)秦始皇(3)唐太宗;孔子(4)秦始皇;唐太宗【解析】(1)据材料一中“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概括得出。(2)据材料二中“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 得出赋

48、役沉重,“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得出焚书、刑法严酷。(3)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道千乘之国”、据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若安天下,必须”概括回答即可。(4)据材料二中“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据材料三中“贞观政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要求:要认真做事;讲信用;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2)措施:赋役沉重;焚书;刑法严酷。(3分)(3)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目的:维护统治者的统治。(1分)(4)结果:秦:很快灭亡;唐:出现“

49、贞观之治”局面。(2分)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莫克力图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古代文明的证据。他在椭圆形建筑物破损的门楣上削下一些木片。莫克发现这些木片微红、芳香且不受虫蛀。他企盼这是发现的线索!“我们所得的木片竟然是雪松。所罗门王用许多雪松来建造神坛和王宫,示巴女王也曾访问过这里。【英】彼得加莱克大津巴布韦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见下图)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莫克的考古结论及理由。你如何看待其结论。(3分)(2)材料二图片所示的动物是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它被当地人看作活着的国王与去世的国王之间的纽带。据材料二,指出文物的名称。它象征

50、着什么?(3分)(3)材料三图片所示的是大津巴布韦遗址中的建筑物。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及用途。(4分)【考点】大津巴布韦遗址【解析】(1)第一小问结论,据材料一中“莫克力图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古代文明的证据莫克发现所罗门王用许多雪松来建造神坛和王宫,示巴女王也曾访问过这里”得出欧洲人创造;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中“所罗门王示巴女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看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象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

51、(1)结论:大津巴布韦是欧洲人创造的;理由:所罗门和示巴女王都是圣经中的人物。(2分)看待:结论是不科学的。(1分)(2)名称:皂石鸟。(1分)象征:宗教权力;政治权力。(2分)(3)特点: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2分)用途:主要为政治统治服务,宗教用途为第二位。(2分)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吴自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至北祠之被弦索,向来盛于娄东,其口中袅娜,指下圆熟,固令听者色飞。【明】沈宠绥度曲须知弦索题评材料二 西江弋阳腔、海盐浙腔,犹存古风,他处绝无矣。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

52、、京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矣。愈趋愈卑,新奇叠出。终以昆腔为正音。【清】刘廷玑在园曲志材料三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清】焦循花部农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魏良辅革新昆曲的贡献。(3分)(2)据材料二、三,指出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并说明焦循的理由。(7分)【考点】昆曲【解析】(1)据材料一中“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遐迩逊为独步,至北祠之被弦索”概括回答即

53、可。(2)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二中“愈趋愈卑,新奇叠出。终以昆腔为正音”得出昆曲是正统,据材料三“盖吴音繁缛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花部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得出昆曲没有其他声腔受欢迎;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三“盖吴音繁缛听者茫然不知所谓”“花部其事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农叟渔夫,聚以为欢”得出,从吴音、花部两个角度概括回答即可。【答案】(1)贡献: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旋律非常缓慢;增添弦乐伴奏。(3分)(2)态度:刘廷玑认为:昆曲是正统;其他声腔卑下。(2

54、分)焦循认为:昆曲没有其他声腔受欢迎。(2分)理由:昆曲繁缛,一般群众不明白唱的内容。(1分)其他声腔唱词直白;内容动人。(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CDBD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DCACBD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

55、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14分)(1)制度:察举制。(1分)作用: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分)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4分)(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5分)22(13分)(1)要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较高理论价值。(2分)思潮:经世思潮;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爱国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2)参考答案:晚清进步思

56、潮出现的原因:一是中国社会危机。鸦片战争以后几十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的全面危机,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是中西文化冲突融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猛烈冲击。中国有识之士面对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晚清进步思潮的特点:一是具有实践性(或工具性)。如洋务思潮应用于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应用于维新运动;三民主义应用于辛亥革命等。二是具有新旧思潮的交叉性(或继承性)。如洋务思潮的“中体”思想;康有为借助经学宣传变法思想。三是具有理想性(或进步性)。如维新思潮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提出建立共和政体、“平均地权”等。评分标准:第一等(87分):观点方面

57、:理解准确,即提及两个原因和三个特点。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等(64分):观点方面: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第三等(30分):观点方面: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细不当。23(13分)(1)视角:(人种)种族和动植(物种)类的交流。(2分)变化:从以土特产品为主到廉价工业品为主。(2分)(2)原因:使用雇佣劳动力比奴隶劳动力更有利可图;把非洲变为殖民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分)(3)国际货币(或国际金融)

58、。(1分)作用: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的稳定和战后的经济恢复。(2分)货币操纵国借此掠夺世界资源。(1分)(4)看法: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平等现象。(3分)24A(10分)(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3分)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1分)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59、,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1分)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24B(10分)(1)要求:要认真做事;讲信用;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2)赋役沉重;焚书;刑法严酷。(3分)(3)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目的:维护统治者的统治。(1分)(4)结果:秦:很快灭亡;唐: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分)24C(10分)(1)结论:大津巴布韦是欧洲人创造的;理由:所罗门和示巴女王都是圣经中的人物。(2分)结论是不科学的。(1分)(2)名称:皂石鸟。(1分)象征:宗教权力;政治权力。(2分)(3)特点: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2分)用途:主要为政治统治服务,宗教用途为第二位。(2分)24D(10分)(1)贡献: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旋律非常缓慢;增添弦乐伴奏。(3分)(2)态度:刘廷玑认为:昆曲是正统;其他声腔卑下。(2分)焦循认为:昆曲没有其他声腔受欢迎。(2分)理由:昆曲繁缛,一般群众不明白唱的内容。(1分)其他声腔唱词直白;内容动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