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0001386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立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爆发 ,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故B项正确。答案B2.20世纪20年代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始于()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解析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创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

2、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答案为D项。答案D3.在欢庆胜利的时刻 ,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 ,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据“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 ,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所以答案选A项。答案A4.“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松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方向是指()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B.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

3、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对抗国民党统治D.依靠群众 ,继续北伐 ,领导国民大革命解析“八七会议的内容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应选C项。答案C5.1926年 ,毛泽东指出:“论功行赏 ,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 ,那么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 ,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毛泽东()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放弃发开工人参与革命 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 ,毛泽东看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

4、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A项正确。答案A6.1930年 ,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 ,有一首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 ,横直疏密要适当 ,但愿今年多产谷 ,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开展起来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苏区人民努力生产(生产积极性)和对红军的支持(革命积极性)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 ,应选B项。答案B7.以下图是一幅革命题材的绘画作品 ,其名称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 D.?飞夺泸定

5、桥?解析1928年4月28日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与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局部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答案为C项。答案C8.1935年1月 ,红军占领某重镇后 ,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以下图中()A.处 B.处 C.处 D.处解析1935年1月 ,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在江西 ,故A项错误;在贵州遵义 ,故B项正确;在甘肃 ,故C项错误;在陕北 ,故D项错误。答案B9.“苗岭秀 ,旭日升 ,白鸟啼 ,报新春。_放光芒 ,全党全

6、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 ,马列路线指航程。“_应填()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解析根据材料“苗岭秀“万众欢呼毛主席 ,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故C项正确。答案C10.1935年10月 ,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目前 ,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10月 ,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

7、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 ,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 ,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故A项正确。答案A1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始于1934年10月 ,其间共经过11个省 ,翻越18座大山 ,跨过24条大河 ,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民国二十三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懋功会师B.民国二十四年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C.民国二十五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D.民国二十六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星星峡会师解

8、析根据所学 ,1936年10月 ,是年为民国二十五年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故C项正确。答案C12.“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 ,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说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 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坚决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 D.党内要铲除“左倾错误解析材料反映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具有乐观信念的精神 ,推动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故C项正确。答案C1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长征

9、胜利)结束于()A.1934年 B.1935年C.1936年 D.1937年解析结合教材所学 ,长征结束于1936年10月 ,应选C项。答案C14.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陕西吴起镇 B.贵州遵义C.江西井冈山 D.甘肃会宁解析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答案为D项。答案D15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 ,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 ,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

10、说明当时()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发动农民革命答案D解析1927年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但革命性质没有变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故A项错误;“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 ,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是对乡村的权力结构进行改造 ,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故B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 ,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 ,不是乡村民众的政治追求 ,故C项错误。16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 ,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 ,人最灵。创造者 ,工农兵。男和女 ,都是人。一不平 ,大家鸣

11、。这反映出当时苏区()A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B提倡恢复儒学传统教育C推广白话文运动成就斐然 D“左倾错误影响根底教育答案A解析据材料“创造者 ,工农兵。男和女 ,都是人。一不平 ,大家鸣可知 ,苏区注重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故A项正确;口号“男和女 ,都是人。一不平 ,大家鸣与儒学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不符 ,故B项错误;材料是苏区教育中的语文教材的文章 ,不能反映白话文推广的效果 ,故C项错误;据材料“创造者 ,工农兵。男和女 ,都是人。一不平 ,大家鸣可知 ,根底教育重视民众的平等思想的教育 ,具有进步性 ,而不是受到“左倾错误影响 ,故D项错误。17.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

12、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用以下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一政策()A.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展 B.形成了成熟的土地革命原那么C.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愿望 D.否认了苏俄革命经验的指导解析据题干“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表达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 ,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展 ,应选A项。答案A18.在遵义会议上 ,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 ,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 ,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 ,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 ,

13、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彻底粉碎“左倾时机主义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最大限度地防止党内的分裂解析维护中央政治路线的严肃性不是“主要目的 ,故A项错误;“彻底粉碎表述过于绝对 ,且当时存在的是“左倾冒险主义 ,故B项错误;材料不突出“独立自主的一面 ,而是突出争取团结 ,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 ,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 ,最大限度的团结党内同志 ,防止党内因意见分歧走向分裂 ,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9、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答案 (1)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毛

14、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得到了全党的公认。当时 ,张闻天负责中共日常工作 ,执行的路线是毛泽东的正确路线。(2)毛泽东参与了党政军的最高领导。在党内 ,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行政上 ,遵义会议前他是全国苏维埃主席;在军事上 ,他是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全面负责军事。因此 ,毛泽东实际上处于领导地位。20.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观察以下三幅图片 ,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材料二中国的特点在这里 ,共产党的任务 ,根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开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

15、号) ,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2)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解析第(1)问 ,第一小问认真解读图片中的文字注释 ,从中搜集有效信息 ,图一中“临时中央政府、图二中“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图三中“南昌起义等 ,再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三幅图的先后顺序就很清楚了;第二小问“意义 ,阐述应言简意赅、准确到位。第(2)问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 ,城市敌强我弱 ,农村蕴含革命力量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答案(1)排序:三二

16、一图一: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二:创立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稳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 ,在城市敌强我弱 ,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 ,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展土地革命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 ,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 ,实行武装割据 ,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1930年4月2日 ,李立三同志在?怎

17、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 ,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 ,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 ,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 ,都只是一种梦想 ,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 ,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一次是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请答复:(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 ,分析其分歧的实质。(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概括答复在第二次反复中 ,促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史实。综合上述材料 ,从中你有何启示?解析第(1)问 ,依据材料概括答复。第(2)问 ,第一小问结合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史实概括答复 ,第二小问从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等方面谈启示。答案(1)观点: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史实: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启示: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推动者。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