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20000004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一课时重点与考点: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学习主干知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各自然地理要素 、 、 、 、 等 ,通过 循环、 循环和 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 迁移和 交换,形成了一个 和 的整体。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改变了 成分;改善了陆地的 状况;加速了岩石的 ,促进了 的形成;使 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3、生物循环 1定义 ; 2过程: ; 3意义: 。 二、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2、:1、生产功能 定义: ; 生产功能依赖于 。 2、平衡功能 定义: ; 举例: ; 重点解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根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 ,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以贯穿。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 ,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 ,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 ,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根本内涵。 该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局部的总结和提高 ,在该单元的知识学习中要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球外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

3、 ,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在以上各自然地理要素中 ,为什么要把生物要素作为本节案例?一是生物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要素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没有涉及这个要素;二是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对于形成我们人类目前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内容的组织。教材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 ,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为此 ,在原理表达局部、阅读局部

4、和活动中一再举出地理环境的新功能 ,并说明这些功能并非地理要素自身所拥有 ,而是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了新功能 ,不仅说明了它具有了整体性 ,而且也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 这局部内容是本节的难点。典例分析1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答复:(1)在上图的空格中 ,填上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把环境中的 物合成 物 ,同时把 能转化为 能 ,贮藏在有机体中。(3)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概括地说 ,使自然界中 发生迁移 ,同时改造了 圈 圈和岩石圈。 4 生物循环的含义: 。 解析:绿色植物通

5、过叶绿素 ,利用太阳光能 ,从大气中吸收CO2 ,从土壤中吸收水、氮和其他化学元素 ,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O2植物的产物又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气中的O2 ,向大气中排放CO2。生物死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O2无机物 ,归还到周围的环境大气、水、土壤中去。其中各种含氮化合物被细菌分解为氮气排放到大气中。可见 ,生物的出现 ,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发生了迁移 ,并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 达标训练:一、选择题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归根结底是由于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以下

6、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为主 ,物理风化较弱C、植被茂密高大D、流水侵蚀显著 ,风力侵蚀微弱3地球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 ,错误的选项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影响和渗透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各要素都不能单独存在和开展 D、各要素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5我国的黄土高原 ,由于植被破坏 ,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反映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A B C D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

7、泥更护花的诗句 ,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答复78题: 7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尸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8、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重要载体是 A 土壤 B 风化壳 C 水体 D 植物二、综合题9、完成下面链式图 ,并分析其包含的地理意义地壳中碳元素减少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大气中 增多气温 气候 极冰 海平面 淹没沿海 地 质植被被 水地貌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

8、表现在 A 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B 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C 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 , 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 生物的出现没有使地球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海洋水域占地球外表积70%以上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 ,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设开发过度 ,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答复2-4题 2、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A 藻类 B 虾类 C 鱼类 D 哺乳类 3、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 ,以下传述错误的选项是 A 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B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

9、持动态平衡 C 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 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 4、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全面禁止捕捞 实行休渔期 ,划分休渔区 控制渔网网眼大小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 B C D 二、综合题 5、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在图中直线上画箭头完成居民区与绿地间的空气对流。(2)由于对流运动 ,使洁净的空气由 流向 ,居民区空气的湿度 ,气温日较差 ,从而改变了局部的小气候。(3)如果在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建绿地 ,绿地具有 、 等作用。 (4)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 ,绿地具有 、 等作用。 教后反思: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C 2 A 3 D 4 D 5

10、 C 6 A 7 B 8 D 9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CO2 升高 变暖 融化 上升 低地 大气能力提升:1 。C 2 A 3 C 4 D51逆时针方向 2 绿地 居民区 增大 减小 3吸烟滞尘 减轻污染 过滤空气 降低噪音写出两条即可 4吸烟滞尘 降低噪音 美化环境写出两条即可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课时重点与难点: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主学习主干知识:三、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过程: 1自然演变:气候变化、 变化等要素的开展演化是统一的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变化。 2意义;保证了自然要素间的 ,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表现。 3图解“水土

11、流失是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气候变化-蒸发加剧 ,趋于干旱土壤侵蚀-表土流失 ,肥力下降地貌变化-侵蚀沟谷 ,沟壑纵横 水 土 流 失水文变化-泥沙淤积 ,泛滥平原植被退化-覆盖下降 ,逐渐消失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1含义: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会 2人类活动的影响:易导致 发生变化 , 也易受人干扰 ,而 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重点解析: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根本特点 ,认识这两大特点 ,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 ,而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 ,流域综合治理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因地制宜那么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陆地环

12、境的整体性表现是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 ,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 ,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 ,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表达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 ,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 ,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 ,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 ,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

13、域 ,小到一个池塘、一块田地 ,大到全球 ,其地理环都具有整体性 ,并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统 ,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典例分析:右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读后完成以下各题:DCAB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 2图中A、B、C、D箭头中 ,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解析: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有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 ,它们

14、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 ,它们在景观上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所以人类在利用自然 ,改造环境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思维点悟:解题关键是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会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变化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统一变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的

15、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答案: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暴雨的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达标训练森林号称“地球之肺、“环境卫士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基在环境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据此答复1-31、从东北林区分布来看 ,该区适宜林木生长的条件错误的选项是 A 雨热同其 B 地形平坦 C 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2、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 ,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 旱涝加剧 ,沟谷纵横 ,风化加速 A B C D3自然地理环

16、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不相互联系、制约、渗透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 ,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开展的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保持一致。A B C D4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5、“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 ,使气候反常 使全球降水总量变化 ,降水异常增多A B C D6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表达 ,错误的选项是 A“厄尔

17、尼诺现象实际上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B“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是生物这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C“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出地理环境中的每一要素都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D“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出某一环境要素的变化 ,可能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入侵 ,也称为生态入侵 ,是指外来物种因偶然时机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区 ,其种群不断增加 ,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7-8题7、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黄花 ,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 ,严重影响原有植被 ,其根本原因是 A 该地区气候湿润 ,适宜其生存 B 该地区土壤酸性 ,适宜它生长C 这一外来物

18、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 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8、“水葫芦进入我国后 ,在南方水域大爆发 ,而在北方地区并未形成生态灾难 ,主要原因是 A 南方无其天敌 ,北方有其天敌 B 南方水域广阔 ,北方地表水贫乏C 南方污染较轻 ,北方水污染严重 D 南方冬季温和 ,北方冬季寒冷 能力提升:9、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 ,致使大片草原被消灭 ,土层外翻 ,地表侵蚀作用增强 ,导致环境整体恶化 ,这反映了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破坏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稳定平衡 致使自然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演化 无法表达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特征 A、 B、 C

19、、 D、10、以下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 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植被有明显地变化 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 ,植被生长茂盛 C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 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 ,水生植物根系兴旺 11、读环境问题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 ,将以下选项的代号填入空格内 A、气候恶化 B、水旱灾害增多 C、农业减产 D、土壤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变暖4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大气中CO2增多3沙暴盛行21径流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加剧滥伐森林沿海低地被淹干旱地区更干旱环 境 恶 化56教学反思:答案:1 B 2 D 3 C 4 D 5 B 6 B 7 C 8 B 9 B 10 C 11、1-B 2-D 3-A4-F 5-C 6-E5 / 55 / 5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