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概念分析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998752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联网的概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联网的概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联网的概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的概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的概念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一、 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而根据工信部关于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二、 工业

2、物联网发展趋势工业物联网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工业生产领域,使工厂能够实时监控、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实现工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工业物联网将继续发展壮大,不断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新的增值机会。三、 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剖析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

3、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4、、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5、。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mobileeconomy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

6、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7、,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

8、0个。四、 物联网行业市场容量整体来看,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云网融合战略,2020年,以IPTV、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比

9、2019年增长269%,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91%,其中,云服务收入增长高达858%。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94亿户,普及率为1139部/百人,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达到1136亿户,全年净增108亿户,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占移动网络连接总数的比重已达416%,比2019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与移动手机用户规模差距不断缩小。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85%、183%、221%。在政策、技术推动以及疫情的影响下,服务于公共事业的智慧终端如智能水表、电表、气表等应用明显加快,增速达192%。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

10、术加速万物互联进程,未来移动网络连接的重点将从人转向物。五、 智能家居物联网发展趋势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传感器、控制器和用户的移动终端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家庭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减少能源消耗。未来,智能家居将成为物联网行业的核心应用领域,它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和智能性,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新的服务和增值机会。六、 中国物联网的现状中国的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智能产品的普及,中国的物联网行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物联网应用规模累计达到1963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613%。同时,

11、截至2018年,全国物联网行业企业数量累计达到148万家,比2017年增长205%。中国的物联网行业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物联网行业发展的良好格局。七、 物联网行业面临问题我国物联网产业核心基础能力薄弱、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此外,随着物联网产业和应用加速发展,一些新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为,一是产业整合和引领能力不足。当前全球巨头企业纷纷以平台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通过兼并整合、开放合作等方式增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在企业营收、应用规模、合作伙伴数量等方面均大幅领先。而我国缺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引领产业协调发展的龙

12、头企业,产业链协同性能力较弱。二是物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以亿计的设备接入物联网,针对用户隐私、基础网络环境等的安全攻击不断增多,物联网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尚不成熟,成为推广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标准体系仍不完善。一些重要标准研制进度较慢,跨行业应用标准制定推进困难,尚难满足产业急需和规模应用需求。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