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995733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23.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资源描述:

《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7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7二、 项目承办单位7三、 项目提出的理由7四、 项目建设选址10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0六、 资金筹措方案10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1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1九、 项目综合评价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14一、 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前景14二、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14三、 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4四、 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破局14五、 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六、 创新驱动发展总体部署1

2、6七、 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方向17八、 创新驱动发展趋势19九、 创新驱动发展有利条件20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23一、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23二、 企业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23三、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25四、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27五、 确立绩效评审与申诉系统的内容和意义31第四章 公司治理35一、 内部控制的种类35二、 董事及其职责39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44四、 董事会模式48五、 专门委员会53六、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58第五章 运营模式61一、 公司经营宗旨6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2四、 财务会计制度65第六章 企业文化71一

3、、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71二、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89三、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99四、 “以人为本”的主旨109五、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113六、 企业文化的特征117七、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121第七章 投资方案126一、 建设投资估算126建设投资估算表127二、 建设期利息12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8三、 流动资金129流动资金估算表129四、 项目总投资13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0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3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1第八章 财务管理方案133一、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33二、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34三、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35四

4、、 应收款项的概述138五、 财务管理原则140六、 短期融资的分类144第九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46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0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3三、 偿债能力分析15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5报告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顺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实现国家、行业甚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创新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人才资源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方

5、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是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48.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54.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18%;建设期利息41.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7%;流动资金1353.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8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4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092.92万元,净利润2278.5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2.18%,财务净现值5690.8

6、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1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

7、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吴xx三、 项目提出的理由创新驱动发展是指以创新为核心,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它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创新生态环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到引领和支持作用,同时还需要推进改革和开放,为创新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共识。在面对百年未有之

8、大变局和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内生式发展的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的结合是当前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仍存在许多挑战,因此需要探索以尊重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产业链互动的技术创新路径。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企业具有快速成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特点,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为了支持创新

9、企业成长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优惠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来扶持创新企业。此外,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新企业的投资。(二)优化金融体系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首先,应该建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创新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其次,应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工具,如债券、基金、特许经营权等。还应该建立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多元化金融体系,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要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应该完善知识产权保

10、护体系,鼓励知识产权创新和应用。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需要鼓励创新企业与国内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四)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应该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创新领域。企业也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同时,还应该建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总之,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和企业应该密切协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并提高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为创新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

11、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四、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48.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54.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18%;建设期利息41.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7%;流动资金1353.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8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854.2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103.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82.69万元,预备费

12、68.38万元。六、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4248.3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676.8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42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1092.92万元。3、净利润(NP):2278.55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4.17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42.18%。3、财务净现值:5690.80万元。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九、 项目综合评价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

13、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248.361.1建设投资万元2854.261.1.1工程费用万元2103.191.1.2其他费用万元682.691.1.3预备费万元68.381.2建设期利息万元41.081.3流动资金万元1353.022资金筹措万元4248.362.1自筹资金万元2571.482.2银行贷款万元1676.883营业收入万元142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

14、用万元11092.925利润总额万元3038.066净利润万元2278.557所得税万元759.518增值税万元575.219税金及附加万元69.0210纳税总额万元1403.7411盈亏平衡点万元4299.69产值12回收期年4.1713内部收益率42.18%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5690.80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一、 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前景在不断发展的世界经济中,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二、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由高速增

15、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加速产业的升级,这也就必然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创新驱动发展也可以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形成先进制造与服务业融合,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 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可以在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更完整的产业结构,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使得人民收入增长,进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四、 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破局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和快速

16、发展,如共享经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兴业态和新模式正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这种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既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更好、更便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社会创新的空间和思路。总之,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广阔的潜力和不断涌现的机遇。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将更坚定地朝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前行,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五、 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技术水平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新技术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升级优化。2、消费方式升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

17、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逐渐向品质和差异化倾斜,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空间。3、政策引导加强:国家政策出台鼓励创新,促进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二)挑战1、核心技术短缺:我国目前在重要核心技术领域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短期内很难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需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2、成本压力加大: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研发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成本压力。3、人才培养不足:我国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技能人才稀缺,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人才压力。4、产业链配套不完全:创新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套,包括材料、技术、设备

18、、工艺等一系列产业相关配套,现实情况中并不完善。总的来说,创新驱动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企业需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固本培元,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成功。六、 创新驱动发展总体部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体系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总体部署旨在突破技术壁垒,激发企业创新潜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一)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而自主创新则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要加大对基础

19、研究的财政投入,在重要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优化研发布局,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布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创新性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引导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创新力量。(三)加速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的产业贡献科技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高科技创新的产业贡献。(四)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技术引进和输出,提高国际竞争力。总

20、之,只有不断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体系,才能在科技创新中走在前列,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七、 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我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机构和平台,推动开展更多的基础研究项目。(二)培育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他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三

21、)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促进技术和经验的共享,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总之,创新驱动发展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培育高端人才、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推进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和

22、经济转型升级。八、 创新驱动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创新驱动发展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支持和重视,成为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未来几年,创新驱动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技创新成为主要引擎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会引领未来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基建和数字经济领域,如5G、云计算等,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二)绿色发展成为重要

23、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未来几年,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政府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入,同时还将逐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三)数字化转型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未来几年,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成为各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领域,数字化转型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24、未来几年,人才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引领也将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人才流动和交叉学科研究,推动博士后制度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将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高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我国工作和创新创业。总之,创新驱动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将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九、 创新驱动发展有利条件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支持创新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下是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的有利条件:(一)科技水平越来

25、越高随着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各国科技水平普遍提高,这些实质性的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了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带来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新经济业态。这些技术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二)政策环境的积极支持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政策方面可以包括优惠税收、补贴和激励计划等等。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如简化审批程序、便利融资渠道、改善营商环境等等,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产业蓬勃发展。(三)人才比较集聚科技创新是人才密集型的领域,人才的聚集对于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有大量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为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

26、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扩大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将促使更多企业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在创新时代,加强和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掘上述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一、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步的标志。对于职业的定义,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出了界定。一般而言,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

27、技能的工作。职业生涯是一名劳动者以自身的职业能力素质形成、提高和发展为基础,从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到职业调整和职业发展,乃至退出职业活动的全过程。对于职业生涯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虽有不同的诠释,但我国学者给出的定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他认为,职业生涯是以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技能和伦理等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绩效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活动及其内心体验的全部经历。,二、 企业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企业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和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假设在一次招聘中分别测定众多应聘者,并把他们

28、安排到多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上去。这是岗位和人之间进行匹配的过程,既包括了对人员的选择,也包括了对人员进行合理安置,适用,同时招聘多人,此方法成本也较低。1、列出了多位应聘者的综合测试得分。2、如果假设岗位岗位岗位岗位岗位5所需的最低测试分数分别为要从这10人中选出5人来担当不同的岗位,有多种方法;由于其录用决策的依据不同,录用结果也不同。(二)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人的角度,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岗位。这样做可能出现同时多人在该岗位上得分最高,结果只能选择一个员工,而使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即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每个岗位都挑选最好的人来做,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好几个岗位选中。尽管这

29、样做的组织效率最高,但只有在允许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常常是不可能的。(三)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由于单纯以人为标准或者单纯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均有欠缺,因此,可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配置,即在岗位和应聘者两者之间进行必要调整,以满足各个岗位人员配置的要求。采用双向选择的配置方法,对岗位而言,有可能出现得分最高的员工不能被安排本岗位上;而对员工而言,有可能没有被安排到其得分最高的岗位上工作。但该方法综合平衡了岗位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因素,既现实又可行,能从总体上满足岗位人员配。,三、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一)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1、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

30、线,用三条线即基准线预警线(上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各自合法权益。(1)基准线。生产发展正常、经营成果良好的企业可以围绕基准线调整工资水平。(2)预警线(上线)。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增长也较快的企业可以在不突破预警线的范围内调整工资水平,预警线可以防止企业“吃光花光”的短期行为,给企业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注意克服迎合董事会某些董事不正确的“利润越多越好”的心理状态,杜绝“鞭打快牛”的错误做法。在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利润指标后,企业应当在调整工资之后,将剩余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改善和更新企业生产的工装设备,为提高生产能力做好准备,同时

31、工资调整也不可突破预警线,要居安思危,防止不测。如果提高员工的工资,员工会很开心。但是企业遇到困难,如果要下调工资,就会引起震动,人心浮动,造成员工的流失。所以说,工资是双刃剑,工资的增长应“瞻前顾后”,不仅要看到当前,还要考虑长远。(3)控制下线。那些当年经济效益严重下降或亏损的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不低于当年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工资应控制在下线不予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年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企业即使亏损,而企业员工的工资在最低标准以下,也要调整到最低工资标准水平。亏损企业要降低工资时,必须慎之又慎,除非企业领导与员工在这方面达成共识。2、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了

32、解同类企业各类劳动力工资价位的变化情况,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上线、中线和下线,由此对本企业各类员工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看清本企业工资水平处在何种位置上,对内是否公平合理,对外是否具有竞争力,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应当调整本企业工资,以及具体调整的幅度。这里强调的是同类企业的比较,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会出现偏差不是加大人工成本,使企业不堪重负,就是造成人员的流失,挫伤员工的积极性。3、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用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同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比,来说明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时,一般用同比的办法,也就是

33、用本年当月的物价与上年同月之比。以上年同月为基数即100%,与本年当月比较,以此确认物价指数是上升还是下降。物价指数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它反映了全社会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为了不使员工的生活水平降低,在物价指数上升的时候,工资也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总之,国家的工资指导线、社会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和企业的工资市场水平调查是相互关联的,在进行人工成本预算的审核时应当将三者联系起来一同考虑。4、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先将本年度的费用预算和上年度的费用预算,以及上一年度的费用结算和当年已发生的费用结算情况统计清楚,然后比较分析,从预算与结算的比较结果分析费用使用趋势。再结合上一年度和当年生产经营

34、状况,以及下一年度预期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四、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为使组织能够最有效率地实现其经营目标,根据目前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遵循六项原则。(一)任务目标原则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设置的,没有任务和目标的组织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每个组织及其每一个部分,都应当与其特定的任务目标相关联。组织的调整、增加、合并或取消都应以对实现目标是否有利为衡量标准。根据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作深入的研究,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这是组织设计的大前提。一旦企业战略目标有所改变,组织机构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对于每个机构来说,不仅应该明确职能分工

35、,还要明确每一时期该机构应达到的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并使该机构编制与其承担的任务量相对应,广泛实行目标管理。(二)分工协作原则组织设计中要坚持分工与协作的原则,做到分工合理、协作明确。对于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等,都应有明确规定。根据这一原则,首先要搞好分工,使分工粗细适当。分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高,责任越明确,效率也越高,但也容易出现机构增多、过分强调局部利益、协调工作量增加等问题。分工太粗又可能影响专业化水平,容易产生推诿责任的现象。具体确定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如人员素质、工作性质、管理水平等确定。同时要强化协作,在企业中树立整体意识,突破“小团体主义

36、”的圈子,在必要时应当主动打破分工界限,实行必要“补立”管理。除了明确规定各部门间的协作方法外,还应赋予主管人员调度权,随时解决协作中出现的问题。(三)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统一领导是指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主管的命令。权力制衡是指权力的运用必须受到监督。在贯彻统一领导原则中,要做到在确定管理层次时,在最高层与最基层之间形成一条连续的等级链;任何一级组织只能有一个人负责;正职领导副职;下级组织只接受一个上级组织的命令和指挥;下级只能向直接上级请示工作,不能越级请示工作;上级也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应维护下级组织的领导权威;职能管理部门一般只能作为同级直线指挥系统的参谋,

37、但无权对下属直线领导者下达命令和指挥。权力制衡原则要求首先必须在企业高层组织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如公司中的股东大会、监事会和国有企业中的员工代表大会、纪检、监察部门等,对行政领导进行监督。另外,企业中的监督机构,如质量监督、财务监督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应同生产执行部门分开设置,并在监督的同时,搞好对被监督部门的服务工作。(四)权责对应原则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各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要承担责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力。无论是权大责小还是责大权小,都会影响组织目标的顺利完成。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会导致负不了责任;而责小权大,甚至有权无责,则会造成权力的滥用。权责不明确容易产生官僚主义无

38、政府状态,组织系统中易出现摩擦和不必要的争吵、扯皮等。权责不对应对组织效能也是十分有害的:有权无责或权大责小很容易产生不负责任的瞎指挥和滥用权力;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就会束缚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组织缺乏应有的活力。(五)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精简是指组织机构、人员和管理层次在保证功能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办事程序及规章制度,力求简单明了,努力使每个成员都能满负荷、高质量地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整体效率。1、机构精简涉及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问题。管理跨度也叫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的下属人员数。管理层次是指从企业最高行政领导到最基层员工之间分级管理的层次,它与管理跨度呈反比,即管理

39、跨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例如,一个100人的组织管理跨度为即一名主管直接管理5个人时,组织必须有4个层次;而当管理跨度为10时,则只要3个层次。管理跨度过小会使层次太多,造成机构臃肿、沟通困难、反应迟钝、管理成本加大,还会出现过度控制而影响下属积极性。而管理跨度过大又会由于主管直接指挥的人员过多,精力有限而疏于管理,造成指导不力。管理跨度与领导者能力和被领导者素质成正比,与部门业务的复杂性和所需协调的工作量成反比。因此,要想提高有效管理跨度就需要调整好上述几个要素的关系。通常认为适中的管理跨度应控制在10人左右。(六)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一个企业的管理机构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应保持相

40、对稳定,避免情况稍有变化就使系统出现混乱而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同时,管理机构又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工具,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必然会经常做必要调整,这就要求组织必须随之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对外部环境和组织目标的适应性。企业领导的责任就是把稳定性和适应性恰当结合起来。企业领导必须懂得,一个一成不变的组织,是个僵化的组织;一个经常变化缺乏相对稳定性的组织,则是一个难以创造或者保持最佳业绩的组织。,五、 确立绩效评审与申诉系统的内容和意义绩效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它不仅关系到整体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涉及员工当前和长远的利益。为此,除了需要对绩效考评过程中上述可能出现

41、的各种考评误差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绩效考评准确性的同时,还应当重视考评的公正公平性,带有偏见、缺乏公正公平性的考评可能滋生员工中不良的思想情绪,不但损害组织和各级主管人员的管理活动,还会对以后的绩效管理活动产生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为了保证考评的公正公平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确立两个保障子系统。1、企业员工绩效评审子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督各个部门的领导者有效组织员工的绩效考评工作;针对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员工考评结果进行必要复审复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对存在严重争议的考评结果进行调查甄别,防止诱发不必要的冲突。为了保障该子系统的运行,企业应由

42、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建立一个由高层领导和专家、专业人员组成的非常任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每个月开展一次活动)承担起监督评审考评结果的工作任务。2、企业员工绩效申诉子系统。为了广开言路给被考评者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企业应建立员工申诉的子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允许员工对绩效考评的结果提出异议,他们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件发表意见和看法;给考评者一定的约束和压力,使他们慎重从事,在考评中更加重视信息的采集和证据的获取;减少矛盾和冲突,防患于未然,将不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为了保障该子系统的运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一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员工的申诉接待和调处。有些企业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小组

43、,本项工作职责也可由其承担。一般来说,在绩效考评的面谈中,考评者应当允许下属就考评结果发表意见,尽可能地达成共识,如果对某项结果争持不下,可以记录在考评回馈的表格上,保存在个人档案里作为以后的参考。如果员工仍不满意,可以通过申诉通道,要求更高一层的领导者听取员工的申诉,并给予解决。有时也可以针对没有解决的不满意问题,召开有员工代表和主管经理参加的专门会议,倾听员工的申诉,寻求解决的对策从某种角度而言,绩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尽管其基本思想要求是绩效考评的各个环节都要实现科学与公平,但受考评指标、考评方法、考评主体以及考评程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绩效考评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44、另外,在具体考评实施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因为疏忽、理解偏误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提高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和公平公正性,就必须给员工一定的话语权,对考评中不准确或存在争议的地方提出异议,这就要求在绩效考评体系中引入绩效申诉制度。绩效申诉是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可以纠正绩效考评过程中的偏差,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因此,员工绩效评审与申诉子系统是实现企业绩效管理准确性和公正公平性的重要保障。,第四章 公司治理一、 内部控制的种类内部控制按控制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按控

45、制地位可分为主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按控制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按控制时序可分为原因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一)按控制内容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1、一般控制般控制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赖以进行的内部环境所实施的总体控制,也称基础控制或环境控制。它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业务记录以及内部审计等内容。这类控制的特征,是并不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应用控制对全部业务活动产生影响。(1)合法性控制,即用各种方法检查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以保证其能够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在会计基础控制方面,它主要通过由熟悉会计制度的人员审查会计文件,以确定所记录的业务是否真正发生,检查其处理过程是否

46、与规定的程序相一致,查明业务处理是否经过授权与批准,有无越权行事等行为,以及是否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审核。(2)正确性控制,即为了确保单位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能够及时用正确的金额与账户记载的一种控制。它通过建立发生额计算、余额计算、账户分类检查、双重核对、事先控制与分工牵制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3)完整性控制,即保证发生的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均记入控制文件的一种控制。它主要通过凭证的连续编号、总额控制、登记账簿、档案管理并运用备忘录等手段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已由计算机解决部分完整性的控制工作。(4)一致性控制,即保证记录一致性的控制。它主要通过实地盘存、对内对外

47、账实核对、差异分析、调账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一致性。2、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指直接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具体控制,也称业务控制,如业务处理程序中的批准与授权、审核与复核以及为保证资产安全而采用的限制接近等控制。这类控制的特征,在于它们构成了生产经营业务处理程序的一部分,并都能够防止和纠正一种或几种错弊。(二)按控制地位分为主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1、主导性控制主导性控制是指为实现某项控制目标而首先实施的控制。如凭证连续编号可以保证所有业务活动都得到记录和反映,因此,凭证连续号对于保证业务记录的完整性就是主导性控制;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管理层要根据组织规划指导各项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并组织

48、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于发现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里,管理层的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活动对于发现偏差就是主导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则是为了预防、检查和纠正不利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主导性控制能够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但如果主导性控制存在缺陷,不能正常运行时,就必须由其他的控制措施进行补充。2、补偿性控制补偿性控制就是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措施能够全部或部分弥补主导性控制的缺陷,主要是为了把风险暴露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凭证没有连续编号,有些业务活动就可能得不到记录。这时,实施凭证、账证、账账之间的严格核

49、对,就可以基本上保证业务记录的完整性,避免遗漏重大的业务事项。因此,“核对”相对于凭证“连续编号”来说,就是保证业务记录完整性的一项补偿性控制。由独立于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人员进行银行存款的核对和调整,是对收支业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一种补偿性控制。一项控制和其他控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当该项控制存在控制缺陷的时候如果其他控制执行有效,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缺陷导致财务报告错报的影响程度,而且所影响金额也可以明确,那么其他控制就是该控制的补偿性控制。从上述分析可见,主导性控制与预防性控制存在密切的联系,都是在实现有利结果的同时,避免不利结果的发生。但是,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别。(三)按控制功能分为预防性控制和

50、发现性控制1、预防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为防止错误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其发生机会所进行的一种控制。它主要解决“如何能够在一开始就防止错弊的发生”这个问题。预防性控制是由不同人员或职能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实施的,属于操作性的控制。预防性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职务分离、监督性检查、双重检查、编辑校验、合理性校验、完整性校验以及正确性校验等。2、发现性控制发现性控制是指为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误和非法行为或增强企业发现错弊机会的能力所进行的各项控制。它主要是解决“如果错弊仍然发生,如何查明”的问题。如果缺乏发现性控制,当预防性控制实施存在困难时,有关人员就会为所欲为,使控制失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组

51、织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从而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加大损失影响范围及程度。一般认为,预防性控制优于发现性控制,因为预防性控制能够在事前防止损失的发生,降低风险。但是,真正全面地采取预防性控制是相当困难的,实际工作中风险很难百分之百地预防,所以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控制。(四)按控制时序分为原因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1、原因控制原因控制也称事先控制,是指企业单位为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质和量上发生偏差,而在行为发生之前所实施的内部控制。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也称事中控制,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针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所进行的控制。3、结果控制结果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指企业单

52、位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而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二、 董事及其职责(一)董事的概念董事是指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具有实际权力和权威的管理公司事务的人员,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进行经济活动。占据董事职位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国家(地区)给予了不同的规定。例如,美国、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规定,董事须是自然人,法人不能担任董事,而英国、比利时、荷兰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规定,法人可以担任董事,但须指定一名有行为能力的人做其常任代表。董事是董事会成员,是公司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参与者。董事是公司财产的受托人,但董事不以自己的名义,而

53、是以公司的名义持有受托财产,而且是以冒商业风险、以盈利为基本原则托管公司财产。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可以由股东或非股东担任。董事的任期,一般都是在公司内部细则中给予规定,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把董事的任期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不定期是指从任期那天算起,满3年改选,但可连选连任。董事被解聘的原因有:任期届满而未能连任;违反股东大会决议;股份转让;本人辞职;其他,如董事会解散、董事死亡、公司破产、董事丧失行为能力等。董事可分为内部董事、外部董事与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其中,(1)内部董事是指那些同时也是公司职员的董事。(2)外部董事是指那些不属于公司职员的董

54、事。(3)执行董事是指同时兼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他们既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同时也在其管理岗位上执行董事会的决策。显然,执行董事都是内部董事。总经理是必然的内部董事,因为他是具体经管公司日常业务的关键人物。内部董事中还可以有几位常务副总经理,这些公司经理人员参加董事会有助于外部董事直接接触经理人员,深入评价管理工作的成效。内部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不一。日本大部分企业的董事会都是由内部董事组成的。(4)非执行董事是指公司从外部聘请的在战略管理、金融、投资、财务、法律、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专长的知名人士。他们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或其他公司的总裁、董事长,只参与董事会决策而不参与高层管理和

55、决策的执行。非执行董事明显包括了外部董事。除此之外,那些兼任公司中低层管理人员或一般职员的董事,也视作非执行董事。在实践中,由于中低层管理人员或一般职员担任董事的情况比较少见,因此,一般而言,内部董事与执行董事、外部董事与非执行董事含义几乎一致。(二)董事的人数、任期与资格1、董事的人数公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313人;同时在第五十一条中指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

56、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公司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519人。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2、董事的任期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董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董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董事职务。3、董事的任职资格(1)积极资格积极资格就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

57、规定,应具备的任职资格情形。作为公司的董事,其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除董事长外,董事可以具有本国国籍,也可以没有本国国籍;除董事长外,董事可以在国内有住所,也可以在国内没有住所。(2)消极资格消极资格就是不能担任的情形。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的情形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担任因违法被

58、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国家公务员、军人、公证人、律师等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不能兼任同一公司的董事。(三)董事的选任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所谓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四)董事的权限董事的权限主要包括业务执行权、董事会参与权、公司代表权和董事的权利等。业务执行权

59、是指董事对董事会决定议事的重大问题具体执行、对日常事务的议事决定并具体实施自己所决定的议事的具体执行权。董事可以出席董事会并对决议事项投票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权限。董事一般没有代表公司的权限,但除代表公司向政府主管机关申请进行设立、修改章程、发行新股、发行公司债、变更、合并、解散等各项登记的权限,申请募集公司债、发行新股审核的代表权,在公司证券(股票、公司债券)上签名盖章等特殊情况。董事的权利主要包括向公司请求预付处理委任事务的必要费用的权利;向公司请求偿还因处理委任事务所支出的费用及自支出时起的利息的权利;向公司请求代其清偿因处理委任事务所负担的必要债务,未至清偿期的,请求公司提供担保的权利;向

60、公司请求赔偿其处理委任事务时,因非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害的权利。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一)股权结构的含义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和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以及股票的集中度(或分散度)和股东的稳定性。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二)股权结构的分类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以下三种典型的类型。(1)集中分布型股权结构。其表现是:股权高度集中,绝

61、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这种股权结构下,大股东缺少来自其他小股东的约束和制衡,导致其容易干预经营者行为,甚至与经营者合谋侵占小股东权益。(2)均匀分布型股权结构。其表现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这种股权结构可以避免集中分布型股权结构下股东行为两极分化以及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合谋,但由于股权比较分散,股东们行使权力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股权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分散的股东可以利用发达的证券市场低成本却有效地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如果股东对公司所披露的财务状况不满意就可“用脚

62、投票”,从而对公司经营者施加压力,因此公司可以建立起较为有效的治理结构。但在证券市场不太发达、股权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这种股权结构会导致股东对经营者监督约束不力,从而会影响公司经营绩效。(3)阶梯分布型股权结构。其表现是:第一大股东拥有相对优势的股份,成为核心股东(持股比例为20%30%),其他股东的地位依次下降。各个股东以其持股水平为依据,决定其行使权力的努力程度。由于各股东持股差距适当,因此有望使各股东达到一种适度参与的境界,形成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在证券市场不太发达、股权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股权相对集中,不仅可以提高股东直接监控公司经营的动力和效率,而且有利于保持公司经营发展的稳定和持

63、续性。一般而言,集中型股权结构公司由于股权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上,所以成为收购兼并的目标公司的可能性较小;经理所持有的股份比例较多,成功收购该公司的可能性越小,即使收购成功,收购方也需支付巨额金额。相反,股权分散的治理机制公司较容易伴随并购的发生,在流动性较好、发育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下,股权分散使接管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收集到达到控股地位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股份。在公司治理的监督方面,股权分散的公司由于小股东不愿意或无能力支付监督成本,公司的股东监督机制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对于股权集中型的公司而言,由于存在相对控股股东或绝对控股股东,这些大股东具有对经理人员实行有效监督的能力和动力。因此,股权集中型的公司与分散型公司相比较,前者的监督能更有效地运作。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的经营者和维持自身利益所有者的矛盾问题。在股份高度分散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