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995281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12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资源描述: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1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规划方案报告说明社区养老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主要形式包括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可以有效解决老年人就近照料和家庭临时托管的需求。社区养老能整合社区资源,专业化地提供养老服务,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对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也是建设社区依托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

2、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6一、 项目概述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6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8四、 资金筹措方案9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9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9七、 研究结论10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12一、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12二、 社区养老服务基本原则13三、 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四、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16五、 社区养老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7六、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背景19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20一、 公司发展规划20二、 保障措施22第四章 企业文化分析24一、 建设高素质的企

3、业家队伍24二、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34三、 企业文化的特征35四、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39五、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57六、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63第五章 公司治理分析74一、 高级管理人员74二、 董事长及其职责77三、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80四、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91五、 信息披露机制92六、 监事99第六章 SWOT分析103一、 优势分析(S)103二、 劣势分析(W)105三、 机会分析(O)105四、 威胁分析(T)106第七章 财务管理114一、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14二、 企业资本金制度118三、 流动资金的概念125四、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26五、

4、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127六、 短期融资券131七、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34八、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36第八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4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4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9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50四、 偿债能力分析15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2五、 经济评价结论153第九章 投资方案154一、 建设投资估算154建设投资估算表155二、 建设期利息15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6三、 流动资金157流动资金估算表157四、 项目总投资158总投资及构

5、成一览表158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9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园区5、项目联系人:汪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社区养老服务是以老年人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定制化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主要特点是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全面的照护和关爱,同时不断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并且设立老人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等

6、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配套设施。通过这样的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问题和医疗资源紧张的困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社区的整体幸福指数。社区养老服务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通过社区设施和资源,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娱活动等方面的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融入感。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家庭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也可以为社会节约成本,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老有所养的理念,并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推行中还存在着资金不足、服务内容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联合推进,共同打造

7、更加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一)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能够在养老机构中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服务,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关爱和照顾。因此,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规模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养老服务设施的规模。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增加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数量,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供给质量。(三)提升服

8、务质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设施应该从单一的住宿服务向养生、康复、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转型。比如,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开展特色服务,让老年人能够在养老服务设施中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和照顾。(四)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是保证养老服务质量和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符合标准,服务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对养老服务设施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在养老服务设施中的获得感和幸

9、福感。综上所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既是当今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政府、社会和市场应该共同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利、丰富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68.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74.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88%;建设期利息5.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3%;流动资金188.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9%。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568.5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

10、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51.94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16.59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611.3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84.46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8.15%。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49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666.05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七、 研究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1、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568.531.1建设投资万元374.551.1.1工程费用万元292.371.1.2其他费用万元75.651.1.3预备费万元6.531.2建设期利息万元5.311.3流动资金万元188.672资金筹措万元568.532.1自筹资金万元351.942.2银行贷款万元216.593营业收入万

12、元20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611.325利润总额万元379.286净利润万元284.467所得税万元94.828增值税万元78.349税金及附加万元9.4010纳税总额万元182.5611盈亏平衡点万元666.05产值12回收期年4.4913内部收益率38.15%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558.71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一、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社区养老服务是指通过社区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和政府支持等多种途径,为居住在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健康照护、文娱活动等方面的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加之政策的倡导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得到

13、了迅速发展。(一)政策支持成重要推动力国家多次发布文件和政策,涉及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建设。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区办好养老服务设施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日益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得到逐步建设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同时,社区对于养老服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推动。例如

14、,针对老年人的公交优惠政策的推出,让老年人出行更加便利。(三)多元化服务形态不断丰富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中,多元化服务形态成为了一个鲜明的特点。除了传统的日间照料、家庭护理等服务外,社区养老服务还涉及到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等新的服务形态。例如,APP平台的推出,让老年人可以在线上预约医疗、购物等服务,智能化的床垫、厕所等,也为老年人的健康照护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便利。总之,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政策支持、建设日益完善、多元化服务形态不断丰富的特点。但是,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仍存在着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二、 社区

15、养老服务基本原则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在生活、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基本原则如下:(一)以老年人为中心社区养老服务应该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围绕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贴近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二)综合配套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应当综合配套,包括生活、医疗、康复、文化、体育等多方面服务。通过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让老年人有多元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三)家庭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应当以家庭为基础,通过家庭与社区之间的紧密协作,为老年人提供以家庭为主

16、的、以社区为依托的、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真正做到患难与共、艰苦同甘的服务。(四)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必须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社会力量也应当积极参与,发挥其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五)逐步发展多层次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应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包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不同需求的服务,从而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全面覆盖。三、 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需求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

17、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这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政策支持: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老年人生活的政策,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3、技术升级: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应用,社区养老服务得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二)挑战:1、服务水平不高: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服务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也较为突出。2、人才短缺: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精细化的服务,但是目前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专业性较差,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

18、和效率有待提高。3、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需要较为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等,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4、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由于长期以来社区养老服务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导致现在一些社区养老机构经营困难,难以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可靠的社区养老服务。四、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以下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一)多元化的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文化、休闲

19、、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应该将社区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优势,形成完备的服务网络。(二)社会力量的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包括民间团体、志愿者、企业等,发挥他们在服务方面的独特作用。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三)创新管理模式社区养老服务应该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部门职能隔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给老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同时,应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四)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养老服务应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将老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提供科学、专业、人性化的服务。要不断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建

20、立服务评价机制,及时解决老人的反映和意见。以上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五、 社区养老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区养老服务是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系列生活、医疗、护理等服务。在我国经济转型和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成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刺激消费: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可以推动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消费市场的扩大。2、拉动就业:社区养老服务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服务,从而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社区养老

21、服务发展对于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推动产业升级: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各种生活、医疗、护理等设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将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二)社会效益1、改善老年人生活: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社区养老服务能够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生活服务和医疗护理,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促进社会和谐:社区养老服务能够促进老年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也能促进社会和谐。3、减轻家庭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子女都需要在外地或者国外工作,无法照顾到老人。而社区养老服务可以为老人提供妥善的生活护理和医疗保健,减轻子女的照顾负担

22、。总之,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的扩大、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改善老年人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六、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也为了缓解养老机构的压力,社区养老服务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1、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加速期,并且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老年人在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

23、会上的养老资源却相对匮乏,迫切需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以应对老年人的日益增长的需求。2、政策导向的支持我国政府已经将社区养老服务作为老年人事业四个服务之一,并在相应的政策中给予了政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社区养老服务是指为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养老服务等需求,以社区为基础建设的一种服务模式。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渐加速,社区养老服务成为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方式。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日间照料、家庭护理、居家养老、老年公寓等多个方面,由政府、社区、企业、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实施。通过这种服务模式,老年人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照顾和关爱,同时减轻了子女照料负担,促进社会和

24、谐发展。虽然社区养老服务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人员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

25、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

26、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 保障措施(一)开展宣传教育和检查加大

27、培训力度,开展行业生产和应用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对行业政策的理解与参与,使行业的生产与应用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开展行业行动检查,对不执行行业生产和使用有关规定的,要加强舆论监督和通报批评。(二)加大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园区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根据企业和园区发展需要,树立战略眼光,加快培引各类人才,特别是加快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和中层经营管理人才,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撑。(三)优化产品结构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

28、多功能产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加强统筹协同推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与试点示范的主体地位,调动企业推进产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产业整体方案,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幅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部门职能,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强战略性谋划和前瞻性部署,统筹协调各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广大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五)拓宽融资渠道引导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政府+资本+用户的发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深度参与产业发

29、展。(六)落实政策支持完善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措施,结合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加大重点项目发展在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财政金融、行业监管等支持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落实到位。第四章 企业文化分析一、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作为时代的精英,是不发达经济环境中最稀有的资源;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和文化的领航员,也是发育不成熟的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培养企业家精神,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一)企业家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

30、的综合。企业家的职业是一种既需要一定天赋又需要一定专业修养的、具有高度创造力的职业。对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来说,需要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气魄、外交家的纵横、军事家的果敢和战略家的眼光。企业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商业人才,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应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1、各国对企业家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总结美国青年企业家马丁J格伦德通过对自己创业经历的叙述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撰写了成功企业家的9大素质一书,这九大素质是:(1)选择爱好;(2)制定目标;(3)拿着薪水学习;(4)与成功者为伍;(5)相信自己;(6)重点在以己之长发财致富;(7)敢于提问;(8)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9)工

31、作越努力,运气就越好。美国企业管理协会曾经调查了4000名职业经理人,从中选出成功的1800人,总结出他们良好的素养与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特征方面:工作效率高,有进取心;(2)才能方面:逻辑思维能力强,创造性强,判断力强;(3)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指导他人的工作,以身作则,善于使用个人权力,组织动员力强,善于交际,善于建立密切的人群关系,乐观,和大家一起干;(4)成熟个性方面:有自制力,主动果敢,客观,有正确的自我批评,工作有灵活性。日本对成功的企业家总结出十个方面的素质与精神特征:(1)使命感完成任务要有不折不挠的坚强信念;(2)信赖感同事、上下级都要信赖,相互支持;

32、(3)诚实在上下左右关系中都要以诚相待;(4)忍耐不随意在群众面前发脾气;(5)热情对工作热情,对下级体贴;(6)责任感对工作高度负责;(7)积极性工作主动,有主人翁态度;(8)进取心事业上进,不满足现状;(9)公平对人对事秉公处理,不徇私情;(10)勇气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德国把优秀经理人的条件,归纳为以下六条:(1)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2)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3)仪表好,待人亲切、得体;(4)衣冠整洁;(5)品质好;(6)领导有方。不少中国学者认为,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是“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智是指智谋高超;信是指赏罚有信;仁是指爱护士卒;勇是指勇敢坚定;严

33、是指明法审令。2、企业家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综上所述,本书认为,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职业追求。即企业家用积极行动争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的志向和抱负。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其职业追求应该是只求办实业,在企业界大显身手,把整个身心同企业联系在一起,不为各种荣誉所动心,不为各种仕途所吸引,把走实业道路作为一生最高尚的。追求。回顾世界各国企业家的成长道路,大凡成功者都有这种抱负和秉性。如果一个人只把办企业当成一个台阶,一有机会就另走他途,或者从内心不喜欢这一职业,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思想,他就不会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欲望,也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企业家”尽管其本身的其他

34、条件很好,也只能是徒有其名,无所作为。(2)职业修养。即企业家胜任自身的职业所必需的思想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及由此决定的职业品质特征等,它是企业家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国企业家的职业修养应包括:其一,政治坚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具有服务精神,热爱本职,廉洁自律,乐于奉献。其二,品德高尚。即诚实,正直,襟怀坦白,作风正派,大公无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团结和依靠群众,谦虚谨慎,有自我批评精神。其三,博才识广。善于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避诸士之短,做聪颖智明之人;在知识结构上愿做“杂家”,熟练掌握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哲学、创造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法律、金融、财会

35、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识,点金破石,善于提出新点子。其四,眼光敏锐。既富有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想象力,又具备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周密与严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考验,学会一手拿着望远镜,预见未来,以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高瞻远瞩,把握时机,推进经营;一手拿着显微镜,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辨出主流和支流,以敏锐的眼光和多方位的触角,准确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修正失败行为。其五,坚韧不拔。有远大的志向,认准一个目标、作出一项决策、选择一条道路就敢于坚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质,不怕风险,不怕挫折,不畏阻力,不怕吃苦。其六,身心健康。精力充沛,胜任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具有高度的自制力,

36、可以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甚至折磨,不会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不因一时得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失利而惊恐失策。既给人以认真、亲切、可信赖的感觉,又能给人以沉着老练、自信、有毅力的强者形象。(3)职业意识。即企业家从事事业开拓和经营管理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或指导思想。企业家的职业意识除了企业家精神中所蕴涵的创新、冒险和竞争意识外,具体还包括:其一,发展意识。不像街头商贩和手工作坊那样单纯地追求一次性的眼前利益,而是具有强烈的谋求发展、扩张意识,立足长远,追求战略利益。其二,客户意识。即坚持客户第一的理念,把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作为经营的最根本指导思想。其三,负债经营意识。即敢于承担风险,

37、承担压力,追求多投入多产出。其四,盈利意识。即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五,信誉意识。即把信用作为自身道德的底线,视信誉为自身的最佳资产。(4)职业能力。即企业家胜任复杂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特殊本领。由于企业家从事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需要具备一般的如记忆、观察、想象、抽象概括和表达等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能和本领。具体表现为:其一,预见能力。即作为一个出色的战略家,能洞察内外环境变化,眼光盯着未来,审时度势。其二,开拓能力。即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推动下,广开思路,善于想象、假设,进而开创新局面,寻找制胜途径。其三,决断能力。即在明辨是非,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决策勇

38、敢果断,不拖泥带水,不优柔寡断。其四,组织指挥能力。即善于用人,善用人的一技之长;善于激励人,挖掘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善于统御、控制,以自身的权力和威信,把个人意志、决策变成广大员工的行动,以科学的管理实现既定的目标。其五,商业交往能力。即能协调,善表达,能说服人,在频繁的商业交往活动中,具备与不同的人相处的随机应变的艺术,善于发展同社会各界的关系,并能给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其六,反省能力。即对自身的所作所为能够反思、反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5)职业精神状态。即企业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习惯、风格与精神面貌等。其一,充满激情的工作乐趣。热爱自己的工作,永远精神振奋,激情满

39、怀。寓事业心于成就感之中,对公司的业绩的追求、偏爱、向往,犹如政治家热心于“功名”与政绩,将军向往和醉心于辉煌的战例与战绩,明星热心于知名度和“爱出风头”,科学家追逐真理、热爱发明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理性的头脑与果敢的行动。处事冷静、思路开阔。当判定和审核投资机会、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时,可能理智得像个机器人;一旦下定了决心,描准了机会时,又会冲动、忘我地投入,勇敢地前行。其三,跳跃式的思维。善于摆脱日常琐事的干扰活动,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战略问题上,经常提出出人意料的思路和见解。其四,幽默感与亲和力。善于以幽默感与亲和力赢得下属的好感,爱开玩笑,爱说皮话,以缓和紧张气氛、松弛思想,

40、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这种幽默感还能常常感染员工,从而使整个企业呈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二)培养企业家的有效机制市场经济是企业家诞生和成长的摇篮。从根本上讲,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与素养,强化企业家精神,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一个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市场上你死我活的竞争洗礼,正像一个军人没有参加过实战就不能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一样,也不可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当然,企业家自身的自觉学习、修炼以及实践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还需要创造以下条件和机制。1、制度创新与产权变革现代企业制度与清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企业家成长的最好平台。在推进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厘清资本所有权与经

41、营权的关系,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加速产权的流动,推进股权多元化的进程;保证企业家能在遵守法规和市场规则的情况下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积极探索企业家与管理层持股问题,强化企业家的长期战略行为和履行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2、形成与评价机制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后,要改变企业家的形成与评价机制。伴随着企业家市场的不断发育,应尽快实现企业家择业的市场化、流动的市场化、评价的市场化和收入的市场化。除少数国有独资企业以外,多数企业家的产生不能由国家任命,只能凭自己的能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取消企业家的行政级别和待遇,改变过去由国家考核企业家的做法。企业家是否称职,在他不违法的

42、前提下,在企业内部应主要由股东、董事会、监事会来评价,由企业员工来评价;在企业外部主要由市场来评价,由用户来评价,由合作伙伴来评价。3、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最稀有的市场“资源”,其收入应体现市场供求规律。要重视对企业家的激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保护他们的地位、名誉的同时,其物质利益应与市场供求关系相联系,与他们所处的地位、贡献和所承担的风险相结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企业搞好了,应承认企业家的贡献,通过股票期权等形式在物质利益上给予充分体现。同时要通过科学的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约束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没搞好,要使企业家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当然,从总体来讲

43、,要注意爱护企业家,热忱地支持企业家在改革中探索前进。不能因为出现了由于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一时失误,就一损俱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4、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在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商品、货币处于枯萎状态,商人阶层十分脆弱,而且没有地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官本位”和“轻商”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些影响了中国人的职业选择和对企业家成就的评价。同时,受中国传统中“出了头的椽子先烂”的中庸思想所影响,很多人在实业上不敢成就大业,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家的成长。为此,必须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社会舆论上摒弃陈旧观念,倡导经商光荣、崇尚财富的社会风尚,使企业家这一职业得到全

44、社会的尊重。5、培训的强化企业家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专业培训。大专院校和专门教育机构应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职业经理人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教育和培训规律,创造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中国的企业家尽快熟悉和掌握市场运行的规则、新的法律法规及现代经营管理的知识,掌握国际贸易知识、惯例等,为他们驾驭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6、企业家精神的发扬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基本素质的升华,是企业家群体赖以生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柱。只有大力倡导这种精神,才能使企业家产生巨大的内驱力,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把这种精神传导给企业,有利于形成积极

45、进取的企业文化;把这种精神传播到社会,可以促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文化的融合,改变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二、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一)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微观层面看已经并正在被企业发展实践所证实,在新的世纪将得到更充分的证实。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未来成长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到首次实现商业化全过程的经济技术活动,这种经济技术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科技创造与市场高新技术需求的结合。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小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有竞

46、争意识的企业都在努力增加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面向现实的、尤其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世界上不少知名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超过营业收入的10%,不少公司一年创新产品已经达到50%以上。微软公司把“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作为公司口号,柯达公司则提出“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开发技术方案。不少企业还通过征取“风险资金”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美国20世纪90年代所创造的经济持续增长的神话,主要是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二)技术创新是永恒主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一时之举,它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的。企业只有树立持续创新理念,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和

47、“综合”,才能用较小代价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只有树立产业化和商品化意识,面向市场需要,明确重点,才能逐渐形成独特技术和核心技术,才能使创新的技术有生命力。同时,把技术创新作为永恒主题,也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视人才为最佳资产、最大投资,坚守能力本位的用人文化,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三)创造自主品牌在品牌经济时代,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品牌当中,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企业才能赢得持久的竞争力和附加利益。就我国企业来讲,创造自主品牌是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重要筹码,是未来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三、 企业文化的特

48、征企业文化是个多元的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企业文化的内核中包含着各种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是作为一种精神氛围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的,因此,它具有无形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任何无形的事物都是寓于有形事物之中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无形的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通过各种有形的载体,如人的行为方式、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营政策等体现出来。人们往往是通过有形的事物去观察、分析、研究和培植企业内在文化的。无形性是指内容而言;有形性是对形式和载体而言。因此,企业文化是内容与形式、载体的统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企业

49、文化所反映的基本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往往是概念性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内涵清晰而目标“模糊”。它不像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标准、规章制度、管理规范那样明确具体,它只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思想,一种价值判断,一种行为规则。它不会告诉人们每个问题用什么具体方式和方法去处理,它只会告诉人们应根据什么样的思想和标准去处理每个具体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性的概念。但是,企业文化又是具体的,它由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习俗、习惯、传统等浓缩、凝结、升华而成。企业员工的每一具体言行都在不同的角度具体体现着企业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微妙的、暗

50、示性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为人们提供着行为动力。(三)理念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认识、一种群体意识。但是,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认识都以客观的具体事,物为其实在内容。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但它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被人所充分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也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待企业文化,它是理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了

51、解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对于克服企业文化管理中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或束之高阁、只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四)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文化,它反映着企业的经济伦理、经营价值观与目标追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经济属性是由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企业文化与“军队文化”、“学校文化”、“医院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等有明显区别。同时,还必须看到,企业不仅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而存在,而且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存在。从其功能来讲,它不仅有推动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而且

52、也具有社会功能。在中国,企业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具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文化也具有社会属性或一定的政治属性。况且,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也不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企业员工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层次,每时每刻都会受到社会大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所以,企业文化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五)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统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最活跃的要素。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是超前的,往往最先反映时代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气息。企业文化的超前性决定

53、了它的社会价值。但企业文化相对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对于企业设备的快速更新和组织的急剧变革等,往往显得变化缓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解决企业文化的滞后性,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组织的变革等及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与进步,是企业文化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六)吸收性与排他性的统一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仍具有很强的吸收学习能力,能够吸收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变革中的积极因素,吸收其他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思想和经验;同时,对于与本企业文化主流相悖的其他思想意识也有相应的抵御能力。般来讲,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往往不具备这一特点。这个特点也是区分或衡量企业文化优劣

54、的标志之一。四、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品牌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与其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地之间的关系一样,只有肥沃的企业文化土壤,才能孕育享誉中外的品牌,或者说,一个知名的品牌背后一定有深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当然,品牌一旦得到市场认可以后,也以它巨大的扩散效应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品牌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形成特有的品牌文化现象。(一)品牌文化的民族性1、品牌文化民族性的根源品牌中具有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内涵,它源于品牌制造者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尽管各国市场紧密相连,很多公司的业务跨越国界,但品牌还是有国籍的。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品牌与

55、企业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形成特有的品牌文化现象。当今国际的竞争已不再是军事实力的竞争,而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企业效益好,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就高。一个国家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优秀企业、优秀产品在世界上的形象树立起来的。品牌是优秀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一国的国际品牌则更是该国国家形象的体现。奔驰、西门子代表德国的形象,丰田、索尼代表日本的形象,三星、现代代表韩国的形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开着福特、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抽着万宝路、用着IBM的时候,谁又能否认这意味着美国人的价

56、值观、生活方式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呢?日本著名经济学者中谷岩男,对品牌的民族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日本企业具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来源于日本文化,这就给日本企业赋予了重要的宝贵的独特性。如果在生产时不珍惜这种独特性,冷落了民族文化,便会削弱“产品籍别”。日本人重视“产品籍别”,原因在于他们更看重品牌产品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和国家荣誉,体现了他们内心世界对产品寄托的浓重的民族“情结”。这种“情结”促使他们多出优质品牌产品,不断涌现的品牌产品又加强了民族的自尊,促进了民族的进步。这种“情结”无论在哪个民族,都是弥足珍贵的。中谷岩男提醒日本企业家,要使自己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

57、强有力的产品籍别,使人联想到日本的形象,必须创立一种教义文化理念,它就“像灿烂的北极星那样为世界各地的经营活动指明方向”。日本松下公司有“产业报国”等七种文化观念,并随历史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加深它的意义,扩大它的内涵,并用它鼓励遍及世界的一代又一代松下员工,松下电器才在各国消费者的心中,牢固树立了日本的品牌形象。2、中国品牌文化民族性的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国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中国品牌文化民族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品牌发展始终同中华民族经济的振兴、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旧中国,“工业报国”、“实业救国”只能成为众多民族企业家的一枕黄粱;新中国成

58、立后我们又长期闭关自守,错过了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面对展现在国人面前的中国与世界日益拉大的差距,无数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企业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振兴民族品牌,争创国际品牌。海尔、长虹等企业明确提出了“敬业报国”、“产业报国”的创品牌理念,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创立有中国籍别的国际品牌。这些企业深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外品牌之间的竞争表面看是产品竞争,资金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竞争。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更是物化的国家形象。如果中国企业没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不能在对外开放中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何谈树立国家形象

59、、增强国际竞争力,又何谈弘扬中华品牌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自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呼唤着中国的国际品牌。人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民族企业已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国优秀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上印有“Made in China”标签的已不仅是矿物、棉花等初级产品,更有家电、机械、医药、服装等行业的中国品牌产品。纽约广场上竖立起的第一块中文广告牌三九胃泰广告,海尔集团电冰箱在德国销量位居德国进口同类产品第一的信息,传递的绝不仅仅是商业信息,它传递的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国际品牌,而中国企业在爱国主义

60、旗帜下,树立起产业报国的信念,把企业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可能真正成长为世界级的品牌企业。爱国主义带给企业家的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尽的力量源泉。(二)品牌文化的人本性1、品牌文化人本性的内涵品牌文化的人本性,即品牌中蕴涵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性化意识。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对外体现为企业一切以顾客为本,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生产和服务的基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最高满意度,是企业追求的最佳目标,也是创造品牌的动力。那种企业利益第一、经济利益至上的经营意识,创造不出品牌,因为它违反了人本性原则;那些偷工减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更是一种反人本性的行为。对内体现为企业以员工为本,

61、在创造品牌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创造性,通过对员工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品牌不单纯是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产物,其中也凝结着员工的崇高理想和自觉愿望。2、提高品牌文化人本性含量的必要性提高品牌文化人本性含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英国剑桥管理学院管理专家查尔斯汉普登特纳和荷兰著名企业顾问阿尔方斯特龙佩纳斯指出:“现代经济的基本趋势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财货走向知识,从大规模市场走向区隔市场,愈来愈多的产品正走向差异化和顾客化。”他们所预见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产品发展趋势,对企业惯于向顾客提供千篇一律模式化产品的做法和以企业为导向控制市场的惯例,提出了严峻挑战。企业必须研究顾

62、客的不同需要,以顾客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强化创造产品的人性化意识,增强产品的人本性含量。而作为品牌,更应顺应这一潮流,接受这一挑战。提高品牌文化人本性含量,也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人性的觉醒,对于创造品牌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必须改“物本”管理为“人本”管理。管理中的人本化水平,直接影响品牌人本性含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品牌的品级。在传统的理性主义管理方式中,人员、资本、原材料被视为无差异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可以无限制地被切割、买进、卖出,资本和自动化似乎是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的源泉。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在工业社会中,战略资源是资本

63、。在新的信息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公司可以开发的有价值的新资源的唯一对象,是它的雇员,这就意味着整个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墨守于早期工业化时代过时的经营文化的公司,无视信息化社会这一明显特征,不可能创造出人性化含量高的品牌。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指出:现代产业日益智慧集约化。但是切切不可忘记,机器也好,牲口也好,都无法胜任智慧集约型的工作,一切均求助于人。可见,品牌的人本化,须由管理的人本化实现,管理的人本化,乃“产业日益集约化”使然。3、品牌文化人本性的表现品牌文化人本性的主要表现是产品与服务的人本性与管理的人本性。(1)产品与服务的人本性。在人本化意识的驱使下,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时,将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成分融为一体,使顾客最大限度地体会到自尊、方便、舒适和享受。例如,近年来,美国一些公司成立了“人性设计中心”,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不断开发、创造出符合人性和适应人类需求倾向的产品。同时,品牌标志着顾客的忠诚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