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9995269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80 大小:135.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资源描述: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1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融资计划书报告说明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主要吸引点的旅游形式。它具有距离城市近、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文化深厚等特点,是一种融合了旅游、文化、生态、农业等多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在当前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体验性成为备受瞩目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乡村旅游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休闲和文化交流的新选择。然而,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注重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46.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0.86万元,占项

2、目总投资的69.38%;建设期利息15.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54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7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672.02万元,净利润974.0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3.50%,财务净现值3131.2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0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

3、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7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7三、 背景介绍8四、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的措施8五、 结语9六、 结论分析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3一、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13

4、二、 乡村旅游总体要求14三、 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6四、 乡村旅游发展形势18五、 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19六、 乡村旅游基本原则21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23一、 公司发展规划23二、 保障措施24第四章 公司治理分析27一、 组织架构27二、 公司治理的框架33三、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37四、 内部监督比较40五、 信息披露机制41六、 董事会及其权限47七、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52第五章 人力资源分析63一、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63二、 员工福利管理64三、 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66四、 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68五、 企业培训制度的执行与完善71六、 人员录用评

5、估72第六章 经营战略方案73一、 目标市场战略的含义73二、 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73三、 资本运营风险的管理76四、 企业目标市场与营销战略选择78五、 企业文化战略类型的选择86第七章 企业文化管理88一、 企业文化的特征88二、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91三、 品牌文化的塑造95四、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106五、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116六、 培养名牌员工126七、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132第八章 项目经济效益14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47项目投资现金

6、流量表148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49四、 偿债能力分析15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1五、 经济评价结论152第九章 项目投资分析153一、 建设投资估算153建设投资估算表154二、 建设期利息15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5三、 流动资金156流动资金估算表156四、 项目总投资15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8第十章 财务管理分析160一、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60二、 决策与控制161三、 应收款项的概述162四、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64五、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68六、 计划与预算170七、 企业资本金制度171第一章

7、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的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其中,乡村旅游的资源本底主要包括有优秀的环境、突出的产业、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区位和其他特色。其核心吸引力则在于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根据旅游对象不同,乡村旅游还可进一步划分

8、为田园型、渔家型、山水型等类型。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对象,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包括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旅游的资源本底包括有优秀的环境、突出的产业、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区位和其他特色。在乡村旅游的类型上,可以按旅游对象分为田园型、生态型和特色型等。三、 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具有亲近自然、品味农家烟火气和传统文化等特色,备受游客青睐。但是,由于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的服

9、务水平不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游客的满意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四、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的措施(一)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增强游客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二)改善公共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减少游客投诉。(三)丰富旅游项目。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自然观赏、民俗体验、生态游等,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四)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标准和应

10、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增强游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五)提高信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在线预订、导览、投诉和评价等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增强游客的满意度。五、 结语乡村旅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形式,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对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我国旅游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46.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0.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

11、38%;建设期利息15.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54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79%。(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46.0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221.5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24.56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672.0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74.09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3.5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04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

12、:1676.73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846.071.1建设投资万元1280.861.1.1工程费用万元977.561.1.2其他费用万元272.031.1.3预备费万元31.271.2建设期利息万元15.301.3流动资金万元549.912资金筹措万元1846.072.1自筹资金万元1221.512.2银行贷款万元624.563营业收入万元600

13、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672.025利润总额万元1298.796净利润万元974.097所得税万元324.708增值税万元243.239税金及附加万元29.1910纳税总额万元597.1211盈亏平衡点万元1676.73产值12回收期年4.0413内部收益率43.5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3131.20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指人们在休闲、度假、短途旅游等目的下前往农村地区,体验农村特有风情、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也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下大力气,乡村旅游也不例外。200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旅游业改革发展,培育农村旅游产业。此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规范,为乡村旅游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2、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到乡村放松身心。尤其是在大城市繁琐的工作中,更多的人需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烦扰,去体验乡村的自然风光,享受田

15、园生活的美好。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得以提高,对旅游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因此,市场需求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乡村资源丰富中国的农村地区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特色产业、民俗文化等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例如,桂林的山水之美、黄山的云海日出、西递宏村的徽派建筑、婺源的油菜花海等都非常具有吸引力。此外,许多地方也借助自身的特色资源打造了一些乡村旅游产品,例如云南的稻城亚丁、四川的九寨沟等。4、农民增收需求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游客带来体验和回忆,也能够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许多农村地区原本凭借传统农业无法赚到太多钱,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民可以将自己家里的房子改建成民

16、宿,开办种植园、采摘园等农业观光项目,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因此,乡村旅游也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二、 乡村旅游总体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领域。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总体要求:(一)注重生态环保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二)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

17、通、能源、通讯等方面,以便游客更加便捷地到达乡村旅游区域,同时也能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四)推动文化挖掘和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注重推动文化挖掘和创新,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提升旅游区域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五)完善服务体系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重视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接待、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粘性。综上所述,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注重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挖掘和创新以及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才能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三、 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

18、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带动地方就业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种服务设施和产品,如餐饮、住宿、交通、景区建设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在旅游旺季,尤其是农闲时期,当地居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2、增加当地财政收入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这将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例如,当地政府可以通过门票、税收和其他形式的收费来获得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土地出租和房屋租赁等方式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3、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刺激当

19、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例如,当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进行销售,从而增加当地的销售额和利润。此外,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将促进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二)社会效益1、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让游客接触到当地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增强社会认同感乡村旅游可以带来更多的人流量和交流机会,这将加强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增加他们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同时,乡村旅游还可以让

20、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大家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保护好当地的环境,这将促进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行动的实施。此外,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和运营都要求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等环保方式,这将促进游客对环保的认识和观念的提高。四、 乡村旅游发展形势目前,随着人们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下放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但是,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机遇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家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政策文件陆

21、续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2、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更多人眼中理想的旅游方式。3、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旅游观光,而是追求更为深入的旅游体验。乡村旅游所提供的多样化、原生态的体验,正好迎合了这一消费升级的趋势。(二)挑战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道路、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2、保护环境压力较大:过度开发和旅游扰动等因素导致乡村环境的破坏,如何在保护环境与发展乡村旅游之间做好平衡是需要思

22、考的问题。3、交通不便:乡村地区大部分不靠近城市,而且交通方式单一,不便客人出行。总体来看,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但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环保意识的同时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五、 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一)自然景观资源优势1、丰富的生态和自然资源,如天然景观、山水田园风光、野生动物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2、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具有较为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多方面需求。3、一些乡村地区存在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如草原、森林、湖泊等,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1、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传

23、统建筑、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独特的魅力。2、乡村地区的居民通常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风俗,游客可以通过参与乡村生活和文化活动,感受到真正的文化内涵。3、乡村地区的居民开朗热情、淳朴豁达,能够让游客感受到亲近、友好、自然的氛围。(三)政策扶持优势1、国家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居民、旅游企业和投资者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2、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广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补贴和支持,如提供场地、资金等。3、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和就业,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四)客观需求条件优势1、城市人口日益增长,需要更多的出行选

24、择和度假方式。2、人们对于环保、健康、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可以通过乡村旅游得到满足。3、乡村旅游具有价格更加经济、服务更加个性化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较为丰富,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六、 乡村旅游基本原则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和农村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以满足城市居民及其它游客对休闲、娱乐和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资源基础原则要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资源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建设资源独特、风景秀丽的旅游区。(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开发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保护

25、、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市场导向原则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并具备市场应变能力和战略导向性。(四)规范管理原则要制订细致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旅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五)参与共享原则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社会参与,推动旅游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使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乡村风光、乡土

26、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具有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等核心吸引力。在乡村旅游中,田园型是主要类型,它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同时,乡村旅游还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

27、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

28、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二、 保障措施(一)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发挥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优势,建立产业创新试验区,对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补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二)开展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优化投资环境优化服务机

29、制。完善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优化政策引导、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服务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发展模式。根据规划产业布局,结合园区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实施,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项目或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集群发展。加快编制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投资布局,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促成产业发展高地、成本洼地。优化配套建设。落实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相关配套建设,利用多种合作模式,合作共建,推进项目落地。(四)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

30、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五)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明确个部门责任分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管理工作。强化各成员单位在协调衔接跨行业规划、推动产业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业市场监管执法、完善重大产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产业宣传推广协调、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建立健全产业集散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产业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体系等方面的职责。(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工程项目资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投资

31、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多种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建设和经营领域,缓解重点项目一次性资金筹措压力。第四章 公司治理分析一、 组织架构在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中,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均属于企业层面的控制(环境控制或基础控制),其风险及应对有别于业务层面的控制(应用控制)。(一)组织架构的内涵及风险应对1、组织架构影响因素分析2010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8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简称应用指引)中有5个属于企业层面的内部环境类指引,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应用指引中内部环境类指引与基本规范中内部环境构成因素一一对应,同时

32、,丰富了基本规范的内涵并提升了我国内部环境构成因素体系的层次。组织架构指引认为组织架构是一项制度安排,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互为因果,内部审计本身就属于组织的内部机构,因此,组织架构应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四个因素。在治理结构上,将股东大会纳入内部环境范畴(如发展战略方案需经股东会批准实施)。内部环境类指引紧扣发展战略做文章,企业要实施发展战略,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配置合理的人力资源,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从发展战

33、略角度看,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利润最大,也不仅仅是企业价值最大,而是更广义的社会责任最大。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战略目标。2、组织架构的主要风险组织架构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发生经营失败(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运行效率低下。3、组织架构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有以下几个。(1)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机制。同时企业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

34、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即通常所说的“三重一大”)方面,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2)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3)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4)拥有子公司的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

35、度,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重要事项。对子公司控制一直是企业集团层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组织架构应用指引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此项要求,对实务操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二)治理结构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总经理层(日常管理机构)这四个法定刚性机构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但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内部控制机制的运作还必须在这一组织

36、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职能机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股权关系和股权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有机协调;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企业应当在企业章程中规定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原则,授权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三)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任何企业要达成其整体目标,必须构

37、建一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组织机构提供了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确立了适当的沟通和协调渠道,保证了组织中成员具有与其所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于企业而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发展战略确定组织结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四条要求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力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组织机构是通过提供完整的架构作用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是规定组织内部责任与授权的线型结构;是确认责任分配和授权的关键领域;功能是确认报告路径:机构设置必须覆盖计划、执行、控制、监督等组织活动的全部,其中,控制与监督的区别是,控制是保证正确执行计划的组织安排,而监

38、督是控制有效的组织安排;组织结构设计的哲学意义是“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机构设置要保证合理的流水线模式,部门设置少一个不够用、多一个又冗余,部门功能必须是线型的、支持的,而非拦截的。关键回答三个问题:所有的事是否都有人做?行为者是否充分授权行事?所有行为是否有人承担责任?组织结构设计不确定:对权力定义不清或定义错误,导致权力的涣散。权力与责任不对称,权力结构不稳定,权力成为公开招标物导致权力者互相冲突和耍政治手腕。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力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了解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

39、,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机构设置及内控职责分工如下:(1)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2)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3)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4)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四)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

40、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改善公司运行的效率效果、实现公司发展目标。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二、 公司治理的框架公司治理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部分(见本书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根本目的是提高治理效率。治理结构是从静态考虑,公司治理是一种政治化、法律化的安排,具有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有关收

41、益和风险的制度安排,有关权力分立和制衡的结构安排和组织安排。治理机制是从动态考虑,指公司治理系统中持续互动的管控关系、功能和运行原理,包括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和外部治理,表现出系统的无限开放性。按照机制设计或实施所利用资源的来源,公司治理可以简单区分为公司外部治理系统与公司内部治理系统。(一)外部治理系统外部治理系统指的是尽管机制的实施超出了公司资源的计划范围,但仍然可以用于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环境、公司控制权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外部代理人市场。主要目的在于权力制约和平衡,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1、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环境公司治理是一

42、个经济问题,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和政治问题。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处于基础性位置。各国在股权结构、资本市场和公共政策上的差异与投资者在法律上所受到的保护程度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政治途径多是借助法律途径来实现的。2、资本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资本市场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分散风险的保险机制,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公司业绩状况的信号。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其监督功能也加强,当然,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控制权市场。从该理论可以推知,公司并购后,被收购企业的管理者将被更换,然而经验表明并非如此。接管市场的存在将限制公司总经理忽视利润和所有者回报的行为,从而会约

43、束总经理营造公司帝国的梦想。接管市场的批评者认为,接管的收益来自享受的税收优惠,与原公司经理人、雇员终止合同,以及非效率的资本市场在价值评估中的错误。3、产品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是指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称。要素市场也即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金融(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产品(要素)市场竞争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整体经济效率的十分强大的力量,同时,它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正如Jensen(1996)所指出的那样,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监督力量对于新的和存在大量经济租或准租的活动而言十分微弱。4、外部代理人

44、市场尤金法玛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被看成一组合约,那么企业的所有制就不重要了,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可以自动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并解决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激励问题。Gibbon和Murphy(1992)研究了当工人关注未来职业时最优的激励合约设计。他们证明,最优的激励合约将最大化包括来自职业关注的隐性激励和来自报酬合约的显性激励在内的总的激励。(二)内部治理系统内部治理系统指的是机制的设计或实施在一个企业资源计划范围内用来实现企业治理目标的各种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董事会、大股东治理、激励报酬合约等。1、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代理成本的存在否定了MM定理的合理性。债务的代理成

45、本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第一种效应主要表现为债券会导致经理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另一种效应表现为,由于从声誉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公司或经理倾向于选择相对安全、能保证还清债务的项目,而不是真正价值最大化的项目。2、董事会董事会可以理解为一个内生决定的用来缓解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成为仍处在发展早期的董事会理论文献中揭示董事会存在原因的正式模型。按照上述模型,董事会的有效性受到其独立性的影响,而董事会的独立性则取决于已有的董事与CEO在关于CEO薪金与增补董事会人选等问题上的讨价还价。3、大股东治理法律不能给小股东以有效的保护时,大股东能获得有效的控制权,所以在世界各国大股东持股很普遍。大股东

46、会牺牲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尤其是当他们掌握的控制权大于其现金流量权时更是倾向于追求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或“准租金”。因此,在理论上应研究大股东特征、大股东监督、大股东侵害行为、大股东控制权及合作关系问题。4、激励报酬合约在激励报酬合约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在强调合约的绩效衡量的可证实性时,不要忽视关系性合约。第二,当经理人的努力是多维,且对经理人绩效的衡量不完备时,如何协调不同激励方向的冲突问题。协调激励冲突的一般原则是,在提高某种任务的激励时,可以增加该项任务本身的回报,或者通过降低另一种任务的回报实现。三、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一)制订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一

47、般是稳定的,但与其相关的业务层面的目标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内部和外部的条件而调整。在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企业层面的目标,即战略目标。战略目标需要通过董事会及员工的相互沟通后确定,同时还要有支持其实现的资金预算及战略计划。战略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如下5个阶段。(1)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在长期规划中应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培训、发放宣传手册、领导讲话等方式将企业层面的目标清晰地传达给员工。(2)制订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企业通过SWOT分析,在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制订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3)制订年度计划及资金预算。企业根据制订的中长期战略规

48、划,编制年度经营计划。该年度经营计划应符合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效益目标、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4)企业编制年度预算。企业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编制全面预算,将战略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与落实。(5)企业编制企业预算管理办法,明确编制预算的基本原则、内容、编制依据等。(二)确定业务层面目标业务层面目标包括合规目标、资产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它来自企业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并制约或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业务层面的目标应具体并具有可衡量性,并且与重要业务流程密切相关。业务层面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1)设定业务层面目标。企业的总目标及战略目标规划为业务层面目标的设定指明了

49、方向,业务层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本单位的目标,通过上下不断沟通最终确定。(2)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定期更新业务活动的目标。(3)配置资源以保证业务层面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在确定各业务单位的目标之后,将人、财、物等资源合理分配下去,以保证各业务单位有实现其目标的资源。(4)分解业务目标并下达。企业确定业务层面的目标后,再将其分解至各具体的业务活动中,明确相应岗位的目标。(三)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为了合理地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在目标设定阶段,企业必须解决以下3个基本问题。(1)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风险偏好加

50、以度量。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直接相关,在战略制定阶段,企业应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战略之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2)风险容忍度。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的可容忍限度。企业风险管理(2016)将风险容忍度确定为可接受的绩效变动区间,该定义更加明确和可度量,有助于组织在给定绩效目标下量化可以承受的风险边界。(3)风险组合观。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以使企业所承受的风险

51、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对企业内每个单位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单位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可以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因此,应以企业总体的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四、 内部监督比较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内部监督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体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调节。内部监督是在尽可能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纠正企业发生的错误和舞弊,将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改进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予以弥补。COS

52、O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都规定监督为其构成要素。COSO报告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内部监督的定义、内容与组织机构方面进行了比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缺陷报告、档案记录与验证,内部监督的主要进行机构为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五、 信息披露机制(一)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

53、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它主要由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证券市场特性与上市公司特性在证券法律制度上的反映。世界各国证券立法无不将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披露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信息披露制度源于英国和美国。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导致了1720年“诈欺防止法案”的出台,而后1844年英国合股公司法中关于“招股说明书”的规定,首次确立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但是,当今世界信息披露制度

54、最完善、最成熟的立法在美国。它关于信息披露的要求最初源于1911年堪萨斯州的蓝天法。1929年华尔街证券市场的大阵痛,以及阵痛前的非法投机、欺诈与操纵行为,促使了美国联邦政府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的颁布。在1933年的证券法中美国首次规定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二)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自愿的信息披露被定为规定的最低限度之上的任何信息披露。改进信息披露会带来透明度的改善,而透明度则是全球公司治理改革的最重要目的之一。1、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基本作用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基本作用为:提高和改进信息披露,可以使公司向股东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55、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节约代理成本。没有结构化的信息披露体系,尤其是财务报告,股东很难得到所投资的公司可靠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只要能够保证公司相关信息被充分披露,股东就可以很好地监督公司的管理。会计和审计部门是运作良好的公司治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在公司治理中,会计信息披露是监管公司与管理层契约的核心,成为约束管理层行为的必要手段。2、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作用机制财务会计信息帮助股东监督和控制公司管理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公司绩效和管理层薪酬的直接联系实现的。代理理论指出,减少代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是要求股东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与公司管理层签订明确(或隐含)的契约,管理层按

56、要求披露契约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从而使股东能够评估管理层利用公司资源为股东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利益服务的程度,进而实现监管作用。(三)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从信息披露制度的主体上看,它是以发行人为主线、由多方主体共同参加的制度。从各主体在信息披露制度中所起的作用和其的地位看,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他们是信息披露的重要主体,所发布的信息往往是有关证券市场的大政方针;第二类是证券发行人,他们是信息披露的一般主体,依法承担披露义务,是证券市场信息的主要披露人;第三类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他们是信息披露的特定主体,一般没有信息披露的义务,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它们才履行披露义务;第四

57、类是其他机构,如股票交易场所等自律组织、各类证券中介机构,它们是制定一些市场交易规则,有时也发布极为重要的信息,如交易制度的改革等,因此也应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四)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则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准确、完整原则真实、准确和完整主要指的是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性是信息披露的首要原则,真实性要求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而且披露的信息必须与客观发生的事实相一致,发行人要确保所披露的重要事件和财务会计资料有充分的依据。完整性原则又称充分性原则,要求所披露的信息在数量上和性质上能够保证投资者形成足够的投资判断意识。准确性原则要求发行人披露信息必须

58、准确表达其含义,所引用的财务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审核,引用的数据应当提供资料来源,事实应充分、客观、公正,信息披露文件不得刊载任何有祝贺性、广告性和恭维性的词句。2、及时原则及时原则又称时效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期报告的法定期间不能超越;二是重要事实的及时报告制度,当原有信息发生实质性变化时,信息披露责任主体应及时更改和补充,使投资者获得最新真实有效的信息。任何信息都存在时效性问题,不同的信息披露遵循不同的时间规则。3、风险揭示原则发行人在公开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上市公告书、持续信息披露过程中,应在有关部分简要披露发行人及其所属行业、市

59、场竞争和盈利等方面的现状及前景,并向投资者简述相关的风险。4、保护商业秘密原则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验信息。由于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致使某些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发行人可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内幕信息在公开披露前属于商业秘密,应到受到保护。发行人信息公开前,任何当事人不得违反规定泄露有关的信息,或利用这些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商业秘密不受信息披露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原则的约束。(五)信息披露的内容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

60、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其中,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临时报告主要为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事件包括:(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7)公司的董事、

61、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董事长或者经理无法履行职责;(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关闭;(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11)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12)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13)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相关决议;(14

62、)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被依法限制表决权;(15)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16)主要或者全部业务陷入停顿;(17)对外提供重大担保;(18)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额外收益;(19)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20)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被有关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21)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六、 董事会及其权限(一)董事会的定义及形式1、董事会及其形成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

63、,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贯彻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此外,董事会也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必设机构它既是公司的执行机构,又是公司的集体领导机关,其领导水平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举足轻重。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董事会权力,执行股东大会决议,是股东大会的代理机构,代表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管理权限。作为公司董事会,其形成有资格上、数量上和工作安排上的具体要求,也有其具体职责范围。(1)从资格上讲,董事会的各位成员必须是董事。董事是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所有董事组成一个集体领导班子称为董事会。(2)从人员数量上说,董事的人数不得少于法定最低限额,因为人数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和充分集中股东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