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991127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 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现状楼宇对讲行业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受我国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楼宇对讲行业的产品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从非可视对讲到可视对讲,从黑白可视对讲到彩色可视对讲,再到智慧楼宇对讲系统,楼宇对讲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国内厂商紧跟我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持续进行创新,已将可视对讲系统发展为集安防、家居智能、多媒体信息网络为一体的楼宇信息系统,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发了多项促进安防行业发展的政策,为安防行业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楼宇对讲行业的持续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 中国智

2、能安防行业行业应用现状智能安防的终端应用可划分为城市级、行业级以及消费级。近年来,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工程陆续开展,城市级应用约占智能安防市场份额的30%-40%。行业级方面,智能安防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能源、文教卫等行业。消费级方面,智能安防产品应用推广至社区、家庭,随着安防系统成本的降低和智能化的推进,智能安防行业在民用市场的潜在需求较大。具体来看,根据中安网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安防行业应用分布中,平安城市和应用占比分别达到22%和15%,位列第一和第二,智慧交通应用占比为16%,智慧楼宇应用占比位13%。三、 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智能安防行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

3、15年起,人工智能行业逐步发展、深度算法技术逐渐成熟,传统数字化安防产品无法处理海量大数据,种种因素推动安防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安防行业视频监控、门禁识别、防盗报警细分领域步入智能化时代;从企业布局来看,2014年起,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独角兽实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场景落地,安防领域龙头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分别于2015年以及2017年明确智能化发展方向;政策方面,2015年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政策出台,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9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安防行业的发展。四、

4、中国智能安防行业竞争格局根据企查猫数据,截至2022年9月,广东、山东、江苏和陕西智能安防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4万家,领先于其他地区,其中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位列全国第一。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智能安防软硬件及系统集成企业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北京等地区,运营服务商以广东地区居多。从注册资本来看,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企业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注册资本在25亿元以上,属于第一梯队;宇视科技(被千方科技收购)、苏州科达、旷世科技、捷顺科技等注册资本在4-25亿元,属于第二梯队;其他企业属于第三梯队。CNPP依托大数据技术,综合品牌实力、产品销量、用户口碑、网友投票等近

5、百项指标评选出的2022年智能安防十大品牌排行榜单显示,2022年,我国排名前三的智能安防品牌分别为HIKVISION海康威视、Honeywell霍尼韦尔安防和ANJUBAO安居宝。五、 智能安防行业概念及发展历史智慧安防通过AI技术与安防软硬件的结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相应预警、事后追查、省时省力的安防管控,解决了传统安防只能事后取证,且取证难的痛点。从2006年开始提出安防的智能化概念。但是受到技术能力的限制,这样的概念一直没有落地,直到深度学习与云计算技术的成熟,智慧安防才逐步发展起来。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传统安防升级为智慧安防,开始拥有全程监控、智能决策的能力,并成为物

6、联网的一个环节。智慧安防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算法和芯片和零组件供应商等;中游为软硬件设备设计、制造和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后端存储录像设备、音视频产品、显示屏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运营服务商等;下游为产品分销及终端的城市级、行业级和消费级客户应用。目前,智慧安防主要被应用在监控专业要求较高的场景。数据显示,目前智慧安防产品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盗警报、防爆安检、平台软件等领域,2021年的占比依次为49%、16%、7%、3%、3%。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的政府战略,中国智慧安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智慧安防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101亿元提升至2021

7、年的3318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148%,预计2022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政策助力国内安防行业的发展。2015年以来,工信部等发布了多项安防领域的相关政策,以推动传统安防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目前来说,国内智慧安防厂商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含海康、大华等头部安防厂商,宇视(千方科技)、苏州科达、商汤、旷视科技等厂商组成了第二梯队,其余安防厂商则属于第三梯队。智能安防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迈入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阶段。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将智能分析技术开始进入安防领域,大大提高安防监控领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集成的设施运维、应用技术服务模块功能丰富了综合管理平台的服务内容,但一

8、些应用还存在不足,尚需继续探索和开发,完善其使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六、 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安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在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后,安防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方向深度发展,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15-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据此增长率,预计至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932亿元。七、 智能安防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2015年以来,安防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安防产品与服务的供应类型在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方面存在发展空间,预计智能安防行业将呈现前端化、云端化、平台化以及行业化趋势。目前,许多厂商推出了智能IPC、智

9、能DVR和智能NVR,将一些简单通用的智能移植到前端设备中。智能算法在前端设备上实现的优势在于组网灵活,延时低,成本低,也减轻了一部分后端分析的压力,为大规模部署提供了可能。同时,已有的智能化产品大多是将多种智能功能固化在某一类硬件中,每台硬件设备提供一种或有限的几种智能化服务,云端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功能、路数等)提供服务,实现资源按需分配,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每个安防厂商在推进自己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时,越来越多地需要对软件平台极其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整合,整合方案的兼容性,安防监控的应用类型将越来越清晰,其技术标准,开发接口等将越来越趋于统一。由于智能化解决的是行业客户在业

10、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厂家将从行业出发,定位目标行业和细分市场,确定发展方向。八、 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安防行业是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重要的安全保障性行业。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安防系统正由数字化、网络化,而逐步走向智能化。九、 智能安防行业最新趋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安防产业飞速发展。政府、企业、机关、城市、社区都纷纷配合国家的安全工作部署,同时得益于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打造,安防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为8510亿元,按照智能安防渗透率6%测算,2020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约为511亿元,2013-2020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6%。预计至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045亿元。安防行业主要是以构建安全防范系统为主要目的的产业,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安防系统正由数字化、网络化,而逐步走向智能化。当下,智能化安防技术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物联网分别在应用、传输、感知三个层面为智能安防提供可以应用的技术内涵,使得智能安防实现了局部的智能、局部的共享和局部的特征感应。智能安防具有数字化与集成化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