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989358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nvironmental_Monitoring_第一章_绪论(cmq)(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主讲:陈梅芹 短号:68020 课程信息 :课程学时:52学时(115周)课程性质:考试课程考试课程考核方式:课堂表现、出勤及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 预备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建议教材:奚旦立主编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第四版参考数目: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何燧源主编,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奚旦立主编,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社,1998奚旦立主编,环境监测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相关网站:中国环保部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绪 论目标:1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2 2、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3 3、掌握环境监测的定义以及环境优先污染物的定义、掌握环境监测的定义以及环境优先污染物的定义4 4、了解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了解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5 5、

3、了解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了解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定义:定义: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过程: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采集运运送保存送保存分析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综合评价等。第一节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第二节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环境监测特点和

4、监测技术概述第三节第三节环境标准环境标准一、环境监测的目的一、环境监测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监视性监视性(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1 1、按监测、按监测目的目的分分 特特定目的定目的(特例特例):污染事故、仲裁、污染事故、仲裁、考核验证、咨

5、询服务考核验证、咨询服务 研究性研究性(科研科研)水质水质 空气空气 土壤土壤2 2、按监测、按监测对象对象分分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生物、生态生物、生态 噪声噪声 放射性放射性二、环境监测的分类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的对象:三、环境监测对象与选择三、环境监测对象与选择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包括水体、大气、噪声、土壤、作物、水产品、畜产品、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地面下沉、土壤盐碱化、沙漠化、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等)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三废)污染源污染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医院、城市第三产业、污水灌溉等污染源)3.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

6、分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环境优先污染物(PriorityPollutants):指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现代已有检出方法和环境标准、经过优先选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大,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对环境影响大,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已有确定的环境标准或有其他规定和要求的已有确定的环境标准或有其他规定和要求的已有可靠检测方法,能获得准确数据已有可靠检测方法,能获得准确数据在环境中的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标准值,其污染趋势还在上升在环境中的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标准值,其污染趋势还在上升样品有广泛代表性,能反映环境综合质量样品有广泛代表性,

7、能反映环境综合质量优先监测原则优先监测原则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P9表表1-1)一、环境监测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化学分析)20世纪70年代: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化学、物理、生物、生态分析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初: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 (连续自动监测,RS、GPS、GIS的3S技术相结合)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 关系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8、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三、监测技术概述(一)化学、物理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二)生物技术(三)监测技术的发展 测试技术:测试技术:重量法重量法(一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 滴定法滴定法酸碱滴定(如:酸碱度、氨氮的测定)络合滴定(如:硬度、CN-的测定)沉淀滴定(如:Ag+的测定)氧化-还原滴

9、定(如:DO、COD、BOD、挥发酚的测定)(如:降尘、PM10、TSP、SS、石油类的测定)光光谱谱法法 (二)(二)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 色谱法色谱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测金属、无机非金属测金属、无机非金属)紫外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无机离子、有机分子测无机离子、有机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 (测测COCO、COCO2 2、SOSO2 2、石、石油类油类)荧光光谱荧光光谱(测直接或间接产生荧光的原子、(测直接或间接产生荧光的原子、分分子如子如Hg,SOHg,SO2 2等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AASAAS(测重金属测重金属)电导电导(测电导率(

10、测电导率)电位电位(测(测pHpH值、值、DODO、氨氮、氨氮、CNCN-、F F-等)等)库仑库仑(电量)(电量)(测测CODCOD、BODBOD等)等)伏安极谱伏安极谱(电压、电流)(电压、电流)(测(测CuCu2+2+、ZnZn2+2+、PbPb2+2+等)等)气相色谱气相色谱GCGC(测(测有机有机小分子)小分子)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测有机大分子)测有机大分子)离离子子色色谱谱ICIC(测测SOSO4 42-2-、NONO3 3-、ClCl-、K K+、NaNa+、NHNH4 4+、CaCa2+2+、MgMg2+2+等)等)(三)生物监测法(三)生物监测法4510

11、45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DSJ-308ADDSJ-308A型电导率仪(上海)型电导率仪(上海)GC-14BGC-14B型气相色谱仪器(日本)型气相色谱仪器(日本)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HPLC)(美国)(美国)美国热电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S分光光度计HBA-100 COD消解仪便携式COD测定仪便携式COD测定仪便携式COD加热器梅特勒-自动电位滴定仪PHS-3 B酸度计 细菌培养箱打印式流速流量仪烟气综合分析仪自动烟尘/气快速测试仪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大气采样器噪

12、声统计分析仪红外气体分析器美国O.I总有机碳分析仪常见大气污染物指示植物常见大气污染物指示植物1.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大麦、大豆、烟草、芝麻、马尾松、白杨2.二氧化氮污染指示植物二氧化氮污染指示植物番茄、向日葵、菠菜对氟化物敏感杏树对氟化物敏感的时间表现为上午10点左右.定义: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定义: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

13、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所做的规定。(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值和技术规范)作用:作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一、环境标准的作用第三节 环 境 标 准二、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分类: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分级分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环境方法

14、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标准网http:/ 30951996代替代替GB 30958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代替代替GB 383888 和和GB 383883)(3)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代替代替GB 309782)(4)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5)(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3.2污染物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实现环境质量目

15、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为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级污染物控制标准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级污染物控制标准:1)废水部分:)废水部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583)等。)等。2)大气环境控制标准)大气环境控制标准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283)等。)等。3)废渣部分废渣部分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控制标

16、准(GB508585)等。)等。3.3环境基础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指南、导则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的基础。n我国已颁布的环境基础标准有:我国已颁布的环境基础标准有:(1)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39 83)(2)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法(GB 3840 83)3.4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

17、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而制订的标准。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法标准有:我国目前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法标准有:(1)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 1496 79)(2)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GB508785)(3)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标准(GB508885)等。等。3.5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是在在环环境境保保护护工工作作中中,

18、用用来来标标定定仪仪器器、验验证证测测量量方方法法,进进行行量量值值传传递递或或质质量量控控制制的的材材料料或或物物质质,对对这这类类材材料料或或物物质质必必须须达达到到的的要要求求所作的规定。所作的规定。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四、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四、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即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即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五、水质标准 水水质质标标准准是是环环境境质

19、质量量标标准准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包包括括环环境境水水质质标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排放标准)两大类。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排放标准)两大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85)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20、准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683)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5.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面水水域。地面水水域。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依据地表水水域

21、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类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等。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等。类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类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

22、域兼有许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同一水域兼有许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节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节划分类别。5.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年)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取自江、河、湖的地表水)、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取自江、河、湖的地表水)、井水及深井水。饮用水的标准是以维护人的健康井水及深井水。饮用水的标准是以维护人的健康为基本点的,不存在自净,因此没有为基本点的,不存在自净,因此没有COD及及BOD指标。指标。我国饮用水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游离性余氯是我国饮

23、用水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游离性余氯是表征消毒效果的指标。规定按接触表征消毒效果的指标。规定按接触30min后游离后游离氯不低于氯不低于0.3mg/L,但也不应太高。国外普遍改,但也不应太高。国外普遍改用臭氧和二氧化氯。用臭氧和二氧化氯。5.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1996)适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 1、标准分级本标准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地表水水域和城市下水道排放的污水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2、标准值 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二类: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6

24、(P18)的规定。第二类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7(P19-22)的规定。5.4回用水标准回用水标准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CJ/T95-CJ/T95-20002000)生活杂水水质标准(生活杂水水质标准(CJ25.1-89)CJ25.1-89)六、大气标准六、大气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6.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一类区 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护的地区。二类区二类区 为城镇规划

25、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三类区 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市交通枢纽、干线等。6.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

26、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七、固体废物控制标准七、固体废物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GB42848484)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8173GB81738787)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GB42858484)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GB81728787)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控制标准(GB5085GB50858585)建材工业废渣放射性限制标准(建材工业废渣放射性限制标准(GB6763GB67638686)八八、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一)参考国外标准(一)参考国外标准(二)从公式估算(二)从公式估算(三)直接做毒理试验再估算(三)直接做毒理试验再估算环境标准的检索方法利用出版物检索环境标准检索.asf利用计算机检索委托专业机构检索本本 章章 结结 束束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