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986833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3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336-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通勤出行与职住分布关系研究 于鹏 姚伟奇 王继峰 【摘要】【摘要】目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职住平衡在住房市场化的冲击下,已出现职住分离的趋势。为了实现城市职住均衡布局,减少长距离通勤出行,本文将职住平衡分为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两个层面,采用理论最小通勤距离和过剩通勤作为衡量城市职住平衡机理和城市通勤效率的指标,借助于西安、鞍山调查数据,分析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过剩通勤的产生机制。最后,针对职住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关键词】【关键词】职住平衡;数量平衡;质量平衡;理论最小通勤距离;过剩通勤 1.引言引言 通勤是由于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相分离,引发的在居住地

2、与就业地之间的出行行为。通勤出行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行为,与其他出行相比,通勤出行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决定了通勤交通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古代的店住合一模式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大院,都尽量缩短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店员或职工能够实现近距离通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剧烈的市场化转型,城市劳动力和住房逐渐实现市场化,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就业和居住地,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为基本地域单元的职住接近的城市空间格局逐渐被打破1。而城市空间重构与规模扩张,加剧了城市的职住分离,带来大量的长距离通勤出行。由于通勤出行主要集中于早晚高峰,造成城市交通系统供需矛盾加剧,

3、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表 1 早高峰通勤出行所占比例 城市 早高峰通勤出行比例 西安 55.7%泰安 64.0%郑州 53.5%鞍山 60.6%苏州 57.5%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的背景下,单纯的增加供给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需要从通勤交通的根源出发,分析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分布关系,促进居住与就业空间均衡布局,降低通勤交通周转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2.职住平衡的内涵职住平衡的内涵 职住平衡问题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交通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或者合理的出行距离内,居住的就业人口数量和就业岗位数量大致相

4、等,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职住平衡有两个层面的含义:2(1)职住数量平衡)职住数量平衡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或者合理的出行距离内,居住的就业人口数量和就业岗位数量大致相等,常用职住平衡度指标评价一个区域的职住平衡状态,即在给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就业岗位数量与就业人口数之比。?=?/?式中,?表示?区域的职住平衡度;?表示?区域的就业岗位数量;?表示?区域的就业人口数量。职住平衡度为 1,说明研究区域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口数量完全匹配,该值小于 1,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小于就业人口数量,该区域主要为居住功能;该值大于 1,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大于就业人口数量,该区域主要为产业功能;该值为 0 时,说明该区域

5、只具有单一的居住功能2。职住平衡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描述研究区域的土地混合开发情况,反映职住匹配关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区域的尺度,会对分析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范围越小,平衡度越低;研究范围越大,平衡度越高,整座城市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口数量一般是完全匹配的。所以单纯采用职住平衡度指标做对比不足以判定不同区域的职住平衡差异,职住平衡度指标必须同距离尺度相结合。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可以实现平衡度与尺度的相互融合。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是基于住房和工作岗位均质无差别的假设(即不考虑职业、住房类型等因素的差异,居民可以自由交换住房和工作岗位),在现有职住分布条件下,居民通过交换居住地或工

6、作地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最小通勤距离,即城市内部平均在多大的尺度上能够实现职住数量平衡。?=?=?=?式中:?为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为城市就业人口通勤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分别为城市就业人口数和就业岗位数,?=?;?为第?个就业人口或就业岗位的通勤距离。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很难掌握每个职工的居住就业地的详细信息,所以通常采用分区统计的方法。分区大小和内部出行距离的取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随着每个分区面积的减小,这种影响也逐渐减小。很多学者采用交通分析区(TrafficAnalysisZones,TAZs)5、人口普查区(CensusTract)6、或管辖区(Jurisdict

7、ion)7等作为基本分析单元。构建居住和就业通勤矩阵,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计算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式中:?为?区域到?区域上班的人数;?为?区域到?区域之间的路径长度;通勤件下宅质择工就近式中说明域职研究研究来评车方中步 x?x?x?理论最小平勤的必要条件下,劳动力和质量的差异等工作地附近居(2)职住)职住质质所谓职住质近就业。可以中:?表示?区?表示?区?内、?内?表示?区?表示?区在某个研究明大部分的就职住匹配关系究多个区域时究区域区内通由于区内通评价实际居住方式;而长距步行和自行车?=p?;?=w?;?0。平均通勤距离件,所以在城和住房都是通等因素的影响居住,职住数质质量平衡量平衡

8、质量平衡,是指以用就业人口区域就业人口区域职工在区内表示工作和区域就业人口区域就业岗位究区域,当就就业人口都能系较好。但以上时,由于分区通勤比例低,通勤比例指标住和就业的空距离通勤交通大车占主导地位离越小,说明城市空间和用地过市场调控,不能保证居数量平衡评价指在数量平衡区内就业比例口在区域内就区域内居住比和居住都在?区口数;位数;就业人口在区域能够在区域内上两个指标同的差异,跨区不能够说明这图 1 分标存在上述局空间关系。短距大多需要依托位,而大于四城市居住用地地规划阶段,同时由于家居民能够在居指标并不能反衡的前提下,例或职工区?=?内/?=?内/?就业比例;比例;区域的人数;域内就业比例就业

9、,同时大同样也存在前区的通勤距离这一区域的平分区域通勤距离限性,可以通距离通勤交通托机动化方式公里通勤出行地与产业用地必须注重职家庭成员工作居住地附近就反映城市真实实际的城市内居住比例作?例和职工在区大部分职工都前述研究区域离不一定大于平均通勤距离离示意图 通过全市或某通可采用步行式。以西安为行居民更多需地混合度越高职住平衡。但作地不同、教就业,也无法实的职住分布市运行中大多作为评价指标区域内居住比都在区域内居域大小带来的于区内的通勤离长。某个区域的通行、自行车或为例,四公里需要借助于机高,居民具备但是在市场经教育设施不均法保证居民都布关系。多数居民能够标。比例接近于 1居住,说明研的局限性,

10、另勤距离,也就通勤出行距离或者其他的非里以内的通勤机动化交通方3备就近经济条均、住都会选够实现1 时,研究区外当就是说分布非机动勤出行方式。西安念,3,一词计算以通下:式中要程家庭通过相互3.互关调查积 1安四公里以上另外为了研这个概念最后斯莫尔和词4。过剩通勤算结果与理论通过居住或就中:?表示过剩?表示实?表示过剩通勤可程度。高过剩通庭收入、子女综合以上分过过剩通勤可互关系。案例分案例分析析本文借助于关系。西安是陕查样本共计 3162 平方公里上通勤出行占研究职住实际最早来源于汉宋(Smallan勤也是基于前论最小平均通就业区位的交剩通勤比例;实际的通勤距示理论最小通可以反映城市通勤表示在居

11、女教育、社区分析,理论最小可以看出城市析析 于西安市和鞍陕西省省会城38401 户,调里,建成区人口42.5%,出行图 2 西安市际分布与职住汉密尔顿(HandSong)使前述理论最小通勤距离进行交换优化而消?=?;距离或成本;通勤距离或成市的通勤效率居民进行区位环境等。小平均通勤距市实际的职住鞍山市居民出城市,建成区调查通勤职工口 154 万人。行周转量占 7市不同通勤距离数量分布的偏amilton)提出使用了更为中性小通勤的研究比较,两者之除的通勤。过?1本。,还可以反映位选择时,有距离能够较好分布的错位程行调查数据,区人口 435 万工样本 59967鞍山市在 2079.1%,占机离出行

12、方式构成偏离程度,学出的“浪费通性的术语“过究方法,统计之间的差值即过剩通勤通常100%映通勤成本在比通勤更重要好的反映城市程度,进而研,研究通勤出万人,在 2011人。鞍山市013 年开展居机动化通勤周成 学者们还提出通勤”(waste过剩通勤”代计实际平均通即为过剩通勤常用百分比表在居住与就业要的因素需要市住宅与就业研究其与通勤出行特征与职年组织开展市位于辽宁省居民出行调查周转量的 91%出了过剩通勤efulcommuti代替“浪费通通勤距离,然勤,是指理论表示,计算公业区位选择中要考虑,如房业的空间分布勤出行特征之职住分布之间展综合交通调省中部,建成查,调查样本4。勤的概ng)通勤”然后

13、将论上可式如的重价、布关系,之间的的相查,成区面75575户,通勤职工样本 8607 人。重点分析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过剩通勤产生机制。(1)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计算西安市和鞍山市的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分别为 2.1 公里和 2.7 公里,可以看出虽然鞍山市的城市规模远远小于西安市,但其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却大于西安市,说明西安市的职住混合度要高于鞍山市。西安市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以古城为中心呈现明显的九宫格发展格局,作为城市中心的古城内部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岗位,用地混合度非常高。在城市向外拓展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

14、彩,在产业区附近都配套有职工住宅区,如“电子城”、“纺织城”,大量职工能够就近上班,由于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能够满足职工生活、购物、子女教育等基本需求,这样的开发模式有利于缩短居住和岗位之间的距离。虽然西安市整体职住平衡机理较好,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土地开发功能单一的现象,如曲江新区由于环境相对较好,土地开发以高档住宅为主导,而高新区南部地区基本以工业、办公用地为主,缺乏配套的居住用地,这种大尺度单一功能片区的开发模式加剧职住之间的相互分离。图 3 西安市现状用地图 6图 4 纺织城临近厂区的居住社区 鞍山市因鞍钢而起,鞍钢厂区规模较大,占据城市西北象限,城市

15、建设初期主要围绕鞍钢发展,大量职工在鞍钢就业。虽然鞍钢职工居住在厂区附近,但厂区内部活动半径较大,甚至厂区内通勤距离占全程的一半以上,造成职住之间的空间分离较远。近年来城市进行提升改造的过程中,中心城区推行“退二进三”,城市内部产业外移,也造成一定的职住分离现象,同时鞍山市也存在城市用地开发功能单一的现象,如城市东南部湖南营城子片区土地以居住开发为主,缺乏产业或办公用地,而鞍钢西侧的达道湾新城以产业用地为主导,必然造成居住与就业的相互分离。图 5 鞍山市现状用地图 对比国内及国外学者统计的其他城市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实际平均通勤距离和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都远远小于美国大城市,即我国城市能

16、够在更小的尺度内实现职住平衡。相对于美国低密度蔓延式发展模式,我国城市相对紧凑的土地混合开发模式更有利于实现职住平衡。可以看出城市理论平均最小通勤距离与城市规模大小没有明显关联性,而与城市土国国现明有助交通里,度较点,位是决定中,土地开发模式城内 西鞍广广外 亚特波士迈阿罗切西雅圣路注:广州市和通过国内外明显的线性关助于缩短实际通拥堵。2、城市过、城市过剩剩通过数据对过剩通勤分较高),但是西说明鞍山的分析这种差是均质无差别定了城市居住1)家庭类型社会生活中大多数是双式密切相关。城市名称 安 2011 山 2013 州 2001 州 2005 兰大 1990 士顿 1990 阿密 1990 斯特

17、 1990 雅图 1990 易斯 1990 和国外数据分别外城市统计数关系。所以笔者际的平均通勤剩剩通勤产生通勤产生机机对比可以发现分别为 61.1%和西安市的实际的通勤效率高差异需要从过别的假设,而实住和岗位不可型差异中人不是独立双职工甚至多职表 2 国内城市规模435 万人 154 万人 577 万人 617 万人-别来源于刘望保数据可以发现者认为,提升勤距离,减少总图 6 理论最小机机制制现,西安市和鞍和 46%,虽然际平均通勤距高于西安。过剩通勤的产实际的城市建可能达到数学立的个体,家庭职工家庭,这内外城市过剩通理论最小平均2.1k2.7k1.9k2.8k7.6k4.7k5.6k6.1

18、k6.6k6.4k保8和霍纳10,城市理论最城市职住混合总的通勤周转小通勤与实际通鞍山市的实际然西安的理论距离却大于鞍生机制入手,建设不可能是上的最优组合庭类型会影响这种情况下需通勤统计数据均通勤距离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最小平均通勤合度,降地城转量,从而缓通勤线性拟合际平均通勤距论最小平均距鞍山市,西安过,理论最小平是完全均质的合,因此产生响到居住和就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平均通勤5.1km 4.9km 4.6km 5.0km 16.8km 12.2km 11.8km 11.8km 13.8km 14.2km 勤距离与实际城市理论最小缓解城市交通距离分别为 5

19、距离小于鞍山过剩通勤高于平均通勤距离的,而多种因生了过剩通勤就业的区位选虑家庭的总通勤距离 过剩通61.46.58.448.754.61.52.48.52.54.际平均通勤距小平均通勤距通供需矛盾,5.4 公里和 4山市(即职住于鞍山 15 个离是基于居住因素造成的差勤。选择,在城市通勤成本,而7通勤1%0%40%70%4%2%5%5%2%9%距离呈距离,缓解4.9 公混合个百分和岗差异也居民而单身家庭女性工作性的选择大差通勤居住域收环以鞍钢这两了大重要庭这种约束相性往往承担更作地。通过分的平均通勤距2)家庭收入家庭收入对择更舒适的居差异,呈现平勤成本通常不住空间相对拥从西安的收收入水平相对以

20、外。鞍山由钢厂区较远且两个片区内居大量的过剩通要原因。相对较小。同更多的家务和析两个城市不距离高出 0.9 公入差异对通勤的影响居住环境,两个平均通勤距离不是影响其选拥挤城市中心图收入分布来看对较低。在西由于鞍钢厂区且靠近东山风居住的职工有通勤,同时由于时家庭中不照顾小孩的不同性别的通公里,鞍山市图 7 不主要体现在购个城市的统计离随收入水平选择居住地的心区,并通过相8 不通过收入看,西安已出现安古城内家庭区附近城市环风景区,环境较有 2/3 需要到老于高收入家庭同性别之间责任,所以家通勤距离可以市这一差值达不同性别通勤距购买力方面,计数据显示,增长而增加主要因素,为相对便利的交入人群平均通勤

21、现高收入家庭庭月收入 50环境较差,而较好,房屋价老城区就业。庭个体机动化的通勤也存在家庭在选择居以看出,西安达到 1.8 公里距离对比,包括住房和不同收入水的趋势。高收为了寻求更好交通工具缩短勤距离与方式选庭向外搬迁的000 元以上的新开发的高新价格较高,吸。这种高收入化通勤比例较在很大差异,居住地时更倾安市男性的平里。和交通工具,水平人群平均收入人群具有好的居住环境短居住地与工选择 的趋势,而古的职工中,有新区和湖南吸引大量高收入人群的职住较高,是造成在家庭生活倾向于接近女平均通勤距离高收入家庭均通勤距离存有较强的购买境,纷纷选择工作地的时空古城内及其周有 36.2%居住营城子片区收入家庭

22、入住住错位现象,成城市交通拥8活中,女性的比女庭为了存在较买力,择迁出空距离。边区在二距离住,但产生堵的经济力在住,通过位工到房远小要大布差较长响,在北京等特济适用房或其在工作地附近造成中低收3)住房类型为了更全面过分析数据可工作地建设,房屋价格、居小于购房者,大,即自购房除以上提到差异带来的影长的通勤距离进而影响到特大城市也出其他保障性住近购买或租住收入群体职住型差异面的了解住房可以发现住房所以居住在集居住环境、居住所以租房者更房者产生更多到的家庭、住影响也是不可离。在市场经到城市通勤出图 9 西现另一种现住房供应不足且住房屋,或者综住分离现象。房与通勤出行房类型会影响集体宿舍的职住偏好等诸

23、多更倾向于接近的过剩通勤图 10 鞍山市房等影响因素可忽略的,比如经济条件下,行和交通组西安市、鞍山市象,城市中心且大多位于城综合考虑购房的关系,在鞍市民居住区位职工平均通勤多影响因素限近工作地,所。市不同住房类型素以外,生活如父母为了子以上这些因织。市收入分布 心区购房及租城市外围地区房和通勤成本鞍山市居民出位的选择,单勤距离明显低限制,而租房所以鞍山自购型通勤距离对比活服务设施、子女能够接受素都会对城市租房价格远高区,城市中低本,不得不选出行调查中引单位集体宿舍低于其他类型房者的租房成购房者平均通比 交通设施、受更好的教育市居住岗位高于城市郊区低收入家庭没选择在城市外引入住房类型舍大部分是

24、结型。另外自购成本和迁移成通勤距离比租教育设施等育,宁愿选择位分布产生较9区,而没有能围居信息。合单购房受成本远租房者等的分择相对大影104.结论与对策结论与对策 理论最小通勤距离和过剩通勤是衡量城市职住平衡机理和城市通勤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西安和鞍山的数据并对比国内外城市,发现城市理论最小通勤距离与城市尺度没有明显关联,而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开发模式,我国城市相对紧凑混合的土地开发相对于美国低密度蔓延发展能够得到更高的职住混合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出现单一功能开发和职住分离现象。西安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小于鞍山市,但实际平均通勤距离却大于鞍山市,说明城市职住数量平衡是职住质量平衡的必

25、要而非充分条件,实际生活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大量的过剩通勤。通过国内外城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城市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与实际通勤距离之间存在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所以降低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有助于减小城市通勤总需求,缓解交通压力。我国正处在市场化转型期,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职住平衡逐渐被打破,已出现职住分离的趋势。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实现城市职住均衡布局,减少长距离通勤出行。基于以上研究,城市需要从提升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两个方面着手推进城市职住平衡:(1)提升数量平衡:主要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在新区开发过程中避免大尺度片区单一功能开发(纯产业区或纯居住区),应推

26、进紧凑布局、混合使用的用地开发模式,提高职住混合度,降低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2)提升质量平衡:主要针对城市过剩通勤的产生机制,采取相应降低过剩通勤的措施。a.在用地混合开发的基础上,为满足片区内不同收入、职业人群的需求,建议配套住房采用多户型、多档次的开发模式,特别是针对相对弱势的低收入群体,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方面加大投入,减少工作地附近没有合适住房带来的过剩通勤。b.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相关配套设施,避免城市资源过于集中,通过资源的合理布局,促进居住和就业的优化组合,减少通勤成本以外的因素造成的职住错位现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刘定慧.中国西部大城市过剩通勤

27、研究以成都市和兰州市为例D.兰州大学,2012.2陆化普,丁宇,张永波.中国城市职住平衡实证分析与关键对策J.城市交通,2013,03:01-06.3Hamilton BW.Wasteful commuting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2,90(5):1035-1053.4Small K A,Song S.“wasteful”commuting:resolut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4):888-898.5Horner MW.Spatial dimensions of urb

28、an commuting:a review of major iss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geographic research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4,56(2):160-173.6Yang J.Policy imolications of excess commuting:examing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US metropolitan spantial structureJ.urban studies,2008,45(2);391-405.7White M J

29、.Urban commuting journey are not“wasteful”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6(5):1097-1110 8刘望保,闫小培,方元平,曹小曙.广州市过剩通勤的相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地理学报,2008,63(10):1085-1096.119刘志林,王茂军.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J.地理学报,2011,66(04):457-467.10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于鹏,男,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电子邮箱:姚伟奇,男,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王继峰,男,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