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986832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8.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新进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肺科杂志2 0 0 9年 4月 第 l 4卷第 4期 4 2 7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的治疗新进展 俞森洋 一、严 重脓 毒 症 的流 行 和 研 究 状 况【脓毒症是指感染合并 全身炎症反 应,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合并脓毒症 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组织低灌注是指收缩压(S B P)9 0 m m H g(1 mm Hg=0 1 3 3 l【P a)或平均动脉 压 4 0 m m H g,或在缺乏其他低灌注原因下按年龄下降 2个标准差,脓 毒性休克是指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仍表现低灌注。脓毒症引起 的组织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包括脓毒性休克、乳酸增高或少尿。严重脓毒症患者在美国每年约有

2、7 5 1 万例,全球估计每 年 1 8 o o万例,其发生率为 3 1 O o 0,且每年以 1 5 的速度增 加,预计到2 0 2 O年美国将每年发生 1 0 o万例。发病率增加的 原因包括:人 口老龄化以及新生儿增加、有创操作增加、生命 支持技术提高,以及随之增加的耐药致病菌、免疫系统功能低 下、高危手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抗生素耐药情况等因 素。脓毒症患者总体医院病死率 2 8 6 ,而严重脓毒症和脓 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分别为 2 5 一3 O 和 4 O 一 7 0 ,欧 洲和美国每年死亡分别达 1 3 5万和 2 1 5万例,全球每天死 亡 l 4 o 0人,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和

3、肺癌或乳腺癌死亡 人数。患 者治疗耗资巨大,占I C u消费的4 0 。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 脓毒血症新治疗方法的了解,存在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影响预后,因此 2 O o 2年 1 0月在西班 牙巴塞罗那召开的欧洲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上,由欧洲重症 医学协会(E s I C M)、美 国危重病 医学会(s c c M)和国际脓毒 症论坛共同签署了全球性拯救脓毒症运动(s u r v i v i n g s e p s i s c a r n p a i g I l,s s c)倡议,同时发表了著名的 巴塞罗那宣言。该 宣言共分为 3个阶段,第 1阶段,呼吁全球的医务人员、

4、卫生 机构、政府和公众,力争 5年内将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降 低到 2 5。第2阶段是制定2 O 0 4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 克管理指南,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治疗起到了积极 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第 3阶段的工作则推动指南的临床应用 和疗效评估,以期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并将根据临床研究的 进展作为依据,每年对指南进行修订。二、关于 2 0 o 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治疗指南p 在2 o o l、2 O o 4年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 2 0 0 8年的脓毒症 治疗指南。2 o 0 1年指南是 由国际脓 毒症 论坛将前 1 0年 ME D uN E上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和综合制定的。2 0

5、o 4年指 南是由行业 自由教育基金赞助,通过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 c c M)、欧洲重症医学协会(E S I c M)和国际脓毒症论坛制定的。作者单位:1 0 o 8 5 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 2 O o 4年国际指南对提高临床医生关于脓毒症 的诊治能力起 到重要作用。参与 2 0 o 4版指南制定的组织和人员经过 2 0 0 6 2 0 0 7年2年多的临床实践,同时又增添了其他专业组织,涉及欧洲、北美、亚洲和拉丁美洲共 l 7个专业组织的5 5位专 家参与,应用新的循症医学的方法,依据截至2 0 0 7年底脓毒 症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评价证据的质量和确定推荐的强度,对 2 o

6、0 4年指南进行修订和增补,制定出有权威、客观和公正 的 2 o 0 8年指南。2 0 0 8 年指南的修订,采用改良的 D e l p h i 方法,以推荐、判 断、开发、评估的分级系统(G R A D E)作为证据质量评判的依 据,从高到低分为高级(A级)、中级(B级)、低级(c级)和极 低级(D级),四个级别来决定推荐力度。重点推荐“1”是指 干预措施的预期效果明显大于副作用(风险、负担、费用)或 没有副作用。一般推荐“2”是指干预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 良 作用的分界不甚明确。重点或一般推荐的确定更注重临床重 要性,而不是证据质量的水平。在没有取得一致性意见的临 床问题,应用正式规范的过程

7、产生决议。2 0 o 8年指南推荐应 用范围包括三个部分:明确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针对 极有可能发展为脓毒症的危重患者;儿科患者。本文只包 括前两部分,共有对 l 8个临床问题的 7 3条推荐,其中5 2条 为重点推荐,以表示。2 l条为一般推荐(即建议),以。表 示。推荐强度和证据质量用 G R A D E标准评价,附在每一条 推荐后的括号内。2 0 0 8年成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 主要 推荐内容(见表 1,表 2,表3)。表 1 早期(6 h内)复苏和抗感染治疗 1 早期(6 h内)复苏 对低血压或血乳酸升 高 4 m mo l L的脓毒症 患者应 立即复苏,而 不是延迟 至收

8、住 I c u后才进 行。(1 C)复苏 目标:中心静脉压(c V P)81 2 m m H g(1 m mHg=O 1 3 3 k P a);平均动脉压 6 5 mm H g;尿量 0 5 I n l k g h_。;中心静脉(或上 腔静脉)氧饱和度 7 O ,或混合静脉氧饱 和度 6 5 。0如果静脉血氧饱和度未达到上述 目标,则:继续补液;必要时输注红 细胞使血细胞 比容 3 O ;和(或)给予多 巴胺静脉输注,最大剂量为 2 O gk g mi n;在机械通气及 伴有心室顺应性下 降的患者推 荐中心静脉压可达到 1 2 1 5 t m H g 的高水平。(2 c)2 诊断 在不延误抗

9、生素应用 的前提下,应用 抗生素前 进行微生 物培养:至 少要做2次血培养;至少有 1 次血培养经皮肤穿刺取标本;另 1 次血 培养可从放置 4 8 h以上的任一血管导管取标本;临床提示可能存在 感染的其他部位也要取标本培养。(1 c)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为了查找感染源,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并在感 染部位取标本。(1 C)4 2 8 临床肺科杂志2 0 0 9 年4月 第 1 4 卷第 4 期 3 抗生素应用 在诊断严重脓毒症(1 D)和脓毒症休克(1 B)的 l h以内,尽早开始 静脉应用抗生素。抗菌谱广:选择一种或多种对可能的细菌 真菌有效且能够很好渗 透到感染部位的抗生素。(1 B)

10、每天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以达到理想的抗 菌效果,防止耐药、减少 毒性反应和降低费用(1 C)。o对假单胞菌属感染考虑联合用药(2 D)。o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经验性选择联合 用药(2 D)。o联合治疗不超过3 5 d,然后根据细菌敏感情况降阶梯使用抗生素(2 D)。抗生素使用时间一般为7 1 0 d,如治疗反应缓慢、不能引流的感染 灶或免疫缺陷患者可适 当延长疗程。(1 D)如确定是非感染性病因,应停止使用抗生素。(1 D)4 控制感染源 尽早确定特异性 的感 染解剖部位(1 c);在症 状 出现 6 h之 内。完成 相关检查。(1 D)进行lI 缶 床评价,寻找感 染部位,控 制感染 源(如

11、脓肿 或局部感 染灶 的引流,感染坏死组织 的清除)。(1 c)成功 的初期复苏后,尽 早采取控制 感染源措施。(1 c)(感染 引起 的坏死性胰腺炎除外,这类患者应延迟手术。)(2 B)选择最大临床效果和最小生理干扰的手段控制感染源。(1 D)如发现置人性血管 内装置是潜在感染源,去除这些装置。(1 c)表 2 血流动力学支持和辅助治疗 1 液体治疗 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1 B)目标是使中心静脉压 8 r n -H g(在机械通气时1 2 m mH g)。(1 c)应用补液冲击治疗,直至血流动力学改善。(1 B)液体冲击治疗选用 1 O 0 0 I I l l 晶体液或 3 0

12、o5 o 0 ml 胶体液 在不少 于 3 O T n i n内输入,在脓毒症导致组织低灌注情况下,可 能需要更快和 更大量的补液。(1 D)如果心室充盈压升高,而血流动力学未 同时改善,应减缓补液速度。(1 D)2 升压药 维持平均动脉压 6 5 m mHg。(1 c)经 中心静 脉给予去 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首选升压药。(1 C)o不要将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或加压素作为治疗脓毒症休克的初始 升压药物(2 C),后续治疗可在去 甲肾上腺素基础 上加用 O O 3 U I n i n 加压素,效果与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相似。o对脓毒性休 克,当去 甲肾上腺素和多 巴胺升 压效果不 明显 时,可

13、选 择肾上腺素作为首选替代药物。(2 B)不用小剂量 多巴胺来保护肾功能。(1 A)需要升压药治疗的患者,只要有条件,应置人动脉导管。(1 D)3 增强心肌 收缩力的药物治疗 对心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多巴酚丁胺可提高心脏充盈压和增加心排 出量。(1 C)不推荐应用药物把心脏指数增加 到高于正常的预设水平。(1 B)4 皮质激素。对于成人脓毒性休克,当适当的液体复苏和应用升压药对改善低血 压效果不佳时,考虑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2 c)o不推荐使用 c 刺激试验来鉴定哪些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是应接 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2 B)o优先选择氢化可的松而不是地塞米松。(2 B)o如果没有氢化可的松,而替

14、代品又缺乏盐皮 质激素活性,可加用 氟 氢可的松 5 O g,1次 d,口服。即使在应 用氢化 可的松 的情况下,也 可加用氟氢可的松。(2 c)o当不需要应用血管加压药物时,应停用皮质激素治疗。(2 D)氢化可的松剂量应 3 0 o mg d。(1 c)除非患者有内分泌疾病或皮质激素治疗病史,不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没有休克的脓毒症。(1 D)5 重组人活化蛋 白 c o如无禁忌证,对脓毒症致器官功能障碍伴临床评估具有高死亡风险 的成人患者使用 出A P C(一般 A P A c H I 2 5或多器官功能衰竭)(2 B),对术后脓毒症患者。(2 C)患有严重脓毒症而低死亡风险(一般 A P A

15、 C Hl 2 0或单个器官功 能衰竭)的患者不应用 r h AP C治疗。(1 A)表 3 严重脓毒症 的其他支持治疗 1 血液制品的应用 当血红蛋白 7 0 g d l(7 0 g L)时,应输注红细胞使血红蛋 白达 7 0 9 0 g d l。(1 B)在特殊情况下(如心肌缺血、严重缺 氧、急性出血、紫绀性心脏病或乳 酸酸中毒)需要达到更高的血红蛋白水平。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可 应用于其他原 因的贫血。(1 B)o除非有出血或计划进行有创性操作,不用新鲜冰冻血浆来纠正实验 室凝血指标 的异常。(2 D)不推荐用抗凝血酶治疗。(1 B)o遇以下情况,建

16、议输注血小板:不管 有无 出血,当血小 板计数 5 0 o 0 I m(5 1 O L)时;当血小板计数为5 0 o O一 3 0 o 0 o l n I n (5 3 O)1 O L ,并且有明显的出血风险时;需行外科手术和有创 性操作 时,需要使血小板计数5 o o o o l m (5 01 O L)。(2 D)2 脓毒症导致 A A R D S的机械通气治疗 A L L A R D S患者应以维持 6 mL k g的潮气量为 目标。(1 B)以维持初始平 台压上限3 O c mH 2 O为 目标,评估 气道平台压时应 考虑胸壁顺应性 因素。(1 c)允许 P a C 0 2 高于正常水

17、平,必要时,可减低平 台压和潮气量。(1 C)设置 呼气 末 正 压(P E E P)以避 免 呼 气末 时 发 生广 泛 的 肺 萎 陷。(1 C)o对需要应用具潜在致伤水平 的 F i 0 2或 平台压 的 A RD s患者,只要 改变体位不致于引起风险,应考虑采用俯卧位。(2 C)如果没有禁忌证,机械通气患者应取半卧位,床头 抬高 4 5 (1 B);或抬高 3 0 4 5 (2 C)。o少数轻中度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这些患者应该是:血流动力学稳定、处于舒适、易唤醒状态,能主动保 护气道和有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并有望快速康复者。(2 B)制订撤机方案和定期进

18、行 自主呼吸试验(s B T)来评估撤机的可能 性。(1 A)s B T方 法 可 用 低 水 平 压 力 支 持 加 5 c m H2 0 的持 续 气 道 正 压(C P A P),或 T形管试验。(1 A)满足以下情况时可进行 s B T:患者应易被唤醒;不用升压药情 况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新的潜在的严重l临床问题;仅需低的通 气支持水平和低 P E E P;所需的F i 0 2 水平仅靠面罩或鼻导管输送就 临床肺科杂志2 0 o 9年 4月 第 1 4卷第 4期 4 2 9 可安全达到。(1 A)肺动脉导管不作为 AL L AR D s患者的常规监 测。(1 A)诊断为 A u而没有组

19、织低灌注证据的患者,采用保守的输液策略。(1 C)3 镇静、止痛和神经肌 肉阻滞剂在脓毒症的应用 机械通气危重患 者需 要镇 静时,可采 用有 目标 的镇 静 治疗 方案。(1 B)采用间歇或持续静脉给药方法达到预定的理想镇静程度(镇静评 分),采用每天间歇或逐渐减量方案以便唤醒患者,必要时可重新滴 定给药方 法。(1 B)尽可能避免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若需要持续静脉应用神经肌肉 阻滞剂时应 严密监测阻滞深度。(1 B)4 血糖控制 住入 I c u的严重脓毒症合并高血糖 患者,在病情初 步稳定后,可静 脉输注胰岛素来控 制高血糖。(1 B)o使用有效 的胰 岛素剂 量 调控 方法,以维持 血

20、糖 1 5 0 m d l(8 3 mm 0 L L)。(2 c)静脉应用胰 岛素 的患者,可用葡萄糖来 提供 能量,并 每 12 h(平 稳时每 4 h)监测 一次血糖 变化。(1 c)谨慎解释床旁快速血糖检测结果,因为这些技术可能高估了动脉血 或血浆的血糖值。(1 B)5 肾脏替代治疗 0间歇血液透析和 持续静 脉 一静脉 血滤(c VV H)具有 相 同的作用。(2 B)O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采用 C V V H 更容易处理。(2 D)6 碳 酸氢盐治疗 当血流低灌注导致乳酸酸中毒(p H7 1 5)时,不推荐 为改善血 流 护理 ;动力学状态或减少升压药用量而应用碳酸氢盐。(1 B

21、)7 深静脉血栓(D V T)的预 防 如果没有禁忌证,推荐使用小剂量普通肝素(u F H)或低分子肝素 (L MwH)来 预防深静脉血栓(D V T)。(1 A)当存在应用肝素的禁忌证时,采用机械性预防装置,例如加压弹力 袜或间歇按压装置。(1 A)o对存在极高 D V T风 险的患者采用药物和机械性装置联合 的方法来 预防。(2 C)o对有极高 D V T风险患者应使用 L M w H而不是 u F H。(2 c)8 应激性 溃疡的预防 使用 H 2 受体阻断剂(1 A)或质子泵抑制剂(1 B)来预防应激性溃疡 的发生。(1 B)需权衡用药预防上消化道 出血 的益处 与发 生呼吸机相 关肺

22、炎的害处两者 的利弊。9 支 持治疗 的局 限性 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护理方案,交待可能发生的 后果和治疗的现实期望值。(1 B)2 3 参考文献 I 丑l s h r n i Du m,M D;a n d Gr e g ASc i d t,nu i d Th e r a p y i n Re 叫 s c i t a t e d S 印 s i s I s I s Mo r e Ch e s t,2 o 0 8,1 3 3:2 5 2 2 6 3 W h e e l e r AP Re c e n t De v e l 叩 me n t s i n t h e Di a g n

23、o s i s 柚 d Ma I l a g e _ me n t 0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Ch e s t,2 O 0 7,1 3 2:1 9 6 7 一l 9 7 6 De mn g c r RP,l e v y MM,Ca de t J M,e t a 1 S u n,i v i n g s e p s i s c 舯 一 p a i :i n t e m o n a l g I li d e l i n e s f l0 r ma I l a g e me n t 0 f s e v e r e s e p s i s a l1 d s e p t i

24、c s h 0 c k:2 0 o 8 C r i t c a I Me d,2 o o 8,3 6(1):2 9 6 3 2 7 收稿 日期:2 0 o 8一l 1 0 5 新生儿的呼吸道护理 李莉荣丽媛 对新生儿取左侧卧位法清理呼吸道,减少了新生儿窒息 及吸人性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2 0 o 4年 2 0 o 7年 我院出生 l 2 0 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 2 0例,发生率为 1 6 6,死产 l 例,抢救成功率为 9 5,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娩出后,立即用一拇指及 食指自鼻根部向下颌挤压出口鼻内的黏液及羊水,重复 2 3 次;胎体娩出后,立即给予左侧卧

25、位,用一手上托新生儿下颌,暂时阻止呼吸,防止第一次吸气时吸人 口腔内的黏液及羊水;另一手快速用婴儿吸痰管吸出口腔内的黏液及羊水,约 34 次即可基本吸净。吸净后,即松开上托下颌的手,让其自然呼 吸,并迅速将新生儿移至红外线辐射台,取同样的卧位,刺激 啼哭,如感觉深部仍有痰,可将头稍后仰,仍取左侧卧位,用婴 儿吸痰管仔细吸净黏液及羊水。二、原理左侧卧位清理呼吸道具有解剖学优点。给予 左侧卧位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口腔内的黏液集中到左侧的颊 部,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有效预防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作者单位:8 3 3 2 o o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妇产科 吸入机会多而引起并发症 的危险。新生儿取仰卧位时

26、,头后仰,由于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 刺激会厌部的迷走神经而引起新生儿反射咳嗽或呕吐,极易 使黏液反射性吸入气管,阻塞气道,造成窒息。故左侧卧位清 理呼吸道符合解剖学原理,并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三、意义左侧卧位能更有效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及吸人 性并发症。胎儿在宫内只有很微弱的呼吸,无 自主呼吸,在胎 儿娩出后 l 0秒钟内,胎儿可建立规则的呼吸,胎儿娩出后,暂 时阻止呼吸是预防窒息的关键,左侧卧位配合暂时阻止呼吸 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仰卧位阻止呼吸的效果不如左侧卧位。另外,新生儿出生 3天内,由于在分娩过程及娩出后清理 呼吸道不妥而咽入一些黏液和羊水,易出现呕吐、拒奶等现 象,甚至可能因黏液、羊水吸入气道并发吸入性肺炎。左侧卧 位可有效预防由于仰卧位清理呼吸道易使新生儿咽入或吸入 羊水及黏液而引起的“羊水吸入综合症”及新生儿吸人性肺 炎。收稿日期:2 0 o 8一 o 92 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