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983945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特别警示危害信息安全措施有毒气体,对呼吸道黏膜及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理无色气体,有强刺激性气味。分子量为20.01,熔点-83.55C,沸点19.5C,相对密度(水=1)0.98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7,饱和蒸气压122kPa(25C),临界温度188C,临界压力6.48 MPa。化溶于水,生成氢氟酸并放出热量,氢氟酸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微溶于乙醚。具有强腐蚀性。不易被氧化。主要用途:氢氟酸主要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氢氟酸用作分析试剂、高纯氟化物的制备、 性 玻璃蚀刻及电镀表面处理等。【燃烧和爆炸危险性】不燃。【活性反应】反应性极强,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

2、腐蚀性极强。【健康危害】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可发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支气管炎、肺炎,重者发生肺水肿 极高浓度时可发生反射性窒息。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2。【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或采用露天设置,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作业现场应设置氟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 耐酸碱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宜采用隔离式、机械 化、自动化操作。避免产生酸雾。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

3、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 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 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吊装时,应将气瓶 放置在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 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及时处理。【特殊要求】【操作

4、安全】(1) 打开氢氟酸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 作区的空气中,并有随时可以用于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置。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 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切忌水流冲击物品。(2) 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3) 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包装要求密封。氢氟 酸若留存时间长,则因少量水分的作用而发生聚合,生成黑褐色的聚合物。由于聚合是放热反应, 且有自动催化作用,有时会突然爆炸,为

5、此,储存时要特别小心,贮存时间不宜太长,并注意添加 稳定剂。(2) 氢氟酸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储存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4) 定期检查氢氟酸的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泄漏。【运输安全】(1)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 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 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耐腐蚀材料的盖密封。运输车辆应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进入厂区,保持安全车速。(3) 氢氟酸搬运人

6、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 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孑 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应 急 处 置 原 则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特

7、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置】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 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酸碱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 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 吸收大量液体。用农用石灰(CaO)、碎石灰石(CaCO )或碳酸氢钠(NaHCO

8、)中和。用抗溶性泡沫覆盖 3-r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500m;大量泄漏,初始隔 离300m,下风向疏散白天1700m、夜晚3600m。特别警示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C、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子量为17.03,熔点-77.7C, 沸点-33.5C,气体密度0.7708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0.59,相对密度(水= 1)0.7(-33C),

9、临界压力11.40MPa,临界温度132.5C,饱和蒸气压1013kPa(26C),爆炸极限15%30.2% (体 积比),自燃温度630C,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 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 可致眼和皮肤灼伤。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10、20;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30。【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生产、使用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

11、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 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 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 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 严禁利用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2) 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

12、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氨气检测仪及防 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3) 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2) 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 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风良好。(4) 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

13、间)内的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的 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输安全】(1)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 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 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 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阳光直射。(3) 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 离火种,

14、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 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输送氨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 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氨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 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巳敷设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氨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 品;氨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 的规定。【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

15、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 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 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 空

16、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醋酸 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 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 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 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 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醇、乙炔、二硫化碳、氢气、金属粉末和磷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17、物。: 硼、黄铜、碳、二乙基锌等物质会导致燃烧、爆炸,释放出有毒烟雾。潮 铜和锌。剧毒,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死;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709kPa以上压力时为液体,液氯为金黄色。微溶 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分子量为70.91,熔点-101。,沸点-34.5C,气体密度3.21g/L,相 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相对密度(水= 1)1.41(20C),临界压力7.71MPa,临界温度144C,饱 和蒸气压673kPa(20C), log pow (辛醇/水分配系数)0.85。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氯乙烯、环氧氯丙烷、氯丙烯、氯化石蜡

18、等;用作氯化试剂,也用作水处理过程的 消毒剂。【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活性反应】 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氯,物,可利用此反应对氯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液氯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与汽油等石油 产品、烃、氨、醚、松节油、触烃基麟、铝、锑、脾、铋、湿环境下,严重腐蚀铁、钢、 【健康危害】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 酸再分

19、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的表现;中度中 毒发生支气管肺炎、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或哮喘样发作,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 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泡性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窒息、昏迷或休克, 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 发生“电击样”死亡。眼睛接触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可造成角膜损伤。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 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牙龈炎、慢性咽炎、慢性

20、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安【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戴化学安全 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 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立、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

21、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 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 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切断设施。避免与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吊装时,应将气瓶放置 在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1) 氯化设备、管道处、阀门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

22、墨的石棉绳等高强 度耐氯垫料,严禁使用橡胶垫。(2)采用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W0.01%。采用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温水加热气, 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3) 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必须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 三氯化氮含量。如果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排污,并且操作不当,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大量氯气泄漏 等危害。(4) 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5) 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量,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 以上的余量。充装前要确认气瓶内无异物。(6)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

23、存安全】(1)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相对湿度不超过80%,防止阳光直射。(2) 应与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储存区要建在低于自然地面的围堤内。气瓶储存时,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对于大量使用氯气钢瓶的单位,为及时处理钢瓶漏气,现场应备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具。.处(4)禁止将储罐设备及氯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并远离频繁出入 和紧急通道。(5)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

24、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 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不得在人口稠密区和有明火等场所停靠。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2)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3)汽车运输充装量50kg及以上钢瓶时,应卧放,瓶阀端应朝向车辆行驶的右方,用三角木垫卡牢,防 止滚动,垛高不得超过2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车上应有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品,押运 人员应会使用。(4)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

25、现场监卸监装;夜 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 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5)采用液氯气化法向储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釜式气化器加热夹套不得包 底,应用温水加热,严禁用蒸汽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C,气化压力不得超过1MPa。【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给予2%至4%的碳酸氢钠溶液 雾化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灭

26、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必1 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 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有氯气泄漏时,使用细水雾驱赶泄漏的气体,使其远离未受波及的区域。灭火剂:根据周围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水(雾状水)或泡沫。【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 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 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

27、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 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 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 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不同泄漏情况下的具体措施: 瓶阀密封填料处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 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 脱落。上述处理均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

28、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 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C、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 600m,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 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 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 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

29、风机送至 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水或稀酸质 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 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危险化学品(六氯环戊二烯)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化学品中文名称:六氯环戊二烯化学品俗名:全氯环戊二烯化学品英文名称:hexachlorocyclopentadiene英文名称:perchlorocyclopentadiene技术说明书编码:1656CAS No. : 77-47

30、-4【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含量CAS No.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粘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本品蒸气可致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长期吸入可能引起肝、肾损害。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

31、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巳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 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

32、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33、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及时换洗工作服。【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黄色至琥珀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C):9.6相对密度(水=1): 1.70沸点(C):23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9.42分子式:C5C16分子量:272.77主要成分:纯品饱和蒸气压(kPa): 0.012(25C)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醚、四氯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制农药如灭蚁灵,也用作聚酯树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剂。

34、【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强氧化剂、潮湿空气、水。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 584 mg/kg(大鼠经口); 430 mg/kg(小鼠经口)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眼:100mg/5分钟,重度刺激。【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甑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

35、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法规信息】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 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 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危险化学品(氢氧化钠)安全措施及应急处

36、置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烧碱;氢氧化钠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 ; Caustic soda技术说明书编号:ZGCC-0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分子式:NaOH主要成分:固碱水银碱一级品N99.5%;二级品N99.0%;隔膜碱一级品N96.0%;二级品N95.0%;液碱50.0%、48%、45%、42%、32%、30% 等。CAS 号:1310-73-2相对分子量:40.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腐蚀性和刺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可引起 灼伤;误食可造成消化道灼伤,

37、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造成污染。燃爆危险:不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青。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固碱易潮解,遇潮时对铝、锌和锡具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 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用水和砂土扑救,但须防止固碱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38、。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固碱粉尘严重飞扬时应着穿防酸防碱工作服。固碱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子的容器中。也可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水稀释 后排入废水系统。液碱泄漏:收集回收后用水冲洗,冲洗水经过中和处理后排入废水系统。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理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操作法。操作人员穿耐酸 碱服,戴耐酸碱手套,戴防护手套。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应当注意倒空容器内残留物。稀释或配制溶液时应把碱倒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固碱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

39、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库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记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露物。液碱围槽应设有围堤,并有明显标志。第八部分暴露控制/个体防护中国 MAC (mg/m3): 0.5前苏联 MAC(mg/m3): 0.5美国 TLV-TWA:OSHA 2 mg/m33美国 TLV-STEL:ACGIH 2mg/m33监测方法:酸碱滴定法;火焰光度法。工程控制:密闭工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送风式或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耐酸碱服,戴耐酸碱手 套,戴防护手套。必要时佩戴空气或

40、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巳作防护或佩戴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耐酸碱服。手防护:戴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固碱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液碱为无色或略带暗红色的粘稠液体。熔点(C): 318.4固碱相对密度(水= 1): 2.12液碱相对密度(水=1):浓度30%-50%时为1.3279-1.5253 (20C)沸点(C): 1390饱和蒸汽压(kPa) :0.13(739C)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第十

41、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指固碱)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刺激性: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刺激。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学资料:由于呈强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方法:废弃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中国危规编号:82001UN编号:固碱1823 ;液碱1824IMDG页码:固碱8225 ;液碱8226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类别:11类

42、包装包装方法:固碱:可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封严,每捅净重不超过100公斤,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全 开口或半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液碱:通常采用 普通碳素钢制作的槽罐车、船舶散装。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应 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 输时运输车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 运输、装卸等方法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类 碱性腐蚀品。其它法规: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02-8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