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9973535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2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从_月份入职至今,已一年过去了,回顾自己这段时间在_单位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感慨,没有太多的惊喜,却多了一份镇定,多了一份从容。回想入职初,在_月份,从开始第一周熟悉工作环境,第二周便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文档设计工作,期间在项目组各位同事的指导、安排下,进行了系统的软件开发委托合同书及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说明文档的编写,也借此过程学习煤矿生产业务。在_月份,便正式参与了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工作,在张工的指导、讲解下初次尝试完成了管理软件的维护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在_月中旬跟随单位施工人员在_一号矿进行业务调研,从而在我们自己的管理系统中,取其长、

2、补其短,也借此机会了解实际的.煤矿生产情况,加深对煤矿产业业务流程的理解;在_月底便根据张工的指导开始工程技术文档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_月份,在张工张工的指导下,进行了物资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并就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分别同张工张工及何工进行讨论;到_月中旬管理软件的各子系统功能模块基本全部设计完成;_月底,根据各子系统模块设计搜集系统数据,建立初步的数据字典及概念模型,为后期数据库设计做准备。_月份的工作以整理系统业务关系与业务流为主,但由于业务关系图的表现形式不够合理,不足以清晰、明了得表现出各层次关系,导致工作多走了几个环节,好在张工张工及时发现问题,并多次向我指导、讲解,最终决定

3、以列表结合流程图形式搜集、汇总系统所有子模块的业务动作、涉及人员及联系模块,为后面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_围绕两个工作展开,一是系统业务描述文档的设计编写,因为该文档是日后编程人员了解煤矿生产业务、系统功能及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依据,张工张工也多次强调,文档的设计务必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最终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具体,各层次尽量做到衔接紧密,易于理解;另一项工作是针对已完成的关系列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的业务合理性、正确性和张工张工逐条讨论,并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逐条记录在问题跟踪文档中。月底的工作便是根据问题跟踪文档对模块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通过项目组所有成员的不懈努力,在

4、_月份系统所有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在_月份系统所有业务流程整理完成,在_月份,对各功能模块设计及业务流的初次审查、整改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已开始进行项目组内对各功能模块设计及业务流的审查工作。在入职初期,因为之前很少接触生产类软件,一时不知从何入手,好在项目组成员多次向我讲解,加上自己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文档,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思考业务处理过程,最终在一个月内便对煤矿整个生产管理业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之后在张工张工的指导下,完成了管理软件初始化子系统、工程技术文档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的详细功能模块设计和业务处理设计,以及整个系统的业务整理工作。因为张工张工多次强调前期的业务及功能模块的设计直

5、接关系到整个项目最终的成败,一定要做到设计正确、准确、完整,因此在每个子模块的设计中,先把握总体方向,确保设计正确,再搜集大量业务材料、对比其它类似软件处理方式、结合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思考业务处理流程确保设计准确,最后再将设计放到整个业务系统中,反复检验、审查,确保设计完整。回顾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基本完成了本职工作,这与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配合、帮助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也清楚得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从中获得不少经验、教训,总结为以下几点,1.做事前准备、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在入职第一周业务学习及近期搭建各模块业务关系工作中就体会特别深,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计划对之后的工作

6、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切不可太过心急。整个软件的设计从最开始的业务调查、模块框架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到具体软件开发设计,每个环节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每个环节上的失误都会影响到之后所有环节。3.学会从整体看问题。这一点在入职初期的业务流程学习中就感受很深,从整体看问题,从主业务流程入手,理解更容易,学习得也更快,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大的方向也不会错。4.要学会适当的思维转变。之前的软件开发工作主要是编码工作,所考虑的问题也只局限于技术方面,但在系统业务及功能模块设计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整个煤矿产业的业务流程和客户群的操作习惯。5.与同事的交流要及时要充分,尤其是

7、项目组内成员。及时充分的交流能快速解决疑惑、能使整个工作衔接更紧密、能使问题考虑更周全。充分的交流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及时的交流能提高工作的效率。6.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学会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软件良好的客户体验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使用软件的客户范围、客户的操作习惯和软件的易操作性。7.处理问题一定要以单位利益为重,坚持立场、把握好原则。单位项目部成员对_号矿项目的成功实施便证明这一点;另外在集控平台开发过程中,何工也是基于这一点,多次对系统功能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以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可操作性更强。8.要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学会分解问题,把一个大的

8、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将各小问题放到整体考虑其合理性。在整理系统业务流程和搭建模块间业务关系工作中,就因为表现形式不够清晰、合理,做了不少重复工作。最终还是在张工的指导下,以“总分总”的形式解释业务关系,完成了业务详细说明书。9.不要局限于固定模式,要学会创新,在系统功能设计及系统业务整理工作中,张工多次强调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产品质量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会有较大提升。通过近半年来参与对管理软件的设计工作及与工程施工、项目发展工作的接触,自己成长不少,当然更多的成长集中在技术方面软件前期的业务设计,总结为以下几点,1.已掌握整个煤矿管理的业务处理及流程。2.掌握了软件开发前期的整个软件

9、设计流程。3.学会如何进行软件业务及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4.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管理方面,接触不多,主要集中在项目组对集控平台开发的监管过程,总结为以下几点,1.时刻掌握项目进度情况,进度一旦出现状况要及时作出反应2.处理问题一定要以单位利益为重,坚持立场、把握好原则。3.与外包人员要多交流多沟通,包括业务理解和完成情况。最后,通过在单位近半年来的工作生活,提一些个人的想法,1.单位员工交流不够多,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工作交流,而这种交流能使各部门的工作衔接更紧密,工作效率更高。2.技术人员接触其他相关技术的机会不多,不过这一点单位正在改善,PLC讲座也即将进行。3.在准备项

10、目经理考试期间,如果单位能统一每周提供几个小时供大家学习、讨论、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些。4.午饭时间太紧,员工中午休息时间太紧,一定程度上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以上都是个人角度的一些看法,考虑不合理之处还望领导及各位同事批评指正。_年已经过去,崭新的_年来临了,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上,生活上,我们都站在了新的一个工作起点,要开始新的一轮工作,我也在此感谢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及专业水平,虚心向大家学习,为_单位为长风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年度普通工程师个人总结(二)_转眼悄然已逝,_已经来临,通过一年多的工作,使我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硬件工程师。我来自

11、古都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无锡工作,有着深厚的电子专业背景,大学里面主要学习电路微观设计,现在毕业之后不仅从事电路微观设计,而且现在也宏观把握整个系统:从CPU结构,外围接口电路,电源模块,功耗分析,匹配电阻,上拉下拉电压的选择,系统编解码过程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刚开始在公司实习,主要从事音视频的编解码工作:具体的熟悉了当前多媒体业界的标准:包括视频H.264,MPEG4,音频AAC,以及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压缩算法流程、JPEG压缩算法等),还有有关流媒体服务器开源项目有些了解。从_月中旬开始从事硬件电路设计工作,之外还从事PCB板制作(使用Allegro软件。),CAD,CAM软件的使用,

12、以及配料、选料、器件的管理等。现在我主要从事电路设计方面的工作,在电路处理,电路模块选择方面有了提高,在电路应用软件方面也逐步成熟,期待在平台架设,底层开发方面有所进步。逐渐熟悉了器件采购流程,器件选择与匹配,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够提出有效建议,限度地降低成本,改善产品性能,希望以后在电路设计方面进一步突破,取得更大进步。在这一年里:主要参与网络摄像机,_路视频服务器,图像采集板的硬件模块修改与pcb制作,所有器件采购,部分电路的调试与测试,其他的没有了。公司的企业文化让我学会了很多,进入企业,首先要看能否个人发展道路与公司企业文化相融洽:无论是公司开放式的会议交流,还是公司沙龙形式的讲座,都

13、让我很高兴,很轻松。通过这一年多的工作,使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无论是管理方面,还是技术方面的,硬件电路设计还很薄弱,现在有时还是以学生时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存在的优点:做事认真,善于思考,始终以产品设计者的角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什么事情,首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有时在研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会及时发现总结,做文档备份,免着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比如在设计主板的时候,当时采用TC3216封装,其实TC3216封装和C1206封装是一样的,当时做TC3216封装没问题,但是没有注意C1206在前期做封装的时候不完善,没有发现,最后导致正负

14、极不能区分。这虽然是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当时没有及时发现,以致导致板子重新做了。谈过了优点,其实缺点也是蛮多的:在技术方面有句俗话:宁缺勿滥,什么都会,就是什么都不会,在学校和刚来公司的时候,我感觉什么都喜欢做,算法,电路,网络等等,现在我知道了,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会,所以,就我个人兴趣而言,我还是喜欢实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找得东西:硬件,大学四年学习的就是电子工程,兴趣就在这里。电路的基础都学习了,就是高频、射频没学多少,所以以后发展的话,还是硬件电路设计这块,说实在的,PCB制作软件不是很熟悉,都是这几个月自学的,CAD也是刚学习的,没有多少经验,其实硬件电路设计这块和PCB制作软件、C

15、AD是有区别的:有电路设计工程师、Layout工程师、CAD工程师,他们的职责分工不同。我以后的工作重点还是硬件电路设计这块。还有一点,现在的思想一直处于学生时代,不怎么会与人交流,性格有点内向,这就决定了在与人交流方面,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在努力的学习和改正。管理方面: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规范,无论是在工作过程中硬件电路设计,还是PCB板设计,磨具设计一定要规范:因为有可能你的一点马虎,导致后续工作的错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错误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比如硬件电路设计中一个接地处理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PCB板重做;PCB板一个插件封装的不完整,导致磨具开口的错误,最后整机装配时再发现就为时已晚。我

16、的想法就是都按照流程做事,这样出现问题也会很快的追根溯源。其次就是分工明确,因为只有分工明确,才会更快的发现问题的本源。有待加强的是:硬件调试这块还有驱动这块,因为只有更好的了解硬件接口与软件接口,才能更好的折中考虑软件硬件设计方案的分工。现在我有空的话就抽时间看看这两部分,一句话,现在我所有的阅读与思考都是为了设计出更好的电路。最后给公司谈谈我的想法,就设计规范来说,软件系统设计我不是很懂,大学时候学习的UML都忘光了,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硬件设计规范:首先硬件电路设计规范要有,不能电路改来改去,没有文档记录,没有版本记录,现在产品系列少,以后多了的话,会出现问题。还有就是PCB设计规范,虽

17、然PCB布线厂家都有自己的规范,但并不都是适合我们的,而且我们做的PCB有封装的要求,有设置Mark点(测试点)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相应的流程,按照流程走,保证不会出错,现在我们没有流程,有的也就只是口头上的描述,没有记录,没有备份,这难免会出现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制订出:硬件电路设计规范,PCB板设计规范,PCB板布线规范,其他的EMC要求规范,磨具设计规范,以及电路设计如何与PCB设计紧密衔接,接口文件有哪些,接口数据有哪些,以及PCB设计与磨具外壳设计如何紧密衔接,接口文件有哪些,接口数据有哪些等等都是要总结的,要做成规范的。还有不论是管理方面,还是研发方面的,都要有一套

18、监督机制,比如我做好的电路,画好的封装,做好的PCB,都要有另外一个人负责检查,以便起到产品设计出错概率最小效果。其他方面:阅读是一大乐事,所以没事的时候我会看看书,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哲学的、历史的,都感兴趣。平时没事的时候会思考这些有关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多年的学生生活,促使我的性格温和,不善于表达自我,我想,只要有想法,有好的想法就要说出来、就要宣传开来,让大家共享。中国的开源文化做的还不是很好,思想是值得称赞的东西,好的思想融入你的生活,就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它会使你受益终生。所以,平时工作之余,最多的是访问BBS,BLOG,学习好的思想和东西,再宣传开来。我是思想的传教士,技术的传教士,因为我已经认定:我与技术有缘。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